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十九工作室 #
作啊啊者 | 卢柏沄
毕业设计 | 共生——月亮湾节点规划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 | 吴祥艳、丁圆、张茜
校外指导 | 宋刚、杨海明
2020年千里行提名奖
2020年毕业设计一等奖
中央美院美术馆馆藏作品
特别感谢老师们在毕设期间对我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也很感谢所有的答辩老师给我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毕设最终成果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婺源蓝冠噪鹛保护概念规划(卢柏沄、严子莲),另一部分是月亮湾节点规划设计(卢柏沄)。
2020年的疫情夺去数万人的生命,也让人们对野生动物的情感由此变得复杂。人类如何与野生动物更好的共存,是我们当下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蓝冠噪鹛是中国的特有鸟种,繁殖地仅分布于婺源县,属极危物种,具有极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作为亲人鸟种,蓝冠噪鹛繁殖地通常选择于村落附近的生态林中。近年来,由于人类对生态林的破坏与干扰,蓝冠噪鹛的繁殖生境受到威胁。我们以保护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其繁殖地及生态链的研究,做出婺源蓝冠噪鹛保护地概念规划。随后我选择了蓝冠噪鹛种群交流廊道中的关键节点——月亮湾进行进一步规划设计。通过对“鸟-人-地”关系关系的思考,设计呈现出低影响、低姿态设计的态度。
一 | 研究框架
二 | 区域概况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乐安河的发源地,地处赣、皖、浙三省交界。地处中亚热带,具有东亚季风区的特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霜期较短、四季分明。4-6月为明显雨季。地貌以中低山、丘陵为主,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徐斜,境内山脉以大鄣山为主。境内各河流除长溪水、镇头水、池淮溪、东流水、南河外均呈东北向西南,流入星江河,注入饶河,最后流向鄱阳湖与长江。
婺源拥有丰富的鸟类资源,并且还保存有一些特殊鸟种的独立群体,例如蓝冠噪鹛、白腿小隼、小太平鸟等。在婺源森林鸟类自然保护区中,有国家I级保护鸟类6种,国家II级保护鸟类40种,省级保护动物55种。
▲此图片来源于网络
1/习性:
·四月—七月在婺源繁殖
·食物以昆虫为主
·为典型的合作繁殖鸟种
·亲人鸟种,繁殖地靠近人类村庄
蓝冠噪鹛的天敌以蛇类、赤腹松鼠为主,食物以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鞘翅目等昆虫为主,偶尔也会吃点小构树、三月泡的果实。它们和乌鸫、丝光椋鸟、白头鹎等鸟是好朋友,会合作御敌,和灰卷尾、松鸭、红嘴蓝鹊等鸟是对头,会有敌对警戒行为。
目前蓝冠噪鹛繁殖地全都是靠近人类村庄的,那么它和人之间的距离感到底是怎样的呢?根据查阅论文资料,我找出了它和人之间的距离“红线”。
上侧两张图体现的是蓝冠噪鹛与观鸟者之间的红线距离,下侧两张体现的是其他人(村民、普通游客等)与观鸟者之间的红线距离。将两者对比起来看,我们就能发现,观鸟活动对于蓝冠噪鹛的繁殖地的正常选择造成了很大干扰,所以需要对观鸟行为进行合理限制。
2、将现有散点状保护区连接为网络化空间结构,并且实现保护地管理信息共享。3、为相关方面科学家提供充分且有价值的研究资料,提升普通公众鸟类保护意识。根据所查文献资料显示,影响蓝冠噪鹛繁殖地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为海拔、距水源距离、距村庄距离、森林类型及范围。代入相关数据后将满足蓝冠噪鹛繁殖地要求的海拔100m以下、距水源距离1km以内、距村庄距离250m以内、森林类型及范围等条件的区域在以婺源为底的图上将其进行重叠,最终得到满足所有条件的蓝冠噪鹛最适繁殖地生境范围。
▲蓝冠噪鹛三区划分
▲蓝冠噪鹛及其相关鸟类三区划分
保护要求:执行最严格保护,保持生态系统自然过程,严格控制水、森林、农田等各项污染,禁止在核心区内使用农药、杀虫剂等一切有毒危害物。禁止进行大规模生产建设。禁止任何破坏鸟生境的行为。禁止建设非保护用途建筑设施、设备。严禁非管理、科研人员进入。保护要求:严格保护,严格控制各项污染,禁止使用农药、杀虫剂等一切有毒危害物。限制游客数量。保护要求:一般保护,在保护前提下引导可持续发展,限制游客数量。将之前所得出的结论结合婺源县上位规划,推导出婺源县蓝冠噪鹛种群交流廊道及各保护片区功能划分。
▲蓝冠噪鹛种群交流廊道
▲功能划分
由此,我们发现了几个关键性的节点,我们婺源组的同学们也针对不同的节点各自进行设计。我所选择的节点是位于秋口镇月亮湾旁的石门村和金盘村的蓝冠噪鹛繁殖点。节点的主要功能为蓝冠噪鹛和其它鸟类的保护及科研教育。
四 | 月亮湾节点规划设计研究
▲设计红线
月亮湾坐落于秋口镇金盘村附近,距离县城五里左右。设计红线为月亮湾内石门村与金盘村蓝冠噪鹛繁殖点区域,面积约35公顷。3、建立鸟—人—地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促进可持续发展。以鸟类保护、研究、科普为主导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片区。
▲三区划分
核心区覆盖蓝冠噪鹛繁殖地、重要食源地、重要水源地,强调无干扰。生态保育区涵盖蓝冠噪鹛一般食源地、夜宿地,强调少干扰。缓冲区涵盖两侧村庄和月亮湾景点,强调鸟与人之间距离。其中核心区部分将会采取严格的人流限制措施。其余部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人流限制。场地整体瞬时人流不大于650人次,全年可游天数不大于240天,全年游客量不大于18.72万人次。
▲功能分区
结合各区保护要求及场地的具体需求和现状条件,划分场地的功能分区。
▲蓝冠噪鹛节点间迁移扩散示意及月亮湾区域扩散示意
▲视线分析
▲平面图
▲1-1剖面图
▲2-2剖面图
▲3-3剖面图
▲专项分析
·保留现有绿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补植,核心区域内除鸟类食源地,其余农田进行退耕还林。·蓝冠噪鹛的夜宿地与繁殖地为不可进入区域,严格禁止非相关科研人员进入。·监测点位分布于繁殖地、夜宿地与重要食源地,间隔距离按100m设置。
▲道路与限制性进入区域分析
道路分为三个等级,二、三级均为步行道,主要是依据现有道路、场地肌理和人群需求来进行划分。河面上增设了几处桥,除了连接两侧交通外,也对水面区域进行了划分,使月亮湾游客被限制在南部区域。
▲路径分析
根据使用人群的需求进行划分,将其分为科研人员路线、观鸟人员路线、普通游客路线三类。科研人员路线的部分区段仅供相关科研人员进入。
▲植物分析
坚持本地植物优先原则,繁殖地现状植物以枫杨、枫香、河柳群落、苦槠、毛竹混交林、马尾松、木荷混交幼林、毛竹、杉木、枇杷、板栗、茶园、菜地与其它四旁树等为主。考虑到蓝冠噪鹛迁入繁殖地后, 偏向选择樟树、枫香、枫杨、苦槠等的枝梢间筑巢,在其繁殖地可适当多补种此类树种。增大巢树下草本植物密度。使草本植物盖度达60%—90%。在鸟类食源区保留现状农田,适当改变其种植结构,种植鸟类喜欢的农作物。湿地区根据鸟类食源选择、觅食空间选择自我维持性强的乡土植被。为涉禽鸟类提供食源和浅滩。
基于希望对场地低干扰、低影响的态度,我进行了下一步的节点设计。
▲游客中心
游客中心位于石门村村庄入口,其南侧设有生态停车场。此处负责向游客提供鸟类讯息及科普平台、汇报天气信息、售卖相关文创及当地土特产。
# 鸟类研究中心 #
▲鸟类研究中心
1为科研人员提供科考、研究蓝冠噪鹛及其他珍稀鸟类的场地及设施;建筑采用覆土建筑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场地原环境的破坏与干扰,最大限度的保证场地的生态性。
▲观鸟廊道
30m
场地内有大量的观鸟需求,每年都有许多鸟友来此拍摄蓝冠噪鹛。为当地带来观鸟收益的同时,也对蓝冠噪鹛繁殖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如何平衡鸟的环境、空间需求与人的观鸟、利益需求成为人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我对各区域进行了限制,严格禁止游客在核心区进行观鸟活动,将观鸟活动限制在“鸟与人的红线范围”外的固定区域内。场地一共设置了两处观鸟区,两处皆为隔河观鸟。根据场地距繁殖地距离的不同,西南部为廊道式观鸟,东北部为塔式观鸟。
▲观鸟塔,观鸟廊道和观鸟塔都是基于生态和低干扰的原则进行设计,外部种植本土攀缘植物。
100m
▲月亮湾码头,观景、乘竹筏、看渔翁撒网表演。
# 竹筏浮桥 #
▲竹筏浮桥
当遇到较强水流和恶劣天气时,竹筏浮桥可以彼此松开,方便行洪,保障人们的安全。
▲露营区
露营区是将村庄附近空地区域进行重新利用。并将其与蓝冠噪鹛繁殖区严格分开。
▲概念图
场地设置线上线下两种体验方式。线下体验为直接进入场地,线上体验则分为两类:云端体验及线上实时查看监测点信息。
▲线上体验界面
▲线上游览界面
云端体验包括场地的线上游览;发布鸟类相关热门信息;向爱鸟人士推荐可行的生态观鸟路线;定期举办线上活动、发布线下活动通知;出售相关文创作品及当地土特产;进行普法教育等等。
▲查看监测点信息
通过手机权限分级查看,人们可以实时获得监测点位的数据信息,例如天气状况、新增鸟巢数量及鸟巢点位、监控点音视频等等,方便专家学者更好的获得科研资料,同时也提供向大众进行科普展示教育的趣味学习资料。
五 | 结语
此次毕设虽然由于疫情不能到现场调研留下许多遗憾,但也给我带来一些思考。我认为人与自然、人与野生动物不应该是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而应当是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关系。在设计中,我认为不能仅考虑某一方的需求,造成场地失衡,而是应当多方考虑,既倾听人也倾听鸟的需求,时刻记得我们是在同一片大自然的土地上共同生活。
参考引用:
[1] 吕富来.从蓝冠噪鹛发现100周年说起[J].乡村文化,2019.
[2] 黄慧琴.蓝冠噪鹛(Garrulax courtoisi)繁殖期生境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东北林业大学,2016.
[3] 石金泽.婺源蓝冠噪鹛(Garrulax courtoisi)繁殖生态及种群生存力分析[D]. 东北:东北林业大学,2017.
[4] 洪元华,俞社保,廖为明.婺源黄喉噪鹛繁殖生境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06).
[5] 何芬奇,林剑声,王英永,等.婺源鸟类纪录解析[J]. 动物学杂志.2014,49(02).
[6] 何芬奇,林剑声,闻丞,等.婺源靛冠噪鹛生物学初探[J]. 动物学杂志.2017,(01). [7] 廖为明,洪元华,俞社保,等.婺源黄喉噪鹛繁殖生态及其与村落风水林关系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9(05).
[8] 黄培.黄喉噪鹛之谜[J].森林与人类.2010.
[9] 黄慧琴,石金泽,孙志勇,等.江西省鸟类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特征[J].四川动物.2016,35(5).
[10] 郑磐基.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小区的研究[J].环境与开发.1994,9(3).
[11] 孙国宇.基于鸟类栖息地保护的中牟县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D].河南:河南农业大学,2018.
[12] 孙立汉.石臼坨鸟类保护区规划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4,10(3).
[13]孙鸿雁,唐芳林,周红斌,等.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启示[J].林业建设.2012.
[14] 王志勇,余建源.上海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规划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1992,11(5).
[15] 卢静一.关于北戴河鸟类保护区的规划探讨[J].建筑与规划.2009,23(4).
衷心的感谢老师们、家人们、朋友们、同学们、学姐学长们、学弟学妹们在毕设期间给与我的所有帮助!
卢柏沄 | 微信号
#毕业作品不断更新中,敬请关注
【2020毕业季相关链接】 点击图片跳转
| 景观专业 |
| 室内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