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向科技巨头“开刀”,破解地图数据垄断困局

刘小贤 泰伯网 2021-04-27

泰伯网 刘小贤 报道

Tryul 责编


某科研单位的小周,在网站上看到武汉大学科研团队公布“高分三号”卫星数据时非常高兴。他正好想利用这些数据,更好地探测海面上的船只。

他把一个硬盘邮寄到了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但没多久,他的硬盘就被退了回来,理由是他要求的数据中部分涉密,无法直接拷贝。

在他几乎要忘记这件事的时候,大学方面又联系到他,称经批准又可以拷贝了。高兴之余,他意识到要想拿到一份有用的数据没那么简单。


世界范围的“数据烟囱”

根据新华社报道,我国在科学数据的开发利用、开放共享和安全保护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近年来我国也在探索推动基础科学领域的数据开放共享,但缺乏顶层设计和驱动机制,统筹管理也相对薄弱。导致很多高价值的科学数据在国内没有得到充分的共享和使用,从而形成“数据烟囱”。

小周是幸运的。武汉大学被视为我国对遥感数据持最开放态度的单位之一,其“珞珈一号”在夜间拍摄地面的影像免费开放,供世界各地的科研单位使用。

但更多数的人则没有那么幸运。“找一个县界图,费尽周折,数据还不准确。想做世界一流的科学,难啦!”科技创新缺乏基础条件的问题,使得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闯深受困扰。类似的问题每天都在困扰着数据需求者,而在众多数据烟囱案例中,“保密”只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数据烟囱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近日,位于英国伦敦的开放数据研究所(Open Data Institute, ODI)公布的一份报告称,虽然英国政府在努力推动其拥有的地理空间数据的公开,但很大一部分公共和私营企业的数据很难获取。例如政府机构的高昂收费对大多数初创公司而言并不友好,英国地址的数据大多数掌握在皇家邮政(Royal Mail)手中,谷歌地图提供数据的价格也上涨了超过1000%。

海克斯康空间信息总裁Mladen Stojic也认为,从历史上看美国情报界存在着最严重的数据烟囱,而“9.11事件”让美国政府开始反思这一状况。

幸运的是,各国的政府和机构已经开始做出了行动。早在2004年,在科技部带领下我国开始建设23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其中之一是提供空间科学数据,超过了40家单位参与建设。遥感数据领域,国家遥感中心牵头建设的“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也提供了主流的对地观测数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则对外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而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周,中科院发布了容量高达5PB的地球大数据共享平台。

在英国,保守党在2017年选举时就承诺组建一个地球空间委员会(Geospatial Commission),两年来每年都获得了4000万英镑的拨款,以创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国土数据库。”


企业被视为更大的烟囱制造者

正当政府部门对数据的态度越来越开放时,企业却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尤其是那些正在探索自动驾驶、送货无人机等技术的巨头公司,因为这些技术都依赖尽可能细致的自然环境地图。

“谷歌和苹果、优步等其它所有公司都在努力向客户和顾客提供优质服务,但现状并不理想,因为这些所有的组织都在重复劳动。”开放数据研究所(ODI)的行政总裁珍妮坦尼森表示,这些意味着在数据的收集和维护方面,人们并未享受最好的服务。

在中国,互联网巨头也在做着同样的事。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都在早年收购了测绘公司并成立了地图部门,以便获得更多的相关数据。滴滴在去年也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希望能够绘制供自动驾驶汽车使用的高精地图。这些数据涵盖了从道路等地貌特征,到交通流量、土地使用类型和边界位置等等。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ODI于近日发出警告,大型科技公司已成为“地图数据的垄断者”。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在难以获取上述数据时,一些领域的创新和创业极难出现。因此,该组织近日向英国政府施压,表示英国地理空间委员会应要求谷歌、苹果和优步等巨头公司与竞争对手和公共部门共享地图数据,甚至应当立法强制实施。

在企业之间的开放数据无疑要比公共部门之间更加难以施行。拦在公共部门之间的是信息不对称和可以解决的保密原因,但拦在企业之间的则是巨大的利益。因此,让巨头将其数据分享给小型竞争对手,需要有更为成熟的机制。“数据信托”被视为可行的方案之一。

英国政府表示,其人工智能办公室(Offic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已与ODI合作,试点两个新的“数据信托”,以允许多个集团共享上述信息。ODI也在与伦敦市长萨迪克汗(Sadiq Khan)和格林尼治地方当局合作,建立一个数据信托,研究将来自物联网和传感器的实时数据与初创企业共享,以解决伦敦的各种问题。

在有政府参与的数据信托中,其无疑可以动用一些强制力量。伦敦交通管理局就表示,打车软件将被迫向政府提交旅行数据。公众现在被允许访问优步(Uber)的英国交通和旅行状况数据。

另外,与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合作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案。来自海克斯康的Mladen认为,遵守一些行业标准, 包括INSPIRE、开放地理空间联盟(OGC®)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有助于打破信息障碍。

这样的国际协作已经有了良好的案例。为履行中国作为地球观测组织(Group on Earth Observations, GEO)联合主席国的责任和义务,前文提及的“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就在2017年伊朗和伊拉克边境发生7.8级地震时,动员和收集各分中心及各卫星单位协调卫星资源,获取了震区近570景影像。但这一模式是否同样适用于巨头企业和小型竞争对手之间还有待印证。



年终策划改革开放40年·空间信息产业化20年


精读

自然资源部时代,时空大数据引领供给侧改革 | 专栏

国资入局合众思壮,郭信平或成“二号首长”

2019,对商业航天的四个期待 | 社论

航天创企时代:冬天的一把火,还是C轮淘汰

三调遭遇“碰瓷” | 调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