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际安徒生奖揭晓,她实至名归!
今年的国际安徒生大奖,我从一个月前就开始期待了。
前不久在介绍荒景良二的时候,也讨论过六位入围候选人,谁会是最后大赢家呢?
今年我赌绘本插画师苏西 · 李,毕竟可提名过两次啊。所以我们早早准备好了文章。心想,就算万一没中,她也值得我们隆重介绍一番啊。
然后前晚一直在和编辑守着大奖公布,终于,等来了好消息,太激动啦😄
恭喜!恭喜!绘本女神苏西 · 李!实至名归!
其实不管最终是否拿奖,能够入围这个重磅大奖,已经是对6位插画家极大的肯定。
这6位画家,每一位的风格都十分鲜明独特,这也展现了这个大奖对于不同创作风格的包容度。
他们大部分人的作品都给你们种草过。
不久前,还为我心目中的大神荒井良二特地写了专栏,文章指路 👉 有魔力!他的书会让大人小孩一起变快乐
今天就来聊聊我们的主角——韩裔插画家 苏西 · 李。
因为我已经完全被她作品的魅力所折服,私下里默默收了不少她的大作。
她的所有作品,我也列了个组合:
这是继2016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之后,苏西 · 李第二次入围。
不得不说,即使没有国际安徒生奖的加持,她的获奖履历已经相当令人震撼。
每一项国际大奖,都彰显着这位插画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人心悦诚服地赞一句牛!
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这位大师级插画家的魅力。
用图画讲故事的人
苏西·李是用图画讲故事的天才。
不同于一般绘本作品依赖于“图画+文字”共同叙事的模式,在苏西·李的作品中,文字的存在感有意被降至最低。
这种创作偏好,苏西·李自己也在采访中谈到过。
苏西李在采访中说:
我的书大都是无字书。即使有字的,通篇也不超过10句话。
这其实不是有意为之,但却反映了我的创作倾向——我喜欢用视觉图像思考,通常一个故事最初来自于一个画面,由很多画面构成的这个故事,不需要添加任何文字就完成了。
别担心,这绝不会给孩子的阅读理解,造成任何障碍。
因为苏西·李的图画语言实在太精彩,不必依靠文字讲解,几乎所有的重要故事情节都被她转化为画面,以比文字更生动的方式呈现在读者眼前。
所以,在今天的分享中,我想重点和大家聊聊下苏西 · 李的图画。
苏西·李的代表作边界三部曲《海浪》《影子》《镜子》都是无字书,故而也是展示她图画语言魅力的最佳范例。
《海浪》和《影子》的故事都很简单,不过是苏西·李从孩子日常的玩耍中截取的一个小片段。
▲《海浪》
▲《影子》
无论是小女孩和海浪之间的互动玩耍,还是小女孩和影子沉溺的想象世界,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孩童游戏。
这样的故事若用文字叙,讲述地过于直白和详尽,反而会显得平淡无味。
而苏西·李用图画赋予了这两个简单的故事非凡的魅力。
在《海浪》这本书的图画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小女孩和海浪之间极具戏剧张力的变化。
从保持距离到你来我往,从试探到亲近,从陌生到熟悉,最后小女孩快乐地投入浪花的怀抱,收获了海浪带来的满满的礼物。
一个孩子探索世界的过程,就这样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从未知带来的胆怯,到勇敢的尝试,到最后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这种美妙的心理变化,恐怕是语言文字所难以描绘的。
同样,在《影子》中,小女孩和影子之间那些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奇妙互动,也是文字的力量所不能企及的。
这一系列作品完全就是一场场精彩至极的纸上动画。
作者没有用文字直白地告诉我们孩子们的游戏有多精彩,他们在玩耍中又多么快乐,但这一份纯真的喜悦已经跃然纸上。
苏西·李曾说:“一部成功的图画书,一定要给读者留下适当的想象空间。”
而《海浪》和《影子》正是如此,这两部完全不受文字拘束的作品,用图画留给我们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阅读这两本无字书,即使是完全不识字的幼童,或是不同语言文化下的人们,都能轻松从中体验到乐趣。
因为图画比文字,更能突破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唤起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共鸣。
目前,边界三部曲由耕林童书馆出版了《海浪》《影子》,《镜子》不知道为何没有引进,所以这本我也没买到,真的好遗憾呀。
适读年龄 3岁+
相比苏西·李早期代表作《海浪》《影子》,近年的新作《小江》的绘画技法更加成熟,也更加返璞归真。
寥寥数笔的炭笔勾勒,粗旷写意的笔触中却不乏细腻的情感捕捉,与这个质朴动人的故事浑然一体。
《小江》以主人公黑狗小江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友善、陪伴、别离的温情故事。
两个孩子收养了被前主人虐待的小狗,并给它取名为小江。在乡下的爷爷家,孩子们和小江一起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小江从此不再挨饿受冻,但分别总是会到来。
孩子们回城了,小江是多么想念他们啊,它生病了,身体越来越差,在等自己的小伙伴,一直等啊等……看到最后真是伤感无比。
苏西·李摈弃了过于精巧的构思和技法,只用简单质朴的图画,引导孩子们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家人和宠物的陪伴。
《小江》的故事来源于作者本人的真实经历,她曾经和孩子们一起收养过一条小黑狗。
在创作这个故事的时候,苏西·李用了许多幅图画来刻画小江的动态,捕捉小江的情绪。
苏西·李讲述《小江》的故事时几乎不使用文字,图画中也常用大片的留白。
但是这幅雪地里的重逢和相拥,却让我们忽然明白什么是无声胜有声。
苏西·李用这部简单到极致却感人至深的作品向我们证明,真正的好作品不需要过多元素的堆砌。
文与图的“空”,恰恰反衬出情感的饱满,也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余韵悠长。
用色彩与儿童对话
说到苏西·李的图画,色彩绝对是一大特色,她对色彩的使用实在太精彩了。
苏西·李对色彩的使用,相当简洁和克制。
这一点,相信你们在《海浪》《影子》《小江》三部作品中已经充分感受到了。
自由奔放的炭笔素描,每本书只用一种颜色少量渲染,使得画面视觉冲击力十足,审美也相当高级。
▲《海浪》中那一道欢快的碧蓝海浪
▲《影子》中活泼热闹的亮黄色灯光
值得一提的是,在何处、何时使用多少色彩,苏西·李在细节上也相当讲究。
《海浪》里的小女孩和海浪一起欢快地嬉戏后,她白色的裙子被染成了浪花的碧蓝。
《影子》中小女孩咔嗒一声打开灯,影子的幻想世界消失了,但她的小裙子却变成了代表幻想的亮黄色。
苏西·李用细节上颜色的变幻,给我们的阅读增加了更多趣味。
在下面两本作品中,苏西 · 李将色彩游戏玩得更加出神入化。
爸爸妈妈带着小女孩逛动物园,可是动物们似乎都不在家,这里一切都灰蒙蒙的,没有一点意思,直到小女孩被一只彩色的孔雀吸引了……
一开始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
大猩猩的家里,没有大猩猩。
熊山里,根本没有熊。
河马池里,当然没有河马。
大象宫殿里,大象也不在那里。
可是游客们都像没发现一样,毫不在意地继续参观、拍照。
而小女孩却跟着孔雀的脚步,进入了一个绚烂的彩色世界。
这一页的色彩过渡太巧妙了,小女孩从灰色的冰冷世界进入了彩色的世界,她的小斗篷也突然变成了漂亮的红色。
在这里,动物们正欢快地嬉戏着,小女孩也加入他们。
这前后8幅图画,形成了多么强烈的反差感啊。
而且,这还不仅仅是色彩的反差和变幻带来的视觉震撼。
前面的4幅灰色图画中,动物们都被关在笼子、栅栏或是冰冷的水泥建筑中,与游客们保有相当的距离。
但后面4幅彩色图画中,动物们都在自然中欢快的嬉戏,也和小女孩一起友好地玩耍。
这样情景上的巨大反差也促使我们不自觉地思考:
• 这究竟是小女孩的真实经历是还是她的幻想呢?
• 这场动物园里的奇遇是真的吗?
当小女孩离开动物园时,动物们都在欢送她,而她也在这灰色冰冷的世界,成为唯一的亮色。
逛动物园,在成人眼中是如此平淡乏味,但是在小女孩眼中却是那么好玩。
真实还是幻想,此刻已经不再重要。
因为这样美好的色彩,或许就是想象和童真的力量吧!
苏西·李的作品总是穿越在现实和想象之间,而色彩就是连接起两者的桥梁。
成人习以为常单调刻板的生活,总被孩子的幻想和童真打破,也被苏西·李那梦幻般的色彩打破。
适读年龄 3岁+
这部作品的色彩运用同样精彩。
故事开始于姐弟俩晚上洗澡前的一场游戏。
他们画着各种各样的画,最后挥洒起颜料,也挥洒起想象力……
蓝色的颜料,画出小船,绿色的颜料,画出草丛。
化身小花猫,跳进有毒蛇的密林冒险吧!
这里还有大猩猩,狮子,鳄鱼……
色彩一开始只是少量的点缀,只存在于颜料盒子里。
但随着故事发展到高潮,色彩就变得越来越丰富。
当色彩越来越绚丽,想象越来越狂野,我们就能明白孩子心里有多快乐。
因为色彩一旦开始挥洒,属于孩子的快乐就会打破现实和想象的边界,让再平凡不过的日常都能变成一场精彩纷呈的冒险和奇遇。
特别喜欢故事的结尾,妈妈喊被颜料弄得脏兮兮的姐弟俩来洗澡。
是妈妈的力量把孩子,从想象的世界召唤回到现实。
两只小花猫跳啊跳,就从原始森林,跳回了房间,跳进了浴室。
姐弟俩呼啦啦跑进浴室。
姐姐说:“妈妈太干净了。”
弟弟说:“谁不脏,就不能洗澡。”
可是妈妈只是愣了一下,就笑着加入了他们。
妈妈对孩子的回应太动人了,她不仅没有责备孩子们脏兮兮的,反而和孩子一起走进想象的世界。
最后,大家身上的颜料都被洗刷干净。
姐弟俩裹上干净的毯子,今晚一定会睡得很香吧。
发现了吗?在故事的结尾,颜色又在一点点消失,直至最后归于纯白和宁静。
色彩从初始的点缀,到高潮时候的热闹非凡,到结尾处的逐渐地消失……可以说是作者实用色彩掌握着整个故事的节奏和情绪。
再次忍不住感叹,苏西·李对色彩的运用和控制真是太棒了。
在图画中融合装帧设计
很少有绘本作者会像苏西·李这样重视装帧设计。
她的图画不仅是用来讲故事或是传递情感的,更与书籍的装帧艺术融合到一起,带给孩子们新奇有趣的阅读体验。
例如,前面介绍过的《海浪》《影子》,将书籍中间的装订线作为界线。
●《海浪》中的界线,是小女孩和海浪的分界线,也是胆怯和勇气之间的分界线。
●《影子》中的界线,是实物和影子的分界线,也是现实和想象的分界线。
然后不约而同的,故事发展到高潮时,苏西·李都让我们的主人公打破了那道无形的分界线。
在《海浪》中,几经试探,小女孩鼓起勇气越过了界限,和海浪快乐地嬉戏。
而在《影子》中,小女孩更是完全越过现实的界线,进入影子的幻想世界。
注意,打破界线的可不止小女孩。
可怕的大灰狼也打破了界线,跑到了现实中呢。
当界线被打破,游戏的快乐也达到了高潮。
而孩子的世界,不就是这样美好又无畏的吗?
《动物园》的装帧设计,更是与故事内容结合得天衣无缝。
这里需要提示一下大家,绘本不同于一般书籍,它的故事可能从封面或是环衬就开始了。
所以咱们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的时候,如果粗心大意地忽略封面和环衬,可能要错过不少关键信息。
《动物园》就是这样一本绝对不能错过封面和环衬信息的绘本。
▲ 封面
▲ 后环衬
▲ 封底
按照封面—前环衬—后环衬—封底这样的顺序阅读,正文故事中的不少困惑都会得到解答。
- 大猩猩离开了笼子,所以等游客来参观的时候,大猩猩的家里才会没有大猩猩;
- 大猩猩要去哪里?看看旁边露出的大象鼻子,看来动物正在等着它一起玩耍呢;
这些细节是不是太有趣了!
我猜,苏西·李大约在画这部作品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它作为一本书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样子,所以在封面封底以及环衬上花了不少心思。
适读年龄 3岁+
《翻开这本小小的书》也是内容和版式设计巧妙融合的绝佳典范。
苏西·李把这部作品设计为“书中书”,书中每一页,都是与孩子之间的亲切互动:
翻开小红书,一只小瓢虫正在惬意地喝咖啡,他正在翻开一本小绿书;
小绿书里跳起一只小青蛙,正准备翻开小橘书;
小橘书里跑出一只大白兔,她正准备读一本黄色的小书……
同时,这也是一本需要你动手的手工书。
一层套一层的小书,亲手剪下,制作一本属于你自己的书吧!
除了以上这些作品,苏西·李还有不少作品是和其他作者一起合作的。
这些作品虽然不像上面那些作品带有更浓郁的苏西·李式风格,但也碰撞出别样的精彩。
适读年龄 2岁+
这本书的切入点太独特了。
它为孩子们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各样的门:栅栏上的门,汽车的门,自动门,卷帘门,旋转门,平开门,推拉门……
▲ 汽车门
▲ 旋转门
▲ 自动门
▲ 钥匙门
▲ 冰箱门
兔子和鸭子就像两个好奇的孩子,不停地打开着各种各样的门,这不正是孩子们探索世界的模样么?
门!门!这里是门!那里也是门!
这本书的最后,还贴心地放上了各种门的简介。
孩子天生好奇,他们看到门就想打开,看个究竟。
而这些各种各样的门,也为孩子打开了观察和思考的科学之门。
最后再跟你们分享一本我特别喜欢的小诗集。
适读年龄 2岁+
单看书名,我们已经能感受到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意了。
在这部诗集中,苏西·李和文蕙真两位新手妈妈,一起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了孩子们成长中那些可爱的瞬间。
全书一共 24 首童诗,每一首读起来实在萌到不行,给你们分享其中两首吧。
是不是很可爱?
无论是宝宝洗完澡散发独特奶香的时候,还是宝宝放屁的时候,这种可爱的瞬间,果然只有妈妈才能捕捉到吧!
太喜欢苏西·李为这部小诗集配的插图了,她用一支温柔的画笔记录下来那么多妈妈和宝宝之间美好温馨的时刻:
宝宝躺在妈妈怀抱中酣睡;
雷雨天里,宝宝和妈妈裹着毯子紧紧搂在一起;
玩累了,宝宝安然地趴在妈妈背上熟睡;
宝宝和妈妈鼻尖对鼻尖,仿佛全世界只有彼此。
这样温馨美好的亲子时光,我只想说,真是太窝心了。
我们虽然总说图画书是“图画+文字”的艺术,但是习惯于阅读文字的成年人,还是很难放下对文字的依赖。
尤其对非童书专业人士而言,比起图画的好坏,我们更容易判断的是一个故事的文字是否精彩,而一个好故事往往也方便了亲子阅读时的讲述。
倘若一本绘本的文字寥寥,更多的信息需要图画来传递,父母们就难免茫然无措了。
但是幸好有苏西·李这样的绘本作者。
善于用图画讲故事的苏西·李,让我们这些乏味的成年人看到图画的精彩,感受到色彩的魅力。而孩子们需要会讲故事的图画,尤其是还不识字的幼龄孩子。
我想,让“图画去说故事”的画家苏西·李,正是他们所期待的。
第二组合:来自耕林童书馆的两部作品👇
团购和发货3月22日8:00
海浪和影子(套装2册)韵达/中通/邮政包邮 河北发货 72小时发 新疆西藏青海海南港澳台及海外不发
如何下单 👇 👇
往期绘本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