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式相亲:父母“包办”婚姻正在回潮?

2017-01-05 张丰 新京报书评周刊

信ID:ibookreview

『阅读需要主张』

最近,由名嘴金星主持、东方卫视开播的新节目《中国式相亲》引起了巨大争议。节目中的一大特点是,相亲时会将父母及亲属意见纳入相亲的整套流程。这种突出父母意见的设置,令不少观众感到,当下年轻人的婚姻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传统因素的拣选。


尤其是城市中的单身女性,除了需要接受外表、性格、职业等指标的审视外,如今又加上了家境、年龄、甚至生育能力等等来自对方长辈的拣选条件。相亲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着直白的条件审查意味,加之节目中透露出的两代人择偶观念碰撞、男女双方在婚恋市场上的不平等....这使得《中国式相亲》成为我们观察当下年轻人婚恋问题与观念的样本。


随着春节的临近,你会担心迎来长辈的新一轮“逼婚潮”吗?你如何看待父母对你的婚姻所提出的种种期望?你认为在婚恋“市场”中,女性相较于男性更处于被拣选的地位吗?你是否认为当下年轻人的婚恋中,有类似父母包办婚姻现象的回潮?欢迎留言给书评君分享你的看法。


撰文|张丰


 

1

婚姻“市场”:被挑选的女性

 

东方卫视一档新的相亲节目《中国式相亲》最近引起了很大争议。正如这个节目的名称所显示的,它是完全中国式的,几个精挑细选的男子,在父母的陪同下,通过一些环节来选择伴侣,某种程度上这当然也是父母在选儿媳。


有两对父母,公然宣称,自己在孩子面前拥有话语权。一个23岁的嘻哈小伙,看上了40岁的女嘉宾,但是直接被母亲给否决了,他委屈地坐到父母旁边,并没有任何反对的表示。

 

据说接下来的一期会是丈母娘选女婿,但是就已经播出的一期来看,对女性有相当大的不公。几位男嘉宾坐在一个房间内,女嘉宾登场后,他们会评头论足,“身材好棒”“这是我的菜”,他们以及他们的父母,代表全社会在审视女性。第一个上场的女孩高学历,性格好,但是被定位为长相不佳,第二位肤白貌美又有钱,但是节目却聚焦在她40岁的年龄。最终,5对夫妇和他们的孩子,一起表达了对大龄女子的歧视



因为40岁的年龄,林嘉莉在《中国式相亲》中受到许多关注与争议。

 

这种所谓的真人秀节目当然具有表演性,如果谁相信它是完全真实的,谁就弱智了。但是,恰恰是因为这是一场事先安排好的演出(至少在某些环节是如此),体现了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和审美观。


据说,节目组把大量时间都花在调研和寻找嘉宾上,整个节目,被定位为“让父母放心”,理所当然地给予父母更大的话语权。无意间,节目也展示了中国式的亲子关系,子女的听话与父母掌控欲被展示无遗

 

大多数嘉宾都是90后,他们的父母却从内心深处流露出一种“腐朽”的价值观:会不会做家务?愿不愿意多生两个小孩?如果满意,则赞一句,你和我们家儿子最配了。这些父母都生活在城市,但观念之陈旧,让人怀疑当下是否已经进入21世纪。台下的观众,大多也是年轻女性,节目组的用意,大概是给她们一个学习的机会,如何讨好你的公公婆婆,真是一个课题。这样的节目,不但有“包办婚姻”的味道,更让女性降低为从属地位。被审视,被挑选,被嘲讽,被安慰,在这一整套程序中,女性都要努力表现,她们属于卖方,而市场看起来很残酷。


2


相亲流行:年轻人被工作盘剥日益严重

 

最近几年,中国的电视相亲节目大行其道,主流卫视的相亲节目,有五六个之多。这种节目的流行,反映出严酷的现实:某婚恋网站的报告显示,在大城市中,相亲已经非常流行。28岁“轻熟女”和33岁“优质男”最受欢迎,而“赶场式相亲”城市中深圳、北京以及广州排名前三,而多数单身者都遭受催婚的困扰。在这个激烈的市场中,女性之间的竞争更为惨烈,30岁以上,就有可能被社会舆论归入“剩女”之列。



将家人意见纳入相亲流程,是《中国式相亲》的特点。


相亲的流行,反映出年轻人被工作盘剥得相当严重。相亲市场背后,是一个同样残酷的就业市场,大多数年轻人都需要经常加班,从而缺乏社交机会。这本来是一个以谈恋爱为主的年龄,却根本无恋爱可谈。


北上广深,是适婚青年最集中的城市,同时也是工作压力最大的城市,这些年轻人不得不选择相亲这一条尴尬的道路。相亲的本质,是增加认识异性的机会,在上班的途中,地铁挤得要死,人流密集,但渴望爱情的青年,竟然无缘结识彼此,还要靠介绍人帮忙,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中国婚姻史稿》

作者: 陈鹏 
版本: 中华书局 2005年1月

本书针对我国婚礼、定婚、结婚、赘婿、养媳等婚姻制度的源流,分别进行了论述。


在90后身上,除了工作强度超大这一时代特征之外,婚恋观富贵传统,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潮流。身边不少年轻人,谈了朋友之后,往往把一票否决权交给父母,这是相当耐人寻味的现象。


相比于70年代和80年代人,90后更依赖父母。他们大学毕业后,所在城市房价已经高不可攀,大多数都不可能靠自己努力奋斗买房,而他们的父母,这时却是城市的中坚力量,如果父母需要帮子女买房,为何就不能干涉一下婚姻呢?家庭正在成为一个联系更紧密的共同体,来共同抵抗房价以及就业市场的风险。


3


父母“包办”婚姻,是农业社会的回潮?

 

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就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职场上的歧视无处不在,这让女性在就业和工作上的压力更大。节目中的那位女嘉宾,身材、气质与长相都属上佳,在上海有店有房有车,几位男嘉宾本来都中意于她,但是当她的VCR播放后,“35岁,我靠自己吃饭,今年,我40岁”,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励志故事,如果她是男性,想必会倾倒众多女青年,但是当她的年龄曝光后,包括主持人、男嘉宾及其父母以及台下观众在内的大量女青年,都发出一声惊呼。没有一对父母对她有兴趣。

 

40岁对婚恋市场的女性来说,似乎已到了可怕的年纪。30岁之后,女性面对的压力就明显增大。从30到40岁之间,经济上有所保障,心理上也更为成熟,对自己与社会也更为了解,对一个人来说应该是最具魅力的时段,但是对于还没结婚的女性而言,则要面对逐渐增大的压力。



《人类婚姻史》

作者: [芬兰] 爱德华·亚历山大·韦斯特马克 
版本: 商务印书馆 2015年1月

 

中国女性就是这样在职场与情场的双重威逼之下,奋力打开局面。因此,当人们看到邓文迪女士和小鲜肉走在一起时,觉得无比解气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现实的尴尬:在婚恋“市场”上,距离女性能与男性实现平等的时代,还要等多久?


和女性所面对的这种压力相比,另一个现象也很有趣:中国都市女性,至少在外观上,普遍比男性更为赏心悦目。这让人觉得,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女性的美丽本身就是一种对不公的抵抗。


《中国式相亲》所反映的,未必是全部的真实,尤其是在大城市,女性的独立性正在日益增强。调查显示,在大城市的所谓“剩男剩女”中,享受单身状态的达到8%。他们当然是少数派,但是这种价值观也不容忽视,某种程度上,它是真正都市性的;而那种父母包办式的婚姻,只是农业社会的回潮。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张丰;编辑:走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扫一扫,赏给书评君一个可爱多?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青春版《红楼梦》美国大选 | 中年人丑态 | 人生无意义 | 小津安二郎 | 《你的名字。》疯狂学而思 | 作家的脸 | 语文教育 | 二十四节气 | 博物君 | 朋友圈 |《西部世界》黄永玉 | 高房价 | 追风筝的人 | 胡适 | 钱理群 | 南锣鼓巷 | 篡改历史 | 抑郁症 | 荒木经惟 | 沈石溪 | 少年读经 | 洗稿 | 加缪 | 心灵鸡汤 | 帕慕克 | 龙榆生 | 奥兹 | 奥威尔 | 阿列克谢耶维奇 | 国学 | 民国试卷 | 弟子规 | 小王子



点击图片

购买《加缪文集》

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