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迟但到!国产佳作真的需要长线空间
在很多影迷心目中,陈建斌导演的《第十一回》已然属于“华语年度十佳”的水准。但尽管这部电影集聚了周迅、大鹏、春夏、窦靖童、宋佳等众多演员,终究票房上还是敌不过那些更具商业性或话题性的电影。
前些天,陈建斌导演在微博上发布长文,恳请院线能够给《第十一回》更多的长线空间。他也借此感谢了影迷们对这部电影的支持,“是你们让这部电影更加完整”。
陈建斌发长文恳请给《第十一回》长线空间
在我印象中,这部电影删了又改,改了又删,最终能够得以顺利面世实属不易。它最早的放映时间应该是第9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也就是2019年,并入围了当年天坛奖。两年过去,尽管有点姗姗来迟,却终究也算虽迟但到。
影片《第十一回》是陈建斌导演继《一个勺子》之后执导的第二部电影长片。当年,他的导演处女作《一个勺子》曾赢得两项金马大奖,最佳新导演和最佳男主角,一时风光无量。这也使身为导演的陈建斌赢得了业内外更多的关注。
可以说,《第十一回》延续了《一个勺子》中荒诞且略带黑色幽默的风格,其中不乏有许多地方都能窥见后者的影子。但新作《第十一回》还融入了大量的话剧/戏剧元素,使得影片变得更加具有先锋性与实验性。
所以,如果你是抱着消遣娱乐的态度去看这部电影,那么你肯定会大失所望。而这个笑话,我愣是没笑出来。
影片《第十一回》采用古典章回体小说的方式来建构全片,共分为十一回。影片大致讲述的是,某个话剧团正在排练以一宗杀人案为蓝本进行改编的话剧,而故事的主角,便是陈建斌饰演的马福礼。他向话剧团主创坦白这起案件的真相,即:他因未能踩住刹车,导致拖拉机倒流,压死了在车轮底下脱裤子做爱的妻子及其情人。
当他得知自己被绿后,为了尊严与面子,便向警察谎称是自己杀死了他们二人。如今,马福礼想要通过改话剧剧本的方式向世界澄清并洗刷自己的冤屈,使真相大白于天下。但事实却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整个改剧本事件一波三折,经历了不同势力之间的撕扯与博弈,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与此同时,马福礼的继女多多(窦靖童饰)意外怀孕,急等着用钱来堕胎,不料却被向来严苛的母亲金财铃(周迅饰)发现。于是,另一场欺骗又悄然上演。
我们乍一看这剧情,就足够有噱头:出轨、未婚先孕、堕胎……然而,精彩的地方还远远不止于此。这部电影可解读的地方真的很多,迫于篇幅有限,我就只从一个方向展开来写。
刚开始我以为,这是一部像《秋菊打官司》那样“讨个说法”的关于维权的电影,但后来我才发现,这只是一个引子,重点则在于由此而延伸出的“真假”问题。
这是关于“真”与“假”的电影。真实与虚构,就如同硬币正反两面,以二元对立、泾渭分明的状态存在于世界秩序之中。然而假作真时真亦假,真假往往混沌模糊,难以区分。
影片《第十一回》就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真与假的二元对立模式,由此抛给观众们一个个悬而未决的谜团。甚至于说,即便在事件已经盖棺定论的情况下,影片仍毫无顾忌地将另一个“真相”抛给观众们,来质疑乃至推翻前一个“事实”。这就是这部电影大胆的地方,更是值得赞叹的地方。
首先,作为影片故事的关键,马福礼究竟杀没杀人?究竟这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导致的意外,还是他在知情之后怒火中烧故意杀人?抑或是最后表姐所透露的“真相”,即马福礼妻子李凤霞及其情人故意弄坏刹车,并相约在做爱中一同死去?
当然了,最后讲述的不一定是真相,权威话语之下的也不一定就是事实。人们往往带有一种主观的情感色彩将事实进行自我加工,使之成为自我所理解的“事实”。这也正是影片中所提到的“马福礼A”与“马福礼B”这一对概念,从A到B的过程就是自我加工的过程。
从这一点上来看,倒让我想起了姜文导演的那部《阳光灿烂的日子》。马小军对于成长的记忆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马小军究竟是否认识米兰?还是说一切都只是马小军建立在原本现实之上的自我意淫?真真假假未可知,从而使《阳光灿烂的日子》与《第十一回》都讲述了一个朦胧且又充满魅力的故事。
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
此外,话剧该怎么演?剧本该怎么改?这无疑是影片的叙事重点。话剧团演员根据自身的想象来演;马福礼觉得,要把剧本中的自己改成不是杀人犯;男方死者的亲戚——一个富商则与话剧团协商,把剧本中的情节改成李凤霞主动勾引男方,并以20万作为赞助;而相关领导(黄建新 饰)则要求话剧团老老实实地按照公安局的审判结果演。
所以,究竟到底该怎么演呢?这便在无形中凸显出各方势力的激烈博弈:现实(马福礼)、资本(富商)与权势(相关领导)。最后谁压倒了谁?结果自然不言而喻。这也是整部影片最有趣的隐喻之一。恰恰与现实中影片被改配音、改字幕一事遥相呼应,戏内戏外形成对照。但这些并非本文重点,我们在此按下不表。
在我看来,这种叙事的角度或许也能对标黑泽明导演的《罗生门》。同样的一桩杀人案,不同的经历者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到底是人性的沦丧,还是道德的缺失?我想,二者皆有之。真相扑朔迷离,当事人各执一词;其实,这都源于人们总是想让事情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所以,只要有人类的地方,便一定会有如《罗生门》般的“寓言”存在。这也是《罗生门》之所以历久弥新、持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回到《第十一回》,我们亦能得出此结论:马福礼要求改剧本是为了自己的尊严与声誉,而富商的要求是为了保全自己亲戚的名声,领导则害怕承担责任。
第三,多多肚子里的孩子与金财铃用枕头伪装出的孩子,亦是这部电影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多多肚子里的孩子为“真”,而金财铃肚子里的孩子为“假”,好家伙,这又是一对“真假”概念的结合。母亲金财铃为了女儿的名声与自己的面子,假装是自己怀孕,从而使多多肚子里的孩子出生之后能够名正言顺地成长于这个世界当中。
迫于无奈,多多还是把肚子里的孩子打掉了,母亲金财铃得知真相后并未戳穿,帮着多多一起隐瞒蒙在鼓里的马福礼。马福礼畅想着这个孩子出生后将给家庭带来的美好。此时一家人坐在三轮车上,霓虹灯呈现出如梦如幻的美好与温情,这是一次欺骗,却是一次善意的欺骗。
直到第十一回,影片前十回对于真相/事实的不懈追求似乎便失去了其重要性。马福礼放弃对自己名声的追求,转而开了一张死亡证明注销自己当下的身份,与前半生一刀两断;而多多伪装怀孕亦只是为了使马福礼开心。真相失去了本身的存在价值,并最终让位于家庭与亲情。
这是影片为数不多的温情之处,亦是对全片主题的升华。似乎整部影片兜兜转转地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家(Home)与爱(Love)能超越一切。
第四,影片中多次出现了镜子。角色与镜中之像互为镜像结构,只不过,一个为真,一个为假。在胡昆汀(大鹏 饰)与贾梅怡(春夏 饰)在工作间内调情的时候,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镜中像,这是对胡昆汀暧昧情感的隐喻。
此刻,观众早已无法分辨哪个是真人,哪个又是影像。而类似的场景与观影体验,似乎又让我回想起电影《人·鬼·情》的开头,以及杜琪峰《神探》的结尾。
黄蜀芹《人·鬼·情》
杜琪峰《神探》
影片临近尾声处,多多堕胎后一家三口在饭桌吃饭,一家人的镜像完整呈现于银幕之上,镜外人与镜中像,多多的肚子与母亲的肚子,都形成了鲜明的真假隐喻。此时此刻,一家人已经不再处于争锋相对的状态,而是第一次如此和谐。虽然没有任何对话,但却彼此心灵相通。这是一次和解,当然也是一次挣扎后的妥协。
最后,马福礼和金财铃站在舞台上,一脸严肃地告诉台下的观众/银幕前的观众:小马(肚子里的孩子)就是枕头。终于真相大白,然而却没有人愿意相信。这是笑话吗?只能说,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