一文读懂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与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症状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并缺乏可引起上述症状的组织结构或生化异常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1. FD症状及其定义
FD表现为慢性消化不良,症状多起病缓慢,病程持续或反复。主要症状:
1)餐后饱胀不适:餐后食物较长时间存留于胃中,出现胃胀而不适的感觉。
2)早饱感:进食较平素量少的食物后即感觉胃饱胀不适,以致不能完成正常进餐。
3)上腹痛:上腹部主观疼痛和不适的感觉,部位于上腹中央剑突下1—2cm致脐上方的范围。
4)上腹烧灼感:上腹部灼热不适的主观感觉。
5)上腹胀气、过度嗳气、恶心。
2. 发病机制
FD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胃肠运动功能改变;2)内脏高敏感;3)胃酸;4)幽门螺杆菌感染;5)精神心理因素;6)遗传、食物、免疫功能紊乱等异常。
3. 诊断标准
根据FD的罗马IV诊断标准,FD的诊断标准需在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下标准(见表1)。
表1 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
FD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及上腹疼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EPS)2个亚型,且可以重叠出现。PDS和EPS的诊断标准(见表2、表3)。
表2 PDS诊断标准
表3 EPS诊断标准
4. FD的治疗
1)抑酸剂的应用
质子泵抑制剂(PPI)或受体拮抗剂(H2RA)可作为FD尤其是EPS患者的首选经验性治疗药物。PPI对FD患者症状的改善优于安慰剂组,但对FD症状的改善,大剂量PPI治疗效果不优于标准剂量。2015年日本消化病学会制订的FD指南认为,PPI和H2RA均可有效改善FD症状,二者疗效相当。其他一些弱碱性药也有一定的疗效,如硫糖铝、铝碳酸镁等。
2)促胃肠动力药的应用
促动力药是一类通过刺激平滑肌收缩从而增强胃排空及小肠转运的药物。我国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结果提示,伊托必利对FD症状的缓解有明显的疗效。
也有研究显示,莫沙必利对FD的PDS和EPS亚型患者均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国外荟萃分析报道促动力药整体的疗效要优于安慰剂,对于PDS亚型的患者是合理的选择。
3)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诸多研究均证实FD与Hp感染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研究发现,持续感染可导致黏膜不同程度的急慢性炎症,进一步可导致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甚至上皮内瘤变的发生。而根除治疗可改善胃黏膜炎症,延缓萎缩、肠上皮化生等病变的进展,减少消化道溃疡、肿瘤的发生率。
4)抗抑郁药的应用
FD患者常伴有抑郁或者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抗抑郁药物对于缓解FD患者的症状有一定的作用。抗抑郁药包括传统的三环类、单胺氧化酶拮抗剂、四环类等药物,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百忧解)和帕罗西汀(塞罗特)等。
目前认为对抑酸和促动力治疗无效、且伴有明显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可选择抗抑郁药治疗。
5)消化酶
复方消化酶制剂可作为FD的辅助治疗,但其疗效仍需要更多的高质量临床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方秀才,侯晓华,译.罗马IV功能性胃肠病[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558-578.
[2] Stanghellini V,Chan F K,Hasler W L,et al.Gastroduodenal Disorders[J]. Gastroenterology, 2016, 150(6): 1380-1392.
[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7,25(12),889.
[4] 姜泊等.胃肠病学.第1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59-260.
精彩回顾(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