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规划结合社会——《共同缔造工作坊》前言
空间不仅仅是物质的,还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表达,社会关系的建构是空间生产的内涵。
中国自古讲究天人合一,实际上是在追求空间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吴良镛先生倡导的人居环境科学把空间作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统一体,并从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城乡空间的本质进行思考,强调空间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可生长性。并在此基础上,把社区空间作为城乡的基本单元,从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互动的角度思考空间问题的来源。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框架
社区不是单一的物质建成环境,而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与城市以及建筑形态相互影响下的基本空间单元,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的社会经济活动则是这个空间背后的故事,而自然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的历史关系构成了这些空间关系的基础,,这使得空间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在这个意义上,社区正可谓是“小空间、大关系”,同时人居环境整体论式及“复杂问题有限求解”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这为为认识社区空间问题的产生机制和解决社区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
我国自古就强调空间的社会内涵。《清明上河图》、《姑苏繁华图》等著名画卷则将不同景观、不同职业、不同文化活动、不同特性人物在空间内无穷组合、排列与变化,突显出中国传统建成环境对社会文化与物质空间融合的重视。中国传统的居住空间以家族为单位,如南方的客家土楼是围合、多层的集体性单体式的空间,相同姓氏的族人在同一院落内聚居,体现的是在族人间的团结互助、同心协力的精神。北方的四合院也多为同一族系成员聚居的场所,是宗族社会关系的空间的体现,在单个四合院内,家人更会根据其不同性别、角色与地位分居于不同房舍内,以空间维系家族的社会秩序。
《清明上河图》:北宋汴梁城人头攒动的街市景观
《姑苏繁华图》局部
公共空间的典型要素:宗祠、塘、榕树、广场
客家土楼(围龙屋)
在西方的思考模式中,空间中的社会因素同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20世纪初芝加哥学派(ChicagoSchool)的城市社会学研究正是从社区开始,把城市空间的形成与更替视为人类生物性竞争与适应的结果,由此带来城市空间的扩张与分化,形成了同心圆结构,并伴随城市空间的隔离问题以及不同社区差异化的景观面貌和生活样态。由帕克(Robert Park)开创的以社区为基础的人文生态学其意在研究社区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芝加哥学派提出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三种典型模式
20世纪中后期,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哈维(David Harvey)、卡斯特(Manuel Castells)等新马克思主义学者重新强调城市空间的重要性,认为空间具有政治、经济、社会的属性,是由各种社会实践生产出来,并把社会关系视为揭示空间问题的入口。还有的学者认为,城市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阶级)关系再生产的场址,指出城市所呈现的消费主义空间景观,是全球化资本积累所导致的矛盾冲突在特定空间集中表现的结果。他们对城市空间的宏观研究视野深刻影响了其后的都市研究。20世纪80 年代以后的城市空间研究是西方社会科学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点。萨克(RobertD. Sack)、梅西(DorrenMassey)、桑德斯(PeterSaunders)等学者亦汲取了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视角和观点,把空间理解为社会关系和文化的表达。
空间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规划结合社会。西方的社会学家也强调空间的社会属性。托马斯·莫尔构筑乌托邦的“理想世界”,成为西方城乡规划思想和实践的重要源泉,并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实现乌托邦理想。秉承其思想精髓,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尽管霍华德的《明日的花园城市》的城市结构与形态成为城市规划的起点,但我们总是忽略了霍华德在花园城市中的那把钥匙,那是一把解决空间问题的社会钥匙。霍华德借以兼具城乡特色的空间,自治社区、集体所有的土地制度的社会实践,将城市规划与建设定义为一场以物质空间建设、解决社会问题,重塑社会关系的社会变革,需要强调的是从霍华德开始城市规划就是一门改造社会的实践性学科。城乡规划者具有实现理想空间的情怀,规划视为关乎人类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与中国的“匠人营国”的胸怀是一致的。
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万能钥匙
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理想空间结构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超过50%,快速城市化也意味着城市社会的兴起,传统乡土社会逐渐被剥离、稀释甚至碎化。乡村内典型的集体性空间如祠堂等承载共同记忆、活动与联系的集体空间符号逐渐淡化,甚至遭到破坏。城市则被片面地视为无社会主体、无历史文化积淀的经济资源,作为迎合政府及资本对空间、土地、人力资源及规模效应等经济开发需求的“空间”、“土地”而被不断开发与更新。伴随短时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以及商品房小区为代表的封闭住宅的建设,社会关系的破碎导致城市社会网络的碎化,传统的“熟人社会”逐渐崩离,变为“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疏淡,职业和角色的关系加强,相互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在这种意义下,空间正在失去社会的内涵,“关系”正在失去,空间变成冷漠与破碎。
但是,人的社会经济互动总是在不断重构社区空间,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制度、资本、人文在空间上的“压缩”正在促进我国社区空间出现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治理空间”,就是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种组织协商共治的空间。在那些现代化逻辑设定为互相竞争或冲突的领域中出现了共存并互相协调的趋势,空间的肌理发生的变化体现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维度力量的互动。
在空间与社会关系互动越来越密切的同时,城乡规划也在发生变革。
参与式规划是规划结合社会的具体实践,是规划回归到社会,规划回归实践,回归到“人的城市”的重要方法。“社区是基础,群众是核心”,是参与式规划的基本原则,通过公共空间和房前屋后空间的“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激发公众参与的热情。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市民社会交往的主要场所,是市民集体意识的载体。从市民需求出发对公共空间的改造,使公共空间摆脱仪式性的特征,回到到人的活动尺度,从而成为富有使用价值的空间,这不仅是场所精神的再造,更是群众在共同利益驱动下,通过共同的劳动,逐渐摆脱现代化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集体破碎化的困扰,重构空间的社会性,在相互间广泛的交流活动中重新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房前屋后是家庭私人空间转向公共空间的过渡地带,也是连接个人与社会的空间。房前屋后的空间直接涉及群众的自身利益,故其改造与建设过程更易于发动与组织群众参与。因此,社区公共空间和房前屋后具有“社会性”,通过公共空间和房前屋后的集体行为,可以将自身利益的强调与重视转化为对集体利益的贡献与分享,能有效打破市民清晰的公私界限、突破居民内心社会隔阂,把“你”和“我”变成“我们”,形成群众共同参与家园建设的热情与意识和社会和谐共融的局面。
曾厝垵共同缔造工作坊初步方案设计
曾厝垵共同缔造工作坊方案修改
莲花香墅共同缔造工作坊入户访谈
莲花香墅共同缔造工作坊初步方案评议
莲花香墅共同缔造工作坊室外公众方案咨询会
“美好环境共同缔造”是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美丽厦门发展战略》中公众参与的具体行动计划,把社区规划与发展作为实现社会治理的途径,要在公众参与中把市民的积极性调动和组织起来,则需要专业的城乡规划师发挥作用,规划师的角色必须转变,规划的方法必须转变。
“共同缔造工作坊”即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通过规划、设计的手法,为居民、政府和规划师创造一个多方参与社区管理和设计的平台,让社会不同群体有平等的参与机会,通过真正的公众参与实现社会的治理。与此同时,规划师也应从一个物质空间的规划者转变为发展的协调者和倡导者,成为增进政府和市民沟通的桥梁。
回复“0”可获得文章列表
点击下列标题即可查看相关文章
【研究】历史街区的改造困境在何处?——以汕头小公园历史街区为例
【学生作品】从“无根漂泊”到“落地生根”——广州市花都华侨农场“归难侨”同化适应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