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扑街的秘密,都藏在导演自己的话里

纪扬 看电影看到死 2021-08-10


信息过载时代的特点就是:当我们还对一部正在上映的影片似懂非懂、若有所思的时候,就发现它的评论早已铺天盖地。



相信您点开这篇文章的时候,有关《秘密访客》的解析文章已经看过不少。很多影评就角色关系、人物动机、剧情梳理、主题呈现乃至美学风格方面对影片做了条分缕析的解读——但此类的“解秘文”却不能回答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既然影片的线索是精微的、内涵是丰富的、表演是精湛的、服化道是考究的......那它的总体评分怎么跟广阔的解读空间不匹配?为什么还有相当一部分观众会表示对影片的“猜谜活动”接受无能?真是“这届观众不行”么?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


影片的构图布光和室内设计相当讲究


面对“解密与谩骂齐飞,褒奖共嘲讽一色”的网络奇观,我们有必要弄清影片口碑两极分化的真正原因。对于《秘密访客》当中的“深刻思想”,普罗大众为什么不买账?在我看来,答案就藏在陈正道自己说过的两句话里:


 

我希望观众走近每一个角色身边,细细地观察,他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真正的恐惧与秘密。——陈正道



陈正道的这句“希望”,恰恰暴露了影片在角色方面的最大问题:“走近每个角色”不是电影塑造人物的方式——起码一部时长有限的商业类型片不具备这样的空间。那些寻常电影中的角色,总有主角、配角和工具人之分,我们真正能“走近”并“细细观察”的只能是主角。可《秘密访客》的“一家五口”,你能确定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吗?他们的戏份权重几乎持平,而复杂纠葛的内心活动同样隐蔽,除非对那些记忆力、理解力超群的人士,“走近每个角色细细观察”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



就像上面这幅海报,在我看来是个毫无重点的失败设计(因为都是重点)。它集中体现了陈正道对观众理解片中人物的“希望”——但仅仅是这张海报透露的繁复信息和混乱的人物关系就已经让人望而生畏了。你让观众往哪看呢?而影片前80分钟如坠雾中的观感,恰如这张海报:怎一个“乱”字了得。


这种云遮雾罩的“乱”随着汪先生在“最后的晚餐”上回忆起前妻张晓雪、忍无可忍的楚瞳“弑父”后崩溃大哭,才出现云消雾散的迹象。直至影片结尾,借助警察之口,我们终于捋顺这一类似“小偷家族”的临时家庭成员之间的真正关系:


楚瞳是汪先生前妻张晓雪的女儿,过继成为汪先生的继女;陈子齐是校车事故中被霸凌却幸存的孩子,因原生家庭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被汪先生收养,并沿用了“楚祺”的名字;而真正的楚祺早已经在车祸中丧生了,他是那个长着灰眼睛的混血孩子,表面上是汪先生与晓雪人工受孕的产物,实际上却是汪先生的同性爱人Roy的孩子;至于汪太太,她的真实身份是同在车祸中丧生的班长路路的母亲,因为在失去女儿的同时也失去了作为“小三”的抚养费,在手头拮据和再为人母的强烈心理驱使下,半推半就与汪先生演起了半路夫妻。



相信这组人物关系在看过诸多答疑解惑的文章后,如今的你已经了然于胸。我看到不少观众认为:影片半遮半掩的情节和欲语还休的台词是因为“剪辑稀碎”和审查删改所致。仔细考虑这样的说法,我们会发现它难以成立。影片之所以呈现出如今支离破碎的面貌并不是因为剪辑“稀碎”,而删减对它的影响其实也不大——请大家回想上段中的人物关系:除了Roy是汪先生同性情人这点没有明说外,还有哪处情节是电影没有交代、没拍清楚的?你会发现:最后的“警察询问+记忆闪回”已将所有的事都挑明了。至于汪先生的同性恋身份,足够敏感的观众也能猜到。所以,删减对影片的最终成效不是致命因素。



所以“剪辑稀碎”的真正原因是:架构决定。回顾全片,我们发现影片采取的是“猜谜——解谜”的嵌套结构。前80分钟都是谜面和伏笔,为后30分钟的解谜和真相服务。而这些“角色之谜”、“情节之谜”不是抽丝剥茧、循序渐进地逐个拆开的,而是放到最后、集中统一破解的......如果影片采纳了这样的结构,那么先前各个角色各不相同的背景、经历、心路就必然得是“兜住”的——只能通过隐晦的台词跟细节,在人物的身上虚晃一枪,提醒观众注意而无法交代清楚。



就像其中有场戏是这样的:楚瞳将冰淇淋递给汪太太,结果她的手一松,勺子掉地上。只有当我们看过全片后去回忆,才能知道这一幕是什么意思——哦!原来是怀孕的汪太太早就有逃离之心,楚瞳以掉落的勺子来暗喻她: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要再回来......可问题是:当这幕发生的时候,我们还不知道汪太太的孩子压根就不是汪先生的,所以就想不通汪太太为什么泪眼婆娑地想要离开。我们至多能感受到这个家庭氛围古怪、家庭成员貌合神离,可我们对楚瞳与汪太太的真实身份和因为都想逃离所以心照不宣的默契一无所知,所以我们就不知道这是在拍什么。



以上仅为一例,在漫长的前80分钟里,我们同样不知道弟弟几次三番想要给姐姐吹小号,姐姐就是不听是什么意思(原因是被父母抛弃的陈子奇在汪先生家中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他想赢得“姐姐”的关爱);我们也不清楚楚瞳为什么要三番五次跑进地下室跟“杀人犯”敞开心扉,甚至有次还施了淡妆、穿着内衣(原因是汪先生不仅拿楚瞳生母当传宗接代的工具,也视继女楚瞳为无物,从来不关注她的兴趣爱好和所思所想。常年都很缺爱的楚瞳产生了某种“恋父情节”,对欣赏自己画作的于困樵有了好感跟依赖)。



类似的情节和细节还有很多,大家可自行回想。整整80分钟内,影片都由这样一个个谜语、符号和隐喻组成,为的全都是那个惊爆内幕的结局。可是,80分钟的谜面未免太长了......


片中三道菜各有隐喻,在此不赘述


谜面太长导致影片大部分时间的观感是这样的:我知道这家庭的故事大有文章,但我就是猜不透这个故事,甚至看不清它的走向;我也知道每个演员都很努力地在演,他们传递出了很微妙、很复杂的情绪,可我就是看不出这些情绪的指向......


而影片最终对观众提出的要求又是这样:你们一定要把前80分钟那些不知所云、莫名其妙的细节全记住,这样等到真相大白的时候,你们再去回忆先前的伏笔、品咂演员的神情便会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希望总归是好的,可多数观众毕竟不是“记忆大师”,不可能在仅仅一刷之下就把所有看不懂的细节都记住。而真实发生的情况是:到了谜题揭晓的那一刻——由于要同时交代七个人的前尘往事、展现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于困樵除外,七个人分别是:汪先生、汪太太、楚瞳、楚祺、陈子齐、张晓雪以及隐藏的Roy),观众能瞬间捋清乱糟糟的人物关系就不错了,哪有时间再去回想之前的情节和演员的表演?



就像先前说的,这不是陈正道没拍清楚,而是他选择把所有谜底集中一次性释放所致。而释放信息的密集程度,很可能对理顺人物关系都造成了干扰:比如说引诱于困樵上钩的“同学家长”到结尾揭示他们其实是汪先生请来的“剧场演员”时,相信有些观众都已忘了影片开场走过场的这俩人了。我们再举个例子:说汪太太其实是潘晓路母亲的时候,由于“潘晓路”这个全名仅在全片这里唯一一次出现,相信亦有不少观众看到这时心里会“咯噔”一下,而当他们回想起家长会上一闪而过的汪太太和“班长路路”这个名字的时候,势必又会错失下一个谜题的揭晓。兴许几句台词没听清,稍后的情节就“看不懂”了。



在漫长的时间内都是无效的信息,在最后的时间又来了场信息的轰炸。这真不能赖“这届观众不行”——如果是不能从《指环王》中一窥真实的欧洲史,嫌长嫌闷说这是一星烂片,的确是观众不行;但如果是在一个很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信息让人应接不暇,那纯粹是大脑反应不过来。


不知先前的论述是否让你想到哪部影片曾这么做过。没错,就是大卫·林奇的那部《穆赫兰道》——请您回想下初看《穆赫兰道》之时的感受:从堕入迷宫般的一脸懵圈,到最后的恍然大悟,跟这片儿像不像。或许,这就是陈正道导演所谓的“心理惊悚”:“一部分观众看完后会思考很久,另一部分观众会直接放弃这道题。


2001《穆赫兰道》


看来陈正道对自己作品的可能结局心知肚明。豆瓣上的评分已然证明:更多的观众是放弃了这道题。当然题怎么出是导演的事,爱答不答是观众的事,这里没有谁对谁错。但更关键的地方是:电影该是一道“题”么?即便是《穆赫兰道》:它是一部集合了商业明星的悬疑片么?它有几个主角?——即便先锋如斯、实验如斯,它也只试图呈现娜奥米·沃茨一个人的“惊悚心路”而不是同时描绘五六个人迥然不同的复杂心理并在其中灌输大量很难get到的宏大主题。



所以就算你洞悉了所有角色的真实身份,内心的尴尬依然难以消除:为什么我明明看懂了这个故事,还是觉得整部片子会如此“不清不楚”呢?这是因为比《秘密访客》的人物关系更加复杂的,是它的主题。



我想家应该是一个最好的舞台,用最少的人,讲述最多的主题。——陈正道



这句话很是关键,它似乎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家”只是故事的发生地和背景板,而影片的主题更多、更宏大。虽然“家的正面意义”也是《秘密访客》的主题之一,但这一片尾硬拔的主题——楚瞳聆听楚祺拉小号时的潸然泪下与先前的影像表达和情绪积累是矛盾的、断裂的。



陈正道是这样说的:“我觉得家的本质,是学会原谅彼此,包容彼此。我们如何不要把家变成一个牢笼,而是把家变成一个温暖的避风港。”——我觉得,这句阐释的古怪之处在于:影片先前塑造的明明是个典型的父权制家庭。处于核心地位的汪先生以近乎PUA的洗脑话术监视着每个成员的一举一动,包括能让寄人篱下的于困樵俯首称臣。再考虑到汪先生本是权力与资本的牺牲品:他因为家人的不支持被迫与同性爱人分离才导致后来丧妻、丧子的一系列悲剧,可到头来他却依靠特权和金钱成为“老大哥”式的大家长,自己决定“临时家庭”何时解散或干脆永不解散......


影片多次以镜头语言强化汪先生处于父权制家长的核心地位


所以我们理所当然会认为影片的主旨是“反家庭”、反权威、反邪教控制的。本来渐露锋芒的社会批判临近末尾突然化作温情脉脉的心灵鸡汤,这是怎么一回事?——这绝不是“删改”的原因,因为“家是避风港”这句话可是导演自己说的。“系鞋带”以及“吹小号”的场景也是导演原本的设计。



对造成如此混乱、自相矛盾的表达的原因,我们只能这么理解:就是陈正道真的想用“最少的人”,表达“最多的主题”。他既想说“家是牢笼”、“自由有限”——这体现在汪先生的人物经历和心理动机上,也表现在楚祺和于困樵对汪先生的言听计从和对虚幻之家的迷恋归附之上;但与此同时,也想说“家是港湾”、“彼此包容”——这又体现在汪太太与楚瞳的同病相怜以及姐弟从针锋相对到最终和解......


陈正道没想清楚将截然相反的思路置于同部影片且表达侧重还有不同的话,会给观众带来怎样困惑的心理感受。而在“反抗家庭”和“回归家庭”之外,“家”的主题甚至隐隐延伸出了第三层的表达空间。在此我只能含蓄地指出两点:一是于困樵这个角色明明与“家”无关,他本是被裹挟进“家人”身份的底层弱势群体,最后却因寻求庇护和安全感的需要,在对外界一无所知的恐惧心理下自甘成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这是为什么?二是《秘密访客》集中了陆港台三地的演员,角色设定是许玮甯想要逃离、张子枫一刀刺向郭富城最终导致这个家如镜花水月般分崩离析,为何如此设计?



矛盾的除了“家”,还有人。影片既然是反父权压迫的,那按理说该是歌颂女性的吧。陈正道自己也说:“剧中两个女性角色有对对方的羁绊,最大的原因是她们的包容。”但具体考虑到片中女性的形象,你甚至怀疑这里面有厌女的倾向:楚瞳有某种恋父情节,因为渴望爱而不得最终绝望地走向弑父——但既非亲生,又凭什么希望汪先生能像对待楚祺那样视自己为己出呢?汪太太是傍富豪、靠女儿赚抚养费的“小三”,并在成为汪先生妻子后,再次与新情人出轨并怀孕,延续了其“找下家”的作风;而张晓雪也是个被男人玩弄于鼓掌之上的“傻白甜”,源于交换目的的婚姻却妄想能“当相机之后的第二名”。当知道自己被愚弄、被算计后置女儿于不顾自寻短见......我不知道导演对女性到底持何种态度。



当然最变态的还属郭富城饰演的汪先生:他从被压迫的性少数群体和权贵之家的受害者摇身一变成了执掌所有人命运的“上帝”。他的变态心理除爱人失踪和痛失爱子的外部刺激外,显然还有来自骨子里的自私跟怯懦——他就从来不去想想:明明是自己迫于家庭的压力放弃了挚爱,也是自己对楚祺的溺爱导致他成了校园霸凌者,间接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但汪先生只会一味地委罪于人——而且他的归罪对象也很谜:按说于困樵已被法院判定无辜,醉驾的货车司机责任更大。若真想报复且手眼通天的话,汪先生该设局禁锢的是货车司机才对。这我不知道是该说汪先生“真变态”还是导演自己没想清楚。



不如我们复盘一下影片将这群变态凑在一起究竟想表达多少主题:罪与罚;自由与臣服;家作为“牢笼”与“避风港”的一体两面;反抗威权和谎言维系下的暴政;受虐与施虐的相互依存及转化;执念引发的虚幻、虚幻导致的疯狂;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与恋父情节......这些主题涉及政治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乃至文化层面......


此道具寓意“罪”,是照搬《七宗罪》


主题太多让影片在思想呈现上失重失焦、散乱无序。且很多表达和象征出现了左支右绌、浅尝辄止的局面。譬如先前所提到“最后的晚餐”和汪先生的“上帝身份”,你会发现陈正道真的在拿第三场饭局和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相比:



但我们发现类似“灵光一现”的表达都经不起推敲:哦,原来导演是想比喻在最后一场饭局上,楚瞳会背叛汪先生。但请先等等:汪先生和耶稣、楚瞳和犹大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思考上的不清不楚具体表现在操作上就是:那场被宣发炒作很久的“12小时哭戏”最终在大银幕上只有几秒钟——首先逼演员连续哭上12时,乃至张子枫拍完这场戏直接崩溃只能证明导演的无能,更显糊涂的是成片中又把最关键的台词给删了。(张子枫对郭富城说:“为什么你从来就没有想过,你不是什么都没有,你还有我。”)或许,陈正道后来觉得父女的情感铺垫不足、留着不合适。但删了这句话,女儿突然捅父亲一刀的动机不就更弱了么......如果不客气地讲:从这场“敬业戏”上,我只能感受到主创的思维混乱和对新人演员们的摧残(虽然这并不是有意的)。



太多的主题让情感无所适从,太多的表达让思想无处安放。在此可举一个反例,那就是春节期间上映的《刺杀小说家》:该片同样角色繁多且各有漫长的心理前史,更兼情节繁复且在两个世界来回跳跃,豆瓣评分同样不高。但至少影片的核心主旨:凭“只要相信,就能实现”的文学力量反抗暴政、改变现实的表达是很清晰、很直白的。单凭这点,我依然愿说《刺杀小说家》是部意涵丰富的好作品。与《秘密访客》贪多求全的角色关系图比起来,《刺杀小说家》的人物海报是这样做的:



虽然我们能看出《秘密访客》制作上的用心良苦和陈正道的作者表达,但“走近每个角色”和“讲述最多主题”的野心注定将遭遇失败。俗话说得好:贪多嚼不烂。难以取舍就会顾此失彼。


或许这也是急于提升自己、拓宽类型领域的年轻导演要走的必经之路。陈正道没有在驾轻就熟的“大师”路上裹足不前,他放弃了一贯擅长的以高概念包装叙事诡计的讨巧做法,毅然向从未涉足的“心理惊悚”领域发起挑战。这样的“试错”和“失败”我们欢迎。陈正道还年轻,我们理应对他的未来怀有更多期待。


陈正道赖以成名的“大师”系列


电影《秘密访客》的口碑滑铁卢并不冤枉,但对它也应该保持宽容。理性分析则可,嘲讽谩骂大可不必。


作者| 纪扬;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影  迷  福  利


请大家转发本文到朋友圈,并在文末留言,我们将根据留言质量和点赞数,送出三本《电影的口音:贾樟柯谈贾樟柯》!

《电影的口音:贾樟柯谈贾樟柯》

作者:[美] 白睿文 编

出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要想了解贾樟柯导演20年光影人生,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首部关于贾樟柯及其电影的长篇访谈录《电影的口音:贾樟柯谈贾樟柯》,白睿文×贾樟柯,一场关于贾樟柯电影的对话,为你呈现一个多元的电影世界。

著名电影、文化学者戴锦华作序,贾樟柯诚挚推荐;首部记录贾樟柯20年电影人生的口述历史。第一手访谈资料、10部重要电影作品、63幅珍贵照片,贾樟柯亲述从汾阳走向世界背后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分享每一部经典作品背后的传奇故事、创作缘起与理念,记录各个创作时期对电影的探索与思考,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怀和反思。




【 近 期 热 文 】

打开惊艳的高颜值电影书,快收藏

医疗剧新热潮! 神经外科CP的激战
深度解读!荡妇羞辱及社死的背后
满星力荐!今年最值得追捧的台剧
虽迟但到!国产佳作需要长线空间
灵魂级戏骨!他拿影帝才让人信服
替"我的姐姐"愤愤不平,大可不必
爽就完事!怪兽片真的仅限于此吗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名人荐片|迷颜|电影节|花园|吉光片羽纸上马戏团|影人纪念日|鲸鱼放映室合作投稿 | kdykds@163.com;微信 | kdykd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