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荡妇羞辱、社会性死亡的背后
如果说全球影迷在四月份的最大期待是即将举行的第93届奥斯卡颁奖礼,那么上一波备受瞩目的影坛大事莫过于第71届柏林电影节各大奖项的揭晓。
罗马尼亚的鬼才导演拉杜·裘德,继2015年凭《喝彩》荣获银熊奖最佳导演后再接再厉,携新作《倒霉性爱,发狂黄片》成功摘得最佳影片金熊奖。如今,或许是时候来深度聊一聊这部备受争议的年度“怪”片了。
向来致力于革新电影语言的拉杜·裘德,此番带来一个超大尺度又“耳熟能详”的故事:中学历史老师艾米与自己老公的“私密短片”被上传到网络,结果被人认出,引发舆论大哗。老师很快遭遇了同学、同事眼中的“社会性死亡”。她不得不硬着头皮参加由校方和家长成立的“审判大会”,而申辩的结果,将决定艾米最终的去留......
在影片架构与形式上,《倒霉性爱,发狂黄片》和拉斯·冯·提尔的《女性瘾者》有着不少相似之处:除了大尺度、章节体和PPT,还有旁征博引的知识倾泻跟入木三分的人性观察。不过最大的不同是:《女性瘾者》的“感官盛宴”只是拉斯·冯·提尔的“思想外衣”,而拉杜·裘德的“感官刺激”纯属耸动视听、玩兴大发的“吸睛噱头”——他关注的不是个体的孤独跟宿命,而是整个社会跟时代的病理。
在令人难为情又蠢蠢欲动的开场戏之后,粉红色的字幕卡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出现,影片的画风陡变。看罢全片我们发现:原来这部电影在结构组织和叙述逻辑上比拥有八个章节的《女性瘾者》还要一丝不苟、匠心独运——它们都算典型的论文电影,沉浸于一发不可收拾的观点输出。
只是相较《女性瘾者》只靠一头一尾串联起中间漫长的“回忆体”叙述,《倒霉性爱,发狂黄片》要更为复杂一些。这篇“论文”由“引言”、“正文”、“背景资料”和“结尾”四部分组成。
所谓“引言”即是开头三分钟的“大尺度私拍”——这是整个事件的起因;“正文”是第一章节《单行道》+第三章节《实践与影射》;而第二章节《趣闻、符号和奇迹的短字典》是关于“正文”的“社会学补充”和“历史学资料”;结尾共有三个——而拉杜·裘德将最离经叛道又拍案叫绝的那个放在了最后。
如此说来,影片大体上似乎也没什么“难懂”的:结构清晰严谨,表达则过于旺盛......除了女性遭遇的最直接的荡妇羞辱和道德审判外,从镜头画面和零星情节中,我们还能看到诸如贫富分化、资本剥削、社会戾气、种族主义、人道主义、消费主义、宗教信仰、阴谋论、大屠杀、历史、权力、战争......几乎所有的东西。
喜欢的,会将影片的“信息过载”视为展示罗马尼亚社会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不喜欢的,也可以嫌“这片是个筐,啥都往里装”。这真属于“见仁见智”的范畴。
不论你是否欣赏拉杜·裘德“一锅炖”的玩法,重要的是: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拉杜·裘德究竟为什么要这么搞?简简单单一个故事怎么到他手里就不能正正常常讲出来?非整这花里胡哨的结构外加随心所欲的知识轰炸,是故意让人不懂、哗众取宠么?——非也,非也。金熊奖评审团说“它挑战了电影传统和常规”。可如果我说:其实它非常传统。你怎么看?
接下来,我们不妨透过现象看本质,试着讲讲拉杜·裘德的创新影像实践是如何“回归传统”的。
第一章节《单行道》记录女主角艾米性爱视频曝光后一天之内的生活:摄影机跟随着艾米的脚步徜徉在布加勒斯特的大街小巷,我们能一窥疫情肆虐下罗马尼亚的城市风貌和世间百态。
可我们不太明白的是,拉杜·裘德为什么要以近乎风光片的镜头反复呈现一些貌似与主线无关的细节:像随处可见的广告牌、司空见惯的违停车、街边拐角的小商贩,以及随地被弃置的人体模特。
我们看到:摄影机总将艾米置于远景或全景之下,而且经常任性地从她身上摇走,在一些莫名其妙的景观和图像上停留。就这么晃一大圈再漫不经心地绕回去。似乎比起十万火急的人物命运,拉杜·裘德更在乎她身处的环境。
如此骚操作的原因何在?是为凸显传统的纪实风格么?可就算想拍纪录片,在瞠目结舌的大尺度过后,紧接着来段纪录片究竟又是什么意思?
虽然这是部罗马尼亚电影,可如果我们对以下两位德国人有所熟悉的话,对理解这部影片会更有帮助。这俩人算老相识,刚好都处于同一时代:一位是著名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是他首创出“街道电影”这一概念;另一位是享誉整个欧洲的思想家本雅明。影片第一章节的小标题《单行道》——即来自本雅明的经典同名代表作。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1889-1966)
我们先来说说克拉考尔吧,在1947年出版的《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德国电影心理史》当中,克拉考尔提出了他的核心创见:电影映射着一个国家的国民心态,能预示甚至促进现实的发生。克拉考尔通过研究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流行电影,窥见当时日耳曼民族群体无意识的危险走向。
恰如影片第二章节《短字典》中对“无意识”词条的定义:一位老先生的右臂动不了,测试结果并未显示出身体的缺陷,治疗毫无进展。精神分析学家感到很困惑,然后他想到一个很棒的主意。他大喊一声”希特勒万岁”,结果这个男人的右臂便飞快地行了一个完美的纳粹礼。
在二战期间,罗马尼亚是纳粹德国的盟友。1940至1944五年间,有几十万犹太人和罗姆人死于罗马尼亚及其控制区。而拉杜·裘德的前作《野名留史又如何》正讲述了这段历史。而反犹主义在欧洲一直阴魂不散,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在罗马尼亚更是暗流涌动:从中你就能了解到为什么“犹太人”、“罗姆人”和“大屠杀”的元素在片中反复出现。
再来说说《德国电影心理史》创造的“街道电影”这一概念,顾名思义:它所特指的是上世纪20年代以街道为主要背景的“写实主义”电影。与脱离社会现实的“表现主义”针锋相对,“街道电影”力求通过客观真实的环境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毕竟再疯狂的主观幻想,也会迎来昙花一现后的梦醒时分。
克拉考尔是如此重视对客观真实的呈现,他的另一部杰作《 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的书名即亮明了他的态度:他把对“物质现实的复原”置于“电影本性”的高度。
克拉考尔说:“电影按其本质来说,是照相的一次外延,跟周围的世界有一种显而易见的近亲性。当影片记录和揭示物质现实时,它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影片。”
因为与现实世界固有的“近亲性”,克拉考尔认为,只有“未经搬演的”、“偶然的”、“无穷无尽的”、“含义模糊的”事物以及那些“生活流”才符合“电影的本性”。摄影机应该提供物质现实的丰富证据、捕捉并放大生活中稍纵即逝、容易忽略的瞬间。
说到这儿,你该明白《单行道》中看似随意飘忽又似有所指的镜头设计是到底怎么回事了:特写镜头可以突出生活的片段和细节, 让我们关注到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存在;而那些面向街道和人流的远景和移动镜头可以摆脱人眼的局限,带来更大范围内的多重视点。
就比如:抬头可见的广告牌你仔细看过吗?为什么满含情色意味的广告可以堂而皇之地供人观瞻,而私人影像一旦流出却要遭致口诛笔伐、千夫所指?——拉杜·裘德正在于提醒人们思考这一“见怪不怪”的问题。
其实第二章节《短字典》中的“城市”词条也同样解释了《单行道》为什么会是这么个拍法:“艺术家寻求永恒的真理,忽略了他周围的永恒。他赞赏巴比伦庙宇的柱子,并对工厂的柱子嗤之以鼻,他们的线条有什么不同吗?当煤炭工业结束时,我们会欣赏这些残存的烟囱,就像今天我们欣赏寺庙柱子的遗迹那样。走出你的前门就像你刚从很远的地方来一样,去发现你已经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看,这很“克拉考尔”。
原来,在拉杜·裘德貌似颠覆的先锋实验中,他恰恰是在向最古老的电影传统致敬。虽然“未经搬演”的、发现“偶然”的“街道电影”早就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留给电影人的启发却一直绵延至今:从戈达尔、安东尼奥尼到马丁·斯科塞斯,从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到杜琪峰《大事件》,再到《上帝之城》《撞车》和前两年的《悲惨世界》等一众经典......在太多太多的电影街景里,我们仍能领略克拉考尔留给我们的思想遗产。
1960《精疲力尽》
1995《云上的日子》
2002《上帝之城》
再来说说本雅明。本雅明的思想博大精深,而且极其晦涩。在他的《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中,他一手创造出漫无目的、走走停停的“都市漫游者”形象,并对现代社会的城市建筑、城市文明,以及大众消费文化提出了深刻的洞见。
所以《单行道》的小标题取自本雅明的书名并不是巧合,而是拉杜·裘德的有意致敬:通过将镜头对准铺天盖地的户外广告跟超市,他用影像再现了本雅明对消费主义的思考。
广告宣传的基本原则是:使自己七倍于其所是,七倍于人们在它身上看重的东西。——本雅明在《单行道》中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他敏锐地发现:伴随着人口众多的大城市的兴起,进入20世纪的人类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更加注重产品的符号性与象征性而非功用性。对“品牌”日趋狂热的追逐心理,造成了现代人对充斥着“再造之物”的世界的迷狂,各式各样的符号共同营造了都市生活的幻境。
以下这段话值得细细品味,虽然它有些抽象:
眼下,对生活的建构早就不受信念而很大程度地受着事实的左右,而且那是些几乎还从没有成为过信念基础的事实。这种情况下,真正的文学活动便不可能指望在文学范围内发生——更确切些说,这其实是文学平庸的通常表现。具有意义的文学效应只会在行动与写作的严格交替中产生,它必须在传单、宣传小册子、杂志文章和广告中培育出一些不显眼的形式。
我们从中除了能读到本雅明对消费主义的真知灼见外,这段话似乎同时启发了我们,影片为什么采取“交替”的“形式”以及拉杜·裘德称这部电影是个“笑话”(文学平庸的通常表现)。
而上述这段话同样出自本雅明的《单行道》,不过却属于小标题下的解释。它的小标题是什么呢?——叫《加油站》。或许你会觉得奇怪,这不完全搭不上么。这就又说回《单行道》这本书:它的文体非常奇特,你可以认为它是本雅明的“思想碎片”合集,也可以像阿多诺一样认为它是一本“意象集”。
书中所举的六十个意象都来自日常生活的真实事物,比如“餐厅”、“商店”、“建筑工地”、“旗子”、“工具书”、“禁止张贴”、“墙面出租”、“内部装饰”、“古代艺术品”......然后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些“意象”都曾在影片中一闪而过——很多甚至还不止一次。
书店
旗子
本雅明并不是通过概念和逻辑去给这些意象下定义,而是另辟蹊径、以见微知著的目光重新审视着它们,挖掘出蕴藏在司空见惯的表象之下事物的深刻含义,闪耀着他在政治、哲学、社会、历史......诸多领域“无所不包”的思考。本雅明说:“本书表现出很独特的组织或结构,它是一条街道,从极其陡峭的深度——凿开一副街景的缩略图。”
所以,第二章节《短字典》不仅是充满后现代风格的“拼贴”而已,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这样一部“意象集”或“缩略图”。而且拉杜·裘德一口气罗列了71个意象——比本雅明还多。这71个意象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迷你”姿态,组成了一份关于罗马尼亚的“微型百科全书”。我们即使粗略地划分的话,也涵盖着历史、政治、宗教、经济、文化、艺术、社会生活、家庭关系以及两性心理等方方面面。
由于篇幅所限,我在此单拎两个相对重要的意象来谈一谈。它们又是一个来自克拉考尔;一个来自本雅明——现在该知道这俩人对这部影片有多重要了吧!
在“电影”这个词条当中,拉杜·裘德直接地照搬了克拉考尔的理论:“我们在学校学过蛇发女怪美杜莎的故事,她的脸是如此可怕,以至于一看到她,人和野兽就会变成石头。当雅典娜煽动珀尔修斯杀死怪物时,她警告他不要看它的脸,只要看它在光滑盾牌上的镜面反射。按照她的建议,波尔修斯砍下了美杜莎的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没有、也不可能看见真正的恐怖,因为它们以令人盲目的恐惧瘫痪我们,我们想知道它们长什么样,只有透过观察重现它们的外在——电影屏幕是雅典娜擦亮的盾牌。”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电影应该是这样一种存在:它既能反映出人类社会的恐怖真相,又使它变得容易被人接受。
电影是映照恐惧的一种媒介,银幕便充当起区隔我们与真正的恐怖的镜面——恰如假若有台时光机将我们送返真正的二战现场,大屠杀的惨烈无疑会吓瘫我们,但隔着银幕,我们便能够安之若素地冷静地欣赏《波斯语课》。拉杜·裘德也跟克拉考尔一样,对电影的社会意义寄予厚望,他认为“电影是一种可以更好地看到世界和现实并探索和反思世界的工具。”
但对这种反思能取得的实际意义,拉杜·裘德仍是悲观的,因为在稍后的“历史”词条中,他又援引本雅明的话说:“对历史的沉思更有可能激发人们对人性的思考而不是蔑视,随后是对世界的阴暗构想。”但是为什么反思过后,未来依然还是“阴暗”的呢?——毕竟黑格尔讲过:“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从没有吸取过任何教训。”
总之,就像先前说过的那样,《短字典》是整部影片的“社会学补充”和“历史学资料”,拉杜·裘德之所以把它剪成了目不暇接的PPT跟说明书。其一,是在形式上模仿本雅明的《单行道》——汉娜·阿伦特(影片第三章节亦有提及)曾如此评价本雅明:“他最大的野心是写一本完全用引文写成的书”。而这份“野心”让拉杜·裘德做成了“影像实践”,他说:“事实上,我电影的第二部分就是一连串的引文。”
其二是在方法论上向克拉考尔的理论致敬:电影就是“观察重现外在”的雅典娜之盾,是映照历史与人性的镜面——我们透过这枚镜子穿越时间的迷雾,能一窥“罗马尼亚野蛮史”(《野名留史又如何》的另个译名)和普罗大众的思想嬗变。
而将第一章节《单行道》和第二章节《短字典》合起来看,或许人就更加豁然开朗:因为克拉考尔恰恰认为,要想真正了解这座城市就必须让新颖的意象与过去的历史交织并置,这样才能揭示真正的人生,建立真正的批评。所以第一章节的“城市意象”经第二章节的“历史补充”后,我们才能迎来第三章节的高潮爆发——这就是影片为什么采取“三段论”结构的原因。它其实一点都不随意,而是非常严谨。
相较前两章节,第三章节《实践与影射》依然“致敬传统”,甚而有了一丝“古典”的味道。一是它的观感就像一出精心设置的舞台剧跟法庭戏;二是其场景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比如苏格拉底之死和卡夫卡的《审判》——一个无罪之人,莫名其妙就被所有人定了罪。
相较《短字典》,《实践与影射》释放的信息量同样巨大。出席这场荒诞不经又啼笑皆非的“审判大会”的家长们涵盖了罗马尼亚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军人、平民、神父、知识分子、家庭妇女、少数族裔、跨性别者......他们或信仰民族主义、或秉持保守主义、或主张平权主义、或相信阴谋论、或将宗教与科技挂在嘴边......各色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纷纷就艾米的去留问题展开唇枪舌剑、火花四溅的辩论。
这既是拉杜·裘德对罗马尼亚所做的社会阶层分析,也是罗马尼亚当代的政治光谱:这个简陋搭建、类似“民主议会”的场景,依然是雅典娜手中的盾牌——映照出的是西方民主社会的政治生态——让观众们得以在不经意间“直面”自以为离自己很远的“国家大事”。
然而,对一动不动“举手表决”的民主运作机制和运行效率,拉杜·裘德又是很悲观的。最重要的是,你永远叫不醒那些装睡的人——对历史悲剧和民族罪恶视而不见、拒不承认的想法早已深入人心,保守主义和道德洁癖的力量又如此强大,对女性权力和身体自由嗤之以鼻的男权思想又这么根深蒂固......
面对疯狂的攻击和诋毁,女主角艾米仅凭一己之躯、毫无惧色地与一帮男人和一帮站在男人立场上的女人据理力争,结果争到最后,争了个寂寞。结尾那幕彻底放飞自我的恶搞,看似非常无厘头,其实是拉杜·裘德在跟观众们掏心窝子:干脆毁灭吧,累了......
在《实践与影射》中连珠炮似的密集讨论,很多与之前《短字典》中的词条遥相呼应。就像是先前单拎出来的两个“意象”那样,其中最重要的议题也有两个:教育与女性。
唯分数论、望子成龙的心态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从片中我们不难看出,罗马尼亚的课堂上不乏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滥觞沉疴,老师向学生介绍大屠杀历史成了不受欢迎的事。而从虚伪愚蠢的家长身上,我们也不难想象他们会在潜移默化中向孩子传递怎样扭曲的价值观。
然而,本身就有两个孩子,且多次参加过家长会的拉杜·裘德,对罗马尼亚的教育体制还有更进一步的切身思考:在学校与家长“合谋”下,教育在本质上成了一种“权力规训机制”。学校强调记忆重于思考,对艺术充满蔑视。借社会学家塞巴斯蒂安的说法,拉杜·裘德毫不掩饰地提出了自己的批判:
最后再说说女性主义,它不止是《实践与影射》中的关键话题,更是贯串全片的核心表达。拉杜·裘德说,“我认为这部电影对于女性来说挺重要、能够引起共鸣。我觉得这背后有很多可探索的空间。”
这里可探索的“空间”至少有两层:显而易见的层面是“私人道德”与“公共形象”的关系;隐形层面则关乎性的“泛性化”。
第一层比较好理解。对待公众人物,我们似乎总爱戴上一副道德的滤镜详加审视——尤其是对那些身份特殊或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女性。关于这点,从中外对“明星艳照门”的大众狂欢和当下大行其道的“受害者有罪论”跟“荡妇羞辱”即可见一斑。
但问题是:“公域”与“私域”明明是泾渭分明,却往往要被迫混为一谈,一个人的“私德”有亏似乎就在公共领域不足信,成为贻害世道人心的祸害。其实这并不合逻辑。就像片中多次提到的米哈伊·爱明内斯库,他被誉为罗马尼亚国宝级诗人。虽然他写过黄色诗歌,但这丝毫无损于他在人民心中的伟大——因为绝大多数人民并不知道这点。
更需要深究的是“泛性化”。本雅明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中曾经说过:“屈服于无生命物的性诱惑的恋物欲是时髦的核心之所在,恋物欲对商品的崇拜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商品从功用性转向符号性的基础上,本雅明则更进一步发现:这些“符号”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性符号”。
他认为,正是消费社会和商业广告对“无机物性魅力”空前绝后、无孔不入的发掘和放大,导致各式各样的商品和信息在引导跟激发大众的性需求,成了大众欲望的投射——目光如炬的本雅明大概不会想到:如今的互联网世界尤甚之。恰如杰出的女性电影理论家劳拉·穆尔维在《恋物与好奇》中宣称的那样:“值得向往的每一件东西,从性到社会地位,都可以作为陈列中的崇拜物,从而被转化为商品。甚至在占有它们是人之能力所不能及时,它们也会让人心花怒放。”
但“泛性化”的论调中似乎又充满一个道德悖论——就像我们先前提到的那样:为什么充满情色意味的广告能堂而皇之地面向公众不算“不道德”,而属于私人的亲密视频被曝光就算“不道德”?如果说“私人视频”流入“公域”就算是“不道德”,那么在抖音、快手等公共平台上,那些由私人主动发布的打擦边球的情色视频,怎么就又成了可以“吸粉”的正大光明呢?那么决定从“人人接受”到“人人唾弃”的“道德尺度”在哪里?
如果要说得更狠一些,劳拉·穆尔维还激进地宣称:电影院与窥淫癖之间存在相同的窥视机制。好吧,这么说的话,“窥淫”自然是不道德的。如果说观众是所谓“窥淫者”,那这部电影就成了“淫”。而这部“淫”却勇擒金狮、备受赞誉,可是“淫”里面的“淫”却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谁来解释一下?
仔细考虑“公域”里可被大众接纳的情色与艾米的私人情色被曝光之间的区别,除了可大可小、说不清道不明的“尺度”外,我们终于发现二者的真正不同应该在这里:
不管是电影、广告还是抖音、快手,这里面“性”的服务对象几乎是男性——满足的是男性的欲望;而艾米的自拍视频——满足的却是自己的欲望。
难怪拉杜·裘德导演会说:“没什么比女性的性欲更让人们感到恐惧的了。”
——或许这就是男性凝视的“恐怖真相”。男性在对女性的欲望感到恐惧时,最好也拿“雅典娜之盾”反观自照一下,看看这恐惧里头都是什么......
“我有欲望是应该的,你有欲望我就恐惧了”。
视女性为“演员”跟“商品”是应该的,让“演员”跟“商品”满足自己的欲望也是应该的,享受过后再以道德之名非议、进而贬低“演员”的欲望——斥之为“叫卖”的“商品”还是应该的。
所谓的“荡妇羞辱”,羞辱的到底是谁呢?恰恰是谁该对“倒霉黄片”怀有羞耻感和罪恶感?
其实这部电影的真正片名是:《倒霉女性,发狂人心》。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