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请别以“骂《小丑》”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

猪事丁 看电影看到死 2021-08-11


继去年威尼斯爆款《罗马》引发全球破次元观影热潮后,今年的《小丑》继续燃烧这把火。从拿下威尼斯金狮,到十月初全球陆续公映,再到近日流媒体上线。在“预热”了将近两个多月后,中国影迷们也终于全面得见《小丑》真容。



与此同时,尽管《小丑》已然被业界公认为顶级年度佳作,但难免也会有一些影迷感叹:“或许是被捧得太高的缘故,看完并不如预期中那么神。”这样的感叹固然能够理解,毕竟观影口味因人而异。但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每当有《小丑》这样的高分电影面世,便总会有个别影迷跳出来开骂,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许,这就是“小丑”与“跳梁小丑”的区别。



在我心目中,《小丑》就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杰作;而我们真的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主流电影了。我们早已在以漫威宇宙为首的娱乐电影的泡沫里沉溺了太久。而《小丑》尽管是以DC之名亮相,但它骨子里的反类型气息,其实早已远远超脱了超英电影本身。



就影片《小丑》的受众广泛性看来,其文化传播力度及社会讨论广泛度,就已经超越了这两年来许多大导演出品的艺术电影。五千万美元左右的制片成本,截至今天,全球票房已突破10亿美元,成为华纳兄弟历史上第六部全球票房破十亿的作品。从世界顶级电影节的最高奖到亮眼的全球票房收入,它所依靠的绝不仅仅是单纯的超英电影的噱头。

 


与以往的DC电影有所不同的是,《小丑》还未上演就跟超英系列“划清了界限”,剧本与漫画基本没有太大关系。它只是带着DC背景,以特立独行的姿态与艺术电影硬扛,比很多自诩批判的影片带着更强烈的警示色彩。



如果说,诺兰的《黑暗骑士》是将英雄黑暗化,让社会从英雄化的艺术虚拟中清醒,那么今天的《小丑》,则是将黑暗个人化,让人明白恶魔都是人变的,每一位观看电影的观众也许都能在其中洞见自己心里的小丑。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敬请留意。


 

一个人的喜剧

 

就DC漫画电影中的反派角色而言,小丑应当说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了。这也得益于一大批优秀的演员对“小丑”的塑造,凯撒·罗梅罗、马克·哈米尔、杰克·尼科尔森、希斯·莱杰,以及杰瑞德·莱托,他们以各自的方式诠释出不同的小丑形象。



但这么多年来,鲜有人像《小丑》一样从成因和动机上打造角色。可以说,华金·菲尼克斯与导演托德·菲利普斯联手打造的这部电影,从立意上就别出心裁。

 


影片背景设定在1981年的哥谭市,社会周而复始地实践马太效应,富人更富穷人更穷。正如导演托德·菲利普斯所形容,哥谭是个正在经历垃圾围城、劳工纠纷、鼠疫泛滥的肮脏城市。


影片从开场戏,就已然在氛围上做大量的铺垫;而最为让人惊喜的,无疑是那诡异氛围与癫狂表演的相得益彰,那种慢慢迭起及至疯狂的渗透感,是对心理上的全新刺激。

 


影片的开始是一个音画同步的序幕,背景音播放着关于清洁工罢工的新闻,而画面用推轨镜头慢慢地推到正在化小丑妆的亚瑟身后。窗外是冰冷寥落的铁索桥,阴沉的天色配合屋内的环境,室内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的同事,唯独亚瑟一人坐在高大的化妆镜前,脸上强行扯开的笑与眼角流出的泪,在视觉上营造出异常诡异的气氛。

 


三两个镜头便完成点题,强行假装的微笑,呼应影片中不时出现的那句“他的出生就是要给世界带来喜悦和欢笑”,这是亚瑟成为小丑前一直挣扎的事,造就影片中的关键元素“笑”。

 


画面上没有任何多余,直接切换到亚瑟在街上扮演小丑,亚瑟的舞台从室内转换到80年代色情影院与乐器行比邻的室外。菲尼克斯在这个镜头中第一次表现出“小丑”的音乐性,而这短暂的不到十秒的镜头,这种保留在灵魂中的音乐性,也为影片后期亚瑟丰富的肢体动作做好了铺垫。

 


其后画面几乎没有给观众太多的心理准备,亚瑟的广告牌无端被抢,画面瞬间变速。浅景深镜头在突出追逐的几个焦点人物之外,虚化的街道背景大楼则形成城市的高压感。一系列流畅的追赶动作以蒙太奇表现街头狂奔、马路穿行、后巷殴打,并且出现了全片中唯一的一次斜角俯视镜头。

 


继而是亚瑟被打后蜷缩在地的特写镜头,他被人打到捂住下身挣扎。此处,菲尼克斯还做出一个伸手拉回广告牌的动作,但早已无力修补,而他还将承担赔偿。简单的几处细节,便直接勾画出人物孤独、凄惨的处境。

 


从整体剧作上而言,影片完完全全围绕着亚瑟(小丑)这个主要人物进行,影片通过大量精细的描述,展现了亚瑟这位情绪病患者,这位梦想成为单口相声喜剧演员的街头小丑艺人,从卑微的失败者到癫狂的复仇者的转变。


在色调及布景上,影片则尽量贴合80年代美国城市的格调,整体暗沉阴冷色的城市环境,表现出压抑、沉闷的氛围。

 


而几乎所有配角都是诱导亚瑟心中魔鬼诞生的触发机制,影片以角色带动叙事,凭一个角色本身的矛盾性和冲突性完成戏剧结构及张力,这也要求在每一处角色细节上都必须做到精益求精。环境因素、声音元素以及灯光等等,都得高度配合人物的状态从而进行叙事。

 


譬如,影片中亚瑟最为标志性的动作,就是病发时会抽搐地大笑,但亚瑟却说,“我的生命中没有一刻开心过”,他的笑注定与快乐无关。病态的大笑、自卑的讪讪而笑、疯狂而狰狞的笑、愤怒时嘴角裂开的恐怖的笑,影片中的每一次“笑”都随着角色境遇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同样是病态的狂笑,在影片开头公车上那一次,明显是公共场合病发时羞耻而压制的狂笑;在调侃侏儒同事时,扭头马上收敛的面部表情,显然是借病故意装出来附和的狂笑。



而在地铁上面对三个斯文败类时,则是心中的“小丑”破胸而出的狂笑;还有影片最后,他戴着手铐在精神病院中的笑,无疑是真正属于“小丑”的狂笑。菲尼克斯在不同环境及状态下展现的狂笑,都带着角色立体的质感。



在将近两个小时的演变中,菲尼克斯复杂多变的面部表情,配合托德·菲利普斯所营造的氛围,完美地演绎出能过随时戴上或摘下小丑面具的亚瑟。



最明显的一幕,是亚瑟在俱乐部观看其他单口相声演员表演时,他用右手记着笔记,然后镜头切换至家中,亚瑟渐渐进入小丑状态,他舞动着上身,镜头换至左手写下“所有人都希望有病的你装没病”(Everybody expect you to behave as if you don’t),而字母“O”上的笑脸更是直接给出暗示。永远使用左手开枪的“小丑”,在真正转变成“小丑”时,能够跳出优雅与扭曲并存的舞姿。



很多人会认为菲尼克斯是一位“方法派”演员,但实际上从“小丑”的演绎来看,菲尼克斯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感觉派,从体型、眼神、动作,细致到自卑时上嘴唇的抖动,以及难以遏制愤怒时鼻翼的收紧,都展现出他对角色更深层的挖掘。



尤其是影片中亚瑟奔跑的姿势,菲尼克斯从开头肢体不协调的笨拙,逐渐到后期与警察街头追赶中越来越敏捷的动作,整体上有意识的变化,是演员完全将自己带入角色并沉浸其中,与影片中的人物一起演化成“小丑”。

 


菲尼克斯的完美演绎,让许多影迷感慨,原来希斯·莱杰之后还有“小丑”。但严格地说,从讲故事的叙事编排来看,影片还是存在一些技术性的缺陷。影片需要两个小时去完成亚瑟与“小丑”之间的切换,所以很早就开始让亚瑟进入异化的状态。而警方在追查杀手过程中的速度比率显然不太符合常理,可以明显看出是为了配合亚瑟异化的剧情安排。


 

尤其是在影片结尾,当“小丑”从警车中被暴动的追随者们救出后,跃上车顶跳出经典舞姿,但镜头一切,亚瑟便穿着病号服、戴着手铐回到了精神病院的观察室。想必会让不少观众感到讶异。但联系亚瑟在影片开头第一次出现在社会心理咨询室时,有个一闪而过的三秒镜头,同样的病号服,同样的观察室,同样的咨询师,挂钟上同样是11:11,这似乎在超现实环境中暗示着,躯体的精神主导者“小丑”已经被完全释放。

 


但换一个角度,将影片理解成亚瑟从第一次心理咨询开始的异化过程,都是其脑中的臆想,似乎也未尝不可。影片在这个设定上,卖了一个诺兰《记忆碎片》式的关子,但却显得有点画蛇添足。从影片整体成色看来,小丑跳上车顶后的癫狂一舞已经推到极致,幻觉中的记忆构造实在显得没有必要。



全面死亡,全面新生

 

影片从头到尾都是一部菲尼克斯的独角戏,所有角色都在衬托着他的“涅槃”。整部影片需要带动观众一直沉浸在从亚瑟到小丑的催化中,其实非常不简单。除了影片在氛围营造上的细致之外,这种缓慢燃烧至熊熊烈火的心理恐怖,也随着剧情的推进会不期然地蔓延到观影者本身。

 


1.个人暴力演化

 

可以说,小丑这一角色的成功在于对其渐进式立体化的性格塑造。影片在表现小丑形象时,并不是卯足力气,一个劲儿地往目标人设上靠。事实上,亚瑟在成就小丑极致癫狂的路上,也在不断地重复着被吞噬与挣扎的纠结。



这也是《小丑》与《黑暗骑士》的最大区别。亚瑟的失败者形象与生活上的心酸,折射在观众心里裂解出某种同理心,这不同于《黑暗骑士》中一开场就到达顶端的恐惧,《小丑》是在亚瑟赖以生存的精神稻草被一根根压断后才堕为癫狂杀人狂。



尽管是哥谭市无人关注的失败者,但在影片伊始,亚瑟还能勉强以仅有的善意压制着心魔“小丑”。影片在亚瑟异化的过程中设置了三重维持亚瑟人性化的假象。第一根稻草是来自于母亲的家庭温暖(彼时还未得悉真实母子关系),以及与邻居的邂逅,姑且称其为情感假象。

 


第二根稻草,是幻想中偶像莫瑞·弗兰克林的肯定,以及期待中来自“父亲”托马斯·韦恩的肯定,这是第二重来自上一代父权赋予的被尊重的假象;而事实上,影片对于亚瑟人性的溃败还设置了一根稻草,开篇时关心其病况的心理咨询师,以及赠他手枪自卫的同事,这二者同时构成被社会普罗大众接纳的假象。

 


影片以一起一伏的节奏推进剧情,当“小丑”第一次出现在地铁上解决三个斯文败类,在灯光幽绿的公厕跳起小丑之舞时,影片开始第一次变速。心理咨询室的关闭,因同事的出卖失去工作,第一重脆弱的假象就这样被击碎。但此时恋人在侧,与母亲的关系温馨,“小丑”虽时隐时现,却尚未冲破束缚。

 


直到在韦恩大宅被告知母亲身份真相,在医院看着电视中偶像莫瑞·弗兰克林对自己的嘲笑,在戏剧院被错认的父亲羞辱,在现实中惊觉一直以来温暖自己的恋人原来只是幻象。影片进行至三分之二处开始第二次变速,将内心的邪恶完全释放,在小丑的油彩中大开杀戒,亲手捂死母亲摆脱情感束缚。

 


影片的高潮出现在亚瑟被莫瑞·弗兰克林邀请至电视节目中表演,当华丽的彩色幕布拉开,亚瑟正式换上了小丑的身份,旋转入场。这副浑然天成的表演场景颇让人想起《黑天鹅》中化身黑天鹅上台时波特曼。而此时的小丑明显已然进入状态,狷狂、诡异,可收放自如地控制狂笑,以一枪打爆偶像的头打破最后一重幻象,亲手夺取控制权。

 


当小丑被救出,在最后的绽放中忘我起舞时,底下乌泱泱疯狂的人群,在乌烟瘴气中推向癫狂的高潮。血液是猩红色的油彩,将小丑的嘴角画开,完成最后浓墨重彩的一笔。自此,成为哥谭市罪恶的精神领袖。

 

影片通过极端的叙事手段塑造出反文化的反英雄角色。它以反悲剧的姿态将嘲讽最大化,带着强烈的个人光环,但有趣的是,这个小丑却不是“英雄”,而是以暴力实现对后现代主流文化的破坏,从而奠定其反文化性质。

 


影片《小丑》以“喜剧”之名,讽刺在不仁社会下堕入魔道的群体,但事实上亚瑟对于自身的魔化又是无能为力的。他渴望瞩目,却只看到自己的渺小;他渴望微笑,却只能靠双手强硬撕扯;他渴望完美,却只能看到一事无成;他渴望被爱与被尊重,却又发现自己卑微得遭人遗弃与轻视。当这些充满悖论的矛盾集于一身,便产生出人们难以想象的最不正当的最为罪过的情绪。因为他在谴责自身、鄙夷自身的过程中,怀着几近死命的仇恨选择肯定自己的缺陷。



2.社会暴力蔓延


事实上,小丑代表了现今社会虚无的叛逆的一切。影片除了展现亚瑟挣脱人性、堕为杀人狂的过程之外,画外音、电视节目以及社会状况的变化也一直辅以社会暴力的副线。



小丑之所以成为哥谭市黑暗势力的领袖,并不简单地因其魔化成杀人狂,所以成为领袖。从影片开篇背景新闻中的罢工、鼠疫、垃圾成堆,发展成为富不仁与仇富群体的敌对示威,到最后的暴动骚乱、黑暗组织的形成,可以说哥谭这座城市是伴随着小丑的“成长”而堕落。

 


想必人性中必定有一种奇特的颠倒,才会以处于暴乱的状态为荣。影片《小丑》中的极端的癫狂,恰恰符合布莱士·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的阐述,看起来越是让人难以置信的人类的状态,在被极端仇恨蒙住双眼的社会中,人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种人的数量之多,往往不可想象。

 


小丑对社会原则的破坏使其成为一个反建制的标志人物。无论角色做了什么违反道德的事,小丑的核心都可以吸引到,任何对社会失望的人,刺激着任何想要看着世界被毁灭的人。



影片在塑造小丑演变过程的同时,描绘的其实是更深层次的社会绝望,是借1982年的哥谭市来表达对至今为止“最好的”民主制度政治秩序的绝望(“Not good but the best”,引用自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Diplomacy》)。



在一个越是看似公平的社会,底层的人越是挣扎在无法改变的泥潭中。正如齐泽克对影片的点评,《小丑》向大家展示的社会绝望与虚无主义僵局,并非一个终极的颓废的末日景象。相反,这是一次警醒,而我们必须在黑暗的虚无主义笼罩前,穿过地狱,向前走得更远。



在影片末尾,亚瑟最终成为了小丑,一个街头暴动社会暗杀的精神性领袖。而现实中,2012年美国科罗拉多一家电影院,正值《黑暗骑士》上映时期,曾有凶徒持枪进入影院扫射,造成12名观众死亡。推特上发起杯葛电影《小丑》的运动。

 


新片《小丑》超越漫威电影,甚至说超越电影媒介本身形成社会话题,不单单是作品本身的出色,更重要的是影片本质上是站在流行文化的尖端,俯视全球社会共有的文化迷失,在短短的122分钟之内,完成小丑个人暴力吞噬与社会暴力蔓延。

 


事实上,《小丑》所传递的社会信息很危险,但比起“危险”本身,更危险的是无视危险。它的出现意味着,我们又多了一部愿意承担起向公众传递社会危险信息的影片。如片中托马斯·韦恩所言,只有懦夫才会躲在小丑面具背后犯罪。那么躲在粉饰太平的美好表象背后,难道就不是懦弱畏缩了吗?

 


正如马丁·斯科塞斯导演早前在《纽约时报》上撰文所言,“电影(cinema)讲的是“启示”——美学、情感和精神上的启示;讲的是“角色”(character)——人的复杂性和他们充满着反差、有时甚至自相矛盾的本性,能彼此伤害、彼此相爱,又能突然直面自我的那种方式。它讲的是在银幕上遭遇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来自被它所戏剧化进行诠释的现实生活,并进一步拓宽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可能性。

 


如果你能真正走进小丑的内心,无疑会对其心里的阴暗感到毛骨悚然。而正是这股渗人而真实的阴暗,让人在走出影院后反思真实生活中的艰难与美好。


这难道不正是电影作为艺术形式之一,所带给人类社会的意义吗?艺术本身并无善恶,善恶只存在于人心的一念之间。善念并不会因为一部作品表现的恶魔而泯灭,恶念也不会因为人们被蒙住双眼而消失。



作者| 猪事丁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 近 期 热 文 】


没想到,有生之年能在影院看到它

跨入韩国电影禁区,我们谈谈女权
甜茶再努力,也挽救不了它的口碑
权游后的爆款美剧,为何口碑不佳
年度最佳俄罗斯电影 , 导演才28岁
新海诚失手了吗?这真是一场羁绊
11月的狂欢,谁将成为下一个爆款
那个哭成狗的你,也曾这样爱过吧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名人荐片|迷颜|电影节|花园|吉光片羽

纸上马戏团|影人纪念日|鲸鱼放映室

合作投稿 | kdykds@163.com;微信 | kdykd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