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典医案 | 中医药治疗肺部感染合并尿路感染一例


患者熊老师,76岁女性,因发热3天于2020年7月27日入住中医经典科。

患者于入院3天前受凉后感发热,当时体温不详,自服“风寒感冒颗粒”后大汗出,体温降至37.5℃左右。后体温仍有反复,自服“散列通”,服药后感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无咖啡色样物质,伴心慌,症状无缓解,自服“小柴胡颗粒”后,体温未见下降,反上升至39.4℃,后出现嗜睡(家属代诉),伴恶寒,无寒战,全身乏力、全身肌肉胀痛、小便偶有失禁,无鼻塞、喷嚏、流涕,自服“安宫牛黄丸”1粒,2小时后测体温降至37.2℃,神志转清,小便失禁好转。后体温再次升高,波动在38℃左右,自服“连花清瘟颗粒”,体温可下降,但未至正常,为求进一步诊治入住中医经典科。

中医四诊望之少神、面色少华;精神较差、时有干咳,咳声轻微,恶寒发热,伴头晕头痛,夜间为甚,晨起时视物旋转,心慌心烦,乏力、全身肌肉胀痛,纳差,感恶心欲吐,口干口苦,夜寐不安,小便量可,色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脉浮弦滑。

中医诊断外感发热(少阳证兼表)

西医诊断1、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2、泌尿道感染。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4、2型糖尿病。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  诊


病机分析发热伴恶寒,是太阳表证不解,口干苦、恶心为邪气已入半表半里之间,口渴欲饮,大便干燥难解为邪入阳明,热扰心神故夜寐不安。从六经分析为太阳表寒合少阳、阳明蕴热。

治法开太阳、和少阳、降阳明。方选柴胡桂枝汤加味

酒大黄


大枣


石膏


赤芍


炙甘草


生姜


黄芩



生晒




桂枝











处方

主要方药


 共1副 每日1剂 每日3次 煎服

 中医外治予穴位贴敷治疗足三里、天枢、中脘健脾开胃;耳穴压丸心肝脾肺肾调补正气,驱邪外出。

药后反应体温峰值较前下降至37.2℃,解稀便数次,无腹痛。

二  诊


目前症见精神较差,体温峰值较前下降,诉头晕,恶寒较前稍减轻,干咳,心慌心烦稍缓解,乏力、全身肌肉胀痛,纳差,感恶心欲吐,口干口苦欲饮水,夜寐不安,大便不成形,小便量较前增多,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病机分析恶寒减轻,太阳表寒初步得解,仍口干苦,恶心欲呕吐,乃少阳郁热不解,欲饮心烦为热扰心神之兆,治疗继续和少阳,降阳明。大便已通,去大黄,纳差,恐伤胃气,减石膏,加知母、白茅根、滑石粉增强利小便之功,食欲差,加山药甘温补中益气,以防寒凉伤脾。

调整处方小柴胡汤加减,用药如下

山药


白茅根


石膏


知母


生姜


大枣


滑石粉

包煎


炙甘草


生半夏

先煎


柴胡


黄芩


生晒参


处方

小柴胡汤加减


共2副 每日1剂 每日3次 煎服

用药治疗后反应暂未发热,未再解稀便。

三  诊


目前症见精神一般,暂未发热,今日最高体温36.9℃,仍诉头晕、呃逆、腹胀,乏力稍改善,恶寒缓解,活动后稍感喘累气促,偶干咳,仍口干口苦,诉心慌心烦较前缓解,全身肌肉胀痛较前缓解,食欲稍好转,夜寐不安,大便已解、偏干,小便量可、色黄、伴灼热感。舌红,苔黄腻。脉浮滑。

病机分析发热恶寒肌肉胀痛缓解,太阳表寒已除,口干苦仍存在,少阳郁热仍存,大便干、小便灼热色黄,为阳明余热未清,膀胱蓄水化热明显。结合舌苔脉象,亦为少阳、阳明郁热之兆。

调整处方在前方的基础上去白茅根、滑石,减少生姜剂量、大枣剂量,增大山药剂量,加用黄芩、石膏、连翘清热解毒,忍冬藤清热解毒、疏风通络,人参和胃健脾,合用五苓散增强利水通淋之力,用药如下

猪苓


白术


盐泽泻


桂枝


知母


山药  忍冬藤


茯苓


大枣

 连翘


石膏

先煎


炙甘草


生半夏

先煎


生姜


柴胡


黄芩


生晒参


处方

调整


  共2副 每日1剂 每日3次 煎服

用药治疗后反应未再发热,精神好转。

五  诊


目前症见精神一般,连续三天未再发热,自诉晨起头晕明显,呃逆,未见呕吐,腹胀,乏力稍改善,恶寒较前缓解,偶干咳,口干口苦明显,心慌心烦较前减轻,全身肌肉胀痛较前改善,食欲好转,夜寐改善,大便已解、偏干,小便量可、色黄、灼热感减轻。舌红,苔薄腻,脉弦。

病机分析恶寒发热缓解,太阳表证已除,夜寐改善,阳明郁热得治,仍口干苦,乃少阳郁热不尽,头晕、呃逆、腹胀,结合脉象软,考虑为津液亏虚,气阴不足,运化失施之征,在清解郁热同时,注意益气养阴增液。

调整处方在前方的基础上将黄芩减量,炮姜减量,石膏减量。加乌梅、北沙参、麦冬、粉葛养阴生津,健脾益胃。

用药治疗后反应精神明显好转,小便灼热感减轻。

六  诊


目前症见精神好转,诉昨日夜间汗出明显,自觉发热,无恶寒,体温正常,晨起头晕较前减轻,呃逆,未见呕吐,腹胀,乏力较前缓解,偶干咳,仍口干,口苦减轻,心慌心烦较前减轻,全身肌肉胀痛明显改善,食欲可,夜寐安,大便正常,小便量可、色黄、灼热感进一步减轻。舌红,苔稍白腻,脉细软。

病机分析患者汗出乃气虚不摄之兆,口干苦为少阳郁热夹杂津亏,余热未清,灼伤咽喉则声音嘶哑,治疗当和解少阳,补脾益气,固表止汗为主,兼清郁热,利咽开音。中药以小柴胡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如下

炒僵蚕


浮小麦


蝉蜕


党参


丹参


大枣


陈皮


升麻


柴胡


桔梗


当归


黄芪


处方

调整处方


用药治疗后反应精神可,无畏寒发热,偶有体位改变后头晕,但头晕程度较前减轻,呃逆、腹胀、乏力改善,无明显干咳,稍有口干,无口苦,无心慌心烦,无全身肌肉胀痛,食欲较入院时明显改善,夜寐改善,夜间汗出减轻,大便正常,小便量可、色黄减轻、尿后灼热感明显缓解。遂带药出院。

· 预后及转归 ·

患者入院时炎性指标偏高,病程中未予抗生素治疗,谨守病机,辨证论治,灵活调整处方思路,使患者邪热得解,胃气相和,水湿之邪从小便而去,后期经过益气养阴,正气得复,故病愈。

治疗过程中白细胞变化

治疗过程中C反应蛋白变化

治疗过程中降钙素原变化

患者体温变化趋势(绿色为体温曲线)


文稿:唐小亚 杜  磊

编辑:王瑞娜

校对:鲍   佳

审核:任   毅 林贤梅 庄文革


· 医师简介 ·

 

任毅 中医经典科主任

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重庆市第三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第五批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擅长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患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擅于治疗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如心力衰竭、顽固性高血压病、慢性咳嗽、慢阻肺、慢性胃肠炎等常见内科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以及失眠、多汗症等亚健康状态人群的中医体质调理。

门诊时间:周二、周四、周六上午;周三夜诊

 

钟骏慧

主治中医师 医学硕士

致力于经方辨治心肺病、脾胃病。如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高血压病、冠心病、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肠炎、脂肪肝、胆囊炎、脂肪肝、便秘、顽固性失眠、小儿厌食症、妇科经带及虚体调理等。

门诊时间:周一、三、五上午;周二夜诊;周日下午

 

涂雅丹

主治中医师 医学硕士

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曾师承于沪上“孟河学派”名医,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常见内科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高血压,各种心律失常,慢性胃炎,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及亚健康体质调理等。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科室简介

重庆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是重庆市首家中医经典专业临床学科,是医院最具中医特色的科室之一。科室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理论为学术指导思想,对各名中医经验兼容并蓄诊治多种专科疾病。中医经典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以中医治疗为主的综合科室,科室拥有一支中医经典理论功底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医德医风良好的医疗护理团队。科室坚持“中医特色”发展思路,突出中药和各种中医特色疗法的综合运用,中医特色气氛浓厚。科室始终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突出中医疗法,疗效显著,特色鲜明,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 门诊排班表 ·

时间

上午

下午

夜诊

周一

王毅刚

杜磊

钟骏慧

张洪雷

涂雅丹

涂雅丹

周二

王毅刚

王成虎

任毅

魏丹丹

钟骏慧

周三

王毅刚

钟骏慧

涂雅丹

黄晓苏

任毅

周四

王毅刚

任毅

杜磊

张洪雷

王成虎

周五

王毅刚

钟骏慧

涂雅丹

张传志

陈照龙

涂雅丹

周六

李秀华

任毅

涂雅丹

/

周日

黄晓苏

王成虎

黄晓苏

钟骏慧

/

实际出诊医师以科室安排为准


往期精彩回顾

经典医案 | 温氏奔豚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痹症案

经典医案 |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眩晕一例

世界关节炎日|“忘穿秋裤”会得关节炎?

世界精神卫生日 | 后疫情时期,如何提高心理免疫力?


了解更多精彩科普知识

请关注重庆市中医院订阅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预约挂号、交费

请关注重庆市中医院服务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医院动态

请关注重庆市中医院抖音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