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镇西:名师是“打造”出来的吗?(修订重发)

李镇西1 镇西茶馆 2022-07-17

自由的精灵(晨练时,用手机抓拍于锦江之上。)         


       (几年前写的这篇文章,曾引起争议。争议是好事,我欢迎批评。但我至今坚持自己的观点,任何人才都是自己培养自己的结果。如果非要说是“党的关怀”“领导的支持”“组织的栽培”,那是雨露均沾,人人皆有。但并非人人都成才。最近我将文章略作修改,再次推出。)


把“打造”一词用于“名师”是近几年的事。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就觉得挺别扭。“打造”是一个工业车间流水线作业的概念,是和模具化操作相联系的。独具个性的人,怎么可以像生产什么机械部件一样被“打造”呢?想象一下——活生生的教师,被输送到流水线上,规范于某种模具,然后“哐当”一声,所谓“名师”就被“打造”而且是成批量地“打造”出来了。这不荒唐吗?


也许有人会对这种质疑不以为然:不就是一个比喻吗?犯得着那么“钻字眼”(甚至是“钻牛角尖”)吗?曾经就有校长对我说:“‘打造’嘛,不过就是强调学校对教师培养的力度而已。”


但我还是要继续质疑:名师是“打造”出来的吗?


好,我们就说这所谓所谓“打造”的“力度”吧!这“力度”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学校已经明确了“打造”对象——当然是校领导认为“有潜质”的“好苗子”,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他“搭建平台”,“提供机会”,比如帮着打磨公开课,或参赛的班会课,各级“骨干教师”的培训机会都给他,各种评优选先的机会都给他。还有相应的“培养计划”和时间表,还有集中的包装炒作,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封面人物,专题采访……既宣传培养对象,又提升学校形象,等等。


我充分肯定学校乃至教育行政部门培养优秀教师的良好初衷和高昂热情——无论怎样,将经费投入到教师队伍建设上,是一件好事。但如此“打造”实在是太急功近利了,而且违背人才成长规律。


那么,“人才成长规律”是什么?我这里只想简单地说说我的理解——所有人才的成长都是一个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过程,这或许应该是“人才成长的规律”吧?“自然”和“自由”是其关键词。“自然”说的是给人才成长以宽松的生态环境,“自由”说的是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让他们的灵魂得以舒展飘逸。一切刻意的(非自然)规范的(不自由)甚至“工程式”的“培养”都只会阻碍人才的成长。


我想到自己刚参加工作的八十年代初期,那时的风气和现在相比有许多不同。比如,对年轻人好像缺少“激励机制”——除了学校期末评选优秀老师,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评优选先,也没有职称一说(中学教师的职称评定是1986年才开始的)。隐约听说过“特级教师”,但全国凤毛麟角,远没形成后来每个省三年一评的机制,总之离我们遥远得很。另外,那时候的工资不高,而且是“大锅饭”——无论多少工作量,每个月的工资都不会增加或减少。比如,无论当不当班主任,无论教几个班,每个月工资都是52.5元(四川省当时一位大学毕业生工作转正后的工资标准)。这种体制这种氛围,不好的当然就是干好干坏一个样,让懒人有空子可钻;但好的一面就是让想干事的人心态平静而从容,不浮躁。只要你想干事,就专心致志地去干,别有什么杂念。静下心来,不急不躁,不慌不忙,潜心于教育教学本身,而不是老想着“获奖”“晋升”。


那时候校长对我很好——应该说校长对所有年轻教师都很好,人也正派——善良,仁慈,厚道,博学,儒雅……这好像是那一代校长的共性。我说校长对所有年轻教师都很好,意思是他关心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爱来听我们的课,和我们一起教研,还爱找我们聊天,包括一对一的促膝谈心,有时也严肃甚至严厉批评我们的错误。但他没有刻意地要“打造”谁,更不会集中精力“包装”谁“推出”谁。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维护一个原生态的自然而然的教师成长环境。


举一个例子。当时我搞“未来班”,应该说有声有色,林祥康校长多次鼓励我,有时还来参加我班的活动,记得学生毕业前我编班级史册,校长还资助了50元钱——那时候这可是一笔巨款(写到这里,我特别怀念去年去世的林校长。愿他在天之灵安息)。但是,他没有学校大力宣传我,更没请媒体来宣传我,包括谷建芬老师给我班谱班歌,校长也没有刻意张扬。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我都非常理解校长。不是他不重视我的成长,而是他力图让我有一个常态的成长环境,也让我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试想,谷建芬给我谱班歌的事放在今天任何一所学校,会是怎样的“轰动”?就算我不请媒体宣传,校长这一关也通不过——这不正好宣传学校吗?这不正好提升学校形象吗?这不正好扩大学校知名度的吗?于是,著名作曲家给一个年轻教师谱班歌的事会被无限放大,反复炒作,最后让事情失去了它本身朴素的价值。当今社会就是这么浮躁,现在的教育就是这么功利!


现在,年轻教师机会很多,比如在成都,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三十岁以前,可以争取评“教坛新秀”;三十五岁以前,可以争取评“市优秀青年教师”;然后还有区市省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头衔在前面等着;四十岁前,如果想“进入管理层”还可以去报考“校长助理”……从好的方面说,这是“激励机制”;但事情的另一面则是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年轻教师的功利心。现在一些年轻人连参加一次主题班会竞赛都有明确的功利目标,每参加一次教学公开课大赛都非常计较获奖等级,因为他们太渴望“建功立业”了,太渴望“一炮打响”,“一举成名”了。不少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都有诸如“三年拿下教坛新秀,五年拿下市优青”的“人生规划”,于是每一堂课每一次班级活动都教育以外的目的,“扩大影响”,“提升形象”。教师急切地想“率先创立”什么什么“模式”,或“国内第一个提出”什么什么“理念”,学校也愿意通过媒体宣传、帮助出书等方式“打造”这个“名师”以“提升学校品牌”。怀着这种心态,想从容不迫地做教育,想耐得寂寞做真教育,我认为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我之所以反对“打造”,就是因为这两个字意味着迫不及待的速成和急功近利的浮躁。


我发自内心地庆幸,当年我经历的几位校长都没有“打造”我——幸好没有“打造”我呀,我因此得以自然而然、自由自在地成长。我评上特级教师时,已经45岁。设想一下,如果当年校长要刻意“打造”我,那么所有的机会都给我,所有的荣誉都给我,然后给我“打磨”课堂,给我“规划”人生……于是我不得不削足适履地去配合领导的打造,每一次展示每一次汇报,都得按领导的统一口径,都得服从“学校大局”,于是个性磨灭,自由丧失,同时又孤峰卓立遭人嫉恨,如此一来,我即使“名利双收”了,也感受不到半点教育的幸福。何况,这样的“名师”也不是真正的名师。


我越来越坚定不移地认为,任何人的成长,都是一种自觉选择、自我培养和自由发展。一次,我和吴非聊到“人才培养”的话题。他说:“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我就不是谁培养的。”我完全同意他的观点。人才是“生长”出来的,而不是“培养”出来的,更别说什么“打造”了。“生长”的过程的确需要空气、阳光和水,但这些条件都是普惠于每一个人的,但为什么并不是人人都能“生长”(成长)呢?所以“生长”是生长者自己的事。既然如此,那么作为年轻教师本人,就不要寄希望于别人的“打造”,而应该有“自己培养自己”的信念、行动和毅力。


陶行知是谁“培养”的?晏阳初是谁“打造”的?还有斯霞、钱梦龙、于漪、孙维刚……不都是自己“生长”起来的吗?作为校长局长,如果一定要说“培养”,那么这“培养”的含义应该是尽可能给“苗子”以自由宽容的人文环境——形象地说,就是尽可能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土壤、空气、阳光和水,然后就让年轻人自由自在地“生长”吧!既不要吹毛求疵,横加干涉,也不要指手画脚,过度关照,更不要揠苗助长、豪华包装、大肆炒作。只有最朴素最宁静的田园,才能长出最肥美的庄稼。


自由,自由,还是自由!——让理想自由高扬,让心灵自由绽放,让个性自由舒展,让思想自由飞翔,让每一个教师成为他自己价值和尊严最本色也最灿烂的标志而不是学校的“形象”和领导的“政绩”……如是,“名师”必然生机勃勃且源源不断。

                               

 

                                                      


曾经引起强烈反响的文章,欢迎回访



01 直言不讳答网友:我不会接受任何道德绑架

02  也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03  关于“李镇西研究会”更名为“爱心与教育研究会”的一封信

04 职称:一线教师的光荣和梦想

05 别老想着请教别人,只有你自己能够帮你自己

06 只要学生睡眠不足,体质下降,任何“教育改革成果”都毫无辉煌可言

07 我没有“逆流而行”,我只是在做教育本来的样子

08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我提三条建议

09 不必用堆叠的荣誉来证明教师的成功

10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这个世界,我只希望这个世界不要改变我


鼓励原创 ,随意打赏


有缘相逢,来者皆客,欢迎再来!


(特别提示: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可以优惠价购买拙著四本套装《爱心与教育》《做最好的班主任》《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家长》。如果你想买《爱心与教育》20周年纪念精装签名版,点击里面的链接便可以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