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建翌?他是谁?
1994年,32岁的耿建翌创作了一件名为“他是谁?”的观念作品。这件作品源于一次偶然的错过,是耿建翌听说在自己外出时曾有陌生人到家拜访,就下意识地问道:“他是谁?”为了弄清这个“他”的身份,耿建翌向邻居询问了此人的体貌特征细节,并以邻居们提供的书面描述和画像为内容创作了这件作品。
耿建翌,《他是谁?》,1994年,26页手写文稿、绘图、照片,A4。Kroller Muller Museum收藏, Otterlo, 荷兰。
耿建翌,《他是谁?》,1994年,26页手写文稿、绘图、照片,A4。图片来源:亚洲艺术文献库(AAA)。
而这种看似偶然的、对于他者“身份”的追问与探索,也成为耿建翌终生所坚持的一条创作主线,并为他的艺术实践赋予独树一帜的面貌与气质。正如杭州艺术家兼作家曹学雷在《(作品)11号》(1992年,未公开发表)中所写:“刚刚开始下雨的时候,我接到她的电话,第一次听到你的名字,并且约定现在—此时此地—现在,你知道,围绕一件物证,一个巨大的故事展开了,拥有巨大的空间和时间,无限的可能性。一切刚刚开始,其余都是未知;也许正相反,过一会儿,你走出去,你的背影在楼道里消失,这个故事就被劈成两半,可以说,结束了。”
耿建翌,《他是谁?》,1994年,26页手写文稿、绘图、照片,A4。Kroller Muller Museum收藏, Otterlo, 荷兰。
在这篇达达式的散文中,通过对于“我”和“他”的偶然相识,所延展出隐匿其间的“巨大的故事”,及由此带来的经验沉淀与不期然的意义呈现等等,也正是耿建翌在艺术中常用的“调查”方式之一,艺术家所调查的内容是我们如何有意或无意地观察不同个体间的互动关系。正如耿建翌为了诠释自己所观察的无意识状态,曾邀请很多不同身份的人群参与他的艺术项目中来,而参与者并未意识到他们所卷入的是“艺术”。于是,在探寻一种适合时代文化情境语言的过程中,耿建翌多次借助自身文化框架内的、社会化的常见行为,演绎出属于自己的当代艺术表现形式。
耿建翌,《头皮》,1991年,行为,黑白摄影。私人收藏。
耿建翌,《打扫一间与己无关的房间》 ,1988年,行为、黑白照片。私人收藏。
耿建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精英主义者。在他一生的创作脉络里,有很多关于日常生活的线索可供寻觅,比如对集体广播操的嘲讽、暗房报废品的再利用、对国营理发店到发廊的变化,甚至是桌上的菜肴味道,他用敏感而细微的感情投射到这些日常经验里,充满平淡而真实的人性。
耿建翌 第二状态 1987 布上油画 130x196cm
198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院前身)的耿建翌开始着手创作一系列夸张的笑脸,名为《第二状态》,也让他开始在当代艺术圈崭露头角。作品中的这些笑脸没有头发、耳朵和脖子,看上去更像是面具。从那时起耿建翌就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研究系统,他说:“一般平静的时候你是一种状态,你情绪上来的时候,动心的时候,就是说我们这个时候就跟着一种东西跑了,那时候就是‘第二状态’;你再激烈一点,不由自主的时候,你要干什么你都失去判断了,那是‘第三状态’,到了‘第四状态’的时候人就飞了。”
耿建翌,《理发3号——1985年夏季的又一个光头》,1985年,布面油画,178×149cm。私人收藏。
而在此之前,学生时代的耿建翌在他的毕业创作《灯光下的两个人》中,已用极具解构性的平面形式语言,有力地质疑了当时以叙事为创作主旨或首要目的的艺术观,此后他成为“85新空间”和“池社”的核心成员之一。
耿建翌,池社活动之二“绿色空间中的行者”,1986年。图片提供:宋陵。
同时,从《灯光下的两个人》和《第二状态》等作品中,也可以看出耿建翌在身份认定及观看距离等问题上逐步斟酌与探索的过程,及对于形式语言更为深入的思考和认知。如耿建翌在1988年时就曾写到过:“本来语言作为媒介应是艺术家传达意念的工具,可后来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的是语言本身。它像一个篡权者,不知不觉爬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为主宰。人们不得不去讨好它,往语言身上加意义。”
耿建翌在黄山会议现场进行《表格与证书》 第二部分行为,1988年。
另外,“被文化”也是耿建翌常用的一个词语,这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大量隐含在他作品中关于“身份认同危机”问题与含义的讨论。
耿建翌,《穿衣的一个七拍》,1991年,复印图片拼贴、木板,86×122cm。图片来源:管艺当代文献馆。
如耿建翌在1991年创作的《穿衣的一个七拍》系列作品中,借用了广播体操教学挂图的形式,在每一个图示下,都有机械的说明,看似严肃,却又幽默搞笑。这在艺术家看来,教人如何执行日常行为更是别有用心,这种一旦行为“被文化”就意味着本能将丢失——“当人的基本行为被文化以后,意味着分化从此开始。”
耿建翌,《自来水厂》模型,1987年。
1987年即已经构思完成的《自来水厂》,则是一个具有迷宫般结构的大型装置,一旦观众步入其中即成为观看与被观看的参与者。这件作品可以被看作耿建翌消除观者与作品之间距离的首度尝试。在耿建翌的自述中,每个人在面对这件作品时,都既是观众,又是作品的一部分,而作为观众/体验者的主体身份,已然消除了与作品间至少50%的距离。尽管《自来水厂》在艺术家生前并未以实体形式呈现,这一理念对于耿建翌的艺术思考仍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耿建翌,《无题》,1993年,纸上水彩,36.5x49cm。私人收藏。
耿建翌,《两张脸的受光部》,1993年,水笔纸上手稿,26.5x19.5cm。私人收藏。
耿建翌艺术创作中的另一个主要特色是:他往往将简单的日常行为直接挪用为创作的形式和内容,促使观众主动思考艺术的多重意味。耿建翌长期关注艺术语言根目录上的基本问题:怎么观看?怎么证明?怎么规范?怎么阅读?怎么显像?怎么回收?基于这些问题,他擅于在创作中运用不同的媒介和手法,并重新构想绘画、摄影、录像、装置、行为、印制品、现成品等观念实践的种种可能。
耿建翌,《读物》,1990年,纸本印刷品,共15本,每本18×20×2cm。私人收藏。
1995年,作为艺术家驻留计划的一部分,耿建翌在美国实施的行为作品《不是现实的选择》,是发给那两个月里也参加驻留项目的艺术家同伴的一份同意书里,耿建翌在其中写道:
“亲爱的艺术家,为了完成我在驻留期间计划的作品,我需要每个参与艺术家的合作。这张表单表示请求你们的帮助。如果,你读完之后愿意协助我,请在指定的地方签名。如果您有任何意见补充,欢迎提出,写在这里或另外一张纸上都可以。我的作品需要你们在工作中丢弃的废料:任何你想丢掉的东西。为了便于合作,我将为每个艺术家提供一只垃圾袋,并贴上标签以区别各个艺术家。”
耿建翌,《工作笔记》,1995年, 11本笔记本其中一本。图片来源:管艺当代文献馆。
耿建翌,《工作笔记》,1995年,1套11本笔记本。图片来源:管艺当代文献馆。
21世纪初,耿建翌参与组织了许多展览,但他从未自称为策展人。他的主要兴趣是把艺术家们聚集在一起,探索一些特定的问题、想法或某种特殊的表现形式。这种做法也可以追溯到1986年他所参与的杭州“池社”、1994-95年“以……作为理由”系列活动,以及后来邀请学生和艺术家们一起参与的展览项目等。
耿建翌,《不是现实的选择》,1995年,手稿及其他项目相关印刷品,与OMI(纽约上州)驻留机构的艺术家合作。私人收藏。
如2004年,上海一家商业艺术机构为耿建翌安排了个展,开幕前3天,他来到空荡荡的展厅,除了电话簿和一叠卡片外什么都没带。他用2天的时间,给上海的各种朋友和相识打电话,请他们赠送自家废弃品。到了第3天,展厅里一下子堆满了各种东西。耿建翌边安置那些物品边说,这些东西经过他的手才真正彻底“没用了”。从很多方面来说,《没用了》都是耿建翌长期追求瓦解作品和观众之间障碍的切实成就。
耿建翌,《肯定是他》,1998年。黑白照片,证件。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以上这些项目的关键点在于耿建翌如何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其他所有参与者平等相处。正如耿建翌自己所说:“我所感兴趣的是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什么,会如何发展以及我这个进程中的作用如何。”
耿建翌,《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1996年,纸上水彩,27×21cm。私人收藏。
2008年,耿建翌创建了“阿嚏阿嚏”工作组,2010年成立了想象力学实验室,更为广泛地开展了“月食”、“课堂”等实验艺术项目。与此同时,耿建翌与他的合作者们一起扩展了他对艺术和社会的探索,继续以基础材料进行实验工作。这种实践的深度在2015年的一系列作品中体现出来,他称其为“无题”;而从其于2016年在日本开启的系列纸质作品中亦能窥见一个全新创作思路的端倪。
耿建翌 灵魂产品 1999 包装盒、胶卷盒、胶囊 19.8x19.8x90cm
耿建翌也是一位杰出的作家,极富语言表现力。他所述并非关于艺术理论,而是作为其艺术表现观念的个人表达。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他所发表的文章显示了他对自我实践相关主题的清晰思考。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也因一些个人需求而继续写作,他曾在MSN空间中连续发表的系列短篇故事,其语言与叙述极其文学却通俗简洁。它们诠释了耿建翌对世界的观察和他在艺术中探索的问题。
GENG JIANYI 耿建翌 无题 12 2015 木柜、手电筒、幻灯机、底片(正片+负片) 200(H)*160*45cm
耿建翌在后期将大量精力投入到中国美术学院的教学工作中。源于“艺术可以学,不可以教”的理念,其教学方法独特,一如其艺术风格。这一理念亦引导着他帮助学生去感悟自己的想法,并找到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
耿建翌,《合理的关系》,1994年,10张照片、8件30页合同、发票等文件。
耿建翌,《合理的关系》局部,1994年,黑白照片。
最后,耿建翌的艺术创作与思考系统是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概念予以界定的,正如他曾在自己作品中对既有的世界规则所抛出的深刻疑问——“他是谁?”,这种对于某个既抽象又确切问题的追问方式,也成为他个人艺术行进轨迹的真实写照,正如凯伦·史密斯所说:“耿建翌的创作是一种‘多义的艺术’,他是中国当代艺术之80年代中期以来涌现的很多有开拓精神的艺术家之一。而且,他们延续了这种开拓,探索着如何表达自己的体验,他既以此为作品的目的也以此为作品的方式。他的作品有着超出本身的价值和冲击力。”
耿建翌,《挂历》,1991年,丝网印刷,共14页,每页50×50cm。私人收藏。
end
往期回顾 / REVIEW
99ART
当代艺术收藏投资专家
长按上方二维码,轻松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