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海诚失手了吗?这是一场阴晴难料的羁绊

Ella 看电影看到死 2021-08-11


看死君:昨天,新海诚导演的新作《天气之子》在国内正式公映;但不同于三年前《你的名字。》收获的空前好评,这次则面临着口碑两极分化的局面。豆瓣上,《你的名字。》至今高达8.4分,而《天气之子》才上映两天,就已经跌到7.1分。



所以,新海诚这次真的失手了吗?在国内观众给予《天气之子》的差评中,有人说“剧情很迷很狗血,配乐煽情过度”,也有人说“结构太松散,逻辑有漏洞”,还有人则依然揪着新海诚的“壁纸狂魔”人设死死不放,认为除了画面,一无是处”。



但其实也不乏有很多影迷给《天气之子》打出好评,认为新海诚依然保持了自己既有的高水准,无论是影片中男女主角的少年情愫,还是东京这座城市的时空感,以及对连绵不绝的雨季的细部呈现,都做到了尽善尽美。而影片结尾处那句“东京原本就是海”更让整个故事有了真正的栖息之所。



作者| Ella

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继2016年以《你的名字。》席卷日本本土票房后,新海诚三年后的新作《天气之子》再次创造票房佳绩。自今年7月份在日本上映以来,已经收获了135亿日元的票房,暂列日本年度票房冠军,也成了这三年来唯一一部票房破百亿的日本动画。



三年前的巨大成功,让新海诚在制作《天气之子》时有了更强的底气。虽然难免会有“难以超越前作”的压力,但至少没了资金方面的顾虑,操作起来也更加游刃有余。在我看来,《天气之子》依然是新海诚风格的一次大集合,或者准确地说,更像是《你的名字。》的一种延续。



强烈的沉浸感,是我在看《天气之子》时最为直观的感受。近两个小时的视觉冲击,不断接近着CG动画的极限。一直下雨的东京,潮湿的夏日街道,闪闪发光的通天光柱,这些唯美而真实的画面,依然是我们最熟悉的那个新海诚。


新海诚导演


细腻而微妙的雨景,让人想起《言叶之庭》里绵绵的雨天,同样一眼望不到边;努力奔跑着踩过积水、冲上顶楼的帆高,则让人想起《你的名字。》里泷的身影,他也是以同样的少年姿态去跟另一个人重逢。



还有不同维度世界之间的转换,雨水幻化成鱼,气候的轰然巨变,光束、闪电、天空,这些都暗示着,影片《天气之子》所延续的逻辑起点,依然是前作《你的名字。》中的那种“小情感”与“大世界”之间的羁绊。



在我看来,一方面,梦幻般的自然意像体现了新海诚对光影变化和高饱和色彩的把握能力,逼真的纵深感有助于角色构建和氛围营造;另一方面,影片中大量旁白的强烈衬托,则呈现出充沛的私人情绪,可以看作新海诚又一次自我情感投射。



影片讲述了离家少年帆高在东京的一系列奇遇。身无分文的他到了一家专门研究奇闻的出版社,成为一名写手。而在为“晴女”题材寻找资料的过程中,他渐渐得知少女阳菜具有改变天气的超能力,两个人因而被无形的命运之力牵绊在了一起。东京此时陷入连日大雨,而“晴女”阳菜需要在牺牲自己和拯救城市之间作出自己的选择。



这种与宏大世界观相伴的男女情感模式,其实在新海诚早年的动画短片《星之声》和《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中就曾运用过。直到他在《你的名字。》里再度使用这种“世界系的情感制式”,才意外地获得轰动性效应,让全世界都知道了“新海诚”这三个字。



这样的情感制式,在跟与现实世界平行存在的另一个世界的烘托下,被覆上了一层神秘而感伤的面纱。天气神社所信奉的民间信仰,巫女控制气象的奇妙能力和逃不过的悲剧人生,停不下来的雨季,以及与神明绑定的预言和活人献祭传说,使男女主角的命运变得更为扑朔迷离。



而观众们也不断面临着这样的困惑:男女主角之间的情感,是否和电影中那个被大雨倾覆的东京一样,具备了某种超现实的力量。无论是打在主人公身上的雨滴还是那复调般的雨季,无疑都来自于真实世界,是触手可及的。而正是这一“摹写式”的刻画,让观众们产生了某种真实感。



但是,影片中的一系列“超现实”构想,比如完全脱离客观定律的反常气象,比如女主有操控天气的异能,比如男主做过的关于“晴女”的梦境,再比如女主在入住酒店后的清晨突然彻底消失不见,这一切又将我们活生生地从“真实”的预设中拽离,坠入另一个摇摇晃晃的“新世界”。在那个世界里,社会功能被削弱了,常规的科学手段无法阻挡大雨,反而是带有迷信色彩的民俗手段能够拯救都市。



无疑,新海诚总是热衷于在“真实”与“虚幻”之间探索爱——世界之爱和男女之爱。有趣的是,看似很宏大的框架下,他所追索的爱又都是剥离社会责任的,是小格局的。如此庞大的世界体系却只是男女主角接近彼此、拥抱彼此的渠道,并不负责承担任何使命以及扭转命运的功能。《你的名字。》里的时空穿越,《天气之子》里两个世界的碰撞,皆是如此。



在《天气之子》中,帆高和阳菜不是为了使命去爱,是为了爱而去爱;这样的情感注定是自我的,是纯粹的,甚至是不需要动机的。当我们真正理解了新海诚影像世界中这一以贯之的逻辑模式后,也许就不会有人再对阳菜“选择追求自己的爱”而感到耿耿于怀了。



阳菜在“东京”和“帆高”之间,选择了后者,代价便是东京长达三年的雨季。如果从道德伦理层面讨论新海诚的创作态度,或许很容易陷入某种悖论。比如有人认为《天气之子》是反社会的,因为它对于自然灾害给社会带来的后果过于敷衍;但其实电影中处处都充满了人性的力量,这种温柔而坚定的力量早已融入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



阳菜和帆高之间命运羁绊的惺惺相惜,被放置在警察等群体所代表的“社会权力”的背景下,却无形间散发出动人的光辉。如果硬要说新海诚反社会,那么也许就在于,他拼命地想让观众相信,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上,还有美好的东西存在着,而那是不受任何社会力量所束缚的,是可以超脱命运的计划,只要个体的内心还保留着对爱的执念。



就如帆高在心里所默念的那样:“神啊,请不要从我们这里夺走什么。”而帆高找寻阳菜的过程可以看做是对神隐、对世界的“反叛”,这是一次突破现实、向超现实挺进的实验。



当他们如愿以偿一起平安回归现实世界时,来自“现实世界”的反噬再次上演。这便是新海诚想要表达的,当个体在面对社会力量的压制时,是否还拥有爱的能力?或者换句话说,个体能否在险境之下抛开一切用力去爱呢?



两颗心从疏离到相知的过程,往往是人世间最动人的风景,无论是《秒速5厘米》、《言叶之庭》抑或《你的名字。》,都绕不开这样的母题。而耗时三年的新作《天气之子》,也依旧是“世界系下的物哀思想”的表达。然而可惜的是,尽管有精致的画面和RADWIMPS一流配乐的加持,新海诚一直饱受诟病的叙事问题这次仍然很难忽视。



相较于《你的名字。》,影片《天气之子》略显疲乏的戏剧冲突,使得叙事结构散乱的问题更加明显。意识流的散文式叙事手法,并没能让故事变得更饱满,反而在人物过于平面化的刻画下趋于支离破碎。



而一些逻辑上的bug也多少有点影响观感。譬如帆高究竟为何始终不愿回到海岛的家,是什么强大的推力让他即使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仍然执意驻留东京?未成年少年揣着枪支,而少女却丝毫不顾自身危险还相守在他身边?以及男女主角彼此的牵挂和爱恋缺少铺垫,等等。



这些设定很容易让人有这样的感觉,仿佛剧中人物的一切行为都不需要理由,甚至还有点违反常理。如果没有音乐和画面的烘托,观众可能很难跟随故事的行进脉络真正“入戏”。



不过话说回来,新海诚在创作《天气之子》过程中,并没有因为《你的名字。》的大获成功就与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驰,反而在“坚守自己的原则”上越走越远。这点似乎正如电影中那两个为了拯救至爱、不惜放弃世界的少年少女一样,总是带着一丝笨拙的勇气,真实而美好。



作者| Ella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 近 期 热 文 】


11月的狂欢,谁将成为下一个爆款

那个哭成狗的你,也曾这样爱过吧
小丑丢了魂,票房再高也难成经典
甜茶张震主演的科幻神作,绝对爆
一代人终将长大,但总有人正少年
全网都在夸的华裔女星,有多传奇
古天乐生日!生活就是开工再开工
这种故事,配不上李安导演的才华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名人荐片|迷颜|电影节|花园|吉光片羽

纸上马戏团|影人纪念日|鲸鱼放映室

合作投稿 | kdykds@163.com;微信 | kdykd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