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中医到社区】秋分防秋燥,赶走秋燥,就用这两招!

健康才有戏 重庆市中医院 2023-01-06

本期专家

专家介绍

钟俊慧,重庆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副主任中医师,长期潜心于中医药精准辨治常见之肺系病、脾胃病、情志病、妇科经带杂病及虚体调理等。

坐诊时间


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秋分后,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 

因为一说到秋天,很多人的反应就是:干。


干燥的口鼻、干燥的皮肤、干燥的喉咙,总之浑身不得劲。其实这都是秋燥会缠上身的症状!

秋燥综合症

燥是秋季的主气,属于正常的气候现象,但如果燥气太过,则为燥邪。燥邪对人体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

于外表现为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容易出汗、大便干结等,而这些症状其实就是所说的秋燥综合症。

于内,则会伤我们的肺脏,因为肺脏直接与大气相通,外界的燥邪通过口鼻侵入人体以后,首先“受伤”的就是肺。

邪燥影响肺之宣降,秋季就容易出现唇鼻干燥、咽喉干痒、干咳少痰等症状。

小贴士:老人小孩、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的人群以及亚健康人群对气候变化适应性比较差,应该更加注重防燥。

秋燥的“温”“凉”之分

温燥主要是燥邪和温热之气的结合,凉燥则主要是燥邪与寒凉之气的相合。

两者的区别在于:

温燥

凉燥

常发生在初秋

常发生在深秋

主要症状:干咳少痰、容易出汗、 口渴

主要症状:头痛发热 、咳嗽咳痰、怕冷

应对温燥→吃养阴润燥的食物

建议多吃雪梨、莲藕、荸荠、白萝卜等滋阴润燥的食物、也可以用百合、桑叶、麦冬等中药代茶饮。

应对凉燥→吃性温甘润的食物

凉燥不适合吃甘寒之品,应该选择一些性温甘润的食物或者水果,比如核桃、芝麻、杏仁、山药、紫皮甘蔗、饴糖等,莲藕、雪梨、白萝卜也可以食用,但是要需蒸煮以后才可进食。

两招解秋燥

①日常饮食要应季

日常饮食,要多食当季的蔬菜水果,如萝卜、绿叶蔬菜、芋头、南瓜、黄瓜、梨、柿子、葡萄、柑橘等;


适当多吃清热祛燥的粗粮杂豆类食物,如麦片、玉米、绿豆、白芸豆等;

可食滋阴润燥的荤食类食物,如鸭肉、河鱼、河虾等;


秋季进补要适量,可小剂量使用玉竹、黄芪、沙参等中药。

②穴位按摩要到位

滋阴润肺,补益肺气推荐按摩3个穴位:

太渊穴→

定位:位于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按摩方法:可用棉签在太渊穴处点按3-5分钟,力道适中,每天可操作3-5次。

承浆穴→

定位: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按摩方法:可用棉签在承浆穴处点按3-5分钟,力道适中,每天可操作3-5次。

鱼际穴→

定位:将手摊开,在手的第掌骨中点的桡侧赤白肉际外。


技摩方法:可将双手鱼际穴互相敲击,或用拇指(或食指)在发一只手的鱼际穴处点按3-5分钟,力道适中。每大可操作3-5次。

防秋燥不妨按按这个穴位!

③秋季4防不要忘

秋季养生,除了防秋燥之外,也别忘了这3防:

防秋凉→因为秋天来了以后,尤其是进入深秋以后,气候温差早晚温差比较大,有时候能达到10度以上,这个时候要注意防寒,注意保暖。

防秋郁→“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万物枯败,一片昏黄,易使情绪受到消极影响。而忧思多虑,必伤肝脾,致使百病纵生。应注意调养脾胃,调整情绪。

防秋乏→“秋乏”的典型症状就是浑身疲软,精神欠佳,睡意连绵,呵欠不断,食欲增强却又不易消化。对付“秋乏”应从起居上进行调节,同时还要适当运动,可选择登高、慢跑、快走等锻炼项目。

秋季养生,需注意这4防!

秋燥还有内外之分?

秋季养生有哪些误区?

更多精彩答疑尽在节目中!

锁定今晚影视频道18:40分

《名中医到社区》

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步直播

教您对抗进击的秋燥!


往期精彩推荐

【名中医到社区】长期失眠?专家教你5个助眠诀窍!


【名中医到社区】心梗发作,这几个救命要点一定要记住!


【名中医到社区】钙,你真的补对了吗?快来掌握补钙的正确要领


来源: 健康才有戏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部分稿件文字及图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