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浙大一院,真拼真干,敢破敢立!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在全校开展新发展阶段使命愿景大讨论之际,开辟服务“国之大者”专栏,深入挖掘我校主动担负时代使命,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的故事,阐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时与势、人与事、情与理,皆是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进一步汲取坚定信念、鼓舞斗志、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的蓬勃动力。今天,一起来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故事。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和首批国家医学中心“辅导类”创建单位先后落户医院;入选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全国仅13家,浙江省唯一;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考核列全国第六、全省第一。
如何稳居公立医院国家队第一方阵,并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浙大一院的答案斩钉截铁——真拼真干,敢破敢立!
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认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管理手段要深化改革创新;第二,医疗技术上要加强创新,不能总是跟着国外的步伐。第三,运行模式要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在资源配置上要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力资源要素。
攻坚
让优质医疗资源与百姓“零距离”
2020年11月,浙大一院总部正式启用,作为国家医学中心重要支撑平台,院区建设了全国首个基于云架构搭建的医院智慧信息系统,实现海量动态数据的实时运算,对患者信息和医疗资源进行集中管理调度和智能化高效匹配。“急救一体化”“就医一站式”“多模式智能物流”等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有力突破了传统的就医困境。
总部一期
在急救场景中,医院以危重病人急救一件事全生命周期支持为核心,实现病人“上车即入院”的目标。医院通过分解实施“提升救护车数字化水平”“提升医院急救远程指挥数字化水平”“救护车医疗数据与医院数据共享”三项任务并联,将专业救治关口前移,急性脑卒中患者进入医院到静脉溶栓开始给药时间的平均数从56.8分钟下降至46.25分钟,胸痛中心患者入门到导丝通过平均时间从80分钟下降至64分钟,急性PCI心梗病死率为0。
在医疗诊断中,“甲状腺结节超声辅助智能诊断系统”在学习过5万例超声影像数据后,只需几秒能精准判断结节良恶性,判断力堪比高年资医师;人工智能宫颈细胞学辅助阅片系统,60秒内自动出具初筛报告,相当于480名病理医生同时识别。全球顶尖的自动发药机,完成每张处方最快只要8秒;3900米的轨道小车、1700米气动物流、18台AGV自动导航车组以及由无人机送血构成的“智慧物流”系统,减少了配送人员,还将原本运货过程中占用的空间资源还给了病人。
浙大一院总部一期内负责智能运输院内物品的中小型物资轨道小车系统
据统计,近一年,浙大一院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并合理降低医疗成本,为群众提供更加公平可及、综合连续和经济有效的全人全程卫生健康服务,通过科学管理,患者门诊次均费用增幅、住院次均费用增幅逐年降低,年度住院患者满意度达 93.7%,门诊患者满意度89.49%。
聚智
牵牢引领创新的“牛鼻子”
胡懿郃教授使用骨科机器人Mako开展手术
NATURE再次对话梁廷波教授:瞄准肝胆胰肿瘤,中国医生取得重要进展
自实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来,医院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敢抓敢管,牢牢牵住“人才建设”这个牛鼻子,确保人才“引得进、成长快、留得住”。仅过去一年,浙大一院就多次面向全球顶级人才抛出橄榄枝,成功引育高层次人才近 40人,给医院大器官移植、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等高峰学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医院充分挖掘本院人才资源,变“输血”为“造血”。作为浙江大学试点,针对卫技人员分类评价大胆改革——强化申报人员的医德医风考核;以量化计分形式评价临床、教学、科研成果;强化临床技能考核分组评价;引入代表作同行评议机制;明确医疗纠纷责任对申报人职称晋升的影响;通过强化浙一大讲堂、医院内部各类培训学院等参加情况,强调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重要性。目标便是围绕医教研工作培育造就一大批本院实用人才,努力做到用人所长、用人所愿、人尽其才。
浙大一院党委赴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
截至2021年10月,浙大一院共有973、863首席科学家6人,国家重点研发、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29人,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学术团体主委副主委19人,更有近万人的在职医护员工。
据统计,年度全院医务人员满意度达87.81%,职工爱院荣院的激情高涨,正以前所未有的拼搏精神和凝聚力、向心力,瞄准医院发展远景、为建设国际一流医学中心齐心协力,为勇攀医学高峰增添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造峰
筑起有“中国气派”的科研高地
“小黄人”公益计划免费救治终末期肝病患儿
2021年1月至10月,浙大一院共开展915例大器官移植。其中,小肠移植18例、肝移植321例、肾移植485例、心脏移植34例、肺移植57例。此前,还成功实施全球首例多米诺肝移植联合小肠移植手术,涵盖3台肝移植、1台小肠移植,让4位患者新生;全球首例化疗后联合自体小肠移植胰腺癌根治术;全球首两例老年新冠肺炎患者肺移植成功完成。
梁廷波书记(右)与吴国生教授联袂开展器官移植手术
医院移植团队大胆突破小肠移植、肺移植等最难器官移植手术的“无人地带”,创造一例例生命奇迹,也刷新着国内受体围术期生存的最新纪录:小肠移植中心克服免疫排斥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等难关,让患者围术期生存率达91.4%,其中亲体活体小肠移植围术期成功率达100%;公认的最难、风险最大的器官移植手术的肺移植围术期生存率达97.1%,死亡率全国最低;近45年来医院已累计开展肾移植6778例,换肾患者二十年生存率达到79%。
如何衡量一家大型公立三甲医院?浙一气质,讲求的就是一个“拼”字。这个“拼”关乎于“人”,是争分夺秒、真抓实干创造的医疗服务、科研创新、学科建设等硬核指标,是就医患者洋溢在脸上的笑容和医护人员身上不断焕发出的奋进气质,更是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为共同富裕奠定下的一个可期的未来。
文字记者:周伊晨
图片来源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本文编辑:禾穟
责任编辑:周亦颖
推荐阅读
5.央视《新闻联播》点赞!他是“粮食英雄”叶明儿
6.使命愿景大家谈!听听青年教师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