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除了美食,汕头的这家美术馆也不容错过

刘军 99艺术网 2022-09-20

汕头地处粤东,是个以美食而闻名遐迩的城市,也是著名的侨乡,经商之风浓郁,虽然重商已深入每一个潮汕人的基因,但事实上民间收藏之风甚浓,对于艺术收藏也不乏充满情怀和真金白银投身其中的人。


 

汕头半日美术馆



地处汕头市科技西路20号的半日美术馆于今年元月成立,“小而精”可以说是这家未满一岁的美术馆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朴素的白色外墙,推窄门而入后立刻隔绝了门外的喧嚣。



开幕现场



5月8日,展览“情怀——相逢与擦肩”在半日美术馆开幕,双策展人王璜生、孙晓枫都来自潮汕,二人在策划伊始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在这里如何让传统与当代发生碰撞,当代艺术家的创作与美术馆藏品之间能否建立某种联系?


位策展人有丰富的策展经验,事实上作出这样“古今并置”的学术考量也是基于对当下中国当代艺术现状及发展的思考和探讨,换句话说,这个展览虽然在汕头举办,但所提出的问题和讨论的方法论与在北京、上海并无二致。


 

展览现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相逢与擦肩”也是半日美术馆自开馆以来除了藏品展外首个研究策划性的展览。


“相逢”既是人与人之间的聚合,也是与艺术的约定并获得慰藉,而潜在的意味是关于当代与传统的邂逅与选择,是历史投射于现实之中的种种变相,“擦肩”呼应了当下艺术思潮瞬间迭现又倏忽消匿的现实。


 

半日美术馆艺术总监孙晓枫



半日美术馆艺术总监孙晓枫谈到:首先考虑的是什么样的展览适合汕头,既有开阔的视野,又能和本土文化生态密切相关,同时结合美术馆自身的馆藏资源。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共邀请了九位当代艺术家,他\她们在自身创作的脉络,学理和各自的艺术路径中提供了九个独特的角度,通过对这些艺术家作品的解读,策展人找出了相应的馆藏来进行这样一场跨时空的“今古对话”。


 

展览现场



从展览现场看事实上也是如此,对于汕头这样一个重传统,慕古薄今思想为重的地方,本次参展的九位艺术家梁铨、王璜生、管怀宾、刘彦湖、沈烈毅、丘挺、王濛莎、卢彦鹏、陈见非,可以说对于汕头观众而言不失一次比照古今艺术创作的绝佳良机。


 

展览现场



展陈很好的“活用”了馆藏作品的同时兼顾了对古代、近现代书画和当代艺术创作有兴趣的不同受众的需求。

对照着去观看、理解艺术,改变原有单一的欣赏和阐释维度,这也是策展人所希望的在展览确立的关联性以及展陈形态前提下的策展思路,让作品成为提问和沟通的出入口。


 

展览现场


研讨会现场



开幕当天还举行了主题为文人意识的转化和实践与区域文化与美术馆作为的论坛。到会专家从各自过往不同的经验和针对美术馆在地运营,后续发展等实际问题给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

 


清代武官、诗人、画家汤贻汾作品


王璜生 述影 装置影像 3'40''  2017



王璜生的作品《述影》灵感来自于他在苏州博物馆个展时的一个设想,在原太平天国忠王府的现场,他利用影像和实物装置的综合方式构想了一个植根于史学与遗址之间的博弈性思维,每种历史事件(史实)的确认必然改变后来的社会逻辑,而被素材化的历史的外层则被艺术家的情感和观念所包裹并成为作品意义的一部分与时间久远的注脚。

 

刘彦湖  大九宫·云雨花或绝对的虚无 90.5x 97.5 cm 纸本水墨  2021


刘彦湖展出的纸本水墨和陶印封泥作品



刘彦湖的作品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字的造字逻辑以及书法如何当代化与视觉化的问题,在严谨的用笔与结构中体现出一种豁达大度的禅道意味,而无情对中那种看似调侃的意味饱含文人的机锋与禅悟式的点到为止,跨越古今又具有“无厘头”表征的关系其实是驻留在时间量尺某个节点上的关键词,潜在的意味在相互呼应中生成出新的解读维度。

 


梁铨  无题  56.5 x 45.5 cm  宣纸彩墨拼贴  2016



梁铨作品保持一个觉悟者的朴素和沉静,或者说是一个退隐者对世界的谦让。每天保持着浸染、贴裱的动作,简单而舒缓,这是和呼吸同频的生长式的创作。他像一位在时间长河边的汲水者,在各种漂移的、碎片化的倒影中捕捉历代文人未曾消散的兴味,转化为他画面中的清风徐来和云卷云舒。

 


沈烈毅 行月 260×60 cm 亚克力 2019



把坚硬粗朴的石头雕琢为水的涟漪,在物性的矛盾中,沈烈毅像一个发现者,寻找内在的“水源”。每块石头,内在都隐藏着一个形象,它需要艺术家的到来,通过单调的敲打声和石屑的剥落,它才从内而外地显形。沈烈毅遵循东方式关于物的审美和哲学,他用能够用最不露痕迹的手法把物性推到一个极端,诚如“见山不是山”的境界,而对物理性的适当保留又提示了“见山还是山”的心理转向。


 

管怀宾 流隙 影像 9分25秒 2019年



管怀宾的作品一直寻求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代媒介语言转化并具备明确的当下指涉的途径,跨媒介的混合手法制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也挑战了身体与感官,作品大开大合,在庞大的现场造景中穿插了传统委婉的意绪和文人的余兴,这使他的作品获得了一个很大的时间维度。

 


陈见非  指点家山·花迹远  20 × 667cm  摄影  2019



陈见非的综合身份让他的图像生成擅长于嫁接某种传统绘画的形式,打通作品和传统对话的通道,他的影像有一种婉约清逸的文人气,这也是他从中国传统绘画的样式——手卷中吸收了“展读”这样一种观看体验。古代花鸟画的“出枝式”给予他很大的启发,图像因为这种经验的植入而有了文人气息,未名的杂花杂草成为生命的千姿百态,成为遣兴抒情的着眼之所。

 


丘 挺  云山图  46 × 139 cm  水墨  2012



丘挺的山水取法宋元,境溯明清,法统中正的笔法墨韵凸显内在的学养和修为。造景以简胜繁,不着赘笔废墨,浅染淡皴,自成朴质完神。疏朗处清风绕匝,氤氲间雾霭沉蕴。山水之神若人之神气,神貌完具格局天成,可居可游,一住一放,尺幅之间,御风而行,成全了一瞬千里的心神畅途。

 


王濛莎 蝴蝶梦  70x138cm  水墨  2020



王濛莎涂鸦式的画面散漫、慵懒而富有情趣,近似香闺中的隐秘写作。画中有胭脂气而不失逸气——可否视作女性意识的一种当下变相?王濛莎借助明清小说话本中的绣像人物和情景设置重新勾织个人的图像,把细腻而敏感的思绪碎片化之后重新编排组拼,形象大小的经营和技巧化的揖让穿插中布下心路迷宫。

 


卢彦鹏 一座山  100.5 × 70.5 cm  摄影  2010



卢彦鹏的《山雾》系列借鉴了中国山水画的经营和透视方式,构图仿效画史中的“一角”、“半边”的样式,通过后期的暗房处理,把眼前的实在之景沉浸入古风的未知之境,具有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调性和氛围。他的摄影相对于传统的摄影标准而言,或许是“坏摄影”,但影像的败坏之处正是承载他反技术的观念所在,而时间成为他销毁影像的有力手法。

 

 

99艺术网专访策展人王璜生、孙晓枫



策展人

王璜生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


99艺术网:您作为潮汕人,也是这次展览策展人之一,如何看待半日美术馆对于潮汕地区艺术的推广和文化建设所起到的作用?
 
王璜生首先,半日美术馆目前的收藏面较广,收藏品的时间线索和美术史也较同步,藏品品味比较高,而且还注重去挖掘艺术史进行一些查缺补漏,这样的收藏积累,对潮汕地区的文化是很有意义的。

 

其次,这次展览侧重于同美术馆藏品和当代艺术家作品的连结关系,希望体现对潮汕地区当代文化走向的一种努力。

 

我认为一个美术馆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建立起一种文化标准。半日美术馆目前无论从展品到展览策划、展示,具有较高的文化品质,如果能坚持这样的文化态度和学术品质,这将可能为潮汕地区的美术文化建立了一种准则和标准。


99艺术网:请您谈谈潮汕地区艺术人文底蕴的历史的简要情况?
 
王璜生潮汕地区的文化、艺术人文历史非常悠久,也有很沉厚的积淀,这些积淀在民间留下了很强的痕迹,包括对书画的收藏,书画的鉴定和欣赏品味等等,形成了很强的传统文化基础。而且潮汕地区的传统文化里保存了中原地区悠久历史的文化基因,文化积淀非常深厚。

 

而近现代以来,汕头同海外以及和上海一带的交流非常频繁,受到的冲击和影响也很大。比如当年的上海美专、杭州国立艺专等,以及鲁迅,郭沫若等文化名人,在三四十年代与汕头文艺界有很多互动,汕头的文艺也颇受关注。

 

现在的问题是,在当代这样一个全球化发展非常快的语境里,汕头的当代文化在整个全国的格局,在广东的格局里面能够做出什么,当代文化精神的存在感在哪里,这些方面需要努力和反思。



 

策展人

孙晓枫

半日美术馆艺术总监

广东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委员


99艺术网:半日美术馆作为一个立足汕头,“小而精”的美术馆,今后着力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孙晓枫美术馆立足汕头,本地其实有很多美术人才在外面,比如广州,这些优秀的青年艺术家作为一种资源,我们会努力去嫁接,做一些高学术定位的展览。

 

我们还是想根据空间的特性,还有原来美术馆的收藏基础,做一些研究性的展览,同当下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展开一个广泛深入的合作。每个展览兼具文献性,在空间的形态上也尽量能够突出不同艺术家的特点,做出明确的文化属性。

 


99艺术网:除了常规举办展览之外,未来半日美术馆还有哪些规划?

 

孙晓枫未来每一年我们的展览不要求做的太多,要要做的少而精,尽量给美术馆有一个消化、沉淀的时间,使我们对每件作品,每个展览的写作、研究等各方面做得更加到位。


                                  图片摄影:黄捷


end


购藏咨询/商务合作

99yangkai@163.com


往期精彩
  1. 专访 | 谭平:绘画是什么?

  2. 作品故事 | 从格列柯到蔡国强——克里特岛神话的延续

  3. 99展览说 | 苦涩之后,春色将至

  4. 后疫情时代,画廊要如何调整才能得以生存?

  5. 拍品故事|毛旭辉:“生命之流”与“窗外的风景”

  6. 周褐褐个展“纯纯各归” | 充满想象但保持敬畏

  7. “2021艺术北京”中国本土艺博会将何去何从?

  8. 重庆当代美术馆三展同开,让历史、现在、未来“一键三连”

  9. 【专访】“只要有具体,就会有边界”——沈勤与他的“出世”之态

  10. 董梦阳:在艺术中发现“身边的美好”

  11. 银川当代美术馆双展同开,看当代艺术的两个切片

  12. 何多苓:画笔写诗四十年

  13. 在四川博物院看川美奠基人吕林的艺术人生

  14. 格哈德·里希特 | 让绘画和音乐相遇

  15. 从周春芽到奈良美智,十竹斋的“当代&潮流”版块里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