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文书,当历史回归田野 | 新刊来了(有福利)
外界最先知道的永泰乡村,可能是正在活化的嵩口镇。历史上永泰与福州的物流交通主要通过大樟溪,大樟溪发源于德化戴云山,自西向东流,环绕经过永泰嵩口古码头,注入福州南港。因此这里曾是尤溪、德化、仙游、莆田等地物产的集散地,商旅的中转站。
点击图片,购买新刊
2014年嵩口正式启动改造,引进台湾乡建团队,不搞大拆大建,而是用最小干预,像针灸般单点切入做试点,吸引年轻人还乡,让老习俗与新文化共生。2015年底《HOMELAND家园》杂志团队入驻嵩口镇,跟访、记录、呈现“活化进行时”的千年古镇,推出杂志十周年特刊“嵩口慢慢走”,后来又受邀在此特刊基础上,编写完成了《嵩口模式》一书(福建人民出版社,2018),记录和参与了古镇改造、变化的全过程,直至今天 。
| 点击图片 了解更多 |
解码了嵩口,“永泰庄寨”就不远了。这些散落在深山里的“豪华民居”,出自种山成功的家族,当年山区物产要运至福州,必先抵达嵩口附近的大樟溪。现在游客到达庄寨,往往从寻访永泰“最美古村落”开始,因为称得上“最美”的景观,就不仅仅有田园山水,还要加上散落其间152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庄寨建筑。比如钦察寨就是许多游客为了去网红银杏树拍摄地珠峰村,会“顺便”看到的。
2018年,爱荆庄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2019年,永泰庄寨建筑群(仁和庄、昇平庄、积善堂、绍安庄、中埔寨等十二处)进入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2022年,锦安黄氏家族“父子三庄寨”(谷贻堂、绍安庄、积善堂)被列入《2022世界建筑遗产观察名录》。
“庄寨的建造是为了一个大家族的成员共同生活并抵御外敌,选址通常位于河边,建在易于防御的斜坡上。在建有铳楼的夯土墙内,数百个房间围绕着纪念家族祖先的空间——厅堂来进行布局。整个庄寨反映了集体防御的需要以及家庭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是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对永泰庄寨的表述。永泰庄寨是与客家土楼、广西围垦、广东开平碉楼不同的乡土建筑。
山水、古道、古迹、民间信仰、古渡、古树、庄寨,这是永泰向外界次递展示的自然资源与古代物质文明,可要明白这些与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故事如何勾连,只看风景还远远不够。
所幸,另外有一批人早就出发,去拾掇那些看不见的故事。他们进村入户、进庙看碑,找到古村落中堪与庄寨媲美的宝藏——永泰民间文书。这些人是郑振满教授带领的厦大历史系学术团队,准确说,他们是去田野里寻找历史的一批学者,与地方干部、乡贤、出版社不谋而合,得到了后者的大力支持。有了这批文书,永泰从福州人的后花园,变成了世界上极具特色的乡土样本,进入到哈佛大学的学术课堂。
清康熙四十八年陈维燦立卖契
这期专题,我们就通过方方面面采访、学者的田野手记,从民间文书的角度去解读庄寨、古村落,了解中国传统民间社会,同时也思考,永泰民间文书的发现、整理、保护、出版、研究可能为文化传承贡献哪些价值?文书主人、学者、出版人、地方干部、乡贤宗亲,在其中是否可以形成一种结构化的合力?
现存的永泰庄寨建于清朝,而这批文书将历史往前追到了明代,讲述明初的屯田军户和明中叶的外来移民,如何落地生根,实现“在地化”,与本地人争夺山区开发权,从而形成家族式经营模式和聚族而居的聚落形态。
然而更多人可能是佃户贫农,没有名气和后人,家族没落,甚至连“姓”都在当地消失,譬如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学教授宋怡明提到的“吴履人”,他的身影只留在当地枯燥的一买一卖契约文书里,历史学者就通过各种文书和地方史料互证,恢复他的家族谱系。
不管黄氏父子、谢克殷、谢代彰还是吴履人,都不可能在中国经典的二十四史里留下名字,他们的生存在地方社会、在具体的处境里可能有天壤之别,但在传统中国历史叙事中,都是不能青史留名的小人物、被淹没的芸芸众生。要恢复他们的声音和历史,只能靠民间文献。可为什么一定要听到他们的声音呢?因为他们才是你和我,他们的历史里,才有我们普通人共同的命运。
这就是二十世纪中期以后方兴未艾的历史学视角转移:改变传统自上而下、为帝王将相书写历史的传统,去探寻自下而上的普通人历史。学术是了解永泰民间文书价值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本期专题,学者们的智言慧语也不要错过。
目录
008 永泰文书和普通人的命运014 民间文书是从老百姓日常生活逻辑来的028 每本书有每本书的命运036 永泰的力量来自民间042 透过民间文书,理解当代的永泰
048 村落与庄寨里的文书050 山区开发与家族荣光072 走进漈头文书,探寻历史脉络098 说不完的山民故事
124 行走在田野130 从民间契约文书,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世界132 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134 贴近编纂者与他们所处的历史场景136 田野里读碑,看见碑刻背后的历史138 在田野现场,历史是鲜活的148 放下经验与成见,重新理解中国乡村158 永泰文书可以恢复失败者的历史
封面主题 / SUBJECT
执行 / 黄思楠 李华 巴晓光 许灵怡 李安儿
摄影 / 陈铤宇
特别感谢 / 永泰县人民政府
陈岩进 黄朱民 黄绍建 黄绍樵 陈秋东 叶雪金 谢志道 谢枝仁
通过采访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郑振满教授,《八闽文库·福建民间契约文书》总编辑、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总经理林彬,永泰县政协副主席、永泰县古村落古庄寨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培奋,东南乡建创始人张明珍,我们得以了解永泰文书项目的开始,并用新的视角进入山区,进入乡村,了解延续的传统与日常。
坐落于闽中山区戴云山脉东北支脉的永泰,有着丰厚的资源,随着林业经济在明、清时大大发展,永泰山区开发的无数故事由此开启。透过民间文书,那段历史生动地浮现在今日。三位厦大历史系博士通过整理、解读文书,呈现了几个家族种山经营或融入在地、逐渐发展的历程,探究家族的建构、聚落的形成以及乡村社会网络的缔结,还以第一人称视角分享田野的经历、感受。借由微观的一村、一姓研究,我们得以了解更多永泰山民过往。
霞拔乡-锦安村。
东洋乡-周坑村。
“漈,水涯也”,在方言中又作瀑布之意。村南的瀑布,正是“漈头”得名的由来。在福建,“漈”入地名并不罕见,重名的“漈头”也有好几处。然而,我们所说的漈头,不见于万历、乾隆两版《永福县志》,民国十三年(1924)编修《永泰县志》时,才得以入载。可见这里在清中叶以前,是个规模有限的聚落。不若相邻的月洲,在宋代已颇有声名。
走进珠峰,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金灿灿的银杏树,现在全村大概有五十多株古树,每株的年龄都达到了六七百岁,它们沿着小溪涧生长,深秋之际,杏叶泛黄,宛如一张张年代感十足的古画。现在的珠峰以谢氏家族为主,他们的祖先从明代定居于此,已经经历了几百个春秋。村子里至今有四十多座保护良好的古建筑,沿着山路缓缓上坡,便是那远近闻名的钦察寨。这座古寨始建于道光年间,总共有五个厅堂,还有三百七十二间房间,最多的时候住有三百多人。它的第一代主人名为谢钦察,因此被称作“钦察寨”,当地俗称珠峰寨。
2023年8月底,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在永泰开展了三天的“民间历史文献与区域史研究”研究生暑期学校。我们得以和许多历史系学生以及学者教授一起,走进永泰各种乡村里的空间——宗祠、庙宇、老厝、庄寨,顺着他们的观察视角,以历史人类学的方式,重新去看那些熟悉又陌生的乡村传统空间。
参与工作坊的四位来自不同高校或研究所的历史学者,从自己的研究领域与课题出发回应永泰民间文书、地方民间文书的价值所在,也以自身田野经验来讲述更为生动的历史研究过程。
在田野现场,历史是鲜活的。
暑期学校田野工作坊的最后一天,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短暂的几日间在永泰跑田野的感受,或是这些年与永泰、与不同地域打交道的经历,讲述田野现场的生动、鲜活,文书内外的深浅、广阔。永泰的文书与田野激发出许多感触、好奇、思辨,我们在大家身上看到历史研究者如何反思既有的经验、探寻忽略的视角,发现、对比、思考、验证,用疑问紧扣疑问。学问已然超越纸面,深入真正的“田野”。
放下经验与成见,重新理解中国乡村。
来自哈佛大学的中国历史学教授宋怡明,博士郎超、周晓睿,与我们分享了另一种解读永泰民间文书的视角:从文书背后无法被忽视的信息生态,到一块土地、一个失败小人物的历史被重新构建,再到民间契约背后所蕴含的产权观念、“证券化”等经济生活运作。他们分享各自学术历程里的探索、哈佛大学的民间历史文书课堂、真实生动的永泰田野经历,为我们讲述透过永泰文书所看见的中国乡村社会历史图景。
有福利
留言聊聊
“不仅仅是契约、账本、族谱、各类抄本刻本等等,可能是一封家书或一本日记……你家里是否有一些关于文书的回忆或故事?”
我们将挑选3名读者
每人送出175期HOMELAND
“永泰文书,当历史回归田野”一本
☟ 点击图片 订阅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