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民间老太太在病人身上“捉跳疙瘩”的故事

认真脸 72物候元气生活 2022-07-20



先说一个民间老太太

在病人身上“捉跳疙瘩”的故事


2008年底,一名叫陈宗和的中医在论坛上发帖,讲述了他被一位默默无闻的家乡按摩老师使用腹部按摩法治疗肠胃病之后,大为折服,从而偷师学习“捉悸痞”的故事。


这名按摩师当年是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她称这个治法为祖传绝技,名“捉跳疙瘩”。


分享一些故事原文:


她用食中无名三个指头压在我腹部一个点上,轻轻揉压。我自身感觉被按摩的部位稍稍有些酸胀而已。揉了大概一二百下,肚子里开始有响动,是气水走窜的那种声音。


 这时她慢慢加大了手上的力道,并且对我说:“想放屁就放,想拉稀就说,千万别不好意思憋着啊。”我答应了一声。


又揉了大概一百下左右吧,开始排气了,一个紧接一个的,觉得很不好意思了。


这个时候,老太太手上的力道也很重了。果然是很疼啊,怎么形容呢,就像有根铁管子穿进身体了的感觉似的,又胀又重又疼。有一股气从长强出来,沿着内侧膀胱经,一直胀到天柱那里了,甚至整个头皮都有麻痛的感觉。


学过针灸的同学可能都知道,针灸里有循经传感这么一说,除了用电针,一般有内力又有经验的针灸师才能做到,大面积长距离的传感。我之前也领教过不少名家,但是这种传感的感觉还真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


 “嬷嬷,不行了,疼的受不了,歇会儿吧。”老太太笑了一下,减轻了力道,又揉了五六十下,就停手了。让我喝了一杯温水,又躺了十分钟左右才让我起身。


……


回家的路上一直不断的打嗝矢气,到睡前才有所缓解。本来下午应该排一次的溏便没有排,第二天早晨排便的时候,大便已然成形了。

我对这种神奇的治疗方法充满好奇。
比起传统的针灸汤药和穴位按摩,效果并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治疗方式不对病人身体造成创伤,痛苦的程度可以忍受,并且可以自身情况随时调节和掌握。治疗方式看起来也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所以我决心一定要把这个技术学到手。

(有兴趣的同学可移步<民间中医网-推拿按摩论坛,ngotcmszh.com>观摩全部故事)


由于老太太不传师给他,所以他就偷偷观摩和总结,从中整理出了这套按摩法,雅名之为“捉悸痞”,当年发在论坛,很多人学习和从中得益。我记得当时研究按腹的刘力红老师也推荐过这套方法了。


在这两天的按腹留言里,也有朋友留言推荐了“捉悸痞”按腹法:



只要从自己的肚子上,捉到了一个会痛的跳疙瘩进行按揉,就能够治好多病了,这该是一种什么神奇的体验?




🍃


我们肚子里跳动的硬块,是什么?



我们如果平躺在床上,把手掌稍微用力地按在肚脐眼,一般都能感觉到手底下有一个跳动的点,砰砰,直往上涌。


这个,是我们正常的腹部动脉搏动,并不是我们要捉的东西哦。

只有当病气、邪气聚集在了腹内某个地方,阻挡了血脉的正常流动,而产生了局部的异常跳动,这才是我们要捉的跳疙瘩——捉“悸痞”。

要捉到“悸痞”这个小妖怪,两大要素缺一不可:


1、它是腹内的会跳动的点。


2、按下去是有形的硬块/疙瘩,并且有明显的酸胀、痛感,向周围放射。




每个人捉起来的感受是不同的。花花能捉到自己肚脐旁边有一个酸胀疼、会移动的跳疙瘩,但有的人就捉不到有明显痛感的跳点。


这个疙瘩跳得越浅层,说明“邪气”的力量越大。慢慢把堵塞在这里的病邪气按弱,按消失了,气血也就通畅了。




🍃


“捉悸痞”方法

(根据陈中医方法)


❶  找“悸痞点”


体位: 上半身平躺在床上,下肢垂地自然伸直,放松,令腹部拉伸。(平躺在床上也可以)


此时有急性不适,或者有长期慢性病的病人,可能会感觉到腹部某处有明显跳动。


如果没有发现,就把手指轻轻放在脐周的皮肤上,以肚脐为中心画圆圈寻找。慢慢扩大圆的半径,直到寻找到“悸痞点”为止。


身体比较胖、体内脂肪较多的人,要稍微用力按压才能找到。




如果在肚脐旁找到了又跳又痛的跳疙瘩




❷  手势:五指弯曲并拢,五个指头呈梅花形。


把指尖放在疙瘩上轻轻揉压,如果痛感可以忍受,可以把另一只手搭上来增加力度(也就是说可以重力一些按,重按至痛乃泻,轻按无痛乃补)

注意按摩的方向是:以跳的最剧烈,痛感最明显的点为中心,用手指尖绕着跳疙瘩,小范围顺时针旋转
(右→上→左→下这样)

(这一点非常重要,切记哦!!!)


如果能够动用全身心意念、全神贯注,手指就更容易“捉住”跳疙瘩,按摩效果更佳。


注意:按摩前不要吃太饱,若有便感,排空后再揉按。每次以揉按300—500圈为宜。每天1—2次。


按摩结束后:宜饮一杯温水,适当休息后再起身。



按揉“跳疙瘩”的一些注意事项



1、自我按摩以缓和柔性的长期刺激为目的,不要贪多求快。


2、按摩的过程应该感到身心安宁,气脉舒畅。有些跳疙瘩是疼痛拒按的,越按会越难受,不要勉强。


3、正常的排病反应:可能会出现排气、腹泻或便量增多、情绪异常等。


4、按摩一段时间后,跳疙瘩会没那么疼了、移动并向肚脐靠近,这是康复的迹象和表现。如果出现了相反的状况,请立即停止按摩并做相应的检查。


但整个按腹的过程,就是层出不穷的结节、水沟、条索的攻坚战,做好心理准备吧!



🍃


一张脏腑对应图


首发“捉悸痞”的这位陈中医,根据病人部位的记录,参考中医经典和“河图洛书”、易数,以人身五脏对应天地五行,整理出了一张九宫图定位法:



“捉悸痞”九宫图定位法



1区:肾系。主肾脏、膀胱,耳病、骨病,腰脊肩背部的肌肉僵硬疼痛等。


2区:脾系。主脾虚引起的气血虚弱、消化不良、痰湿、习惯性出血证等。

饭量大却不长肉的人,抑郁、情绪差的人,可能会在这个区找到痛点。


3区:肝系。主视力减退、肢体麻木、手足颤抖、关节拘挛等。

很多妇科疾病会在这区找到反应点,肝肾阴虚型的小儿多动症,常按此区也可缓解。


4区:胆系。主口苦、眩晕、胆怯、喜欢叹气等。


5区:脐部。这个区自古禁针宜灸,宜补不宜泻。

这里有按腹大穴神阙穴,所以我们不要按得过重啊。


6区:大肠系。主大便干燥、便秘、便难、头晕、口臭等。


7区:肺系。主咳嗽、哮喘、气管炎症、鼻炎、咽炎等。

还有气短无力、一些皮肤疾病。


8区:胃系。主各种慢性胃疼、反酸、呕吐、打嗝、胃胀等。

另外肝木气盛会克胃土,因情志不舒的头痛和乳房胀痛,按摩8区的反应点也有效果。


9区:心系。主各种心慌、心悸、胸闷、乏力、头晕、健忘等。

心脑血管异常造成的眩晕、失眠,可多按摩9区的反应点。


图里的阿拉伯数字是“洛书”的数字摆法。具体方位如上图。


“捉悸痞”对虚弱证和慢性脏腑病效果比较好。


按到脏腑的对应点时,可能会有一股热流流向大腿,或身体其他部位酸麻胀痛的感觉,这可能就是正向的经络传感了。


另外:此图片仅供大家参考,不代表病情诊断依据。





🍃


Q,揉腹时,咕咕叫的水声是啥?


按腹时经常会听到咕咕叫的水声,这是经年积出来的浊水沟,一潭死水的状态被激荡开了,咕咕,水得温(阳)则流,这是积水流通和消散的声音。


恭喜你找到它,把它揉到完全消散哦。

Q,揉腹时,肚子里的条索、硬块、砂砾状的东西都是些啥?


干净的腹部,按起来应该是柔软的,没有结节阻滞的。


但要知道,腹部——既是真元之所,也是污浊的聚集地。污浊多一分,则真元必少一分。


污浊一多,堵塞了经脉,就会产生结节、包块、条索,具体那是生气时留下来的气结?还是吃多了生冷形成的“阴寒包块”?还是某个上了年头的淤血?可能只有你知道了。


Q,每天揉腹,会不会太“泄”阳气?


腹部就像是身体肥厚的土壤,如果有很多硬块、条索、结节,就像是土壤板结了,不但不能涵水,也不易食物温化、腐熟。


揉腹是一个“疏土补阳”的过程,每天排排三浊,真元之气才有空间壮大。




🍃


两个按腹的常见问题


Q,揉腹什么时候为好?


全天都可以按,晚上在9、10点之前为佳。因为有些人睡前越按越精神,不利于入眠。


一个晚上很精神的小朋友


刘力红老师的建议:个人体会,导引按蹻比较方便的操作时间是早上5—7点,这个时段也叫卯时,手阳明大肠经在这个时候流注。此时按蹻按腹,首先改善的就是手阳明。


阳明大肠主管人体的降,这个时代的很多病都与降得不好有关,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


而要调降,要在大肠流注的时候能够起来,我们首先要调整的就是起居作息,你要是熬夜,那5点你睡得正香呢。


Q,例假期间能按吗?


经期是可以按摩的。若经量正常或偏少者可用正常力度,若经量偏多,手法要轻柔缓和。有些时候有缓解痛经的效果。


孕妇、内脏出血、有肿瘤这些不按。



 ❤


有坚持了“捉悸痞”的朋友说,慢慢地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了变化:


腰围细了,脸上有光泽了,以前因胆结石而造成的肠胃不适也基本没有了,看起来像换了个人似的。


如果有缘之人通过实践且受益了,就多多谢谢他和那位民间中医吧~




本篇也是

“立秋,15天清废水补土计划”的第5篇。


前4篇:




捉“跳疙瘩”时,遇到啥好玩的事儿,记得来留言告诉我哦~






-==72物候元气生活==-
节气 • 物候 •草木 • 菜蔬 • 自然疗法

“我希望,这里有你想去的四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