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书房行走 | 第三十四期:走进南大校友缪炳文先生的书房

南京大学图书馆 南京大学图书馆 2024-02-05


      上书房行走  走进南大人的书房




学者介绍


缪炳文,198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南京市首届十大文化名人,江苏省出版物发行协会副会长,南京市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千百度”女鞋联合创始人和“大众书局”实体书店品牌创始人,也是中国实体书店经营模式持续创新的代表。同时还进行国际教育及其他产业的投资,热心公益事业。





书缘 | 缪炳文


缪炳文先生书房——文华阁一角


我也算是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爷爷早年毕业于镇江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泰县(现姜堰市)老家当了个私塾先生,后来参加革命成了新四军的文书。上世纪四十年代随新四军到了苏南,解放后就在镇江的一家乡镇小学当了校长。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爷爷就已经退休了,我经常去爷爷的那所学校,在我印象里爷爷一辈子就住在学校里。虽然退休了,但他除了锻炼身体就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待着。图书馆有一间教室那么大,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一所普通的乡镇小学很少有那么大个像模像样的图书馆的,后来听父亲说,学校里图书馆的书很多都是爷爷用自己的工资买的,爷爷虽然只是一名教师,但工资很高,据说解放初期都六十多块了,在全县都算高工资,而且五十年代还当选过江苏省劳模,即使这样,在我的记忆里,我似乎也没有比别的学生在“自家的”图书馆里多借阅过几本书。后来父亲也当了校长,叔叔也当了校长,姐姐毕业后也成了一名教师,如果算上我毕业后留校工作过八年,似乎我与学校有不解之缘。或许这也是我在二次创业的时候把教育领域作为自己的一项事业的原因吧。




我在上高中之前,几乎没有读过太多的课外书,除了四大名著、成语故事、故事会和如何写作文之类的,其他都不在父亲的鼓励范围,满脑子受到父亲的教育都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高中时候住校,记得有一次回家我在看一本家里蛮厚的《金陵春梦》,父亲就“质疑”我为什么现在要看这类书。在他心目中,与其花那么多时间去看这种对提高高考语文成绩毫无帮助的书,不妨多做几套他托人从苏北那些名牌中学弄来的各种期中和期末考试的试卷更有意义。更何况一开始就确定我高考的方向是理科。历史和地理课也只要意思意思就行了。就这样,我顺着父亲帮助设计的轨迹考入了南大化学系,进入了一个我既不知道未来都学些什么,学完以后未来将做些什么的无机化学专业


到了大学,父亲便不再有能力帮我做任何设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南大,是极其讲“民主和自由”的南大,各式各样的学生社团活动做得轰轰烈烈。摆脱了父亲束缚的我,自然也就加入了各种可以加入的多个学生社团,与南大各式各样专业的同学打成一片。接触其他系的同学越多,就越觉得自己见识怎么那么浅,知识面怎么那么窄,与那些活跃而优秀的其他文科专业的同学相比,自己总觉得低人一等。于是乎我迅速作出决定:恶补。没有人教我应该补什么,开始只是把高中考文科的同学所学的历史和地理书补一遍,然后买回来一批各式各样的世界名著。后来听新东方的俞敏洪说他在本科四年里总共读了各种书籍约800本(不含教科书),禁不住肃然起敬。我没有读那么多,差不多前后100多本吧,我知道每年读200本书意味着什么。当时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其他系(尤其是文科专业)的同学交流的时候,不至于在人家谈论起历史上的某件事,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或者某个名著里的某个人,我连听都没有听说过。一旦某个同学提到过哪一本书,自己回过头来马上就去买来或借来,以满足一下小青年那时候需要的虚荣心。虽说虚荣心并不是值得称道的,但今天反过来想,那时候这种虚荣心的满足也帮助了我建立了一定的自信心。青年时期建立的这种自信心非常重要。无论未来是做学者,还是创业经商,抑或是当官,只要我们想做得更优秀。直到现在,大学时候我买过的很多书,都还一直跟随着我搬过几次家,我都没有舍得丢。


书房一角



说到读书,在我看来,把读书当作是一种生活方式固然是好事,如果想成为自己那个领域优秀的人,有足够的知识面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事业成就取决于他的人脉和知识面,而知识的多少又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其人脉。如果我们的知识面能够让自己跟各种各样的人都能交流起来,那么人脉自然更宽更广。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学者,对学者来说,读书是他的工作,我们做不到天天读书,而无论我们有多忙,或者多贪玩,每年读上十本二十本书还是有必要的。既能给自己留出安静的空间和思考的时间,当今这个时代也要求每个人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面。而我更想说的是,即使这样,大多数人也可以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去突击读一些书,留出大块的时间来读上几十本书,以尽快地帮助处理自己的生活关系,和满足工作领域的需求。我曾经在某几年当中,每年都要看超过50本书,听超过200小时的各种课程和演讲资料;也曾经为了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我在半年内大约阅读了相关图书近50本。我觉得这种突击能帮助自己养成安静处理事务的习惯,以及迅速积累某些专业方面的知识点,受益良多。



书房一角



我本科毕业后留校工作八年,在校务机关工作。因为自己觉得不适应“体制”内的这样工作环境和方式,选择了下海经商。我和南大的另一位校友,以及南师大同届的一个朋友共同创立了“千百度鞋业”,又过了一个八年,企业在境外上市,并逐步衍生为企业集团。做企业的过程中,我们三个股东都提倡干部员工多读书,当然更多的是跟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为主,有时候也为干部买一些书。共读一本书有利于企业内部统一观念,共读以后的交流更是增加了团队的共同经历。买的书多了自然认识了一些长三角的图书批发市场书商。


缪炳文先生接受央视《对话2020》节目主持人朱讯访谈



2002年,集团收购了“南京国际贸易中心”大楼。为了解决写字楼的定位和商业裙楼的收益问题,集团反复论证其商业部分做成什么业态最为合适。有一位干部提出建议做一家书店,因为这符合集团的战略定位,而且可以短期内做成影响,民营企业有规模介入这一行业的很少。六个月后,国内最大的民营实体书店——南京书城诞生了。我作为集团分管写字楼物业的股东,自然成为这家书店的董事长。许多年以后有朋友夸奖我说那么早就具备了战略眼光,选择了文化产业这一朝阳产业,殊不知事实并非如此,当时设立了这家书店纯粹是为了解决国贸中心大楼的定位问题,更哪曾想如今的实体书店其实是全球范围内盈利能力较弱的行业之一。正是从这一家书店开始,我与书店又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以此作为我终生的一项事业。


大众书局

大众书局

大众书局



南京书城曾经创下了中国实体书店的多项“第一”,两三年以后,虽然书店有了一定的影响,但因为总体盈利能力一般,集团多次讨论是否放弃这一产业,而我在之后近二十年的经营中获得很多,也非常喜欢这一个行业。随着集团的战略重心转移,我逐步从集团购买书店的部分直至全部股权,后来创立了全国连锁的实体书店品牌——大众书局。并借助大众书局这一平台,参与了多个与文化产业相关的资本合作,获得了收益。但实体书店本身的经营仍需不断探索其盈利模式,好在有现在这一批对实体书店充满浓浓情怀的团队的坚守。今天的大众书局已成为国内实体书店的领先品牌之一。在我心中,实体书店本身是半公益性质的企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与其国民的阅读指数密切相关。但我不希望这么优秀的团队永远带着文化情怀坚守,那多少显得有点悲壮。毕竟作为一个企业的存在,我需要和团队一起不断探索实体书店的生存和发展模式。今天,大众书局已经成为一家稳定盈利且净资产收益率远高于同行业的实体书店连锁企业,且干部员工的收入稳定增长,这可以保证这批坚守者有尊严地从事这个行业。


大众书局

大众书局


大众书局

内景



经营大众书局多年,我有幸结识了很多作家,尤其是我们江苏的作家,像苏童、毕飞宇、黄蓓佳、叶兆言等,也与文艺界的很多知名人士建立了联系,并和他们成为很好的朋友。我们经常一起喝酒,一起旅游,一起消遣,听他们讲与文学有关或无关的故事,偶尔还一起“合作”(多层意义上的)。有时候我也邀请作家朋友来书店做分享,来家里来做客,到大学、中学去开讲座。当然现在列入作家之列的不仅仅是文学家,也有企业家、教育家、收藏家、学者和知名艺人。每认识一名作家,我都会请他们帮大众书局题写“书缘”两个字,迄今为止,已经有数百位国内知名作家、大家留下了他们的“书缘”,正是有了这些“书缘”,才不断激励着我不断充实自己,并把这份“书缘”的延续作为我后半生最重要的事业。


“书缘”

名家赠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名家题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最后再说说我的“书房”和我对读书的理解。


每每看到学者们的书房,我都会为自己的书房羞愧不已,二十年前,我基本都是租房子住,还换过几次房子,自然租不起带书房的房子。但每搬一次家,都会把所有买过的书打包带走,直到后来在月牙湖买了第一套房子,才开始有了一个小小的书房。说是书房,里面还是放了一张沙发床,偶尔家里来亲戚的时候,书房自然也就成了客房,估摸着也就大几百册书吧。但书桌和座椅是自己精心挑选的,直到后来把这套房卖给同事,出于交情几乎把家里的所有家电家具全部送给了人家,而唯一带走的是那套心爱的书桌和座椅,它们跟着我十多年。当然书柜里面所有的书包括高中和大学时代买过的一些书肯定也是要带走的。不过到现在我也无法理解的是,一个学化学的人,读过的那几十本各种各样的化学教科书,现在好像一本也不见了。不爱处理旧书的我,是什么时候把那些代表我专业又非常值得纪念的化学书都遗弃在什么地方了呢?虽然这些化学书本上面的知识早就完完全全地还给老师了。今天,我还和南大化院的老师们保持相对密切的联系,但在更多场合,需要介绍自己本科学什么专业的时候,我都会显得多少有点小小尴尬。


书房一角


直到现在,我的书房还是不足二十平方。所住的房子按理不算小了,房间也很多,而我似乎更喜欢在狭小的空间里独处。书房里能放得下不足叁百本书,但小小的书桌上经常就会放上二三十本。我看书就是这个习惯,很多本书一起看,办公桌上、车上、厕所、书桌随处都有。在家的大部分时间我都会在书房里度过,当然书房也是我居家办公的地方。电脑和打印、复印机自然少不了,以至于我几乎每次要工作或看书的时间,都要把小小书桌先腾出一块容我伏案的空间,我喜欢这种乱乱而自在的样子。


书房一角



自从有了大众书局,我慢慢有了疯狂买书的习惯。到别人家的书店看到喜欢的,也会买上一两本,心中暗想这也算支持一下同行。在关注的各种微信公众号里看到有什么好的推荐书,也会随手下单买上一两本,有的就随手送给合适的朋友,拿到书大部分也就随手翻阅一下,更多的甚至根本没有打开。凡是看到名家的书、图书行业的畅销书、朋友推荐的书、设计和装帧精美的书、内容奇特的书,一有机会都会买回来,再加上那么多作家赠送的签名书、历届中国最美的书(不包括太专业的)和偶尔出现的不适合市场流通的书,什么书都买都要,加起来估计也有近万册了。其实这里面大多数书我都没有看过的,看过或认真翻阅过的估计最多就三千册吧。所以每每有要好的朋友来访,看到屋子里陈列很整齐的如此“海量”的书,都会“善意”地问我读过其中多少,我都会调侃地介绍说:“这属于装修主题。书不仅有内容价值,同时也有美学价值和收藏价值啊。再说我是个开书店的,书卖不完还不兴我自己拿回来自己慢慢看啊?”朋友往往无语,直到后来,一位化学系的老师发给我一段发表在《社会科学研究》(Social Science Reserch)杂志上的话,说“西方一项最新的研究指出,即使你不刻意进行大量的阅读,仅仅是身处在一个充满书籍的环境中,也能收获益处,研究发现,在藏书丰富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读写能力、数感(Number sense)甚至是科技知识在将来都会得到提升。”我心释然许多,不过我自己还真的信了这段话。


书房一角



我自己读的书也很杂,没有特别喜欢的类别,我在企业内部也不时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我并不赞成企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在有限的时间内读太多的文学书。虽然我也觉得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读上十本八本也是很有必要的。我往往建议他们三五年内先读一些“如何提高自己个人道德修养”和“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书,再读一些“如何激励自己成长、如何端正自己工作态度,提升个人精神面貌”的书,最后再读“如何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岗位技能“的书。在有空闲的情况下再适当阅读一些人物传记、文学、心理学、以及历史和生活方面的书籍。换句话说,我希望年轻人(不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先读“有用的书”,再读“无用的书”。在自己有能力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之前,不急于先读文学或哲学。当然,文学书对每个人终身有用。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人每年都能读上十二本书,他是个有毅力的人;如果他每年能读上二十四本书,他是个优秀的人;如果每年能读上五十书,他是个纯粹而卓越的人;如果每年想读一百本书,他是学者、大家。












缪炳文先生

推荐书单

1、《弟子规四十讲》蔡礼旭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


2、《自己就是一座宝藏》陈安之著 海天出版社


3、《李嘉诚传》夏萍著 作家出版社


4、《管理学》周三多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5、《如何看财务报表》魏明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6、《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7、《曾国藩家书》 檀作文译注 中华书局


8、《你可以不怕死》一行禅师著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9、《生命之书》克里希那穆提著 译林出版社


10、《我的生活》海伦凯勒著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往期回顾 点击查看

第一季 上书房行走-走进南大人的书房 

(1-20期)

第二季 上书房行走-走进南大人的书房

  (20-28期)

● 第三季  上书房行走-走进南大人的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二十九期:走进南大校友黄乔生教授的       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三十期:走进胡阿祥教授的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三十一期:走进史冬泉教授的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三十二期:走进刘俊教授的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三十三期:走进陆远老师的书房






策       划 | 程章灿

统       筹 | 史梅

执       行 | 翟晓娟

编       辑 | 张宇




欢迎南大师生报名参加此栏目

晒自己的私家书房

或者你想看谁的书房也可后台留言给我们

我们会尽力满足的哦

联系我们:zhangyu@nju.edu.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书房行走 | 第三十四期:走进南大校友缪炳文先生的书房

南京大学图书馆 南京大学图书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