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飞去来器——OCAT双年展·2021”|“女娲极乐园”单元作品介绍

OCAT深圳馆 OCAT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
2024-08-30


● 单元主题:女娲极乐园 


展览的灵感源起于1986年建成的深圳地标城市景观雕塑“女娲补天雕塑像”。她的诞生彰显了蛇口工人集体“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力量与强度。其形态柔美,神情坚毅,成为了深圳本地市民的集体记忆与物质遗产,或许她的出现也成为移民众多的深圳地区形成集体身份想象、文化认同的起始点。


作为静默地伫立于滨海之域的神话形象,“女娲补天像”日渐成为见证深圳特区惊人发展的“琥珀”——她的存在成为了深圳三十多年来都市营造的空间标尺,同时她也在当地居民的供奉之下“庇佑”着这片土地。本次展览将“女娲补天像”作为贯穿着古今时空的生动切片,探究“女娲”过往的身份、历史以及传说,重新书写当代女娲神话。展览邀请十组艺术家,他们将针对于“女娲补天像”的不同局部,以或图像或意象的方法,展开他们的提问与回应:女娲是谁?她从哪里来?她将向哪里去?



“女娲极乐园”单元地点:OCAT深圳馆B展厅


“女娲极乐园”单元现场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 单元作品介绍:


1.

谭英杰


谭英杰,《可移动的》,2021年,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可移动的》主要是将城市作为图像来看,城市相对于一个永恒不变的土地而言,人类建立的城市就像土地的外衣,这一层外衣就像舞美,在不断变化和转场或组合。在这个项目中我结合我近期延续的大折叠创作系列,将场景拍摄的图像进行分割,重新再组合图像,图像跳出原有的二维结构产生出一个不同拼贴的立体景观结构,在这个项目中我会用同样的空间结构的方式对深圳的城市景观以图像的方式进行解构,采集大量这个城市的信息。


谭英杰,《女娲雕塑》,2021年,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艺术家将女娲雕塑扫描,拍摄、制作成连续的图像,重新解构图像中主体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拼接与折叠在一起,构筑成一件图像的雕塑。




2.

胡伟


胡伟,《睡眠复仇》(静帧),2019年,单频道影像,彩色有声,7分21秒
《睡眠复仇》带观众穿梭于各种在深夜中自发出现的贸易场所夜市,用模糊的镜头语言攫取散落的物品、百无聊赖的兜售者、秘密的交易行为和讨价还价。这既是微不足道的商品拜物教,也是众多小个体对睡眠和规范的抵抗。当天蒙蒙亮时,这些人和物如同晨风吹雾一般散去,来无影去无踪。至于夜晚的故事,它亦真亦假,触手可及又无从判断。


3.

李氏家宅(李燎)


李氏家宅(李燎),《飞猫》,2018-2021年,综合材料

李氏家宅位于南山区南头街道豪方天际4-2-43C,受展览邀约借展了一件在家宅里时间悠久毫无使用意义的摆件,一只在空中的猫。




4.

李亭葳


李亭葳,《巨石云》(静帧),2021年,单频道影像,彩色有声,6分27秒 

巨石为存在在地面上固定且沉重的形态,与云的空间和形态、重量感都正好相反。假设一场云与巨石之间的对话,其实它们互为彼此、相互转换。我们的什么数据被存储起来了?在现代成为“云端世界”后,我们遗留下的数码废物会形成一个巨大的云中垃圾场。现代城市人被无形大数据的掌控,似乎一直生活在一种噩梦中。



李亭葳,《云石》,2021年,双频录像,3分钟/3分42秒,委任创作(图一中电视播放的录像为《云石》,图二为录像静帧,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女娲补天救苍生的故事里,女娲找石头炼七彩石,这个传说在现时代语境中转化成了为数码设备生产而开采矿山的必不可少的过程。视频内容:影像呈现了储存在石头中的生命线;人手中将来会成就设备的石头;以及石头子的小人从历史中走来,变身、石化,回归传说的脉络。
李亭葳,《护身符圆柱》(左)《护身符方柱》(中)《护身符小圆柱》(右),2021,沙子雕塑,150 cm×54 cm×54 cm/高150 cm,直径100 cm/高73 cm,直径40 cm

掌握永恒与稳定——这个古老的愿望跌宕在这件雕塑作品中。3D打印的雕塑护身符(Djed)上,两只不成比例的手轻抚在砂柱两边,仿佛在触摸圣物以祈求好运。Djed原是古埃及冥界之王奥西里斯 (Osiris) 的脊柱,代表稳定,常常作为生者与死者的护身符使用。作品所用的沙和胶会氧化变色,呈现一种时间下物质的老化与消逝。但与此同时,艺术家将护身符原本的尺寸放大,使得原本便携的符印被赋予了类似建筑的纪念碑性意义。


5.

邵纯


邵纯,《硅胶爱-她园》,2018年,薄纱织物、投影织物、衣物、合成毛发、管子、刺绣箍、金属丝,尺寸可变

此作品是一个沉浸式体验的多媒体装置。意在于表现一个虚拟人物-网络幽灵。它是一个隐喻,概念化了从数字世界中涌现出的似是而非的集体意识。该装置由三个部分组成:1)八个人体大小的半透明软雕塑,2)由切分的女性舞者身体局部图像和苏州园林照片碎片组成的一系列密集视频拼贴动图,3)多声道声音系统播放ASMR耳语 。(所有视频和录音最初来自 YouTube,然后通过数字编辑工具重新组合。)为了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这些元素根据中国古代园林理论中的借景这一技法在空间中被重组。将窗框作为虚拟的观赏结构,每个雕塑都嵌入了一个圆形,用来描绘和解读网络幽灵的诗意性。穿行于不同大小的圆洞之间, 观众体验到一种非线性的叙事。


6.

覃小诗&胡洋


覃小诗&胡洋,《城市原始海洋夜晚的呼吸与心跳》,2021年,投影、感应器、摄像头
造物者如何创造造物者自身。代码将把深圳看作一个巨大的生命体,深南大道与远山之间什么也没有,当女娲雕塑屹立海面,未来的城市仍在生长,每一次行为,城市的代谢,现场观众的行动将与这个生命体进行互动。


7.

张文心


张文心,《力量之屋-朱砂》,2020—2021年,录像装置(有声彩色高清动画、往复电机、3D打印树脂、链条、铃铛、朱砂、镜面亚克力)

“力量之屋”一名借用自伊朗传统健身房。在大约2000年前,“力量之屋”是朝廷供养的勇士培训基地,也是一个唤起男性战斗力、巩固父权制度的仪式场所。在当今,人工受精和基因编辑技术对传统生育模式发起挑战,基于父权生殖机制的力比多经济随之动摇,在崩裂的缝隙间,一些埋藏已久的秘密得以显露。在上述背景下,“力量之屋”化合了巫术符号、现代机械、虚拟建模与声音表演,意图与现代社会治理下的人类生殖力进行仪式化的知觉感应。


8.

范西


范西,《一个柠檬》,2021年,相纸、铁丝、钉子、木夹,尺寸可变
“在实际接近一个真实物体时,人们会立刻判断出它的基本信息:颜色、形状、用途甚至重量,当它作为图像被观看时,这个真实的物体已经失去原有的属性,成为了触不可及的视觉。” 在经过拍摄-篡改-打印-剪裁的过程后,艺术家借由同一个柠檬的变化陈列了它作为图像后的变量。貌似寻常且真实的物体实际上是一种模拟,物体的白色边缘指出了这一点。同时,墙面的影子又显示了它实际是纸张的真相。


9.

朱荧荧


朱荧荧,《短句 2/3/7/8/14》,2020年,布面油画,40 cm×30 cm(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从一本中国70年代西南地区某乡村地方皮肤病档案中的图像出发,将绘画想象为一种循序渐进的语法结构:线面与色彩在画布上的交融仿佛是语法和修辞在纸笔间的交错与磨合。画家在现实与意识中不断徘徊往复,所画的对象便成为了操控情感意识与调动感官记忆的载体。


朱荧荧,《凝视的途径》,2018年,双屏录像、高清、彩色、无声,各20分16秒(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这是一个凝视的双重通道。对图像投以持续的目光,图像自身也报以回眸。一种来自医学眼球疾病影像档案内部,另一种来自日常图像之中的观看对视,用观看来体验观看和被观看,时而清晰,时而混沌,分不清主体,过程、亦或对象和结果。


10.

刘昕


刘昕,《脱离》,2019年,VR影像,8分32秒
一颗智齿在黑暗中萌生,它的命运是注定被拔除,但当它进入另一个黑暗空间——无限的外太空时,它的生命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变。该作品使用D-box运动椅技术,模拟了失重体验。失重感是关于超脱、离开和不受束缚的感知经验。


11.

刘昕 & 露西娅·蒙吉



刘昕 & 露西娅·蒙吉( Lucia Monge),《挖掘未来-妊神星》,2021年,土壤、土豆根茎、火山石等,尺寸可变(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2020年3月,250颗多重种型的土豆种子被送到了近地轨道。原产秘鲁的土豆是现在世界上种植总量排行第五的作物,也是中国航天局选择的首次登月种植的植物之一。在一种叙事里,土豆或许会成为未来太空种植甚至是异星农作物的先驱,而在另一叙事中,拥有四千多个种型的土豆,或许启发着去殖民化的行星未来。这些种子在空间站中停留一个月后,回到地表,被种植在家庭后院,在它们的地球同胞旁发芽、生长。


正在展出

飞去来器——OCAT双年展 · 2021展期:2021年12月19日 - 2022年5月22日地点:OCAT深圳馆、华·美术馆、华侨城生态广场

相关链接:“飞去来器——OCAT双年展·2021”在深圳华侨城启幕
“飞去来器——OCAT双年展·2021” 是如何炼成的?十个单元背后的故事
[ OCAT 双年展 ] 十个展览单元详解
“飞去来器——OCAT双年展·2021”联合策展人韩馨逸:女娲神话里,凝结了古往今来的倾诉欲



OCAT深圳馆成立于2005年,位于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内,是OCAT馆群的总馆。作为馆群中成立最早的机构,OCAT深圳馆长期致力于国内和国际当代艺术和理论的实践和研究。从开创至今,一直围绕着艺术的创作和思考而展开其策展、研究和收藏工作。


参观信息


开馆时间:10:00-17:30(逢周一闭馆,节假日等特殊时期的开放时间根据场馆公告而定)

免费开放,无需预约

地址: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恩平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南区F2栋OCAT深圳馆

网站:www.ocat.org.cn

微信:OCAT深圳馆(ID: OCATShenzhen)

微博:@OCAT深圳馆

电话:0755–26915007 / 26915100 

邮箱:info@ocat.org.cn


---------

点击关注,走进OCAT深圳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OCAT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