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部以表演击败《小丑》的电影,真的很美

Pincent 看电影看到死 2021-08-10


看死君:细心的影迷可能会发现,我们在前几天发布的【看电影看到死年度十佳】里,将《小丑》和《马丁·伊登》这两部电影排在了一起,分别位列第八和第九。有趣的是,它俩在去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就已然经历过一场表演上的较量。



犹记得,当《小丑》夺得金狮大奖的那一刻,很多影迷在庆贺之余,也为杰昆·菲尼克斯没能拿到影帝而深感惋惜。这届威尼斯最佳男主角的荣誉,最终颁给了《马丁·伊登》,花落80后意大利男演员卢卡·马里内利之手。


卢卡·马里内利凭借《马丁·伊登》拿下威尼斯影帝


因此,整整半年来,我们最常听到的说法是,如果一部电影能同时拿两个奖,这座影帝奖杯肯定会颁给杰昆·菲尼克斯,而根本轮不到《马丁·伊登》。



时至今日,随着《小丑》和《马丁·伊登》这两部电影被更多影迷看到,才终于有人后知后觉地赞叹起威尼斯当时的选择。


相比《小丑》中用灵魂演戏的杰昆·菲尼克斯,卢卡·马里内利在影片《马丁·伊登》中的演技也丝毫不逊色;可以说,他真的是凭实力拿下的影帝。简言之,《小丑》输得并不冤。



作者| Pincent

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影片《马丁·伊登》改编自杰克·伦敦的同名小说。讲述底层水手马丁·伊登爱上了上流社会的富家小姐伊琳娜,在爱情的激励下努力追求写作事业,最终成为知名作家。但在他登上上流社会的顶峰之后,忽然发现一切都是空虚一场,精神上的折磨无法消除,最后孤身一人走向大海。



1.档案影像资料的独特运用


影片开场不到三分钟,就用到一段档案资料影像,画面上是行进的火车和上街游行的人群,用以表达男主角马丁·伊登愿意用写作来对抗比自己更为强大的世界的雄心壮志。



影片中也引用了不少意大利老电影的段落来展示马丁的内心世界。比如用人物特写片段来帮助描绘马丁的情绪,用伊琳娜面对镜头读信的方式描绘两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浪漫时刻。



因为男主的出身是一名水手,导演便选择在开头20分钟,用行进中的一艘帆船来象征马丁内心的志向。而在电影中后段的位置,导演又用这艘帆船的沉没影像作为时间上的转换;沉船影像出现的呢一刻,也正是马丁内心最失落的时刻,他的挚友离开人世,而爱人将自己拒之门外。



这种用影像资料来刻画人物内心活动的叙事方式,既是导演皮耶特罗·马切罗对他的前作剧情类纪录片《遗失与美好》的手法延续,同时也非常符合杰克·伦敦原著中对男主角大量内心描写的处理方式,并且为影片增添了不少诗意。



2.不断走向观众、最终却远离的马丁·伊登


影片《马丁·伊登》前半部分,有多处镜头展现男主马丁·伊登独自一人朝着镜头前的观众走来。不妨让我们来捋一捋。


第一段是马丁在受到伊琳娜的激励之后,雄心满怀地回家告诉姐夫一家好消息;第二段则是以旁白的方式呈现马丁出海时写给伊琳娜的信;



第三段是马丁出海回来,开始准备认真地追求写作事业;第四段是马丁在事业追求问题上跟姐夫闹掰之后,从家里搬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在家族宴会上马丁遇到了亦师亦友的鲁斯·布里森登,从而影片中第一次出现两人朝前走来的镜头;



第五段是马丁在写作事业上遭受不顺,为了生活,他在农场工作赚钱,还受到病痛的打击;第六段是马丁拿着酒瓶朝观众走来,这也是他生命中最悲痛的时刻之一,遭受了挚友离世的打击,只剩下他独自一人。



而第七段是在装修华丽的住宅里,观众随着多年以后的马丁·伊登,走入他获得世俗成功后的所谓上流生活。



然而,影片在最后半小时进入了新的时间线。很多观众对这部电影评价不高,可能就是因为无法适应人物身上突然发生的这种巨大变化。但其实,男主角卢卡·马里内利的表演非常出色地呈现出了这种反差。



正是从这里开始,一个又一个背对着观众“离去”的镜头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主角。女二开始远离马丁·伊登日渐空虚的生活,而马丁也渐渐远离了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朋友。



在成名后,马丁发现一切只是虚空一场,他甚至在曾经熟悉的码头遇见了年轻时满怀抱负的自己。然而,那个自己早已远去,甚至头也不回地从树林小路中消失不见。



也许马丁的内心深处还保留着一部分当年的自己,但周围所有的一切都改变了。他曾经关心的人和事都已然失去了最初的模样,这让他痛苦到无法忍受。最终,马丁唯有背对着观众,向着大海尽头的落日走去。这种真实、残酷的感觉,不正是现实生活本来的面貌吗?



3.跳出阶级,批判极端个人主义


世人往往习惯于用阶级去套用人性;因此,用阶级框架来看待马丁·伊登与爱人伊琳娜的关系也无可厚非。但其实,对他们从相爱到决裂这整个过程的解读,并非只能局限在阶级层面。



对于马丁·伊登而言,伊琳娜就像一个梦。这个梦激励了他的成功;但最终也因为无法完全企及这个梦,而导致马丁的灭亡。



马丁最初对伊琳娜的疯狂追求,也是马丁对自我内心中理解的完美灵魂的追求。这种追求,就像是我们曾经对这个世界单纯美好的期许,但却并不了解现实中其实存在着很多的局限与枷锁。要知道,唯有坦然接受爱人的缺陷,才能真正拥有超越自我和世俗的爱情。



相较于阶级差异,更是世俗的成功和极端的个人主义才导致这场悲剧。或许,“马丁·伊登这位作者并不存在,他只是你想象力的产物”。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对生存意义的思索,加上梦想的幻灭和现实的欺骗,这些日益折磨着马丁·伊登,而死亡也许才是唯一的解脱。



追根溯源,原著作者杰克·伦敦向来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他也是社会主义的忠实支持者,他的思想曾经受到马克思、斯宾赛等人的影响。显然,《马丁·伊登》这个文本其实是杰克·伦敦对极端个人主义的批判。



马丁·伊登在电影里宣称,“人类一直以来都是奴隶”。他始终信仰着进化法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他还呼唤“不能只关注集体,得相信个人”。



现实中,杰克·伦敦也希望自己能成为拯救堕落世界的强者。在当时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下,他的思想信仰开始日益复杂且相互矛盾;直到晚年,都一直在遭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4.当下时代的现代寓言——美国梦的破灭


无论是原著小说还是电影版,都让我们看到了《马丁·伊登》这个文本中所被倾注的当下寓言性。换句话说,这是一个能够超越时代的经典文本,即便它所讲述的故事看似久远,但骨子里却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风格调。


影史经典《美国往事》中就曾出现《马丁·伊登》这本书


与此同时,这个文本看似是为马丁·伊登作的传,但显然也带有原著作者杰克·伦敦个人的半自传属性。杰克·伦敦出身于破产的贫农家庭,自幼从事体力劳动,年轻时也当过水手,后来在各地四处流浪。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


正是这颇为坎坷的生活经历,为杰克·伦敦提供了创作灵感。他的作品中往往都在表达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挑战,在成名之后也如马丁·伊登那般陷入极端和空虚之中,并于40岁时用吗啡自杀身亡。了解杰克·伦敦的人生经历,也有助于理解马丁·伊登在结局投入大海的选择。



杰克·伦敦和马丁·伊登的经历,原本都是可以被称为励志故事的。除了拥有极高的文学天赋,他们也具有倔强不屈、不向命运臣服的品格。而他们笔下的作品,往往有着粗犷、真实、犀利的特质。像这样的讲述底层人物通过努力取得世俗成功的奋斗故事,其实可以被讲得很正能量。



但正如我们所看过的那些关于“美国梦破灭”的作品一样,这样的故事固然能在一开始让观众感到非常振奋,但最终也难免会为主人公在成功后深陷迷茫而感到悲伤。



无论从哪个层面来看,《马丁·伊登》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除了可服务于当代的故事文本,影片在视听语言上则兼具古典感和现代感。一方面,它是用16毫米胶片拍摄,具有绝美的古典影像质感;另一方面,影片中对强节奏感现代音乐的使用,及主观镜头的运用等,又呈现出一种自由感。



整体而言,这是一部具备现代特质和古典美学的电影。摄影臻美,仿佛电影跨越了时空,而观众沉浸在那夕阳里。“云和太阳”,不过是马丁·伊登最好懂的文字了。



作者| Pincent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 近 期 热 文 】


2020前瞻 :少点撤档,多点爆款
告别10年代,用年度十佳画下句号
这部政治寓言之作是我的年度十佳
这不是灵异恐怖片,是超自然神谕
春节档必看!这样的阵容,活久见
浴火之爱!年度最炽烈的女同电影
榜单季!真正的好电影不会被忘记
无法超越经典,就做好自己的噩梦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名人荐片|迷颜|电影节|花园|吉光片羽

纸上马戏团|影人纪念日|鲸鱼放映室

合作投稿 | kdykds@163.com;微信 | kdykd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