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录片中的反剩女话语:舆论暴力与代际冲突下的哀嚎

杨博雅 CDRC2011 2023-03-31


2019年4月,继《网瘾》之后,以色列导演希拉·梅达利亚和肖什·莎赫拉姆拍摄的第二部中国社会题材纪录片——《剩女》(Leftover Women)在翠贝卡电影节首映,并于2020年2月10日在美国PBS电视台播出。这部历时四年拍摄的纪录片着眼女性议题,讲述了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三位未婚中国女性应对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艰难寻求出路的故事。



“剩女”一词最早起源于日本,随后传入中国。在教育部发布的《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剩女”一词正式成为官方词汇,意指过了适婚年龄但仍未结婚的女性。此后,在大众媒介的建构中,“剩女”群体被赋予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挑剔、焦虑、不孝等标签。自此,一场针对适龄未婚女性的群体压迫开始了。


在纪录片《剩女》中,三位女主人公的年龄、性格、职业、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却因为“未婚”的共性,遭遇了来自外界社会的舆论暴力和家庭内部的重压并深受折磨。尽管影片中样本数量有限,在短短85分钟的视频素材里,中国适龄未婚女性的生存困境也可见一斑。


男权社会的舆论暴力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到,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是他者,并长期作为第二性存在。在“剩女”所处的话语体系中,女性被物化为婚恋市场上供男性挑选的商品,被男性挑走的是“合格品”,被剩下的则是“次品”。社会将舆论作为工具,向“剩女”灌输这一标准,迫使其产生自卑感与危机感,进而降低择偶标准。而当“没人要”的“剩女”反常地表现出自我欣赏和自我接纳,并试图挑战男权制定的标准时,则会遭到疯狂的贬低和打压。


“首先,你不漂亮,你不是美女。第二,你的年龄真的很大了。”


“所以在婚姻市场里面,你不要想‘我现在状态很好’、‘我现在觉得自己很年轻’,这都是自欺欺人的,都是你自己觉得的。”


“你会有这种想法吗?不生育?你是要男士接受你不生育的想法?你现在是选择单身还是婚姻呢?(选择婚姻的话)你就不能选择不生孩子。”



法国哲学家、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在《话语的秩序》中称,权力是对社会实践主体具有支配性和役使性的强大社会力量,这种支配性力量制约或者役使着社会实践主体,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在男权社会中,为了维系男性的性别专权,“贤妻良母”被设定成女性唯一可行的人生轨道,一个“合格”的女性应当是弱势的、是可被驯服的、是依赖于男性生存的。一旦女性偏离了这一预设,表现出强大的苗头,要撼动男性的主导地位时,舆论就会为其贴上自私、强势、没有女人味的标签,来对其施加惩罚。


“你把这段关系的问题,还是归结到(男方)不做家务这件事上对吧?所以在你的重压下(关系破裂了)。”


“我觉得你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性格有点硬,还是需要柔一点。”


“每个山东男生都有这种轻女的大男子主义,我觉得我在未来的婚姻里,我还是希望我占主导地位的。”


“我不希望女生比我强太多。很多东西,一下都是女生去做决定了,有时候就是任性吧。”


“律师多厉害啊,拿几条法律我就完蛋了。要是(两个人)有矛盾了,就分自己家,法条什么的都出来了,我受不了。咱不谈了好吗?我害怕了,我这老太太不敢说了。”


婚姻观念的代际冲突




“你说你不结婚以后,邻居得怎么议论?你不想想以后出了这个门,他们会怎么说?”


在中国的传统中,以“孝”文化为维系,形成了由家庭、家族、宗族为小集体构成的社会大集体,集体主义贯穿了千百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始终。而婚姻作为构建家庭——这一最基本集体单元的工具,是集体社会形成的基础,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着特殊的符号意义。因而,在中国传统婚恋观念当中,婚姻的主体不是个人而是整个家族。当新时代的女性基于在个体化社会中习得的经验,实行自己支配婚姻的权力时,则会被保守的父母长辈认为是失德失范的,是对传统的悖离,进而遭受来自家族乃至整个社会的谴责。


“你闹个病闹个灾,你跟谁说啊?谁照应你啊?”


在传统社会,一方面,家庭的经济来源主要为体力劳动,处于体力弱势的女性被迫选择从事家庭内部相对轻等的劳动,并以此换取丈夫的经济支持。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人在年迈丧失劳动能力后需要依靠子女的照料,也因此形成了“养儿防老”的观念。然而,现代社会中职业选择更加丰富,女性可以依靠自己获得稳定的经济来源,养老问题也可以通过商业保险和社会福利制度解决。婚姻保障功能的衰退造成代际间的认知落差,进而导致了父母子女间的冲突。


“不结婚可不就是判刑,再幸福它也不叫幸福。”


在《生育制度》一书中,人类学家费孝通阐述了传统中国婚姻与生育的关联性,他认为,婚姻与生育的关系重于两性的关系。体现在夫妻关系上,表现为生育逻辑优先于婚姻,延续香火是婚姻的核心意义,而夫妻间的感情并非必需品。因此,父母一代的传统观念中,幸福感往往来自于家庭和睦与子孙绵长,而年轻人基于个人体验,以实现自身价值和追求平等爱情为标准的幸福观则很难被接受。


“(结婚)不是好处不好处的,二十岁就是应当结婚的年龄。”


美国学者埃尔德在《大萧条的孩子们》一书中阐述了生命历程理论,即“个体在一生中会不断扮演社会规定的角色和事件,这些角色或事件的顺序是按年龄层级排列的”,他认为“年龄、成长和死亡这些生物意义在生命历程中是由社会建构的,年龄层级表达的也是一种社会期望”。这一理论在传统婚恋观念中体现在,一个人的恋爱、结婚、生育行为都应当发生在“恰当的年龄”,而“恰当的年龄”则是全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但这种基于宏观视角的理论却忽略了个体生命历程的特殊性,本质上是集体主义对个体的压制。尤其是在男权社会中,“恰当的年龄”对女性的限制更加苛刻,当女性选择过早或过晚地婚恋和生育时,就会因违背社会期望而受到保守派的指责。


女性应对:妥协、挣扎与突围



妥协


36岁的蔡琪与男友闪婚后搬到广州生活,并在同年怀孕生子。



“一位女性,在成为女权主义者的同时,又是怎样看待婚姻的呢?我认为要找到属于你的位置,并守在那个位置上。到三十多岁的时候,就要想清楚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我觉得合适的人出现,那我究竟是继续保持单身,还是说我要向生活妥协。


“其实我也不是一个很喜欢孩子的人,但他(我的丈夫)很想要孩子,在当时来看是我对他做出的一个妥协,我想那好吧,可以生一个孩子糊弄糊弄他(笑)。”


“我没有说婚姻是个成功的结局,我只是说阶段性的来看,我现在很快乐。我这样对比我的生活,在结婚之前,我的生活很有趣、很丰富,结婚之后的生活,很多时候真的很无聊。”


“但是,我更幸福了,更美好了一些。”


挣扎


28岁的徐敏试图挑战母亲的权威,却以母亲激烈的反击告终。



“两岁的时候,我妈拉着我走,我不走,她就把我放那儿了,自己走了。”


“不听妈妈的话就意味着被抛弃。”


“(两岁的自己)她哭了,站在大街上哭得很伤心。(如果我能回到过去)我想抱抱她,安慰她说,你别哭了。”


“我从小就因为你,一直控制我,从小到大好多事情我都说不过你,我反抗不了。我从小就觉得你和我们不一样,我和我爸都特别怕你。我觉得我选的男朋友没什么不行,特次的我也看不上,可是你从来不尊重我们。”


“我怎么长大的,我就是因为怕你,一直怕你,我就这样长大了。”


突围


34岁的邱华美选择赴法国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与德国丈夫结婚,现定居慕尼黑。



“只要不结婚就是不正常的人,任何人都可以说你,四面八方都是嘴巴。我想过一种生活,就是没有这些声音,我只生活就好了。像中国女人以前裹小脚一样,现在社会要求的状况就是鞋子小一号,无论你脚多大都要钻到那个鞋子里。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随便穿穿就很舒服,但对于我这样脚大的、喜欢到处乱跑的,我就适应不了。我对于自己的未来、自己的人生还有很多梦想,那双鞋子穿进去夹脚,疼,我不想穿它。


“最近,我已经打算去法国留学,去读一个硕士学位。我是一个奋力挣扎的人,我觉得不管是‘剩女’也好,‘单身狗’也好,我觉得我会挣扎出来的,从某种程度上我觉得我战胜了它。但还是觉得是一个人孤零零的胜利,还是觉得很害怕,觉得像在一个大海里马上要溺水了,但依然有四面八方的水涌过来,感觉自己要被淹死了。所以我就想,从大海中逃出来,逃到陆地上,再继续奋力地奔跑。


“其实我是很安全的,没有人直接冲我捅刀子,却还是感觉不安,还是要不停地奔跑和战斗。因为敌人千军万马,我只有一个人,我能做的只有一边战斗一边撤退。”


“我常常想,我好端端的人生怎么过成了这个样子,只是因为不结婚的问题,我过上了战斗的生活、逃亡的生活。”


结语



随着教育公平的提升、职业社会的发展、福利制度的完善、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以及现代女性主义的兴起等,传统的婚姻观念正在经受现代社会的冲击。当代女性在知识实力与经济实力的加持下,对于自身的需求更加明确,面对婚姻也更加理智和清醒。事实上,在中国男女性别比例长期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下,“剩女”并非是人口学意义上真正的“问题”,而是男权社会建构出的伪命题,是夫权压榨妻子价值、父权树立家长权威的工具。而当代中国女性对婚姻表现出的集体恐惧和焦虑,也并非来自爱情和生育本身,而是出于对社会身份转变后自主权利被剥夺的担忧。只有到两性平等真正实现之时,婚姻才将不再是女性生命里的不可承受之重。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纪录影像背后的她们

保护野生动物:《海豚湾》的那片海

纪录察观 |优酷纪录片:社会责任和文化价值

新片速递:3月4日相约优酷,写一封《大地情书》

《地球的夜晚》:多彩的动物世界,神奇的地球家园

一段历史:中国纪录片的称谓演变

纪录察观 | B站纪录片:由信仰驱动,与用户共生

《民主的边缘》:窥见巴西民主建设四十年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吴禾昆 张嘉琪

编辑:杨博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