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联大历史中的青春岁月和精神传承
《九零后》是一部讲述西南联大历史上联大人青春岁月和家国情怀故事的纪录电影,于2021年5月29日在全国院线上映,纪录片导演徐蓓担任执导。徐蓓导演同样执导过在2018年播出的系列纪录片《西南联大》。同为西南联大题材的纪录作品,相较于纪录片《西南联大》较为全面地反映西南联大学校的历史,纪录电影《九零后》则主要从西南联大学子的视角出发,结合西南联大的历史,呈现联大学子青春的记忆和精神的传承。
主题:山河飘摇年代中的青春岁月
《九零后》的历史背景是抗战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被日军占领,南开大学被炮弹炸毁,为了保存中国的文化教育命脉,三所大学南迁,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在战火再次危及长沙之时,师生又被迫西迁至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在昆明的八年间,师生在山河飘摇的艰难环境中,坚持治学研究。虽身处战火纷飞的年代,但也是群星闪耀的年代。西南联大培养的学生中有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五位共和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八位“两弹一星”功勋、还有170多位的两院院士,被今天称为是“只存在8年却影响中国80年”的大学,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发展。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不同于纪录片《西南联大》以联大历史为主题,纪录电影《九零后》从联大学子视角体现西南联大的历史,正如电影的英文翻译“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我们如今回顾的联大历史正是联大学子曾经的青春岁月。对于片名“九零后”的解读,一方面这部纪录电影的主角是平均年龄96岁的“九零后”老人,另一方面,他们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也是曾经“90后”的年少时期。正如导演徐蓓所言,“那一代人的青春,因为受了战争的影响,是特殊年代的青春,甚至是沉重的、要付出生命的青春。然而,苦难的岁月丝毫不影响他们青春的亮丽。”透过纪录电影中的采访和文字,我们所看到的是他们的青春岁月。
叙事:个体生命叙事中的史学书写
纪录电影《九零后》从个体生命的视角出发展开叙事,从而书写西南联大的历史,由联大师生的故事和生活面貌去窥探被称为是中国教育史上奇迹的西南联大。正如导演徐蓓对于作品的理解,《九零后》的叙述方式是相对完整地把联大这段历史、这个时间线很好地做到个体生命史里,让对西南联大不了解的观众能够看懂。由此,《九零后》中的主角是将历史和现在串联起来的人物,有98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99岁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100岁的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获得者许渊冲、101岁的翻译家杨苡、106岁的作家马识途等。
在对历史的描述和还原中,口述历史是重要的表现方式。在纪录电影《九零后》中,有对于16位西南联大老校友的采访,他们对于联大历史的回忆和理解,是我们认知联大历史和了解联大学子故事的重要来源。遗憾的是,影片创作期间有3位联大老校友已经离开人世,但片中“抢救式”拍摄和采访为他们留下了珍贵影像。此外,对于不熟悉西南联大历史的观众而言,“西南联大”仅仅只是一个历史概念,而联大学子则是这一历史概念的重要载体。这部纪录电影中可以看到对于联大老校友的采访多为近景,这也让观众能够离这些人物距离更近,去更好地了解联大历史和联大人的故事。
审美:视听诗意展现中的审美感知
纪录电影《九零后》运用了西南联大老校友在那个时期写的文章、日记等内容来结构历史,从而讲述联大历史的故事,结合视觉上的手绘动画还原历史场景,以及在听觉上对于音乐音效的处理,将纪录电影的美学意蕴得以提升。例如,杨振宁在文章中提到和邓稼先在昆明时经常一起朗读《吊古战场文》,《九零后》片中也三次出现了对于《吊古战场文》的朗诵,“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文字结合动画的处理和展现,让观众身处当时山河飘摇年代的意境之中,提升了视觉上的审美感知。
此外,纪录电影《九零后》透过审美化的艺术处理,将历史情境的美感和人物故事的纯粹感都得以展现出来,正如片中邓稼先最喜欢用纯洁这个词语“pure”来形容身边美好的人或事物,这部片子所展现出来的诗意感也体现了这种纯粹、纯真的感觉,这也是纪录电影本身的风格和精神面貌,同时也展现战火纷飞中联大学子求学报国、刚毅坚卓的精神传承。
整体而言,纪录电影《九零后》主要是由16位“九零后”老校友的故事和采访串联起的西南联大历史和记忆,展现了联大师生身处山河沦陷时期却仍然坚持刚毅坚卓、弦歌不辍的精神面貌。正如在影片最后,联大老校友报出自己的联大学号,不仅体现了对于联大身份的历史记忆,也体现了对联大时代青春岁月和精神传承的铭记。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纪录片中的儿童影像:反观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洞见未来发展的时代缩影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杨博雅 陈朵儿
编辑:刘 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