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低估的伟大,最挑衅权威的十佳榜单

2016-01-13 Claudio 看电影看到死



Claudio是“看电影看到死”特约的专栏作者,熟悉他写作风格的影迷一定感受过他犀利、睿智、深刻的文风。而在我眼里,他是一个有偏见的创作者。在艺术领域,偏见往往意味着极致与灵性,无疑也是最符合“看电影看到死”的重要标签之一。在我邀请Claudio选出他的影史十佳之前,我就做好了被挑衅的准备。


Claudio的影史十佳



1.《灰烬与钻石》安杰伊·瓦伊达




瓦伊达在影片中设置了一种悲天悯人的视角,影片中的所有人物都为了宏大的口号和崇高的理想而彼此残杀。在主义面前,个人的归宿就是垃圾场中的一具尸体。影片代表了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最深邃的历史反思。在符号学的层面,影片设置了许多巧妙但是并不难懂的意象,全片四平八稳,干净利落,全无煽情或者炫技,演员的表演也画龙点睛。“灰烬与钻石”本身就是两个绝妙冲突的意象,瓦伊达在狂热和冷酷之间游刃有余,最终表达了电影史上最高境界的人道主义。


Claudio长评:如果没有批判政治的勇气,就根本创作不出比政治更深刻的主题


2.《玛窦福音》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帕索里尼的《玛窦福音》是所有耶稣电影的终结。在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甚至觉得,没有人比帕索里尼更能理解耶稣。耶稣在影片中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棍,而是一个桀骜不驯的斗士,一个激情澎湃的诗人,一个孤傲敏感的理想主义者。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一种坚韧、朴素的神圣感。本片的配乐在奔放的黑人灵歌和庄严的额我略圣咏间巧妙切换,黑白的画面构图与非职业演员的表演完美契合,堪称帕索里尼诗电影技巧的集大成者。本片没有对福音书做一个字的演绎和删减,天才诗人帕索里尼把《圣经》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所蕴藏的惊人力量,用电影的方式完全释放。


Claudio长评:圣诞献礼:梵蒂冈、共产党、无神论者都喜欢这部电影


3.《沙漠中的西蒙》路易斯·布努埃尔




布努艾尔的神作实在太多,如果让我选出一部最能代表布努艾尔功力的作品,我只能选择《沙漠中的西蒙》。布努艾尔只用了47分钟时间就把侯麦之流用47部电影都讲不清楚的内容全部呈现,65岁的布努艾尔把一个十分容易搞砸的深涩题材:苦行僧与撒旦的战斗拍出了深度,更拍出了布努艾尔电影独有的、怪异的神圣感。影片结尾更是电影史上数一数二的神来之笔。在短短47分钟时间里,布努艾尔让苦行僧、魔鬼、耶稣、存在主义者、嬉皮士一一出场,寥寥几笔就画出所有这些人物的神韵。关于布努艾尔电影的解读可能都是错的,唯一可以肯定的一件事是,对布努艾尔而言,电影太简单。


Claudio长评:宗教阳具上的苦行僧:不想做什么就不做,才是更高级的自由


4.《俄狄浦斯王》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本片是帕索里尼大师最简明易懂的电影。母子乱伦的故事经过一代代希腊悲剧作家和弗洛伊德信徒的过度演绎越描越黑,唯独帕索里尼看到了人性本恶和对权力的贪婪是造成一切苦难的根源。影片将这个惊世骇俗的故事放在横跨千年的时光之轴两端,不管在洪荒时代的古老东方,还是在工业时代的历史名城博洛尼亚,俄狄浦斯都不再是神秘宿命或者恋母情结的牺牲品,而是一个冷酷无情、遭到了天谴的篡位者,他的唯一救赎就是刺瞎双眼,在博洛尼亚的街头吹笛为生。帕索里尼的这部电影充满奇特的诗意和抒情,丝毫不会对观众的心理产生挤压,这是一种真正的顶级电影才能带来的观影感受。本片在我看来已经超越戏剧原著,帕索里尼是这个时代不可思议的悲剧作家。


5.《洞》蔡明亮




如果蔡明亮不是华语电影有史以来最风格化的导演,那谁是?侯孝贤吗?没有人比蔡明亮走得更远。《洞》是蔡明亮最好的电影,因为本片坚持完全的风格化, 而且没有任何性爱镜头。蔡制造了一个极度封闭的空间,在这个极度封闭的空间里,有限的人物做着有限的运动。演员的表演瓦解了一部分情节的艰涩和节奏的拖沓,间或插入的歌舞则制造了终级的间离感,艺术的美就在于对立冲突间形成的一种古怪的情感上的共振。在本片中,蔡明亮完美地实践了这点。影片结尾部分的操控惊为天人,当李康生在绝对的沉默中把杨贵媚从洞里拉上去时,世纪末的绝望转换成了怀旧的柔情歌舞。蔡明亮总是让我想到叔本华,但他并不是完全幻灭的,尽管他经常摧毁观众对电影的幻想。


6.《爱情与愤怒》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马可·贝罗奇奥、贝纳尔多·贝托鲁奇、让-吕克·戈达尔 等




这是部很难一句话讲清楚的电影,五名导演都是政治电影的吹鼓手,但电影拍出来后却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里扎尼的部分是对纽约代表的自由主义的嘲笑——一个失衡了的世界,强奸没人管,通缉犯救人还得继续逃命,所有人只关心体育转播,目瞪口呆;贝尔托鲁奇的那个段落惊为天人,舞蹈表演结合了宗教和死亡的神秘主题,全段绝对堪称是先锋电影里的极品;戈达尔的段落一上来就证明了他绝世无双的蒙太奇能力,忽略掉过多的废话依然很出色地谈论了爱情;帕索里尼的段落中尼内托达沃利还是奉献神来之笔,他在那不勒斯街头随意访问路人,同时导演很准确地加入了战争纪录片,音响运用完美,童声的质问:“我是你的上帝,你凭什么无知?”回味无穷;压轴的是帕氏的大弟子贝罗奇奥的《给罗马大学来个特写》,尖锐地给全片剥掉了外衣:所谓政治理想不过是闹剧。本片入选是个人情怀作祟,这些拉丁电影大师的神作陪伴我度过了无趣的青春,启蒙了我对社会学的兴趣和对精英的反感,本片对于喜欢60年代电影的网友绝对值得一看。


7.《索多玛120天》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从任何角度来说,本片都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最惊世骇俗的电影。从令人拍案叫绝的精美构图, 到数学公式般精确匀称的电影语言,再到令人汗毛倒挂的疯狂暴行,帕索里尼无情,但是全无遗漏地罗列了人类的堕落,用电影的手段解剖了强权机器的运转,甚至批判了作为消费主义时代高级消遣品的电影本身。关于这部电影的解读往往只是着眼于在“变态”这一点上做文章,抑或谈论本片的政治寓意。本片是帕索里尼毕生思考的结晶,他对于工业社会和强权体制本质的冷酷理解贯穿了本片,同时,他调动各种想象力,肆无忌惮地展现人性的本恶。关于这部电影怎么拔高都不过分。这部电影是电影史上绝无仅有的存在。


Claudio长评:40年前的今天,这位刚拍完惊世禁片的导演,被残忍地杀害了


8.《蝾螈》阿兰·泰纳




这可能是电影史上最被低估的电影。影片成功颠覆了一些电影的基本理念,全片难以找到真正的戏剧高潮,也没有采取简明扼要的叙事,但同样也没有在这两点上故作花哨。影片的内容就像这个片名一样不知所云,但是引人入胜。作为瑞士新浪潮代表人物,导演阿兰·泰纳为影片定下了平实的基调,叙事也脚踏实地,却成功营造出了一个荒诞,又暗藏危机的世界。影片在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三根钢丝上都行走自如,而且观感极佳,完全没有晦涩的体验。泰纳在本片中还运用了1970年代还比较罕见的直接有源音响,也算是道格玛理念的先驱。总而言之,这部不怎么有名的电影在星光灿烂的60、70年代影坛上完全占有一席之地。这部电影的剧情我不更多透露了,我只能说结局两名作家都没能写出关于女子的文章。本片主旨甚至可以看作是类似《放大》那样的哲学思辨,唯一的区别则是,这部电影是献给人间天堂瑞士的小知识分子的。


9.《死囚越狱》罗伯特·布列松




正如很多人所说,本片是布列松极简主义电影美学的扛鼎之作,本片展现了什么是真正的极简主义。在压抑了一切可能的戏剧高潮后,全片最后近20分钟的逃亡段落绝对让人窒息,特别是主人公方丹在跳下最后一面高墙前,墙下巡逻的德国人骑着自行车两次路过,车轮发出的噪音几乎摧毁了方丹坚强的神经,更是让观众的心理接近崩溃。本片的片名引用了《圣经》的一句话:“你听到风的响声,却不知道风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越狱不再是逃避死刑,而是为了重生,为了救赎。多么激动人心的主题!但是,布列松在本片中巧妙地隐藏了宗教主题。这部电影并不难懂,却会让观众觉得导演还暗藏着某些更深刻的诉求。布列松对于电影和艺术的理解异于常人,他和方丹一样,经历过牢狱之灾,生死考验。布列松最好的电影能像一根针一样插入观众的大脑中,让观众自己去填充他电影语言的留白。布列松将表演从电影中抹走,留下的是,真正属于灵魂的美和力量。


10.《月中女》弗里茨·朗




众所周知,表现主义是表现无与伦比的“丑”的,我也看过弗里茨·朗的《大都会》和茂瑙的《最卑贱的人》,但是在我眼里表现主义最佳作品却是这部非常主流的《月中女》。在这部超长的电影里占据三分之二段落的是掘金者们在地球上的争斗与压抑,等到了月球后,两个掘金者双双死去,主人公赫利斯扮演了圣徒般的角色,在女主角的飞船升空后,他那张惨白的脸,再也无法装作坚强,剧情反转后,大团圆的结局更是在那个人类历史的黑暗年代里显得光芒四射。本片作为30年代的主旋律电影在逼格上肯定不能和前两部相比,但是也避免了表现主义可能落入的一些陷阱。说得夸张些,影片更多是像一部用表现主义手法描述的斯皮尔伯格电影,替换掉了好莱坞的煽情和俗套叙事后,其实主旋律也可以不肤浅。弗里茨·朗拍摄本片的动机就是为了资助编剧之一的OBERTH实现他最终难逃失败的登月火箭计划。本片的拍摄本身就是一次浪迹宇宙的不能回头的冒险,表现主义大师们超越他们的时代太多了,他们的梦想注定被动荡的时代碾压,用现在最流行的话说这一部电影是献给德国最杰出一代艺术家的“情怀”。



Claudio


男,上海人,双子座,1992年出生。

曾用笔名Rafael用左手。

兼职写作影评,诗歌,小说。




【Claudio专栏,一戳就有】


梵蒂冈、共产党、无神论者都喜欢这部电影

40年前,这位禁片导演被残忍地杀害了

你想看一部可能让你尸骨无存的电影么

布宜诺斯艾利斯下雨1700多天

这部岛国电影很脏很糜乱,但我不反感

如果没有批判政治的勇气……

宗教阳具上的苦行僧:向布努埃尔致敬

帕索里尼:把电影关进猪圈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鲸鱼放映室|麦田电影院|看图猜电影

有一张剧照|有一个影人|有一句台词|有一段原声

影史轶事|深度影评|导演访谈|资源共享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死在电影院 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

死在片场 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

Dying in the Cinema is the biggest dream for moviegoers,

As dying in the set for director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ish.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