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最新共识划重点
微血管疾病(Microvascular disease, MVD)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直径<500 μm的小动脉、微动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损伤(微血管密度、直径及功能改变),继发阻塞继而影响组织灌注为共同病生理特征的血管疾病综合征。临床微血管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主要包括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VD)、脑微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和病理性肥胖等。CMVD是迄今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种微血管疾病。关于MVD和CMVD,你了解多少呢?
微血管疾病和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微血管疾病是一个全身性的病理生理过程,血管损伤最常见的机制包括: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等,最终会导致慢性器官灌注不足。MVD是心脏-脑血管、肾脏以及代谢相关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途径,并且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密切相关。目前较为明确的与MVD发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出生低体重、肥胖、缺乏体力活动及高龄等。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分型
✓第1型:无心肌病或阻塞性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的原发性CMVD,该类别CMVD是在经典心血管危险因素作用下引起的早期CAD或冠状动脉微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女性多见,约占CMVD患者的56%~79%,多数发生在绝经期后。
✓第2型:合并有心肌病(如:肥厚型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等)的CMVD,该型通常伴有心肌肥大、间质和血管周围纤维化、冠状微动脉壁内不良重构以及在各型心肌病患者中发生毛细血管密度的降低、动脉高血压、糖尿病和(或)肥胖症;
✓第3型:合并阻塞性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的CMVD,该类患者临床可以表现为稳定性心绞痛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第4型:医源性CMVD,此类CMVD发生在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通常与操作相关的微循环水平血管收缩反应和(或)血管远端栓塞密切相关;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诊断
(1)临床心肌缺血的症状,如:劳力性/静息型心绞痛,或心绞痛等危症等。
(2)经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或有创性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除外阻塞性CAD存在,即:心外膜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或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0.80。
(3)客观的心肌缺血证据,如:胸痛发作时出现特征性的缺血性的心电图改变;运动负荷试验诱发胸痛和(或)缺血性的心电图改变时伴随有一过性或可逆性的心肌灌注异常和(或)室壁运动异常等。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治疗
(1)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肥胖)。
(2)抑制代谢紊乱所诱导的血管功能障碍发生的主要机制(如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微血栓形成)。
(3)中和促进病变发生的不利因素,如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
(1)MVD患者应戒烟,避免被动吸烟,必要时可借助药物戒断。
(2)高血压患者首选ACEI或ARB治疗改善微血管功能。
(3)在高脂血症以及炎性活性和氧化应激水平增加的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肌缺血症状。
(4)口服降糖药或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可改善微血管内皮功能。
✓β受体阻滞剂和短效硝酸酯类是控制CMVD症状的一线药物。
✓若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可应用伊伐布雷定替代。
✓在症状控制不充分的情况下,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基础上加用钙拮抗剂和(或)长效硝酸酯类药物有助于进一步控制患者的症状。
✓钙拮抗剂对以微血管痉挛为主的心绞痛疗效好,但增加CBF的效果较差。
✓硝酸酯类药物对合并存在心外膜下冠状动脉狭窄和痉挛的患者效果好,但对单纯的CMVD患者疗效差。
✓RAAS抑制剂(包括ACEI/ARB)也可以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血管收缩作用进而改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
原文请见“阅读原文”
精彩回顾(点击查看)
❤ 缺血伴非阻塞性冠脉疾病,欧洲共识一览❤ 脑微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最新共识这样说!❤ ESC立场声明|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评估和治疗❤ 2020 ADA糖尿病诊疗标准——心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及足部护理❤ 冠心病常用药物使用小结|临床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