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欢迎报考!浙大文科提出面向2035年发展目标和“文科十条”!大牛教授们纷纷表态~

浙江大学 2019-05-25


引进与培养一批国际一流人才和团队

建立长聘制度,保障教师潜心治学

设立高级别教学岗

支持高层次人才开

高水平通识核心课程

设立文科发展基金

为一流学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

        时隔6年,浙江大学再度迎来文科盛会。近日,浙江大学印发了《面向2035:浙江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和《浙江大学关于加快推进文科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科十条”),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浙大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被视为浙大近年来发力文科建设一系列举措的延续和深化,进一步推进文科发展强主流,上一流。

在新时代,大学的文科应如何担当新使命?浙大党委书记邹晓东说,浙大要聚精会神打造新时代思想文化高地,建设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浙大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浙大校长吴朝晖在文科大会上也提出,要在“双一流”建设事业中推进人文社科内涵发展

这一面向2035年的长远目标,既激发了豪迈的情怀,也带来了丰富的思考。


文科发展适逢其时

“文科的作用不可替代,文科的发展适逢其时——这样的理念正在成为共识。”著名翻译家、浙大文科资深教授许钧说,“推进文科发展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双一流’建设的内在需求。时代呼唤有信仰、有追求、有担当的文科学者。”

然则究竟何为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浙大风格?特别地,文科应当建立怎样的学术评价体系和学术生态?浙大文科大会上引发充分讨论的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中国高校文科建设中的普遍思考。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进程中,我们必须给出自己的答案。


“谈论文科水平,我们当前还自觉不自觉地存在着数论文、数经费、数项目的情况,也往往拘泥于所谓‘通行做法’或‘国际惯例’。”浙大常务副校长任少波说,中国文科的发展既不能照搬理工科自然科学的路子,也不能依赖西方文科发展的路径

文化影响力是评判文科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标准。浙大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徐小洲教授认为,文科学者的影响力来自于其全球视野、对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以及深入思考中国问题、努力提供中国方案。浙大期望具有超强影响力的领袖型学者,具有宏伟的学术抱负和雄心。

影响力源于创新力。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在国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浙大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智库专家郁建兴教授说,准确理解中国是改变中国的前提和基础,文科学者应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和更加开放的胸怀参与国际对话与交流,更加深入地认识、解释这片我们生长的土地。

“浙大文科人脚踏改革开放的浙江这片热土,应当努力发掘本土化的学术研究资源,主动对接国家发展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需求,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正如马一浮先生在校歌中所写的那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浙大文科资深教授史晋川带领团队以温州为案例,回答如何通过改革及制度创新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这一大课题,并将来自浙江的成果推向国际,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浙大完成的文科精品《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文科学者应当真正认识到‘中国特色’的分量”。许钧说,“不断驱动思想创新,拓展我们的精神疆域。”

本次文科“繁荣计划”还提出了高端交叉平台建设工程,旨在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大力推动人文社科与理工农医的大交叉大融合。比如,围绕国家大数据战略,浙大将积极探索“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哲学社会科学的深度融合,力争在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保障国家数据安全等方面形成一批新的学科制高点和特色科研基地,构建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


勇立潮头推陈出新

从国家发展千秋大计,到每个人追求的精神生活,今日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每一个文科学者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浙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教授说,学院近年来始终坚持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创新学术话语体系。“比如我们有的教师专业方向是生态哲学,就把自己所学和‘两山’理念紧密结合,到安吉、新昌等地实地调研,写出鲜活的学术文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省委省政府推进文化浙江建设十大工程之首,工程提出建设一批全国乃至国际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作为我省唯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所在地,浙大在《面向2035:浙江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繁荣计划”)中相应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引领工程,重点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以丰富和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

  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是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个坚实的立足点。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浙大出版社等相关学科团队足迹遍布全国,成果勾连古今——浙大和省文物局编纂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把历经千年沧桑、流散世界各处的上万件中国古代绘画汇聚成册、重炫亮色。利用数字考古技术,浙大专家把中华珍贵文物的真容永远存留在二进制世界,流传千古、远播中外。从事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浙大学者甘坐冷板凳,在默默无闻的坚持中,《甲骨文校释总集》《敦煌经部文献合集》《中华礼藏》等重要成果陆续问世……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科学者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智慧支撑。

  本次文科大会还强调了建设高端智库。近年来,位于浙大的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浙大公共政策研究院等智库机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政府决策,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郁建兴认为,文科的研究成果不应停留在与核心文献对话,高校人文类智库的一个重要工作是转化和应用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这是一件非常紧迫又值得去做的事。

  呈现在文科学者面前的,正是这样如春天般繁华绚烂的前景。“坚持以人为本强主流上一流,人文科学要抓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科学要抓学科交叉和前沿。”任少波表示,浙大文科要走自己的道路,更要有勇立潮头的胆魄。“本次文科大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给大家加油鼓劲,激发使命感和勇于担当的情怀。”

筑巢引凤打造高地


        一所高校文科发展的方方面面,很大程度上统一于“人”。在学术版图上盘点文科重镇,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总是开宗立派的名门大师。

  回望历史,浙大人文大家群星熠熠。马一浮、姜亮夫、夏承焘、蒋礼鸿、王承绪……他们开启的学术滋养延泽至今。

  不可否认,缺少赫赫有名的领军人才和学术领袖,是今天浙大文科最大的短板;而不遗余力引进高端人才,则是近年来浙大发力文科建设最引人瞩目之处。赵鼎新、张文显、王贵国、白谦慎、许钧、周晓虹……这些知名学者的纷纷加盟,不断充沛浙大的文气。

著名艺术史家白谦慎花甲之年全职加盟浙大

著名翻译家许钧(左二)受聘浙大文科资深教授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人尽其用,要靠资源保障力。浙大光华法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江洪倾力引进了多位著名学者加盟,他认为,杰出的学术人才,往往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学术建设紧迫感,他们很少会为待遇问题讨价还价,而是更看重一所高校能否为其事业发展提供理想的体制、平台、资源支撑和学术文化氛围。

  如社会学家赵鼎新,相比在芝加哥大学担任终身教授,他在浙大拿到的收入并不能算高。但作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在浙大工作4年后,赵鼎新毅然决定全职加盟,并于2017年11月起出任浙大社会学系主任。浙大副校长罗卫东曾长期分管浙大文科工作,他表示,赵鼎新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决定主要出于一种强烈学术愿景,即在中国高校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社会学系。

  又如许钧教授,他在正式加盟前与浙大有长达5年的合作,双方彼此熟悉,对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也有一定共识。许钧曾提出建设高端翻译学研究实践机构——“中华译学馆”的设想,他全职加盟浙大一年多后就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变成了现实。

  诚然,做好文科研究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王云路教授感慨,现在坐冷板凳的难度更大,面临的各种诱惑和挑战更多,年轻人要耐得住寂寞很难。正是在长年默默的坚持中,煌煌巨册《中华礼藏》持续面世。

浙大完成的文科精品《中华礼藏》

  浙大明确提出为哲学社会科学超常规发展提供资源和机制保障,其实已多有运行良好的做法。如在评价体制上,浙大引导学者更加注重教学和公共服务,拒绝学术发表的数量诱惑和排名诱惑,逐步调整以往“一刀切”的做法,采取分类评聘、延长考评周期等方式,给学部学院更多自主权,也赋予教师更加宽松的发展空间。

  本次文科“繁荣计划”和“文科十条”进一步提出,完善“文科资深教授”“文科领军人才”“求是特聘教授”高层次人才政策。设立冠名教授制度,吸引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知名学者来浙大工作。探索建立长聘教职制度,保障教师开展基础原创性研究条件,充分发挥院系引人主体作用,增强人才引进的针对性等。

一图了解浙大文科近年成绩


内容来源:浙江日报《气韵生动 人文日新——浙大召开文科大会 知名学者热议高校文科建设》|  记者:曾福泉 柯溢能

摄影:王磊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制图:周缀提 周亦颖

今日编辑:李灵

推荐阅读

1.美翻了~属于浙大人的芳华!浙年夏天,献给青春!

2.重磅!浙江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简章公布!

3.浙大“最诗意的课堂”,他与卞之琳余光中因诗相识,传授诗的浪漫和学术的严谨

4.“只为让您少跑一次!”9号窗口“观察员”,用好脾气+好方法让无数浙大师生感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