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文献影像中的国家记忆

刘畅 CDRC2011 2023-03-31

学院奖报名请扫描文末二维码。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记忆》栏目摄制的20集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于10月12日起在CCTV-4晚8点黄金时段连续播出。



该片以抗美援朝战争历程为叙事主线,首次全景、真实、权威地披露了决策内幕和历史细节,充分展现了毛泽东与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高超卓越的军事谋略和指挥艺术;中朝两国人民并肩作战,用鲜血凝成的伟大战斗友谊;以及志愿军指战员在武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该片自播出以来,引发观众广泛关注,电视端联合移动端大小屏播放,长短视频结合,借助融合渠道,创新传播方式。在电视和新媒体端均取得了较好的收视和传播效果。



历史文献题材,“用事实以正视听”




历史文献片作为观望历史最直观的方式,其中的历史事件本身和文献资料为更好地还原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以“为国家留史,为民族留史,为人民立传”为宗旨的栏目《国家记忆》,将自身定位于向观众讲述党史、国史、军史中的重大事件等。在对栏目宗旨和风格的贯穿下,该片运用大量的文献和珍贵影像力图去还原最真实的历史。


首先,作为历史事件的抗美援朝是结构本片的主线。在历史事件的表现中,党中央艰难决策、志愿军秘密赴朝作战、历次重大战役、朝鲜停战谈判、志愿军凯旋归国等事件,以纵向时间线的形式梳理了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同时在历史事件中的人物和细节都成为时间节点上立体形象的“面”,点面结合的历史记述方式为呈现史实丰富了内容。



例如在第二集《艰难决策》中,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不得不根据局势的变化做出重大决策,此时,没有充分胜利把握出兵的毛主席在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讨论出兵援助朝鲜的问题以及会后毛泽东反复与彭德怀交谈等复杂过程,不仅体现了当时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在决定出兵朝鲜时的艰难性,而且从整体上体现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在决定出兵之前的审慎决策和下定决心的气魄和胆略。



人物作为历史事件的核心主体,人物的形象、命运为丰富历史事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不论是历史重现还是艺术表现,人物都发挥着书写历史的重要作用。在该片中,除了宏大叙事上的历史事件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每一集均有人物形象的展现,例如在血战松骨峰中,作家魏巍笔下的战士李玉安和井玉琢;在黄草岭战役中,被授予“黄草岭英雄连”光荣称号的连队。



此外,该片从历史的叙事视角出发,引入了中美双方权威专家的观点,为历史提供权威的观点和理性的分析。其中摄制团队采访国内外专家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和历史经过的评述,均是基于抗美援朝的国际背景、战役经过、历史细节去进行权威解读和深度剖析,为确保纪录片内容翔实、史实严谨准确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其次,该片以丰富的文献为历史提供了真实的注解。打破以往的文献片以政论的形式讲述历史,《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选择用大量的一手文献资料去为历史做注解。文献以其真实性、权威性为解释说明历史事件起到了还原事实的作用。文献资料的呈现为纪录片叙事的完整性和内容的可信性提供了真实的遵循。



该片中真实纪录的影像和珍藏在档案馆中的电报、文件都增强了历史叙事的真实感。通过珍贵的影像资料和历史文物,不仅还原了历史的原貌,而且增强了纪录片的史学价值。珍贵的文献资料和历史影像在视觉上提供了直接的历史表达,部分历史影像画面的首次公开还为历史的还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其中一组关于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历史画面极为珍贵,当时的历史情境是毛泽东为全党确立了“以三年左右时间实现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中心任务。



另外,在该片中,对于抗美援朝亲历者的采访被称作是抢救式采访,通过对亲历者的采访,提供了私人化的叙述视角,相对于转述和解说,口述提供了更接近历史和真实逻辑的表现方式,为历史的记载提供了口述式的文献史料。例如在第三集《秘密入朝》中,时任第39军第116师山炮营3连连长黄云腾对于即将入朝作战的心情进行了回忆,在他回忆当时的历史情境时说道,“要出国了,要离开家了,谁都明白离开这个家,不知道多少天才能回来”,丰富饱满的情感全在口述回忆中展现出来。



视听语言丰富,“用镜头讲述故事”



视听语言的表现方式是影像丰富的手段。历史本身是线性的进展和故事性的延续,将历史更加生动、立体的呈现需要借助视听语言组构完成对镜头的重新编排。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中,视觉上借助多样的图片、动画、特效等为历史呈现增加可观性,声音效果上通过音乐、音响、音效、人声等多种声音元素为历史叙述提升现场感,营造历史的“在场”感。通过多元的视听语言,使得原本单调的镜头变得更有故事性和情节的张力。



在视觉呈现上,多元的视觉呈现方式丰富了纪录片的视觉表现力。首先,在该片中,在对于珍贵文献的视觉呈现上,通过翻动书页、标记红线等方式,使得在文献的呈现上更有亲切感而降低了距离感。为了更加立体地展现地理位置和作战策略,片中大量运用了动画、特效等方式呈现,为观众更为直观地介绍当时的情形。例如在第五集《西线扬威》中,为了更直接展现彭德怀布置的“口袋阵”,动画以蓝色、红色划分不同作战主体,用箭头指向和动态图示展现交锋的过程。该片没有采用情景再现和故事演绎的方式,而是充分运用拍摄素材、影像和档案,以确保在视觉效果上的真实性和历史的厚重感。



其次,为了突出人物形象和历史细节,该片在讲述典型人物时,将人物的图像置于历史的画面中,突出人物的特征和命运,同时在一些重要的情节中,将人物图片放置在相框中,通过相册式的图像合集表现出人物在历史中的主体性。例如在第三集《秘密入朝》的开头,在1950年10月7日,毛泽东在为彭德怀设家宴上,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在家宴中提出要跟着彭德怀到朝鲜作战的细节中,图像首先是展现了毛岸英的形象以及毛岸英和父亲毛泽东的形象,展现的是作为领袖长子身份的毛岸英,图像选择的是具有温情性的一面;其后毛岸英彩色的活动影像中作为苏联翻译的毛岸英,视觉上具有历史感和活动性;最后毛岸英成为彭德怀的俄语翻译的图像呈现上,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文字背景中,毛岸英的图像被光影赋予人物的历史性和使命感。



在声音元素中,音乐、音响、音效、人声同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志愿军即将入朝作战时,“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作为鼓舞士气的音乐,使得氛围由战士对入朝不确定性的复杂情绪转为轻快、激昂的积极情绪。在音响上,交战时的战火声、飞机的轰鸣声、发电报的声音则还原了战争中有代表性的声音,使得故事的发展更具有临场感和真实性。在音效配合故事的呈现上,起初战争前以悬念感和紧张感作为重要的音效情绪,在音效的选用中,具有悬疑色彩的音效来营造“箭在弦上”的紧迫感;在战争的行进中,冲锋上阵时具有自信感和鼓舞情绪的音效凸显了战士们奔赴战场、不畏艰险、保卫国家的士气和正义感。



此外,人声在该片中发挥着解释说明、结构过渡、渲染气氛和表情达意的功能。纪录片采访了中共党史专家、军史专家和高校教授等,为观众讲述了历史中的细节和重要经过,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解说作为对于画面的解释和逻辑的建构,具有组接历史线索、协助画面讲述故事的作用,例如在片中多次呈现处于同一时间线上的中美两国的行动,解说弥补了画面线性表达的不足,从而架构起了历史的脉络的故事的过渡。另外,解说的第三人称视角既具有旁观者“置身事外”的弱主观性也具有代入情感的共情性,通过自身声调和情绪的变化,给予观众不同的感受。在表情达意这一功能上,抗美援朝经历者的采访对于当事人过去的回忆和情感的流露发挥了很好的通情作用,也为人声表达情感提供了一定的话语空间。



国家记忆建构,“用想象诉诸认同”




国家记忆作为国家层面的记忆,是建构认同的重要方式。国家把共同的记忆和认同融入集体的记忆中,并通过集体记忆获得对于国家的认同,而这一记忆和认同付诸于国家记忆框架下的个体的共同想象。“历史乃是之于国家的集体记忆。”对于历史事件的国家记忆,媒介作为记忆和想象的建构形式为国家记忆的完形提供了技术手段。


一方面,国家记忆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想象共同体的联结。民族和国家作为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记忆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能将视线聚焦到共同的话语空间中,通过个人和集体记忆的拼接完善国家记忆的整体版图,相互联结的意象就成形于每一个人心中。



勒南曾说,民族的本质在于每个人都会拥有许多共同的事物,同时每个人也遗忘了许多事情。民族的历史是不能被遗忘的,为抗美援朝70周年这一具有重大历史纪念意义的节点,国家记忆的建构本质上也是为了唤起共同的想象和认知,从而构建对于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认同和集体记忆。体现在该片中,红色作为中国革命的符号,在每一集开头,红色的旗帜飘扬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引入正片,为唤起观众的想象和记忆提供了承载物。“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鲜,打败美帝野心狼。”这首传唱至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词不长,却成为新中国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由此可见,记忆的重唤和想象的联结是具有延续性和潜移默化性的,为国家记忆的建构提供了意识上的寄托。


另一方面,在国家记忆的承载上,媒介发挥着建构记忆诉诸认同的作用。国家没有稳定不变的认同,国家认同是通过媒介表现形式和话语文本被不断地建构。在一定程度上,国家记忆是通过叙事为社会个体提供记忆依据。国家记忆的形成基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框架,国家记忆形式的存在基于潜在的史料和现实中对于历史的认知规范。



在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如今有着英雄传承的连队松骨峰特功连的所在地,战士群雕背后镌刻着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种历史和现实的连接讲述的是70年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壮烈战斗。从这篇最初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通讯,到学生时代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以及直至今天这一崇高而亲切的称呼,和背后的英雄事迹的影像表达,经过历史的沉淀仍然绵延不断、声声不息。媒介的发展使得记忆的载体和呈现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是记忆的本身仍然没有改变。由话语文本最初级的表现到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记忆的建构和认同的诉诸借助媒介形式不断传承和发展。



结语



观望历史,缅怀过去,面向未来。历史洪流中的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伟大壮举,历史进程中的中国是保卫和平、维护正义的国家。今天站在抗美援朝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面临着国内外复杂形势的中国,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建构国家记忆,在国际上树立大国形象和构建人类共通的对和平正义守望的情感,这其中文献影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抗美援朝作为书写国家历史的符号,在现实层面和影像媒介表现层面上都具有记录时代、珍存国家记忆的作用。纪录影像通过视听语言和融合传播形式,将抗美援朝这一历史事件作为国家记忆载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用事实以正视听,用影像以唤记忆,把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激励中国人民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



第十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

报名后组委会将反馈PDF文件到您的邮箱,届时可打印报名表。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刀锋出鞘!总台纪录片《刀锋》真实再现长津湖战役全貌CDRC×微博一周纪录片报告|梦想与现实如何抉择,倾尽全力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面具之内》:倾听“伪装者”们的故事《三十,而立》:长人生,短纪录在现场|《大工告成》研讨会专家学者语录精选
CDRCx微博|致敬抗美援朝英雄儿女,铭刻家国情怀振奋人心纪录片《大工告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纪录片《大工告成》:中国故事的新符号表达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杨博雅 陈朵儿

编辑:刘   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