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这才是同性小说的最高境界
看死君:去年是汤姆·福特导演的电影《单身男子》正式上映10周年,而我们苦苦等待的中文版原著小说如今也终于顺势出炉。这本书是著名英裔美国小说家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的代表作,继当年被汤姆·福特改编成电影版后畅销全球。
该小说非常细致入微地描绘了1962年的美国洛杉矶,一位失去挚爱的单身男人在一天之中的生活状态。而我们今天的这篇文章便来自电影版《单身男子》导演汤姆·福特的手笔,他借此讲述了自己当年初读伊舍伍德《单身男子》时的震动,以及近五十岁重读时更深层的感动。
《单身男子》前言
作者| 汤姆·福特
我与克里斯托弗 · 伊舍伍德曾见过一次。那时我才二十岁,刚开始在洛杉矶闯荡。我有个很好的朋友和画家大卫 · 霍克尼住在一起,而后者和伊舍伍德关系很好。在一九八〇年前后的那段时间,因为离我家不远,我常在比弗利山庄一带厮混。我求过朋友好多次,请他介绍我和伊舍伍德认识。
伊舍伍德是他们那一代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是一个二十年代的背叛者,背弃了传统保守的教养,投身于三十年代初柏林引人侧目的享乐主义生活,并在六十年代成为文学和民权运动中的同志偶像。
他是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看起来家庭美满,和长期伴侣一起生活在圣莫尼卡峡谷一带。他代表着一种可能,即同时拥有艺术和爱情、经受住种种风险获得安稳生活的可能。
我十九岁的时候,曾读过《单身男子》。伊舍伍德于一九六四年完成此书,一部关于痛苦以及人之羁绊之美的小说。但那时我的生活经历还不够,无法领会作者经过四十多年的精神探索,对灵魂的洞悉有多深。当时我只是喜欢上了故事的主角乔治,那位英国男子,坚忍、智慧之下藏着一颗破碎的心。
某天,大卫 · 霍克尼问我朋友和我要不要一起去西好莱坞的画廊开幕式。他提到他会见到“克里斯和唐”——克里斯托弗 · 伊舍伍德和他年轻的伴侣,美国画家唐 · 巴查迪。
大卫 · 霍克尼
我抓住了这个机会。我知道伊舍伍德喜欢有魅力的年轻人,于是信心满满地认为自己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然后成为一生挚友。当我们到达画廊时,我远远看见了伊舍伍德。彼时七十六岁的他有一种迷人的能量:上一刻像男生一样热情洋溢,倏忽间又如僧人般陷入沉思。我充满敬畏。
年轻时的汤姆·福特
终于,我被引见给了伊舍伍德,但他完全没被我吸引。我显然高估了自己的魅力。我们只是握了个手,我说我是他的超级粉丝,然后他就转身跟和夫人一起来的演员文森特 · 普赖斯说话去了。我在巴查迪那里的待遇好得多。要等多年后,我将《单身男子》改编、执导,推向大银幕时,我们才熟络起来,而他已经完全不记得我们曾见过。
尽管我没能给伊舍伍德留下什么印象,他的作品却对我有深远的影响。匆匆一见之后,我更加痴迷于他的文字,几乎读了他所有的作品,也重读了我最爱的《单身男子》。老实说,我当时不仅喜欢上了男主角乔治,还喜欢上了伊舍伍德。他的声音清晰地在作品中回响,极富洞见,至今仍在对我言说。
当我年近五十再重读《单身男子》时,小说带给我的是比十九岁时更深层的感动。那时我正经历自己的内部危机,就像小说中的乔治一样,对未来感到迷茫。而这部伊舍伍德在日记中自认“说出了真相”(见一九六四年九月七日的日记记录),同时也被公认为是其代表作的小说,对我个人而言,有着特殊而深刻的意义。我发现这就是我一直以来为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所寻找的主题故事。
所以在三年半的时间里,我和当初匆匆一见的作者有了一层特别的联系。伊舍伍德于一九八六年过世,但在我竭力将小说转化为电影的过程中,他的形象一直盘桓在我脑海里。
为了沾染他的福气,我还偷偷地将伊舍伍德的东西用在了电影里面。他和巴查迪家里的画被挂在电影里乔治家的墙上。巴查迪本人也穿着伊舍伍德标志性的红袜子出现在了电影里,红袜子既是幸运符,也是一种致敬。
有时候,我们会花整整一周的时间,用一百种方法去拍电影中的一幕,我会想作者是不是也能看到这其中的辛苦。我知道伊舍伍德和我一样,是一个痴迷于细节的处女座,我们的生日实际上就差一天。我想,至少我对完美的追求会让他高兴。
汤姆·福特在片场
正是《单身男子》让我对伊舍伍德先锋的、不合成规的人生产生了全新的理解。正因他对生存、写作和爱有深刻的渴望,他的文字才如此透彻,如此鲜活。
汤姆 · 福特
二○一二年于伦敦
《单身男子》精彩书摘
作者|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
醒来时最先意识到的是“在”和“现在”。刚醒来会继续躺着,盯着天花板发会儿呆,直到回过神来,意识到“我”,这时才推演出“我在”“现在我在”这样的概念。接着感受到的是“这里”,至少算一个消极的宽慰;因为在这个清晨,它发现这里就是自己该待的地方,一个被称为“家”的所在。
但“现在”并不是简单的当下。“现在”还是一个冰冷的提醒,昨天之后又过了一整天,去年之后又过了一整年。每个“现在”都被标上了日期,宣告以往那些“现在”都已过时,直到——或早或晚,也许会——不,是一定会到来的——最后一刻。
恐惧牵动着迷走神经。在正前方等着的是某种令人作呕的畏惧感。与此同时,冷酷的纪律执行者——大脑皮层夺回中枢控制权,开始逐一测试其他部分:伸伸腿,弯弯腰,用力抓握一下指头。测完整个内部交互系统后,它下达了今天第一个综合指令:起床。
尽管拇指和左膝的风湿引发刺痛让它抽搐,幽门痉挛也让它有些恶心,躯体还是服从地把自己从床上支起来,踉跄几步,赤裸着进了洗手间。先解放膀胱,再称下体重,还是一百五十磅多点儿,枉费在健身房吃那么多苦!接着,它走到镜子前。
镜子里看到的,与其说是张脸,不如说是困窘的真实写照。这就是它花五十八年把自己弄得一团糟:迟钝、疲惫的眼神,粗糙的鼻子,下垂的嘴角让整张脸呈现出一副苦相,像被自身所产的毒素酸到了;面颊原本贴伏在肌肉上,现在也是向下滑落;喉咙部位全是细褶子,松松地垂着。
疲惫的表情属于那些已经累到绝望却绝无可能停下来的游泳或长跑运动员。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家伙会一直挣扎,撑到最后那一秒。并非因为它是英雄,只是想不到其他选择。
更深地凝视镜子,就能在这张面孔里看到更多的脸:幼童的脸,少年的脸,青春焕发的脸,青春稍逝的脸——都还陈列着像化石一样层层叠叠保存下来;也像化石一样,是死的。
它们向这个不断走向死亡的躯体传达着信息:看看我们——我们都已经死了——这有什么可怕的呢?
躯体回应说:但你们的死亡是逐步、轻缓的。我怕的是仓促。
躯体对着镜子看了又看。它微微张开双唇,开始用嘴呼吸。直到大脑皮层不耐烦地命令它去洗漱、刮胡子、梳头。也不能再裸着,得穿戴整齐,毕竟要出门,去到有其他人的世界,必须让人们能认出它。行为举止还得让别人能接受。
认可了对其他人还负有责任,它乖乖地洗了澡,刮了胡子,梳好了头发,甚至为在人群之中还保有一席之地而高兴。它知道其他人对自己的期待是怎样的。
它还知道自己的名字。它叫乔治。
影 迷 福 利
请大家转发本文到朋友圈,并在文末留言。我们将根据留言的质量和点赞数,送出三本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的《单身男子》。想购买的请戳“阅读原文”!
《单身男子》
作者:[美]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
译者:禹磊
出品:上海译文出版社
男主角乔治是位大学教授,他一方面沉浸在失去恋人的痛苦中,另一方面又以冷酷如照相机的目光扫视周遭,假装一切如常,行尸走肉般上班、授课、赴宴、探病、搭讪,扮演着一个体面的“正常人”角色,内心却已掀起惊涛骇浪。
伊舍伍德以克制而不乏戏谑的笔法,勾勒出整个六十年代初期美国社会保守、伪善、令人窒息的氛围,书写人们被固化的社会角色压抑的情感,内心与外在的断裂,尤其是不受社会接纳的边缘群体的内心世界。
除了《单身男子》之外,伊舍伍德的另一本书《克里斯托弗和他的同类》也同步出了中文版,我们在此推荐给大家!
《克里斯托弗和他的同类》
作者:[美]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
译者:陶凌寅
出品:上海译文出版社
伊舍伍德的自传体代表作,曾被BBC改编为同名电影,由“神秘博士”马特·史密斯主演。小说记录了伊舍伍德在一九三〇年代游历欧洲的见闻,包括纳粹阴影笼罩下沸腾着各种罪恶、混乱、暴力,一派末世景象的柏林城;与工人男孩海因茨的一段甜蜜而无望的感情;与奥登同行,在中国生死悬于一线的战地见闻;以及浪迹欧洲期间在文学圈、电影圈的趣闻轶事,与毛姆、福斯特、伍尔夫、托马斯·曼、布莱希特等名人的交游。
【 近 期 热 文 】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名人荐片|迷颜|电影节|花园|吉光片羽
纸上马戏团|影人纪念日|鲸鱼放映室
合作投稿 | kdykds@163.com;微信 | kdyk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