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来一坛好酒

2017-08-24 CNG 中国国家地理



点击上方关注“中国国家地理”



 

秋雨绵绵,正是进补好时节

值此际,上一坛好酒,以慰疲惫的灵魂


酒中极品,坛里玄机

我们来看看人类最古老的酒之一

黄酒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

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周礼·考工记》


一个东西做的好不好,要看制作的时节对不对,地点是否合适,用的材料是否恰当,制作者的手艺是否精湛。


与天地和谐,人居于末,却是点睛之笔,这是中华技艺的经典美学,也是我们历代评判设计、工艺的不二法门。大至宫殿如此,小到一坛美酒也是如此。


黄酒的酿造,从静候时节开始。


天有时:静候冬至


中国人历来讲究阴阳平衡,这个规律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诸如夏天,至阳的季节,大自然恰恰给了我们许多凉爽的物产:西瓜、丝瓜等;而到了至阴的冬季,却产出了许多温热的东西,比如人参、阿胶。


因此,性本温和的黄酒,也要慢慢等到最冷的冬季,此时酿造出来的酒,才是佳酿。


客家女主人在酿酒。瓦埕里装满刚刚糖化发酵好的酒酿,一堆堆稻草和谷壳围绕着,暖暖的火苗已经燃起,客家黄酒开炙了。如此炙烧出来的村酿,不仅味道甘醇,且性温热、祛寒湿,待客自饮两相宜。《中华遗产》2014年05期 摄影/黄建生


冬季酿黄酒,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即等待低温下的慢发酵。


黄酒酿制的过程复杂而微妙,但是总的来说,分为九步:浸米、蒸饭、拌曲、酝酿、开耙、酿熟、上榨、煎煮、装坛。几乎步步都是为了发酵能够更加完美。


拌好酒曲的米在大缸里酝酿,此时微生物开始让它产生了奇妙的变化,这也是析出美酒的关键。


在低温条件下,微生物并不活跃,但其发酵却近乎完美。一旦气温较高,酵母会自溶,便会释放出不利于酿酒的成分。


地有气:好水好地养好酒


“粮为酒之肉,曲为酒之骨,水为酒之血”。有好水,方能酿好酒。


最好的水,应是自然用神奇之力赐于一方生灵的水。每处的好水都有它特别的味道,所以酒也才能够从南到北各有千秋。


想如果处处都用自来水酿酒了,大概那酒也喝起来像喝自来水般寡淡无特色了吧。


比如绍兴的酒,灵魂来自鉴湖。离开了鉴湖水,就算用完全同样的工艺,酿出的也不是绍兴黄酒了。


鉴湖,在东汉时期汇集会稽山上的36股山泉而建。湖区基底广泛地埋藏着两层泥煤。这些泥煤层富有多种含氧官能团,能吸附湖水中的金属离子和有害的物质。再加上这一带植被茂盛,山体多为沙石岩层,水流经层层过滤,清洁甘洌,平均透明度能达1米左右。


绍兴的水《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04期 摄影/董建成


鉴湖边的酒坊,占尽地利,仍然恪守规矩,等待天时。“冬至,水旺”,冬至时的水,便是酿造黄酒的佳品。相反,“夏至,水死”,指的是夏季气温高、雨水充沛,水质反而较差,不适宜使用。


并且,水过浊,则酿成的酒,清气全无;若过清,酿出的酒又质地薄、味道酸。


等过春、夏、秋,待到冬季时,水流缓慢,鉴湖水下的泥炭层能将湖水中的杂质吸附住,湖水不清不浊,正好酿酒。


材有美:好米好曲出佳酿


黄酒的米,多用上等的精白糯米;曲又称酒药,是一种众多微生物的共生体。


糯米由于所含的淀粉多为“支链淀粉”,除了受热容易变黏外,也更容易被分解成糖,方便酵母菌利用,将糖转化成酒精。


但是糯米中淀粉能转化成糖的量很大,往往当酒的度数已然达到15%左右,酵母菌已然被醉死无法继续工作时,还留有一些糖分仍然未被利用。


于是,甜味、酸味、苦味、香味、酒味糅合交杂,对发酵过程的艺术般的控制,产生了复杂多变的黄酒的味道。


阳光洒在陶缸里拌好麦曲的米饭上,再过不久,缸内便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右图)。待到那时,开耙师傅(左图),会用手中的耙和他敏感的手,去感知发酵的老嫩,这一环非常关键,至今仍必须依靠人工经验。《中华遗产》2011年11期 摄影 / 董建成


酿制黄酒现在多用白曲又称麦曲。用麦子为原料养而成,其中包含根霉、毛霉、酵母菌、米曲菌,曲有糖化与生香功能,是黄酒酿造的糖化发酵剂。


第一要求仍然是顺应天时,黄酒制作的每一步关键工序都和时节一一对应:


通常在“小雪”淋饭,也就是制作酒母;

“大雪”摊饭,即投料发酵;

次年“立春”时开始榨酒,然后再装坛贮藏。


工有巧:机器不如酒头脑


开耙,指的是发酵期间的搅拌冷却,其作用是调节发酵的温度,补充新鲜空气,以利于酵母生长繁殖。


而掌握开耙技术的人,即“酒头脑”。开耙时,他们会用听、嗅、尝、摸4种方式,来辨别发酵的老嫩。


《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03期 摄影/董建成


经验丰富的“酒头脑”,有时比任何现代化的仪器还要敏锐,因此,即使在科学技术几乎可以控制一切的今天,很多酿酒厂的这一步仍然凭借手工。


听觉、触觉等等经验的积累,对于每位“酒头脑”而言,一年只有一次,错过了,便要再候一年。加之每年的气温不一样,原料也不一样,没几十年的慢功夫,绝酿不成一缸好酒,也成不了好的酿酒师。


手工酿造和机械化生产的酒相比,前者香气优雅馥郁,味道丰满,鲜味绵长。而后者,则要粗糙很多,香气单一,鲜味比较短。


这就像欣赏歌曲,往往注重韵味、声调,尤其许多民歌的结尾悠长,品酒时如果能找到这种回味,那就是传统手酿的黄酒,因为这是机械化生产绝对达不到的。


酿成不易 陈年更好


新酿成的黄酒,其生命远未结束,还在与时间的慢跑中,慢慢积淀、成长、变化。


陈放黄酒,不能是普通的器皿,而应使用陶土的酒坛。


取相同的酒置于不锈钢容器和陶坛当中,数日后再来品饮,前者较后者相差很远。这是因为陶瓷的结构比钢铁更疏松,透氧性、受氧性比较好,且陶瓷表面的釉质对酒的陈化有催化作用。


一层摞一层的陶坛,是绍兴随处可见的美景。其中,有些陶坛已被使用了几十年,本身便散发着幽幽的酒香。《中华遗产》2011年11期 摄影 / 董建成


在光阴的流逝中,黄酒的酒精度在慢慢下降,而酯香在一点一点增加,这种反应只能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而非高温高压所能达到。


岁月弥久,渗入了光阴的黄酒,颜色会渐渐呈现迷人的淡黄色,也越来越浓香,日臻完美,最后成为极品。


黄酒是与时间慢跑的艺术,在微醺之外,时光的间隙中,缓慢成长,从豆蔻年华到风华绝代,需要一点一滴的美好,方能积累而成一杯美酒。


佳酿出坛 男女咸适 文武皆宜


极品的酒,是何滋味?——至酒者无酒味


黄酒混合着多种味道——甘、辛、鲜,每种味道都不会特别出格,而是相互融和。


随着时间的推移,酒中的辛味会渐渐减少,香味却日益饱满,我们所喝的,就是这种岁月历练过后的香味。


大家都 49 31052 49 15287 0 0 3598 0 0:00:08 0:00:04 0:00:04 3598 49 31052 49 15287 0 0 2795 0 0:00:11 0:00:05 0:00:06 2935喝酒,而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为什么大家不直接喝乙醇,而是要喝酒呢?道理正在于此。


老酒陈坛《博物》2014年06期 摄影/唐志远


每年的天气、水、粮食都不一样,几者的组合就更加复杂,就像没有办法精确判断经济走势、房价和股价一样,没有办法电脑编程出一套完美的自动化酿酒程序。


所以机械酿造、调制生产出的酒往往千篇一律,经过大师之手酿造出来的黄酒,则会层次丰厚,有意外之喜。


黄酒性温暖胃,度数也温和,文武咸适、男女皆宜。就算不善饮者也能喝上一碗,两颊泛上喜色,忧愁丢在空坛里。


虾一碟、酒一斤,一碗毛豆,几块肉。可以潇洒不拘,一碗碗地地喝。


也可以细细抿来,慢慢品味。体会天时、地气、才美、工巧完美融合,经过时间的酝酿,呈现在你面前的一份自然和匠心的馈赠。


抿一口黄酒,吃一颗茴香豆,鉴湖水边这位绍兴大哥悠闲而惬意。《中华遗产》2011年11期 摄影 / 董建成


你流口水了吗?



更多精彩 别错过



 中国茶之道 中国龙 | 濒危文字 | 后羿之城

文身来源 | 荒漠化 | 南极怎么了 | 古建防雨 | 华夏大迁徙

全球大迁都 | 可可西里 | 最治愈的风景 | 无空调度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