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所有的锅都要“原生家庭”来背吗?

龚琼 童书妈妈三川玲 2022-03-28


最近几年,“原生家庭”和“水逆”一样成为背锅热词。母婴媒体、心理媒体,甚至新闻媒体、明星八卦,谈到某事,都会把当事人的原生家庭拿出来评判一番,仿佛“星途不顺、家庭不和谐、事业不成功”都是原生家庭的锅。

但家庭环境真的如此重要,以至于能决定人的全部未来吗?在1月12日童书妈妈读书会的年终分享大会上,分享人龚琼的演讲《放过孩子》揭示了关于家庭与教育的一个大秘密……


放过父母 


现在社会对父母的“绑架”和要求越来越多,你一定听过类似的话:“只要孩子有问题,就一定是家长的问题”。慷慨激昂、义正言辞,孩子的所有问题都源自原生家庭!仿佛这是一条宇宙绝对真理。


有位妈妈因为孩子喜欢动手而被屡次叫到学校谈话,老师教育她,孩子一定是从家人身上习得了打人的“爱好”,她无处诉说自己的冤枉。


一位自闭症孩子的妈妈,因为外出打工而把孩子送往老家,后来孩子被发现自闭症,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即使医生告诉她现在医学证明自闭症多为生物性原因,不源自环境。但长期以来的观念影响,让她觉得自己难辞其咎。


还有无数的妈妈认为孩子内向胆小是因为自己陪伴不够,孩子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付出不够,孩子长不高是因为自己的后勤服务工作没做到位……


这样的妈妈很多,她们把孩子的一生都背负在自己身上,她们偶尔想为自己申辩几句,可是周围太多自以为是的书和人告诉她们要反省自己的行为举止和教育方式,她们无处诉说。


父母们真的太累了。我想为父母松绑,想为家长呐喊,因为你们真的扛不了那么多,因为你们不是上帝!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 


8年前,我当时还是一个孕妈,就有人叮嘱我一定要学“哭声训练法”:孩子不哭才抱、一哭就不抱。我问为什么。她很笃定地说:这样孩子长大了才独立啊!我觉得匪夷所思:对这么小的宝宝这么残忍真的好吗?


那段时间,很多新手妈妈接受了这个观点,包括不少明星,比如马伊琍就曾在微博上表示懊悔。现在这一理论已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做法。


“哭声训练法”的始作俑者是谁呢?是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这个学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称霸心理学界,主张人的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通过学习,就可以增加、消除和改变某种行为。


华生还发表过著名的“十二婴儿”言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随机把他们训练成不同的职业,可以是医生、律师、艺术家、企业家,甚至是乞丐和贼,不管他们的天赋、兴趣、能力以及血统。


讽刺的是,经过时间检验,华生成为了美国妈妈们最讨厌的人之一,而他的一个儿子自杀,一个儿子流浪,一个女儿自杀多次未遂。晚年的华生很是凄凉,可能有些后悔,他在临终时烧毁了所有手稿。


▲约翰·华生(JohnBroadus Watson,1878—1958)。


但是,他对世界的影响并未随着他的离去和手稿的消失而戛然而止。他的理论已经远跨重洋到世界各地,影响深远。甚至,在他去世后60年的今天,竟然仍有文章讨论“孩子哭了该不该抱”。


华生跌落神坛,正是因为他片面扩大了环境的影响,完全否定了人性,否定了人的差异性。


那么,人生来是不是带着自己独特的先天属性呢?

 

同卵双生子研究带来的启示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心理学家托马斯·鲍查德和行为基因学家大卫·莱肯从1979年开始开展了“分开抚养的同卵双胞胎研究”项目,56对同卵双胞胎(总计130对双胞胎)参与。


这些同卵双胞胎拥有几乎完全一样的基因编码,但幼年时被分开抚养,养父母的教育背景和收入水平各不相同。


研究者们认为他们是极佳的研究对象,并逻辑假设:如果个体的差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那么同卵双胞胎在一起养育会比分开养育更相似。


▲“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研究”项目的研究结果。


但是研究发现并非如此。


1990年研究结果震惊了心理、生物和行为科学领域,引发了相关研究的大规模展开。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特质的人(同卵双胞胎),即便分开抚养且生活条件大相径庭,他们长大成人以后,不仅在外表上极为相似,而且其基本心理和人格也惊人地一致!


包括:易紧张激动还是平静放松?内向腼腆还是开朗大方?富于冒险精神还是追求舒适安逸?合群还是孤僻?对未来乐观还是悲观?


这与我一直接受到的理念大相径庭,我开始查找相关资料,后来发现:虽然这些资料在数据上都有差异(例如,关于“后天环境”的概念不太统一,对结果的解释上不尽相同),但有一个结论是统一的,那就是一个人的遗传物质参与决定了从身高到智商,从自信心到幸福感的许多指标


《积极心理学》这本最具权威性、最全面的积极心理学流派的著作上赫然写着:个体长期的幸福水平50%靠遗传。易得抑郁症的体质——即五羟色胺合成能力低下的这种体质由基因决定。


(温馨提醒:大家不要消极解读,积极心理学认为:承认个体的先天差异是展开心理工作的基础,而不是硬要把内向的人变成外向、把悲观的人变成乐观。)


虽然人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爸爸,一半来自妈妈,但遗传≠(爸爸+妈妈)/2,因为基因排列稍有不同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就像很多孩子有着父母完全没有的特质。只是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有精神疾病的父母生出有同样问题的孩子的几率要更高。


宿命论?NO !


这个研究肯定了宿命论吗?NO,研究中有一个隐含的限制条件,那就是被调查的双胞胎孩子基本上在一个“共享环境”内,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他们总体而言成长的环境还是比较类似的,比较“主流”“正常”的,即便阶层不同(父母学历、收入、家庭居住条件等等),也往往不是天壤之别,比如做这些研究的多半是发达国家。


如果孩子缺吃少穿、经常被虐待,那么这就不是一个正常环境,在这种情况下,环境起决定性作用,因为环境的恶劣极大地限制了本性的发展。


举个例子,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研究都证明:身高差异的约80%是遗传决定的,但在发展中国家中,这个数字低得多,例如中国孩子的身高,遗传贡献只有65%。


换而言之,环境差异越大,用环境来解释的个体差异部分就会越大。


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很多家庭都步入了“正常”水平,米饭和爱都是足够的。今天我只想结合“主流”情况,看这一研究如何用在今天孩子的教育上?


我认为,基因决定潜能,而潜能发挥多少取决于环境。


只要爸爸妈妈们能给孩子一个比较“主流”、比较“正常”的家庭环境,孩子们身体里的遗传物质,就会不受束缚地、自由地发挥作用,让他们自己变成他们本来的样子,完成其自性化成长。


就像《通往幸福的教育》中说的:内在动机是最好的敏感期


前段时间,一位把三个儿子先后送进斯坦福大学的、曾经红极一时的女歌手陈美龄在网上火了。她在采访中提到了很多点,都让无数父母瞠目结舌,比如:不要制定每天的时间表、不要给孩子报课外班、不要替孩子做选择,不反对高中谈恋爱……她这一套崭新的教育方式,惊醒了无数焦虑的中国父母。

 

▲陈美龄和三个儿子。



“中国父母”再一次碾轧了世界 


前几天,孩子幼儿园同学的几个家庭聚会,刚过期末考试,家长们自然而然地谈到了考试、教育:“学霸都在寒假拼命补课,孩子成绩不好,再不补,怎么办?”


家长们仿佛深陷在“剧场效应”中、被裹挟着往前冲,似乎无处可逃,虽说每家的孩子只有一两个,但是却似乎比以前家里有四五个孩子的爸妈都要累得多。

    

2017年汇丰银行HSBC发布了《全球教育报告》,对15个国家、8481对家长的教育投入、教育理念和对孩子的教育预期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


小学到大学的教育花费上,中国香港以超过世界平均水平(44221美元)3倍的13.2万美元高居榜首,中国大陆以4.3万美金位列第六。可是2017年中国的人均GDP是全球74位。


报告还显示,82%的中国家长已经做好为孩子的成功做出牺牲的准备,超过1/3的中国父母已经完全失去了个人时间。


在教育问题上,“中国父母”又一次碾轧了世界!即便如此,仍然有超过七成中国父母还焦虑自己没有为子女做到最好。


中国父母不惜金钱和时间,甚至牺牲亲子关系,却从来没有停下来好好想一想:现在的牺牲与将来的幸福之间到底有没有因果关系?


家长们以为孩子就像陶泥,想把他塑造成什么样,他们就会成为什么样。但是日本庆应大学的行为遗传学教授曾说过一件趣事:“父母的IQ如果很高,孩子的IQ一定会高吗?不一定。会稍低一些,向整体平均值靠近。父母的IQ如果都低,那么孩子的IQ会高一些,也向整体平均值靠近。”

 

生命的意义是成为你自己 


智商的遗传在人一生中的重要程度会越来越大。虽然家庭环境在儿童期是重要的,但是到青春期以后,它的影响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取自《行为遗传学》P285)。


学者们给的解释是,成年之后人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而做出选择,所以基因的表现型影响越来越强。


东京工业大学山岸侯彦研究室的报告中显示:婴幼儿的时候,基因对智商的影响是20—40%,成年后大概是50%,老年期大概去到60-80%。而环境的影响趋势正好与之相反。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小时候成绩很好,长大却未必。也许在小时候父母的努力产生了相当大的作用吧。(温馨提示,即使智力差异中的70%归因于遗传的影响,但还有30%属于后天环境的影响。)


因为IQ是心理指标中研究最成熟的领地,我们或许可以借此推断其他遗传因素有可能呈现类似趋势(前面的双胞胎研究报告也是基于成年之后)。


随着年纪增长,本性越来越显现。三川老师和白老师在脱口秀上说:“很多人,人到中年,房子车子孩子都有了,事业出现了瓶颈,于是开始思考人生,甚至有些人会辞职创业。”


我想,出现这种改变,可能也有基因、天性的作用。就像埋藏在心底深处的那颗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它已经大到你无法忽视它的存在。


无独有偶,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中年危机”这个词,他认为人一般在35—40时危机达到顶峰。而“中年危机”的原因就是在于缺少内心的整合,也就是缺乏个性,感到人生的空虚。


我就是在即将跨入34岁时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大胆地尝试了以前从来不敢做的事情,度过了非常痛苦的纠结彷徨期,幸运的是,现在我越来越清晰地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无论是身边人的例子也好,还是研究报告也好,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漫漫人生路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本来的样子。只不过有些人明白得早,像马斯克那一家人都拥有精彩的人生,马斯克的母亲曾轻描淡写地说“因为我们都是凭直觉生活的人”。这里的直觉是什么,值得我们思考。


梅耶·马斯克:“我是个凭直觉生活的人,很自然三个孩子也是这样,我们不怕生活有冒险、有转折。” 


在遗传学家看来,这个本来的样子叫“基因”或者“遗传物质”,在我们的老祖宗看来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中的本性,但是在蒙台梭利看来,它叫“精神胚胎”。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早在出生之前,便具有一种精神展现模式,这种天生的心理本质称为“精神胚胎(the Spiritual Embryo)”。


每个孩子的精神胚胎各不一样,如果我们无视他们的本性,硬要将孩子打造成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样子,我们将会自食恶果。


一棵小树有自己本来的生长方向,你偏要把它扯向你的角度,全凭你觉得这边阳光雨露更多。如果它倔强,经过一番挣扎较量或许能回到自己的方向;如果它弱小,挣扎不得而最后会屈从你的方向,但终日郁郁寡欢,为没有去自己的方向而后悔。明明是两败俱伤的事儿,可是周围有很多家长却依然前仆后继。


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发布了针对中学生的一项多年调查。结果显示有32%的被调查中学生有心理问题。北京大学曾发布《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中国每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


中学生因为精神问题休学、自残、甚至自杀的案例离我们很近,孩子的精神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家长,我们难辞其咎。


放下执我,给孩子时间,让他们慢慢地找到他们自己吧。


教育本来就是慢的艺术,接纳自己原本的样子,无关内向外向,无关智商高低,我们不再用单一的准绳来区分优秀与否,而是去探索每一个个体自身可以达到的最大潜能。


比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我们更应该帮助孩子发现自己身上独特的优势和美德,比如求知欲、爱、善良、勇气……

 

教育原本很简单 

 

著有《90%的日本人不知道的遗传真相》的安藤教授在采访时说到了一个有趣的研究:在青年的IQ上,父母的社会阶层越高,遗传的影响越大。


结合我们刚刚说过的IQ的遗传力的趋势图,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父母社会阶层高的孩子,比社会阶层低的孩子的遗传显现速度要快。举个例子,社会阶层高的孩子20岁的时候IQ的遗传影响达到55%,而社会阶层低的孩子可能只能达到45%,要达到55%可能还需要几年。IQ如此,推测其他特质的遗传力或许也有此趋势。


▲基因对IQ的影响。


学者给出的解释是:社会阶层高的孩子有各种机会接触不同的环境。选择丰富的话,孩子更容易发现自己的天性。与此相对,社会阶层低的孩子可选择的机会有限,发现自己的天性的时机就相对缓慢。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更早发现自己喜欢做什么,无疑焦虑和痛苦的时间就会越短,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间会相对变长,能出成果的可能性就越大。


“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格局”这句话,似乎很有道理,但不是很贴切。


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改为:“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格局的形成速度”。其实孩子的起跑线不是早教上的时间,不是课外复习班报的多少,而是父母本身。


我们的发力方向是否错了?与其陪孩子写作业陪到心脏搭桥,把大把的钱用在孩子的课外辅导上,还不如把时间精力用在自己身上,让自己变得更好。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或许,有人会问:“照你这么说,父母啥也不用管了?做好自己就行了?”当然不是!放任自流和压迫牺牲,中间还有一大片地带。这片地带就是前面讲的“共享环境”。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称职的父母,也有很多太过称职的父母。“过犹不及”四个字蕴含着博大的道理。

 

最后,我想改一改纪伯伦诗作为本文的结尾:


我的儿女,其实不是我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而我,其实也不是他们的父母,

我也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教育原本可以很简单。放过孩子,成为自己!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撰文:龚琼,广州读书会书友,国家心理咨询师,美国ISNS工会认证执行师,广州公益心理服务团队成员,立志成为一名懂教育的心理工作者、懂心理的教育工作者。

责任编辑:冯欣;视觉设计:邵天骄

相关文章链接:

80后理工男的育儿经

30岁后,我更美了

家有爱购物爱吃糖的磨蹭6岁娃,奶爸有办法

妈妈乌托邦:传统教育的8小时之外还可以这么做

自然养娃,真的那么难吗

再辛苦再艰难,也不要甩开孩子的手

家庭空间是孩子最好的行为导师

请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前务必看这五个建议

有一项儿童基本权利,你一直在忽略

每年给孩子写一封信,生日那天送给他

隔代养育分歧重重,如何让老一辈人帮你还听你的

 合作/投稿   商业合作/投稿请发送邮件至ts-mama@qq.com

 绘本书单  向微信后台发送“绘本书单”获取各年龄书单。

 加入   向微信后台发送“招聘”获取招聘信息

 转载  需转载文章,请在文中留言,并附贵号介绍,我们会联系您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童书妈妈市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