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Character card 陈礼忠,又名冠森,出生于1968年9月,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国民主促进会福建省直一支部副主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宣部授予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福建省文化名家、福建省文联艺委会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山石雕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院研究员、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石雕刻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寿山石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福建省艺术品行业协会副会长、福建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陈礼忠师从冯久和大师,擅刻寿山石的花卉、禽鸟、动物尤其精于鹰与荷叶的雕刻。他重视深入生活,在创作中摒弃“唯石材论”,最大限度的尊重石材的自然美,擅长观察和发现不为他人所重视的石种的独特之美,善于将传统石雕技法与人文修养相结合,勇于在题材和技法上推陈出新,赋予石头新的生命。
2012年3月,陈礼忠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个展,并将参展的10件寿山石雕精品力作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2014年11月30日,陈礼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展出150余件寿山石雕刻精品。
▲陈礼忠参加中国文联十大,是福建工艺美术界第一位与会代表。
谈及当代的寿山石雕艺术,绝对绕不开一个传奇人物——现今48岁的陈礼忠,因为他屡次实现“破天荒”:他的作品《春声赋》首次亮相世博会便惊艳世人;他是当代最年轻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的个人展首次走进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他是首位福建工艺美术界应邀出席全国文代会的代表……
文人雅士习惯于欣赏春夏之际的荷叶莲花,吟咏其翠绿壮美和素雅清芬。陈礼忠却独辟蹊径,赋予秋荷枯梗以黄钟大吕的气质和追索生命的风骨意象。取自李商隐诗作的作品名称《留得枯荷听雨声》,贾平凹评价说:“它是粗糙的,也是气势饱满的。”
▲《留得枯荷听雨声》
从18岁踏入寿山石雕行业,30年时光静水流深,“由技入道”的砥砺场景恍若昨日,陈礼忠说,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故乡这一方水土的浸润和涵养。
在每件作品中,陈礼忠倾尽心血注入人文情怀的浓郁韵味,他坚定地认为,真正搞艺术的人不能只做匠人,每一种艺术形式都要有一种灵魂在背后支撑。“所谓艺术大师,就应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要创作反映人民精神风貌、国家奋斗足迹、社会价值取向的传世精品,不辜负时代和人民的期望。”
6年前,上海世博会福建馆,一件大型寿山石雕《春声赋》以“镇馆之宝”的身份,亮相在世人面前。这是世博会与大型寿山石雕的首次亲密接触,主办方为其投保1.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
细细端详,一凤一凰与五十六只形态各异的小鸟或栖或飞,环绕在一棵不老松身边,形成众鸟朝凤的欢乐图景,寓意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和睦与新中国繁荣富强;一轮红日在祥云的缭绕中冉冉升起,形成百花盛开、百鸟和鸣的祥和景象。
这件精品就出自陈礼忠之手,历时5年雕刻而成。“《春声赋》是我命运的转折点,也是我艺术道路上重要的一件作品。”陈礼忠说,没有哪件作品可以超越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大型寿山石雕《春声赋》
时光回溯至1995年。当年七、八月间,陈礼忠和石友结伴觅石,一无所获,正准备打道回府,途中忽闻乡民议论,说是山中采得一块巨大鸡母窝石料,世所罕见。他们连夜返村,石农打着火把带他们摸进山洞。
“看到红、黄、橙、白、灰、黑交融的彩石,简直令人震撼,村里的老人甚至说,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鸡母窝石。”陈礼忠一周之内跑了五趟寿山,倾尽积蓄将这块高1.4米,宽78厘米,厚76厘米的原石“请”回家,光从山洞搬到山脚就请了18个民工。
此后五年,他心无旁笃地扑在这块石头上创作。2000年春节,家中只剩下几百元钱,陈礼忠向人借钱来过年;因经济拮据,为给徒弟发工资,他只得咬牙变卖房产,租到一间30多平方米的民房,日夜颠倒地埋头创作,终于在2001年底完成作品。
“这么小的年纪,怎么可能创作这么大的石头?”期间,质疑之声不断传来,一度严重打击陈礼忠的自信。
幸运的是,陈礼忠遇到识才“伯乐”。当时,在寿山石文化资深研究专家方宗珪的鼎力支持下,陈礼忠诚邀文化名流为该作品取名。著名作家陈章汉起名《春声赋》,一举脱颖而出,并赋诗:“石本无语,而观者觉其有声。信乎雕艺精运,可以乱真矣。”数年后,相识超过十年的陈章汉由衷赞叹:“陈礼忠的文心,把我们的文心也吸引了。”
2010年,《春声赋》被选送上海世博会,每个月陈礼忠都要去看它两次。这件作品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是精神的寄托,而“所有的额外的收获都是自己所没有想到的。”
▲《啸震沧海》
1968年,陈礼忠的父亲陈金海在南平火柴厂打工,母亲就在南平生下了陈礼忠。出生一个月后,陈礼忠随父母回到老家,在福州东门外的岳峰台中村生活。小时候,受母亲影响,陈礼忠性格文静,爱好看书,寡言少语,文艺的种子逐渐在心田里根植。
初中毕业后,父亲希望陈礼忠能学一门手艺,“不管社会怎么发展,都不会失业。”在父亲的安排下,陈礼忠先学的是木工,跟着一位师傅,去木模厂做过机器,也到人家里做过家具。天资聪慧、一点就通的陈礼忠学得特别快,两年不到基本出师了,可以独立完成任务。但他越做越明白,“这种走东家串西家的谋生方式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我的人生应该有更高的追求。”
鼓山脚下的秀岭村,因从事寿山石雕的人员多,被称之为“石雕之乡”。舅舅冯其钦正是秀岭村人,在石雕厂上班,陈礼忠打小就从舅舅处拿到不少残次品石雕。这些难得的“玩具”令他爱不释手,也对寿山石雕产生了好感。学习木工期间,陈礼忠就跟着舅舅学起石雕,经过一番训练,加工粗活已经像模像样。
1988年,福州长城宝石厂在报纸上刊登招工启事,20岁的陈礼忠报考被录用,在实习期结识享有盛名的寿山石雕大师冯久和,拜其门下,更加坚定了高远的艺术追求,遂向厂里递交辞呈,索性搬到师傅家里,一心一意地跟着学艺。
1991年,福州市举办第五届工艺美术“如意奖”大奖赛,初出茅庐的陈礼忠在家里创作了一件《海鲜尽人意》,用的是焓红石材,刻了一个竹编的白色漏勺,一只红里透白的螃蟹,数十粒蚶散落一旁,以写实的手法凸显故乡的海滨风情。这件作品最终获得二等奖,并很快被台湾藏家收入囊中。
▲陈礼忠钟情于桀骜不驯、睥睨天下的苍鹰。
早前,陈礼忠也雕刻过天鹅题材。1989年,他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给毛泽东的礼物——《天鹅》,这是美国著名禽鸟硬瓷烧制大师爱德华•马歇尔•波姆晚年的杰作,那传神逼真的形象和崇尚自然的美学理念令他“如遭电击一般感到一种震撼”。
出师后的一段时间,他在家里养起了鹅,专攻甚少人涉及的天鹅类作品,其中一件还获得过福建省第一届寿山石文化艺术节一等奖。
同是翎毛类动物,陈礼忠也钟情于桀骜不驯、睥睨天下的苍鹰,成为他创作的主攻方向之一。特别是《春声赋》创作之后,波折的经历促成了陈礼忠独特的艺术语言,即追求荒寒野性与雄强霸悍的审美情趣。
“黑色石是雕刻家不敢用的材料,但是用在鹰的创作上,只要些许红黄衬托,威武的形象立刻凸显出来。”陈礼忠说,寿山石雕刻讲究“相石”,有“一相抵九工”的说法,从原石化为艺术珍品,就要“因材施艺,因色取巧”。
陈礼忠刻鹰,也亲自豢鹰数十载。《家•天下》是陈礼忠用老岭石创作的鹰题材作品之一。2006年夏天,他应邀去东南亚访问,期间接到家中急电,告知在离家的十多天里,一只雄鹰大概对他产生眷恋和依赖,竟然不吃不喝,生命垂危。得知此事,他毅然提前回国,可惜也没赶上看它最后一眼。在雕刻《家•天下》时,他强忍悲伤,将挚爱深情倾注在作品里,产生动人心魄的力量。
▲《秋声秋色晚来香》
如果说以鹰为载体的作品凸显了陈礼忠的灵性,那么歌咏秋荷风采的作品则显示了他的诗意。
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和对生命荣枯的思索,陈礼忠对荷花的关注逐渐从夏荷的喧嚣转向秋荷的寂静,那是风骨的象征,“他突破了传统荷花吉祥富贵的寓意,注入了一种悲悯和关切的情怀,在看似残缺、枯萎、衰败的景象中塑造了一种内在的生命意识。”著名美术评论家范迪安如是说。
在陈礼忠的刻刀之下,秋荷总是和饱满的莲蓬、灵动的翠鸟、横行的螃蟹相互依伴,于枯败中点缀生机。“春夏之际的荷花,少了生长的喜悦,生命的皱褶和笑傲风霜的曼妙。”陈礼忠守望秋荷,呈现的是一幅幅丰饶的人间美景,延展至人生中的成熟之美,更凝结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人文风骨。
▲2012年3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志归完璞”陈礼忠寿山石雕艺术展开幕仪式。
▲《误入莲花深处》
2012年,陈礼忠的“志归完璞”寿山石雕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同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当时获得这个称号最年轻的一位大师。两年后,他的“文心点石”寿山石雕刻艺术展又登上了中国美术馆。这是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首次向寿山石雕个展敞开大门,他完成了从一名匠人到艺术大师的华丽转身。
“美石精工”,这是大多数人对寿山石雕刻的传统印象,即寿山石的材质越昂贵,它的雕刻价值就越大,民间常说“黄金易得,田黄难求”,故而很多人都以雕刻田黄为终极目标。
陈礼忠却认为,一百多种寿山石石种,无论是名贵还是普通,样样都可以镌刻成艺术精品的绚丽瑰宝,关键在于艺术家是否有悟性和眼力。“对我而言,遍地都是寿山石,那些所谓的‘大师’认为是‘废料’的石头,我都可以点化成艺术珍品,我有这种能力,我有这种自信。”
2000年前后,陈礼忠去欧洲走了一趟,实地参观了法国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等地。他发现,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采用的多是普通的花岗岩、大理石、汉白玉等材料,但创造出的作品却让人惊叹。“由此可见,人的智慧价值是第一位的”,是人的创作让石头有了生命,有了价值,“现在行业里唯石材论,是本末倒置。”
在陈礼忠创作的石雕作品中,虽然也有田黄、荔枝冻等名贵石种,但更多的雕刻家弃而不用的“劣石”,质地粗糙却能“化腐朽为神奇”,令人叫绝。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评价称,陈礼忠长于发现不为人所重视的石种的独特之美,将自己的人文修养通过刻刀融入其中,赋予石头新的生命,尤其是荷花系列寄托了他“志归完璞”的艺术理想与“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的出世情怀。
陈礼忠说,对比新中国成立前那些寿山石雕艺术家们悲凉乃至穷困潦倒的人生,他更加庆幸自己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展望未来,置身当今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潮流,他对追求自己的文化、艺术理想充满了信心。
“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以普通寿山石为载体,为中国寿山石雕史增添时代精品。”陈礼忠在奉行“以人为本、重艺轻材、尊重自然”艺术观的同时,也强调创新的积极意义,“如果寿山石雕刻艺术家只会一味仿造前人之作,那么后人就看不到我们这一代人追求的痕迹,那是很可悲的。”
▲《守望》
《春声赋》《啸震仓海》《春日》《家•天下》《守望》《长相厮守》《禽王天伦》《呵护》《留得秋荷听雨声》《风景这边独好》《天地儿女》《接天莲叶》《池面风来》《荷塘秋色》等。
2011年作品《春声赋》被福建省委、省政府选送上海世博会作为福建馆“镇馆之宝”展出,为其投保一亿三千万人民币。多件作品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等重要机构。出版有《中国寿山石与雕刻艺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礼忠卷》等多部著作。
各方评说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陈礼忠在继承传统格式的基础上,将创作的意识导入工艺性的雕刻,在选材、立意、巧色、雕琢等方面都别出心裁,将寿山石雕的传统形态拓展为具有深厚人文关切与情怀的当代形态。他以自己独到的慧眼发现石材内在的价值,开辟了寿山石雕的延伸领域,使得创作的思维和想象获得更广阔的天地,使得雕琢的过程变为意态化的创造过程。在他以“荷”为主题的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以刀为笔,工写结合,重在意境与生机的塑造,用文人的修养浸润石材,使生命的形象澄明显现。这是一个“文心点石”的传奇。
贾平凹(中国作协副主席、当代著名作家):古人讲,游名川读奇书见大人以养浩然之气。陈礼忠是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交流和读书上,对于美术史上的大家作品,对于文学史上诗文歌赋,他都钻研。他是在寿山石的雕刻里,尽情抒发他的人生观、生命观和审美情趣。他的作品,既是本行当的,又超越本行当,达到普遍性。
张帆(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福建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陈礼忠不甘于长年累月地踞守在传统的领域,他决心另辟蹊径,寻找新型的艺术语言。深思熟虑之后,陈礼忠大胆地选中了干枯的秋荷。这一批寿山石雕作品证实了一场奇特的相遇:由于一个艺术家的特殊灵感,一种水生植物,一种石材和一种传统文化的主题奇妙地汇合起来了。他的艺术潜力不仅仅因为非凡的天分,同时还因为巨大的工作激情——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都是命定为自己的工作而生存的人。
吕章申(国家博物馆馆长):陈礼忠的荷花系列,优雅隽永,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风格。他打破传统的吉祥富贵题材,通过秋塘枯荷来表现成熟丰硕所蕴含的内敛与自在。荷花系列同时寄托了陈礼忠“志归完璞”的艺术理想与“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的出世情怀。
吴为山(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一般形容一个艺术家的勤奋、执着,会用一个词叫“一心一意”,而我却要用“三心二意”来形容陈礼忠。第一个心是“爱心”,他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文化,同时也热爱自己的生活与艺术;第二个心是“文心”,他将中国传统的诗文与绘画意境融入寿山石的雕刻之中,超脱了一般匠人的造景,走入了意象无穷的渺渺空灵之境;第三个心是“匠心”,他通过高超的技巧,匠心独运,相石而生意,综合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美好理想。陈礼忠以“爱心、文心、匠心”这“三心”与“两意”——大自然的意向与艺术形式的意向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寿山石雕刻艺术。
福州日报社微信矩阵 |
昵称
| 微信号 | 昵称 | 微信号 |
福州日报 | fuzhouribao | 福州晚报 | fuzhouwb |
福州新闻网 | fzxww83762780 | 福州晚报东街口 | dongjiekou-FZWB |
福州日报教育新时空 | fzrbjiaoyu | 福晚招考通 | fzwbzkt |
福州日报HAPPY团 | fzrbhappy | 爱晚团
| fzwbawt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