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画怎讲》:腾讯联手开心麻花,纪录片能乐还能学
纪录片怎么讲解名画?或许你的脑海里会出现徐徐推进的名画特写镜头、严肃的艺术家采访、浑厚的男低音旁白……而腾讯近期推出的纪录片《此画怎讲》则交出了一份不一样的答卷。
自8月19号起,腾讯纪录片上线了国内首部名画真人番《此画怎讲》。该纪录片精选了14幅从五代商唐到清代中后期的知名人物画,在每集5分钟的体量里,通过开心麻花演员的真人演绎,为观众同时带来欢笑与知识,从全新的角度解读名画。
01
祛魅:轻喜剧降低艺术门槛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后现代文化的崛起,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艺术不再是社会较高阶层的专属,普罗百姓也想在艺术品中追求精神享受。
在产业化与媒体融合浪潮的推动下,纪录片实际上也变得“接地气”,新媒体纪录片更是以用户需求为驱动。《此画怎讲》大胆采用轻喜剧的形式,邀请广受年轻人欢迎的喜剧团队开心麻花,在原画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融合通俗易懂的网络梗与段子,惹人频频爆笑。
在唐代名画《捣练图》里,捣练组的妇女们唱起了人气歌曲《大碗宽面》,熨烫组的妇女则大喊网络梗“干就完了,奥利给”。在《果亲王允礼像》里,果亲王还开起了直播。流行喜剧元素的加入,消解了人们对名画晦涩难懂的刻板印象,增加了纪录片的趣味性与吸引力。
▲捣练组的《大碗宽面》
▲果亲王直播
02
贴近:人格化联动现实情感
在《此画怎讲》里,名画里平面二维的人物,通过演员扮演变成了立体空间中有血有肉的人。人格化传播旨在模仿出人的思想与行为,塑造真实生动的人格,通过人际传播打造人与产品之间的强连接。
▲名画人物“活起来”
比起第三人称的旁白介绍,名画里的人用第一人称讲话,增强了感染力。该纪录片巧妙地借演员之口,在介绍名画的同时,串联起现实话题,传递思想与情感,营造一种平等对话的氛围,更能拉近纪录片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例如在名画《捣练图》里,捣练组的妇女们一边抱怨自己工作的辛苦,一边羡慕着烙线缝衣组和烫染组的轻松。在吐槽中,她们自然地道出了这幅画的具体内容与特色,以及对大唐高超丝绸制造技术的彰显,同时也引入了加班、与领导相处等引起现代“社畜”共鸣的话题。
▲解释画作内容
▲“社畜”的辛酸
03
回响:微观化放大匠人精神
纪录片作为视听结合的产品,能够用极致的镜头语言放大名画的细节,这是大多数观众在博物馆自行观赏时无法体会到,甚至根本没有注意到的。
《此画怎讲》并不是像常规的艺术题材纪录片一样单纯采用局部特写,而是通过1:1实物还原对细节进行更加具象化、直观化的呈现。制作团队对历史资料进行反复研究,力求妆发、服饰、道具都贴近史实。
在清代名画《果亲王允礼像》里,果亲王化身亲切的网络主播,向观众介绍自己的服装和四周的物件,引导观众关注画作的细节,比如笔筒里的湘妃竹毛笔、玉如意,以及一盆种着灵芝的兰花等。也正是这些细节,进一步印证了其尊贵身份。
微观化不仅放大了名画细节,更是凸显了画家的匠人精神。这些画作的手工之美,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匠人对中华传统美学的坚守,穿越千年而不朽,直至今天仍震撼着观众的心灵。纪录片固然要不断地探索新的表现形式,才能扩大受众范围,但更重要的还是不忘承担历史责任,做好价值引领,将匠人精神传承给年轻的一代。
CDRCx微博|医疗议题热度不减,时代个体命运相连《浪费了的粮食》:食物本无错,是人闯的祸
《数电影的人》:胶片电影的消逝与重生
CDRCx微博|传颂平民百姓正能量,奏响国家民族主旋律
《战旗美如画》|年轻语态撬动主旋律纪录片的传播新可能
忘不了的《我的城》
《啊!艺术》:当代艺术市场的狂热与静观
CDRCx微博|道德问题引发争议,时代与国家记忆浪潮袭来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吴禾昆 张嘉琪
编辑:黄绮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