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乃珖
郑乃珖(1911—2005),号沙堤璞夫、璧啸,笨伯,晚年又号璧寿翁,生于福州市,在上海美专学习素描、色彩等西洋画课目,后长期客居西安,退休后返回福州。郑乃珖能工擅写,工写并用;在意境、取材、构图、用线、敷彩、题款诸方面均突破前人藩篱,作出开拓性贡献。尤其是郑乃珖的工笔花鸟画名声远播,与于非闇、陈之佛、陈子奋并称当代中国工笔花卉四大家。
曾任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福建省政协常委、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福州画院院长、文联名誉主席,是中国当代画坛杰出的艺术大家、教育家。
▲郑乃珖
郑乃珖(1911—2005),号沙堤璞夫、璧啸,笨伯,晚年又号璧寿翁,生于福州市,在上海美专学习素描、色彩等西洋画课目,后长期客居西安,退休后返回福州。郑乃珖能工擅写,工写并用;在意境、取材、构图、用线、敷彩、题款诸方面均突破前人藩篱,作出开拓性贡献。尤其是郑乃珖的工笔花鸟画名声远播,与于非闇、陈之佛、陈子奋并称当代中国工笔花卉四大家。
曾任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福建省政协常委、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福州画院院长、文联名誉主席,是中国当代画坛杰出的艺术大家、教育家。
在当代福建艺术界,出生于福州的郑乃珖是当之无愧的画坛领军人物,堪称引领20世纪花鸟画复兴的重要画家之一。
郑乃珖从砍柴放牛、用树枝习画开始,一生都以画相伴,追求艺术“以学识酝之,以涵养酿之,以性情化之,以精神造之,故其作品酣畅恣肆,蕴籍淳厚,神采逼人”。
“福建省有个郑乃珖!”提及中国画艺术,无论圈内圈外,大家总是这样习惯地将郑乃珖的名字和福建、福州连在一起。
郑乃珖的艺术涉猎极其广泛,精花卉、翎毛、走兽、蔬果、时鲜、亦工山水、人物,无所不能,无一不精。业界公认,郑乃珖在意境、取材、构图、造型、用线、敷彩以及题款、钤章诸方面均大大突破前人藩篱,对当代中国绘画继承、发展作出开拓性贡献,是开宗创派者。
“精深笔法,豁然心胸”,这是艺术大师刘海粟对他的由衷赞赏;在儿子郑大干心目中,父亲郑乃珖则是“纯真笃厚,襟怀坦荡”;从艺术成就上总结,评论家称其“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在国家文物局数年前颁布的《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第二批)》中,代表作不准出境者有21人,郑乃珖是唯一在列的闽籍画家。这一“被禁”,事实上肯定了郑乃珖的成就和价值。
1936年,郑乃珖在福州。
艺术大师是怎么炼成的?既自幼承接家庭环境熏陶,又机缘巧合“半路出家”,郑乃珖属于前者,当然,除了一点点“天赋”,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磨砺。
1911年农历二月,郑乃珖出生在福州市西郊的闽侯上街沙堤村。家中兄姊五人,郑乃珖排行老四。这是一个书香门第:祖父郑菊三是清末举人,与近代翻译大家林纾同窗多年,为人正义痛恨官场腐败,终生不仕以乡村教育为己任, 名重桑梓;父亲郑世椿除精通歧黄之术外, 亦雅好丹青翰墨。
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他从小喜欢诗文书画、金石篆刻,刻苦地临摹留散世间的历代名家画谱、碑帖,领略祠堂、道观、寺庙中壁画、彩塑的特色。
郑乃珖的祖母,是乡村中颇具特色的画肚兜图专家。3岁,郑乃珖就开始照着肚兜画来画,菊花、桃花、莲花、蝴蝶、蜜蜂、蜻蜓,一张又一张学着画。5岁,他开始临着山光风景屋宇花卉实物写生,没钱买纸笔,就用母亲不用的一条骨簪在沙盘里,在地上画画。七寸长的簪子,竟被画到仅剩寸余。正是这种“铁杵磨成针”的刻苦劲,7岁的他就能为村里新龙舟画图案,博得人们喝彩。
那时,郑乃珖常独自从闽侯步行到福州城里,去观摩各裱褙店中的书画。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太傅陈宝琛正好回到福州办学,郑乃珖听说陈太傅家中藏有不少书画,便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从陈宝琛管家那里借出不少作品,如获珍宝般临摹练习。
作画时的郑乃珖。
郑乃珖尚未成年,祖、父便相继病逝,家道中落,留下母亲独自一人艰难抚养孩子。年幼的郑乃珖十分懂事,帮助母亲砍柴放牛之余,还进入福州城内裱画店学习技艺。15岁时,郑乃珖随姐夫远渡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南洋国家谋生,在咖啡店当学徒,并继续自学书画,为人作画、写对联。
海外漂泊的生活,点燃郑乃珖矢志从艺的斗志。他渴望得到更新、更多知识的欲望日渐旺盛,翌年他毅然卷起铺盖,返回祖国。20岁,在家人鼎力支持下,郑乃珖北上就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这所成立于1912年的学校,是中国最早施行正规艺术教育的学校,掀开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的第一页,开风气之先,培养出大批美术人才。
求学期间,郑乃珖拜在艺术大师刘海粟门下,涉猎素描、透视、构图、色彩等西洋绘艺精华及中外画史画论,并有机会结识到云集上海的艺术名家,如张大千、钱瘦铁等,汲取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宝贵的艺术养分。
遗憾的是,母亲长期依靠针线活、典当物产维持生计,收入微薄,难以维系高昂学费,郑乃珖带着强烈的不舍,中途辍学走向社会。幸运的是,他此时已较好掌握传统、现代绘技,为日后发展突破奠定了牢固坚实的基础。
成名之后,他画榕荫放牧时说:“那是为了追忆年少时清贫艰辛的生活。”他还为他母亲画过肖像,感激寡母在十分困难的环境下抚养他成人。
因抗战爆发,郑乃珖辗转四方,在福州基督教鼓岭小学、格致中学、陶淑女子中学、省立南平中学等学校担任劳美教员;同时在报刊发表作品,多次举办画展,逐渐声名鹊起。抗战胜利后,他还赴台湾省屏东师专任教,徜徉于阿里山、日月潭等地采风创作。
在郑乃珖40岁时,他曾经到香港举办个人画展。张大千看过之后十分赞赏。郑乃珖于是登门求教,希望能拜张大千为师。张大千谦虚地说:“拜师就不必了,我们可以做朋友。”从此,郑乃珖与张大千亦师亦友,交往密切。虽然张大千不要郑乃珖拜师,但在郑乃珖的心目中已经把张大千当作他的老师。
在动荡而艰辛的年代,郑乃珖有幸得到弘一法师、鲁迅、郭沫若、茅盾等文化巨匠题词嘉勉, 更加坚定了自己终身不渝追求艺术真缔的信念。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郑乃珖离开闯荡数年的香港,只身北上来到古都西安。对于这个决定,郑大干认为,“此举利弊参半,互有得失”。“留在香港,或许疲于生计奔忙,成为碌碌无为的画匠;或许可以与他的画友张大千、赵少昂、杨善琛一样,因接近世界艺坛名利双收。”郑大干说,但北上西安,先在西北美协国画研究室为专业画师,后调西北艺专(西安美术学院前身)国画系任教,对于郑乃珖艺术精神质的飞跃确是不争的事实。
郑乃珖作品《古器新花》。
1953年,对于郑乃珖有着非同寻常的纪念意义。这一年,43岁的他创作的作品《荷萍图》入选第一届全国美展,《夹竹桃》入选西北地区第二届美展,并载入美展专集。此后,他就成为地区性、全国性美展和画展的常客,作品屡登高雅殿堂。
与温润秀丽的东南海疆相比,雄浑壮丽的大西北震撼人心,茫茫沙漠、绵绵峰峦包孕着神秘与力量,他与赵望云、邱石冥、张寒彬、石鲁等“外来”艺术家一道,形成“长安画派”备受关注。
在三尺讲台,他毫无保留地传经授典。编写教案、绘制范图,对学生因材施教、敦敦善诱,重在启发和鼓励个性,因而成绩卓著,桃李满门,其中不乏享誉海内外的俊彦英才,而那些教材至今仍被不少艺术院校奉为圭臬。
20多年后,郑乃珖退休,定居故乡福州。1977年,67岁的他作为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首批成员之一,赴京为邓小平、李先念、邓颖超等国家领导人作出访礼品画。
郑乃珖作品《商壘》。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他焕发青春, 受命筹组福州画院,亲任院长,恢复美协事务, 为振兴八闽画坛呕心沥血,夙夜在公。
晚年,他的艺术之树结出辉煌硕果:作品《山花烂漫》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藏,巡展于欧、美诸国;为中南海紫光阁、人民大会堂作画;担任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顾问,被授予“振兴工笔重彩荣誉奖”;2000年福建省政府确定拍摄《老艺术家风采》电视资料片,他是首批十位艺术家之一……
“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郑乃珖是一位体验型的画家,创作了大量贴近生活、反映时代、富于特色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显示了他对生活、对生命精神的深刻感悟,也显示了他对艺术虔诚、执著的追求。在艺术创作中,他始终将自己置身于生活之中,他对待艺术的态度一如他的生活态度:平和、自然、敏锐。
他认为,艺术当随时代,需植根生活,离开生活真实去矫揉造作,刻意求新,或者机械模拟自然,都没有多少审美价值。“只有形神兼备,方可传物传神。”
郑乃珖作品《黄山一角》。
郑乃珖的住所栽满各种花草,除了每天照顾花草外,还经常对着花草写生,观察它们的生长以及不同的姿态。有时候,为了等院子里的昙花开放,他会在深夜一直守在花旁。直到对着盛开的昙花写生完毕才回去睡觉。
还有一则有惊无险的趣闻也可看出郑乃珖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上个世纪60年代,郑乃珖特意到福州动物园去观察老虎,特别留意老虎嘴边究竟有多少根胡子。“许多画家作画的时候都不留意这个细节,父亲却十分较真,跑去老虎笼前看了半天。”郑大干说,由于观察入神,父亲不知不觉地凑近笼子,冷不防老虎探出一个爪子,一下就把他的脸给抓伤了,让家人好一阵担心。
提起郑乃珖的艺术贡献,理论界、收藏界和画界同仁总爱津津乐道他的工笔重彩花鸟画,认为他的创作经历与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复兴史密不可分。
郑乃珖作品《大吉》。
前人画工笔花鸟,于“工”字上可谓下到了功夫。然而,当绘画进入元明清以后,写意花鸟画日渐兴起,传统标本式工笔花鸟画被冷落一旁。郑乃珖的工笔花鸟画,摒弃富贵化、宫廷化的死板印象,不仅拓宽了题材,而且在艺术表现上工写结合,独秀一枝。
在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中,郑乃珖从意境、取材、构图、造型、用线、敷彩、题款、盖章都进行了旨在突破前人的探索。但最成功的超越是在对比运用已有的画法上,或以白描对比没骨,或以勾勒重彩反衬白描,或以粗托细,或以燥显润,或以写映工。
郑乃珖作品《闽海特产》。
更引人瞩目的突破还在于取材方面,他不仅善于画八闽的水仙和兰花,陕北的谷穗与丹柿,而且能画前人所未画的海鲜、果蔬,诸如龙虾、螺、蚌、蚶、蚬、龙眼、羊桃、地瓜、粽子、西红柿和无花果等,匠心独运地讴歌了生活风情。用“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容他的艺术,是最恰当不过了。
郑乃珖还是一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善于学习的人。成名后,在画展中他时常叫来一、二位年轻的画家,问他们自己的画是怎么画出来的,虚心向他们学习新派的一些特技表现方法,并把它融汇到自己的创作中,如在山水画上,他自创“网状龟裂皴”“刷擦皴”便是在现代山水画技法的启发下,结合了远古岩刻、汉画、北魏碑铭的神理,表现了山石如拓片所呈现出来的古拙肌理、斑剥、苍茫。
郑乃珖作品《雨过山更青》。
在写意花鸟、山水画、人物画领域中,郑乃珖建树颇丰。他的许多山水小品以西北山川为描写对象,具有浓郁地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他的写意花鸟画,由于有坚实的工笔画基础,笔力苍劲,墨韵酣厚,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且自成一格。
在艺术实践中,他注重“修德为先”,并且“身教”多于“言传”。郑大干回忆说,父亲像爱自己子女一样珍爱自己的画作,绝少将其出售。虽然上门求画的人络绎不绝,但是郑乃珖却不将此作为谋生的手段,在他看来,作画只是自己的爱好。但是对于公益慈善事业,郑乃珖却毫不吝惜。“1989年,父亲得知儿童福利基金缺少资金,于是他精心挑选了100多幅自己的作品,拿到香港举行义卖,当时卖出十多幅,共100多万港元。父亲一分不剩地全部捐给了儿童福利基金。为此,他整整准备了一年。”
他接待了许多慕名求教者,他不光为求学者讲画理、讲画法,还经常动手为学生改画补画。有一次,他为一位青年画家改画一直到下午二点,连午饭也顾不得吃,还有一次为人家示范竟连酒宴也不去了。
艺术的发展在于变革,作为一个资深望重的老一辈艺术家,在他的暮年还不忘变革,他始终没有停留在他的已有成就上,而是不停地探索进取。
2005年12月25日,郑乃珖圆满合上五色粲然的生命画卷,离开了他孜孜以求的艺术事业,享年95岁。“九五春秋,浑成画卷,生香活色;三千桃李,皆是英才,吐艳扬芬。”全国政协书画室敬献的挽联如是评说,概括了先生波澜壮阔的艺术人生。
郑乃珖作品《鹰击长空》。
郑乃珖精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走兽、青铜器皿、蔬果时鲜等;作品为中南海、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及中国美术馆等珍藏;代表作品有《水乡春色》、《荷萍》、《灵山秀水育新苗 》等。出版《郑乃珖画集》、《郑乃珖画选》、《郑乃珖白描》、《郑乃珖集锦画册》、《郑乃珖工笔画集》、《郑乃珖花卉写生》、《郑乃珖百花画集》、《郑乃珖蔬果时鲜集》等30余册画集。
启功(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乌石山中老画师,万紫千红写奇姿。行来燕市人争羡,豪兴深标未醉时。(摘自《赠乃珖先生》)
潘结兹(当代工笔画大家):郑乃珖先生是一位全能的画家,他入画题材十分广泛,大大突破了前人的局限。人物、山水、花卉、瓴毛、虫鱼、畜兽、蔬果时鲜、青铜器皿……无一不能,无一不精。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双勾白描、工笔重彩花鸟画和泼墨泼彩山水画。他能工擅写,工写并用。工笔以意笔出之,益见其工。写意以工笔临之,笔不妄下。意到神随,神随境出,笔不到而意到。间用泼墨泼彩,似无法而矩度森严,混沌中显出层次,透出意象,虽无线而线骨立。敷彩轻重得宜,生气宛然,色彩呈多样变态,皆以情意为尚,神妙莫测,气韵天然。
郭风(著名散文家、编辑家):纵观《郑乃珖书法集》,余以为,篆隶多宗南北,魄力雄强,气象深穆;草行多得晋唐风韵,尤得王右军妙法为最。中青年书法秀逸隽雅。老年炉火纯青,综诸家化为己有,结构独特别致,书中有画,画中融书,在其笔下题款跋文相映成趣,同道无与伦比。用笔苍劲稳健,挥洒自如,今虽耄耋之年,犹能作擘窠盈丈榜书,镌刻摩崖碑刻,更显气势磅礴,真乃如文章书画,寿同金石也。俗语云:擅丹青者难,书画皆精者更难。璧啸翁不仅两者俱精,且各体皆善,内容形式多样,纷呈绚丽精彩,众皆叹为观止。
蔡鹤汀(原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委会主任):郑乃珖先生作画章法谨严,构图新颖,色彩鲜明,笔墨细腻,富有装饰性,又能一洗凡胎,既华丽而天真,诚典雅而脱俗,佳制也。
赵忠祥(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提起花卉,就想起福州老画家郑乃珖,他的双钩白描百花图谱,那仙姿玉容、百花争艳的春天,永驻这位和善宽厚老人的心中。那线描的功力,几近无双。
蒋平畴(福建省诗词学会会长、福建文史研究馆馆员):先生一路走来,在九十几个春秋交替中,灵府澄澈,形容虽变改,意气尚轩昂。倾注绘画,无论悲喜宠辱,还是盈缩卷舒,均皆坚守初衷,较劲而见天真烂漫,见多识广能独行其道,是一位活脱脱的“真画者”。
往期阅读
聚焦闽都文化,探访闽文化的精神力量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邱陵
编辑:林少斌
福州日报社微信矩阵 | |||
昵称 | 微信号 | 昵称 | 微信号 |
福州日报 | fuzhouribao | 福州晚报 | fuzhouwb |
福州日报教育新时空 | fzrbjiaoyu | 福州晚报东街口 | dongjiekou-FZWB |
福州日报HAPPY团 | fzrbhappy | 影像福州 | image_fz |
福州新闻网 | fzxww83762780 | homeland家园 | homeland_m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