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香格里拉,见与行的高原盛夏
香格里拉,谜一样的地方。1933年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这是个藏区山谷里的秘境,这里的人们十分长寿、幸福安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世人向往。现实中的香格里拉,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位于彩云之南的藏族自治州,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所在地。不到0.4%的国土面积拥有全国20%的高等植物,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自然之美
于我而言,这里的神奇还要算上“见与行”,一所每年10天的暑期学校。它的公众号简洁,文章不多,没有活动日程和官方描述,却有种神奇的吸引力。我等了几个月活动发布,第一天提交了报名表。
在丽江停留的两天,大研古城里满是游人。手鼓和歌手驻唱本是一种氛围,可千篇一律太商业化;纳西文化变成符号,有些无奈;老城房子改造的客栈很有格调,却是即时的人文气息,于是提前一天坐上去香格里拉的大巴报道。几次嘱咐了司机师傅在进藏第一村吉沙中途停下,背着大登山包跳下车,扑面而来一股清凛的空气。沿路一直看着手机地图,身边停下一辆车,车窗里两个带腼腆笑意的村民问我是不是来参加夏令营,说每年很多人来,为我指了路。想载我过去,我有点谨慎,谢过不用。眼见他们脸上失望,车开走了。
小伙伴的练笔
路旁远处偶有民居,前方修路。我正站在岔路口发呆接下来怎么走,右手边二层藏式木房门前有人招呼我——这就到了。活动还未正式开始,有十多个人。到晚饭时间,锅是漏的,菜刀没找到,不很喜欢做家务的我却有热情帮厨,匆忙着准备好了晚餐。夜里每人拖一只床垫临时铺在地板上,大家在一个大房间里睡了,很像在美国时住过的男女混住青年旅馆,开敞而温馨。木房子好久没人打理,床品堆在一起,偶有发霉。我尽量找了霉味不太大的寝具。被子轻而薄,三张叠在一起睡暖和些。有些头疼,近3500米的高原,是高原反应。
尽管七八月份,清晨只有十度。天刚亮就醒了,走到路旁看藏民放养的黑牛和藏香猪吃草。停电停水,木屋子里幽暗,我们吃了烛光早餐。下午来报道的人越来越多,远远飘来谁的一句“这好像《向往的生活》啊!”那是一档当下热播的慢生活节目,几位城市人来到乡村,插秧、捕鱼、劈柴、生火……靠自己的双手生活和劳作。多年前生活在山水间的人们奔向钢筋水泥的城市,今天的我们又希望回归田园生活,寻找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说明人们向往的生活在内涵与外延上不断发展。以牺牲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思维过于单一,考虑精神上的富足是现今适宜的发展之道。
随处发生的谈话
人多了床垫不够用,五个女生挤在三张床垫上,偶有跳蚤。整栋房子没有冲水厕所,热水限量供应,却一抬眼是草原、森林、远山和变换的天空,才刚飘着雨丝,太阳一出来马上暖热起来。每天有欢笑、谈话和丰富的虚无,有种“身体下地狱,心灵在天堂”的感觉。在《追踪师学校,与自然合一的奇幻之旅》和《大地上诗意的栖居——记原宿农场的原本生活》中,物质条件也不优越,我不确定这是不是精神愉悦的标配。但我相信将物质当作自己的信仰,必然遭遇精神的困境。
除了睡觉,每天几乎都在室外。坐在石头上吃饭、在门口台阶靠着柱子聊天、坐在二楼露台上学昆曲,或者看远处三五成群散步的伙伴,有时他们也回头看我们。我们看风景,也成了别人的风景。把六七十个人忽然塞在一起,来来往往如何面对性格差异极大的人变成一个实验。这栋木房子里外好像一出浸没式戏剧,各处上演着不同的剧目,有人画画,有人摄影,有人在傍晚送来远远的笛声,土炉前总是聚满烤火的人。大家一天比一天熟悉,一天比一天放松,也越来越灰头土脸,不在意外表和衣着,放飞自我。来的时候白白嫩嫩,走时晒黑了几度。因为无事可做,与贪食的猪打游击,重拾小时候的乐趣,吃棒棒糖、吹泡泡,辣条无比受欢迎。年轻人需要这样的地方寻找自由,释放能量,青涩与真诚把酒言欢。
随性瑜伽
这里有“全中国最闲的牙医”饼叔,每年大半时间去旅行徒步;有穿绛红长裙毫无违和感,还被误认为喇嘛的人类学研究生杨卓;有藏汉混血每天有戏,准备出诗集的央错;有参与体制外教学,准备去印度曙光生态村做一年种树志愿者的阿沙;当然还有神秘的组织者家华,他的低调在这个信息时代不容易。在这个多数是大学生的群体中,社会学、人类学是高频词,会讨论哲学到凌晨4点,很多人是组织机构的负责人,假期安排了活动和社会实践,不愿像他们的同学一样平时宅在宿舍煲剧、打游戏。我欣赏他们的向上。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754csl99b&width=500&height=375&auto=0最具情怀“厨房与火”乐队献唱《曾经的你》
青椒土豆丝、醋溜白菜、红椒肉丝和什锦蛋炒饭的艺名
朋友说在实行社区互助生活的英国舒马赫学院,厨房是重要的所在,大家通过做饭培养情谊,学习爱。以前一直不太理解,这次感受到了。伙伴们分组进行做饭打扫。因为人多,每天只能吃七分饱。轮到我们组时,本想做好先吃饱,快三个小时手忙脚乱的做好饭,看到大家还没吃,还是先服务大家,盛饭的时候因为给予特别快乐。我们10个人在厨房穿梭,分工合作洗菜、切菜、炒菜,忙碌与意外频生中有种特别的温暖。别说现在的年轻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每组做的饭都很好吃,而且男生的厨艺刀工超棒。有伙伴来之前担心伙食不好带了方便面,一袋也没吃。
徒步那一天,原始森林里到处踩下去松松软软的,不似土路,和水泥路更不同。苔藓、蕨类、蘑菇遍地都是,指甲大的野草莓是奶油味的,倒下的树木不知腐朽了多久。爬坡的速度太快注意不到风景,大口呼吸也没有足够氧气,体验到窒息的感觉,心脏漏跳一拍。想起追踪师Tom教过“暂停内在时钟”,于是换作平时四分之一的速度走路,感受到了风吹、鸟鸣、泉水潺潺流动,觉知让世界好像慢动作镜头一样生动地呈现。
躺在没修好的路上第一次看银河,一道星河在团团星云簇拥下横亘夜空。以前在原宿农场散步时,一个念头冲进我心里:以后在这样自然的地方生活吧!当时觉得太突然,那以后我却不断思考这种可能性。这次我又收到了星星的召唤——住得离它近一些。如果每晚和这样的夜空同在是多美好的事啊。对许多人来说田园生活似乎是一个遥远到不可能的事情。它一步步发生在我身上。从开始对可持续生活感兴趣,农场做义工,自己种植,到在城市有了一片菜园,当“数字游民”,过上半农半X的生活,为什么将来我不会生活在能看到星星的森林呢?
“‘见与行’是一个少数人参加的活动,然‘见’与‘行’绝非与少数人有关。”我愿意有所保留,将它留给来体验的人。在这里我聆听藏人的真与空,学会判断适合自己的,不急于告诉别人自己知道的。香格里拉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如果下次,我会跳上那辆载我的车,因为它对我已然不同。
关于作者
Ding,设计师 / 专栏作者,关注自然 | 心灵 | 创意 。
延伸阅读
有机会长期招募作者
欢迎给我们来稿,稿件可发至:
post@yogeev.com
我们关注有机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但不限于食物、自然、教育、文化、艺术和旅行等。我们关心大中华区本地的实践者、探索者、消费者和引路人在做的事。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作坊,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人,只要所做的事有利生态、环境、社区和个人,我们都将予以报道。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进来,共同丰富有机生活的内涵!
点击原文,体验有机会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