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拔最高的长城,在这里!
青海,一方古老而静谧的土地。这里有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有海子的“今夜我在德令哈”,有“青色的海”青海湖,有“人间净土”可可西里,有“聚宝盆”柴达木盆地……还有——长城。
翻看地图,从河西走廊的长城沿线分出一条支线,直插青藏高原。这里的明长城总共只有363千米,从北、西、南三个方向拱卫着西宁,呈半月形。其中明长城大通段墙体海拔3470米,山险处海拔最高点接近4200米,是我国现存海拔最高的明代长城遗存。
这一次,我们站上世界屋脊,体会“万里连云际”。
“时空对话”
青海的夏天来得要迟一些。车行至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镇,7月山野间的青绿旺盛充沛。经过了柏油路、石子路、土路的颠簸,汽车停在了一处山谷入口。
这里是南门峡镇七塔尔峡西沟。脚下的小河是互助县的母亲河,发源于山中的清泉。周遭万籁俱寂,唯有汩汩的水流声。
跋山涉水1个小时后,互助县博物馆馆长周生胜率先到达一处岩壁,他拧开瓶盖把水泼了上去,“快看!”岩壁上的文字逐渐清晰,一场“时空对话”就此开启。“西宁卫守备、都指挥崔(‘麒’字已脱落):创,修菇、树義,榨一道。嘉靖二十八年八月十七日作……”大致意思是,在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时,西宁卫一众人马为防止关外骑兵袭扰,在这里修建一道关口。
在互助县南门峡镇,互助县博物馆馆长周生胜正在讲解石刻内容。
抬头看向四周,这里是整个山谷的最窄处,两侧山峰相距仅十几米。周生胜补充道:“研究发现,两侧石壁有明显开凿的痕迹,关口的门应该是就地取材使用山上的木头。”
互助县位于西宁市北部,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修筑长城,主要防范西海蒙古各部族的袭扰。长城防御体系中不仅仅包括墙体,关口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嘉靖二十八年修筑这座关口,可以说是补上了一块短板。”周生胜介绍,此处向内十几里才有墙体和关堡,在当时是防御的最前沿,这进一步证明了互助长城的存在。
石刻的发现实属巧合。几年前,当地放羊老汉把石壁有汉字的消息告诉了互助县文史专家祁文汝。2022年,周生胜等人跟随祁文汝进行实地调查。后经研究考证,最终确定这段石刻文字与明长城的历史相关,这成为当地最新的长城研究成果之一。很快这里要为岩壁石刻修建一座保护棚,进一步深挖互助长城所承载的建造技艺、历史故事。
显然,这场“时空对话”远未结束。正如脚下的小河汇入湟水,最终流入黄河,长城的故事也将随着时间的长河流向远方。
在贵德县,明长城贵德段、贵德古城与黄河相距不到500米。
屹立崔嵬
周生胜告诉我们,青海长城发现得较晚,在当地一直被称为“边墙”。2008年,青海开始明长城资源调查,世界屋脊上的长城自此揭开神秘的面纱。
在互助县明长城泥麻村段,周生胜指着长城保护宣传栏里的一张照片说:“这是当年的我。”2008年,26岁的周生胜参与了海东市乐都区、互助县两地的调查。他是工作队中最年轻的调查员,去的都是悬崖峭壁,“我记得从3月份开始,大家冒着风雪搞调查,走一路摔一路。”
那次调查,有很多重要发现。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明长城娘娘山段最高海拔接近4200米,这段黄土夯筑的长城是万里长城中海拔最高的。
来到大通县娘娘山一带,记者在高处顺着起伏的山脉望去,桦树林负势竞上、郁郁葱葱,一条古老的“边墙”蜿蜒横亘山间。
大通县博物馆馆长张增录介绍,明长城大通段的建筑方式很灵活,采用了土墙、石墙、山险墙等不同类型的墙体与壕堑相连,可谓因地制宜。其所在山脊线路清晰醒目,墙体保存得高大完整。一眼望去,可远观十数里。因此,明长城大通段也被称为“青海八达岭”。
张增录告诉我们,过去人们不了解长城的价值,村民曾经在长城周围取土盖房。后来,全靠基层文保人走街串巷,拉家常、讲故事,向周边群众、游客宣传法规和政策,并定期检查长城的状况。
夯土结构的城墙很容易被风雨剥蚀,土蜂筑巢、野草生长、冲沟发育等自然病害也侵蚀着长城的肌理。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高波告诉记者,多年来青海省累计投入资金1.38亿元,实施长城墙体的加固和修缮。127名长城保护员冒着严寒酷暑,长期巡走在长城沿线,仔细察看每个点的状况,并及时上报汇总,采取应对措施。
在互助县南门峡镇,互助县博物馆馆长周生胜正在讲解石刻内容。
文旅兴起
7月的青藏高原,天气变幻莫测。在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一天就可能经历多个季节。早上9点多,门源县长城保护员王国顺穿着厚衣服出发了。6公里多的长城巡护线路,他来回得走2个多小时,沿路捡拾垃圾、紧固围栏的铁丝,有时还要修补围栏。
守着这段长城,就是守着家乡。
眼下,门源的油菜花都开了。中午,气温很快上升。连片的油菜花在蓝天白云、祁连雪山的映衬下格外明艳,“最美花海”名不虚传,这也让门源县成为自驾青甘大环线、环青海湖公路自行车赛的重要地段。油菜是门源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全县种植面积多年保持在60万亩。依托油菜产业的花海旅游,让很多农牧民收获文旅发展带来的“红利”。
通过无人机的镜头,雪山、花海、长城,与兰新高铁上呼啸而过的复兴号“同框”,自然与科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说到“同框”,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明长城贵德段和黄河最近距离仅有500米,这两个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符号实现“同框”。
从巴颜喀拉山奔流而下的黄河水带来了高原上的一声声呼唤,流经贵德县60多公里,留下了“天下黄河贵德清”的美名。明长城贵德段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是一座呈正方形的土筑小城。城门虽已不存,但东、西、北三面城墙仍基本完好,仿佛诉说着金戈铁马的过往。
如今明长城贵德段已入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河、长城、古城建筑群都成了贵德的文旅名片,彰显着多元文化交融。
2022年4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建设保护规划》印发。根据规划,各地将对长城本体进行抢险和保护性修缮加固,积极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旅融合示范区,活化利用长城文旅资源,丰富长城文化传承和传播方式。
高波表示,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青海将久久为功、持续接力,加强保护管理和宣传阐释,让世界屋脊的长城永远耸立在青藏高原,永远屹立在人们心中。
万里连云际,长城见证着世界屋脊上的新故事。
“沿着长城看中国”大型采访
北京篇:
天津篇:
河北篇:
山西篇:
内蒙古篇:
辽宁篇:
吉林篇:
黑龙江篇:
山东篇:
河南篇:
陕西篇:
甘肃篇:
宁夏篇:
新疆篇:
监制:刘昊
推荐阅读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视频,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