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享经济与城市未来

《景观设计学》2017年第3期

027 | 共享经济与城市未来

主编寄语 | 论文 | 观点与评论 | 主题实践 | 探索与过程


LAF


近年来,从共享住房到共享出行,再到共享知识、共享餐厅、共享衣橱等,共享已逐渐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尽管这些共享产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也为城市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共享经济”概念的探讨也日渐深入。什么才是真正的“共享经济”?是否目前的一些共享模式只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租赁”?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在抢占“共享”大蛋糕的时候,景观行业是否也需要或能够借着“共享经济”的东风,开拓新的发展方向,推动营造更加“共享”的城市生活?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开启了本期的主题——“共享经济与城市未来”:


“共享经济”旨在通过“共享平台+人人参与”,为过度的个人消费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提供解决方案。共享使得城市资源的配置更加灵活高效,这也将直接改变城市中人的生活方式与城市公共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共享经济的启发下,城市空间的未来愈加具有改变的可能,无论是生态领域的大数据集成与分析,还是私人/公共领域更加灵活的配置,又或是城市管理模式的颠覆性创新,都能预见到激动人心的变化。


* 本期特别收录了5月18日在新加坡举办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共享城市”国际研讨会的内容。研讨会围绕“共享经济模式给城市空间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变革”这一话题展开,重点探讨了新加坡的城市实践经验和景观解决方案。



© 景观设计学



在主编寄语中,主编俞孔坚提出城市即是一种共享资源,而互联网则是开发这种资源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如何解决共享单车停车空间的问题,如何满足共享汽车对于城市空间的需求,如何设计共享农庄和共享田园等已成为新的课题。共享城市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共享的生活方式,将为景观设计学学科和景观设计行业开启新的未来。




什么是“共享经济”?

看以下两位学者如何解读


在观点与评论栏目中,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诸大建从概念层面对“共享经济”进行了解读。在其看来,除闲置资源的共享外,非闲置的、有增量的共享亦属于“共享经济”的范畴。共享经济的本质在于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诸大建教授更直言,中国的共享经济是从共享单车开始的,而非滴滴打车等。共享经济是一种合作治理的经济,需要构建政府-企业-消费者三位一体的治理架构。而在面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等问题时,政府和企业如何明确权责,如何提供更加良好的企业社会服务,是营造共享城市的最大难点,“设计结合共享经济”将成为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方向。


共享经济的不同模式

© 景观设计学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城市规划师陈立群则从空间视角出发,分析了“共享经济”之于城市的影响。与传统的经济模式不同,共享经济主张“共同使用而不占有”,是对于闲置资源的优化利用、涉及使用权的切分和转让,且形成了去中心化的组织结构。但相较于普通物品的共享而言,城市空间又有着诸多特别之处,主要体现在其空间性、权责复杂性,以及社会价值等方面。也正因此,“共享”概念将赋予城市空间更多的内涵。当前的城市空间正面临从垄断到开放,从占有到共有,从社区到社群的转变,但空间管理的碎片化、空间参与激励机制,以及空间信用体系的缺失等问题尚待探索和挖掘。




有哪些共享经济在城市中的实践?

以下两个项目或许会给你带来启发


在主题实践栏目中,来自上海的408研究小组+分享了其在2016年“上海城市设计挑战赛”中的获奖作品——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利用,针对上海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提出历史保护方案。在方案中,研究小组提倡复愈而非修复,生长而非生产,只有以多元主体为出发点去思考原真性,才会得出兼顾城市风貌、文化与空间正义的解决方案。为探索出一条由居民自组织的渐进式城市更新之路、一种通过数据平台上下结合的方式,以及一个多方合作的社群网络,研究小组推出了“漫步衡复”和“弄堂之声”两款应用,以分别服务于游客和当地居民。在政府、专业团队及社区自组织的协作之下,以数据为核心的技术变革将唤起规划师、设计师对自身定位和空间潜力的重新思考。


参赛海报

© Team 408+


“漫步衡复”和“弄堂之声”应用平台架构

© Team 408+



而另一个主题实践项目同样来自上海。在“都市的朴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上海四叶草堂青少年自然体验服务中心进行了多个社区花园实践,通过赋权给社区居民,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和主人翁精神,并建立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民众相互协作的机制。既能将废弃的场地重新利用,又能促进自然教育,你是否也想为这样的社区花园添砖加瓦呢?


创智农园

© 四叶草堂




错过了“共享城市”国际研讨会?

本期收录了研讨会的部分重要成果


在论文栏目中,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的研究员薛菲和教授刘少瑜回顾了新加坡——亚洲地区少有的在高密度前提下仍然能够达到高宜居标准的城市——在城市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经验,并以新加坡国立大学大学城为例,剖析了生活-工作-休闲一体化、半户外空间营造和全天候场地开放与管理等策略。同时,他们也从决策制定、空间规划和场地管理三个议题出发,提出了共享城市和宜居生活框架。


大学城教育资源中心的共享空间配置

© 薛菲



在主题实践栏目中,新加坡景观设计事务所STX Landscape Architects同样以新加坡国立大学大学城为例,从共享的分层景观设计和场所营造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项目在保护原有树木的同时,开辟出了大量公共空间,适宜开展各类活动,种族、文化和国别间的差异因此而消融。这种具有美学效果的、能够激发创造力的“学习框架”打破了传统的说教型教育模式,而鼓励学生通过文娱活动及参与式学习来分享知识。为学习而打造的场所,以及为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而进行的景观设计,正诠释了“共享范式”的真正内涵。


陈爱丽丝与比德学院外种植的椰子树和“稻田形”台阶

© John Gollings



在观点与评论栏目中,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建筑系助理教授赵任植博士则对“首尔共享城市”项目的阶段成果及其报告《首尔用共享描绘城市》(由Creative Commons KoreaBo-ra Jung撰写)进行了选编,呈现了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共享城市的建设经验。首尔自2012年开始共享城市建设,首尔案例的独特性在于,其基于一种创新性的公私合营模式而施行,共享政策作为一项城市政策是由市政府而非私营部门主导。首尔正通过完善法律制度、支持共享企业、促进公民参与等一系列举措积极推进共享进程,其探索将为建立共享城市树立榜样。


2013年以来,由首尔市政府指定的共享企业/组织数量增加了近一倍,共享企业/组织的参与人数和交易额翻了一番

© CC Korea



在探索与过程栏目中,由香港大学建筑学部主导的“间隙香港”项目选取“休憩处”为研究对象,这是一种以超小尺度著称、普遍存在于香港“犄角旮旯”之中的独特公共空间类型。通过收集、分析和传达这些作为“共有物”的休憩处的类型特性,“间隙香港”项目试图挖掘小型空间在香港城市形态不断演变的社会和生态状况中所能扮演的新角色。


香港嘉咸街休憩处

© Interstitial Hong Kong Project


有关“共享城市”国际研讨会成果的详细信息,戳这里马上get!




还有更多不可错过的内容?看这里!


在论文栏目中,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姚雪艳老师及研究生徐孟就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建设现存问题,提出强化“用户体验”、回归“城市自然”、跨学科“技术协作”、成本控制“开源节流”等创新途径,以促进当代城市环境设计遵循城市人文意识提升与生态环境复兴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在主题实践栏目中,WRT设计事务所针对位于美国加州圣何塞市的圣詹姆斯公园提出了改造计划。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型市民公园,但其目前的衰落已不足以支撑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为实现人人共享的“同一座公园”的愿景,项目从邻里、城市和区域尺度来改善公园,大胆地对交通功能进行了重组,并建立起可供社区活动、游戏和社交互动的新公共空间。完备的公众参与计划亦是该项目的特色之一。


圣詹姆斯公园莱维特馆演出

© WRT



而作为第12LA先锋奖公民意识与过程奖得主,在“流浪巢”项目中,胡建国聚焦于露宿路边、广场、桥底的流浪人群,试图利用废弃集装箱与高架桥桥下空间,为其打造生态、可持续的“巢”空间。满满的人文关怀不禁让人点赞!


部分集装箱斜插入地下,形成通往地下空间的走廊

© 胡建国



在探索与过程栏目中,2015年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建筑周”(OAW)的策展人及负责人Merve BEDIRLjubo GEORGIEV重新审视了河流作为“边界”的属性,并将位于保加利亚的马里查河视为属于所有人的“共有物”。为了构建某种集体性认知,发掘公共空间属性的潜力,应当加强其临时使用性、公众可达性、集体认同性,或重申民众对公共空间的所有权。


建筑周中的“沿河漫步”活动,讲述河流边界的变迁和河流的历史

© Lina Krivoshieva / The Plovdiv Project




本期目录


┃主编寄语

○ 共享城市 / 俞孔坚


论文

○ 共享空间与宜居生活——新加坡实践经验 / 薛菲、刘少瑜

○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创新途径与导向研究 / 姚雪艳、徐孟


观点与评论

○ 从所有到所用的共享未来——诸大建谈共享经济与共享城市 / 诸大建、佘依爽

○ 从空间视角看共享经济时代的城市 / 陈立群

○ 首尔共享城市:依托共享解决社会与城市问题 / Creative Commons Korea


主题实践

○ 社会复愈,数字再地——以大数据策略实现空间自组织 / 徐磊青、言语、黄舒晴

○ 从可食地景到活力社区——四叶草堂上海社区花园系列实践 / 刘悦来、范浩阳、魏闽、尹科娈、严建雯

○ 同一座公园:圣詹姆斯公园设计竞赛方案 / WRT

○ 打造永恒之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的共享景观层设计和场所营造 / STX Landscape Architects

○ 流浪“巢”——福州琴亭高架桥桥下空间改造 胡建国


探索与过程

○ 间隙香港 / 陆小璇、Ivan VALIN、Susanne TRUMPF

○ 不同寻常的河流 / Merve BEDIR、Ljubo GEORGIEV


简讯


– THE END –



相关阅读 ▼

共享单车这么火,会倒逼城市空间改变吗?



由于主题颇受读者朋友欢迎,本期杂志已经售罄!

更多优惠,请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景观设计学》官方店铺!


点击下图,即可回看新刊主题沙龙视频:




《景观设计学》期刊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简称LAF)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俞孔坚教授担任主编。LAF为双月刊,刊号为CN10-1467/TU,ISSN号2096-336X,邮发代号80-985。全彩页印刷,每期主题集中阐述,中英双语呈现。


2014年,《景观设计学》(英文)成为中国国家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2015年,《景观设计学》成为CSCD核心库期刊来源刊;同年,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交流类荣誉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