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资本寒冬,还是你的企业正在错过这个时代 | 社论

鹿野 泰伯网 2021-04-27

泰伯网 鹿野 撰文

Tryul 责编


2019第一个月,聊聊“资本寒冬”。

因为最近听到太多“寒冬论”,看到太多灰暗的情绪。连马云都说,“好消息是所有人都不容易,坏消息是不容易的时代可能刚刚开始,未来几年可能会更加难受”。

数周前泰伯网曾做过一个专题“改革开放40周年·空间信息产业化20年”,开篇的题目是《历史转折中的空间信息产业》。“历史转折”并不是噱头,是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发展的一个基本事实。从政治到经济,再到文化、流俗,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转变。

去年12月是改革开放的40周年节点,这场变革既是过去40年改革开放的延续和深化,同时也有其独有的逻辑和价值。

这场变革的标志性事件发生在2013年。当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涉及“15个领域、336项”重大改革举措,被英国《金融时报》称为“最具雄心的改革计划”。

《决定》还提出了具体的时间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

当然改革从来就没有停过。早在这次会议之前,2013年春天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获得通过。自1988年以来,国务院保持着每5年一次机构调整的节奏。每一次机构调整,事实上就是一次改革的深化。

2013年11月的决定之所以具有标志性,原因不仅仅是所涉及的改革领域更广、更深,更在于之后政策的连续性和突破性,很多由来已久的规则被逐步打破,比如根深蒂固的GDP思维以及在该思维主导下的经济增长方式。

前述《决定》公布后第二年,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6个月后他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进一步阐述了“新常态”理念。简言之,经济新常态着眼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及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

唯GDP论到头,中国的政治评价机制开始深层调整。同时,一套崭新的价值体系很快被提了出来。

2015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核心是提高我国科技发展水平。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核心是解决我国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方面,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核心是解决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核心是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等。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核心是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解决分配不公等问题。

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曾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去年3月,“贯彻新发展理念”被写进了宪法修正案。显然,它不仅仅是“十三五”,还是未来中国更长时期内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

新发展理念一经提出,紧随其后的就是贯彻、落实。

2015年,新发展理念10月提出,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重点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等工作。隔年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开始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

顾名思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的是供需关系中的“供给侧”,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来快速改善、优化供给结构。直观上,就是要减少无效、低端、过剩的供给,典型如水泥、钢材、光伏乃至房地产。然而根本上来讲,供给侧改革仍是行政层面的改革,是关于公共政策制定、传导、执行、修正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是对政府权力的规范,目的是务求在政策供给层面与市场相协调。

“放管服”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等改革行动,乃至包括去年春天开启的新一轮机构改革,其实质都是供给侧改革的组成部分。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

近两年BAT等to C端巨头纷纷调整业务结构,加大to G、to B业务开拓力度,其背景与逻辑就在于此。改革一方面在压缩某些空间,另一方面也在释放更多机会。2013年,国内地理信息产业的总产值2500亿元,2018年其总产值达到6200亿元左右。

这场由上而下的变革,并非凭空而起,它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首先,是中国人口结构的快速老龄化、少子化趋势,2013年中国老龄化水平超过10%,少子化程度达到16.4%。同时,2014年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出现绝对下降,其趋势延续至今。

其次,以环境为代价换发展的后果越来越突出,仅以雾霾为例,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达29.9天,创52年来之最。从大气到水体到土壤,人类赖以生存的三大环境要素都遭受严重污染、破坏。

再次,以基建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其积累的问题也越来越棘手。

第四,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美关系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另外,金融风险、城乡二元、东西部发展失衡等众多问题,也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阶段。

近十年左右,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历史性的关键拐点,也可以说是瓶颈。

一方面,时代在推动社会进行转变。另一方面,国家层面也在积极行动,通过深化改革来平稳渡过这个大的社会转型期。

……

上述种种,与资本寒冬什么关系?整个社会都在转型,企业如果不自知、不行动,继续抱残守缺才是真寒冬。

近些年,中国GDP增速一直在缓慢降低,经济下行压力始终存在。“新常态”被提出之后,资本寒冬的局面已经注定要来,只不过时间早点晚点而已。具体而言,经济新常态的理念是在有意识地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收缩社会整体债务水平,有意识地挤泡沫。

2014年(中国债务水平282%)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高杠杆、泡沫化”来形容当时经济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开始推进去杠杆行动。经过几年的持续推进,去杠杆的影响在2018年得以集中显现,大批A股民企深陷股权质押而不能自拔。尽管从去年中期开始,国家各层面纷纷为民企纾困,但企业的流动性压力没法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这也就是为什么多数声音将2019年形容为“资本寒冬”的原因了。

不过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原因,使得流向资本市场、流向民企的水位持续下降。那就是资本的配置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其流向更多元、更具价值导向,从而大大降低了一些传统领域、区域企业的资本总量。

2017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金融如何脱虚向实,以及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都是资本的重要流向。

关于这一点,央行在去年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有非常清晰的阐述。

“积极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优化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与服务,做好化解过剩产能金融服务工作。深化科技金融结合发展,探索金融支持关键领域自主创新市场化运作的长效机制,做好科技、文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国民经济重点和关键领域金融服务。加大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绿色金融、物流、养老等现代服务业、乡村振兴等的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信贷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的积极作用,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一直觉得“资本寒冬”这个说法过于煽情。企业现在遇到困难,不能将问题全部归咎于外部环境,企业本身或许也存在不少问题,只不过这些问题在资本环境比较好的时期被冲淡了。

每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都是对社会的一次重塑。哀叹没有任何作用,为今之计是打起精神来与中国社会一起转身。



年终策划改革开放40年·空间信息产业化20年


精读

自然资源部时代,时空大数据引领供给侧改革 | 专栏

国资入局合众思壮,郭信平或成“二号首长”

2019,对商业航天的四个期待 | 社论

航天创企时代:冬天的一把火,还是C轮淘汰

三调遭遇“碰瓷” | 调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