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BATJ的智慧城市“套路”

陈启临 泰伯网 2021-04-27

泰伯网 陈启临 报道

Tryul 责编


联网公司中的“BATJ”正以迅雷之势,主导国内智慧城市的发展,参与包括民政、交通、城管、安防、医疗、旅游以及其他众多垂直细分领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

协助政府共建智慧城市,“BATJ”的基本思路体现在三方面的共性:

一是在各大城市落地云计算中心,让原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政府各个部门的信息化系统“上云”,并逐步推动业务的统一化管理,实现数据和信息的聚合和共享,分析挖掘以及再赋能。

二是面向政府部门和市场的需求,输出已有的企业核心产品,作为解决这些需求的必要的服务支撑。区别于传统的定制化开发,输出标准化的产品更像是互联网公司的一种优势,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从数据、工具,到核心技术方面的能力。

三是青睐于建设由企业组成的生态,使聚拢在一起的各种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得以进一步整合、精分和再创新。生态建设始终是大体量、平台级企业的“专利”,特别对善于利用资本优势勾勒企业投融资版图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来说,则有能力构建协作更紧密的智慧城市服务生态。

而结合企业自身的基因与文化,存在着共性的“BATJ”仍然以差异化的姿势,瞄准其所看到的智慧城市市场机遇。特别是在2018里,随着“BATJ”陆续发布了各自的新战略,调性与着力方向的区别,也让由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智慧城市之路,展现出不尽相同的阶段性结果。


百度:以智能交通为侧重发展智慧城市

在2018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公布的“百度AI城市”概念和“ACE计划”为其智能城市业务定调。其中,“ACE计划”由自动驾驶(Autonomous Driving)、连接道路(Connected Road)、效率城市(Efficient City)三要素组成。

李彦宏在百度世界站台时对“ACE计划”充满了肯定。对于未来AI城市的构想,李彦宏说,一座城市若想提升为智能城市,一定包含这三个要素。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基调上,发展智能交通更像是百度智能城市业务的重头戏。

不论自动驾驶的社会关注和投资热潮是否已过,百度一贯的态度,是希望将自动驾驶技术放眼于提升城市运行效率的大格局中。除了与车厂合作,推进自动驾驶L4级别的量产车型研发之外,自动泊车、融合自动驾驶技术的车路协同解决方案,是百度在2018阶段重点拿出来说的两个应用场景。

比如百度强调,人们在开车时平均会有30%的时间浪费在寻找车位和把车停放到车位中,因而百度希望通过对自动泊车技术(Valet Parking)的研发,帮助车主解决找车位和停车方面的问题,甚至可以从停车这个环节,带动城市交通的整体效率。自动泊车的看点,在于其有望从百度自动驾驶技术体系中剥离,并率先产品化。一如去年11月大众汽车加入了百度的Apollo平台,双方在雄安新区的首要合作方向,将围绕自动泊车展开。

车路协同之于智能城市的意义,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有相对形象的比喻:如果自动驾驶的价值是让车辆变成一个二十年驾龄的老司机,那么车路协同则为每一辆车又配备了一个开了“天眼”的交警,从分配道路资源、优化导航方案,保障道路安全方面提供支持。去年,百度的一个大动作,在于发布了车路协同的开源方案,其开源的意义,在于搭建通信厂商和自动驾驶厂商之间技术沟通的桥梁,让双方的技术得以匹配,并促进车路协同整合方案的落地。

和政府部门的交流与合作,是确保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技术合规合法的不可或缺的路径。在此方面,百度积极联合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的十余位专家成立了百度智能交通顾问委员会。根据章程,委员会将面向政府层面,履行参与智能交通系统研究和建设规划研讨贡献建议、为智能交通系统和智能交通新基础设施的构建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推动智能交通示范点的打造,推动自动驾驶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理论与成果转化等任务。

诚然,百度也并没有忽视其他城市服务的机会,他们同样重视更宏观的政府管理需求。例如在百度与北京市政府部门的合作中,以打造大型城市智能化治理样板为目标,双方共同建立了“一云一网”两大中心,并综合利用多源的物联网数据,集中在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安防应急、能源环保方面建立机制。在百度与上海的合作中,则综合围绕智能交通、综合治理和工业升级方面,为政府部门的信息化监管和决策提供平台。

作为智能城市的基础设施,云计算业务也得到了百度在战略层面的重视。去年12月18日,百度智能云事业部(ACU)升级为智能云事业群组(ACG),成为百度架构体系下的又一个新事业群组。尽管对云计算业务的调整晚于腾讯、阿里和京东,但就此次架构变化,李彦宏在此前的公开信中称,ACG将充分利用百度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云计算方面的技术优势,聚焦关键赛道。而智能城市,显然是其中之一。


阿里:向智慧城市重点细分行业突破

从2014年开始,阿里云聚焦政府服务市场,并着手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

例如自14年起,由前阿里云总裁胡晓明亲自带队的贵州省政务云项目,最终推动省内超过600个政务项目,以专有云和公共云的混合形式,实现了政务云端化。同样在14年便已开始实践政府业务信息化的浙江省,也联合阿里云将40个省级部门、11个地市和90个县的政务数据及资源建立了连接,初步打破了信息孤岛,并向公众提供便利的网上办事服务。

阿里云在智慧民政中的实力,早在去年6月就有公开信息披露: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内,他们已经与将近30个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

城市大脑是阿里云面向城市级政府管理需求、以AI技术为驱动的平台服务,其于2017年云栖大会上以智能交通为切入正式推出1.0版本,在2018年的大会上迭代了城市大脑2.0版本。在杭州,城市大脑2.0除了可以识别和预判道路交通的情况之外,还会将自动化的识别结果和管理部门进行联动。阿里云政府与公共服务事业部总经理陈峥此前表示,城市大脑2.0的应用,还将从交通领域逐步走向综合城市管理、安防、环保、旅游、医疗等细分领域。

对城市大脑的展望,莫过于阿里云在去年中标的海南省海口市城市大脑项目,根据项目采购说明,海口城市大脑数据智能平台,是要让“所有的城市数据都通过‘城市大脑’进行最合理的配置和调度,提高城市管理的承载力和运行效率”,并“构建交通、旅游、医疗、政务、物联网、移动办公等六个领域的智能化相关应用”。陈峥强调,阿里的城市大脑市场推进战略始终是谨慎的,其思路也将始终围绕政府最迫切的城市管理需求。

面向政府事业单位相关的单点行业领域,阿里云已为诸如海关、国家气象局、中国邮政、中国铁路总公司等提供云服务和智能化技术的支持,对接起业务流程和公众需求。随着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推进,今年3月成立的自然资源部,阿里云也参与了其信息化平台的顶层设计工作。自然资源部的成立,对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国土空间的规划,以及在进行宏观调控、区域协调及城乡统筹等方面行使职责。

阿里云自然资源行业首席架构师沈坚曾提到,参与顶层设计的开发,会注重标准的统一、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的确立、对自然资源数据处理和感知能力的研发,以及企业合作生态的搭建等环节,从而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应用,助力城乡的建设与发展。

向智慧城市市场渗透,阿里究竟会走出怎样的步调?对此陈峥曾回应:会围绕行业的价值——如果认为进入到这个行业可以为用户带去价值,那么一定会重点突破。


腾讯:做智慧城市的“数字化助手”

2018年10月31日,腾讯宣布开启公司发展历史上第三次战略升级和架构调整,其中原有的七大事业群重组为六个,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作为新成立的事业群,主要承担着腾讯从消费互联网生态迈向构建产业互联网生态的新任务,开启腾讯所认为的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并实现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融合与创新。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当日在公开信中提到,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腾讯的具体做法是成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帮助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而腾讯为产业所提供的,包括了连接到数字世界的接口,数据应用的工具,以及包括云计算、人工智能在内的基础设施,还有联合各行业合作伙伴一起共建的“数字生态共同体”,满足产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腾讯此前在2017年提出过的“五型智慧城市”目标,也将向既定的产业互联网战略靠拢。作为一个有着较大体量的封装体系,“五型智慧城市”包含建设泛在互联基础设施的“感知之城”,体现便利公共服务的“体验之城”,实现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城”,实现社会共同治理的“开源之城”,以及科技融合并由数字经济驱动的“创新之城”。

作为“数字化助手”的提供者,腾讯所提供的基础设施、接口和工具,是实现对城市经营管理赋能的主要逻辑。

例如在腾讯确立的“1314”智慧城市模型中,第一个“1”所代表的城市门户网站,既可以是一个普通的网站,也可以是来自微信端的小程序提供信息和业务的聚合;“3”所代表的三网,即互联网、物联网和通讯网,可以有腾讯的基础服务如微信、QQ、腾讯地图等产品参与平台的搭建;第二个“1”即一套统一的城市服务平台,可由云计算服务、大数据资源,以及社交平台体系下的产品聚合服务,并由数据挖掘、图像和语音识别等AI技术提供支撑;“4”所代表的在数字产业、数字民生、政府治理和城市管理四大领域的落地应用,亦不会离开腾讯的产品、数据和资源来给予支持。

民政方面,去年5月,由腾讯和所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共同投资成立的数字广东公司,联合广东省政府共同推出了数字政府平台,其民生服务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粤省事”,实现500多项民生服务线上办理。而“粤省事”的发布,还仅是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数据的互联共享,并以此为基础提供更智能化和有温度的服务,也是腾讯联合合作伙伴共同看到的机会。

和阿里的城市大脑类似,腾讯“AI in All”在智慧城市领域的产品“城市超级大脑”,被定位为一个智能系统,并亦聚焦于交通、安防、政务等领域的应用。而从“数字化助手”这一思路来看,城市超级大脑同样也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或工具,聚合了AI技术和能力,向各个细分领域输出。


京东:重点发力城市计算,探索顶层设计

去年11月下旬,京东金融正式更名为“京东数字科技”,京东城市作为京东数科旗下其中的一个业务部门,同时也作为京东集团体系的一级事业部,正式发布了基于智能城市业务、城市计算技术方面的首款产品:城市操作系统。

城市操作系统致力于解决四方面的问题:一是实现大数据基于时空维度的结构化与标准化;二是提供针对时空数据的模块化的AI算法,满足数据分析之需;三是采用了开放式架构,重点对不同的开发商底层云架构进行兼容;四是采用了多重加密的数字网关,既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同时也基于该网关建立数据的互联互通机制。

城市操作系统巧妙的一点,在于其中的开放式架构建立的可不被其他云生态所排挤的生存空间。

在京东数科首席数据科学家郑宇看来,京东面向智能城市的市场机会,首先要做的正是考虑如何避免和其他提供底层云服务的厂商产生不必要的竞争,将其视为潜在的合作伙伴,通过合作能专注解决各自所侧重的问题。从趋势上来看,郑宇提到智能城市生态中的企业间的协作与互补关系,将越来越明晰,这种业务的精分化,更有助于终结现存的政府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等问题。

帮助政府关键部门做好顶层设计,是京东数科旗下京东城市业务部门探索智能城市建设的另一个着眼点。对此,京东数科成立了智能城市研究院,围绕城市规划、智能交通、环境能源、商业和公共安全等领域,协助政府部门参与相关的顶层设计工作,并旨在以自上而下的角度,推进纵向的深度信息化,和横向的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

除了京东城市从城市计算角度参与智能城市的建设外,京东云则是京东从云服务角度,展开对智能城市基础性业务的布局。京东云生态业务负责人刘子豪提到,政府关心的重点并非是建立数据和计算中心本身,而是通过对云服务基础设施的部署和建设,将诉求放在如何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以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刘子豪认为,当前的智能城市仍处于早期的“数据汇集和打通”阶段,即包括将一座城市中政府内部各部门的数据统一接入到云端,并对数据进一步集中优化和打通,让数据得以流转和可用;而无论对于提供云服务的企业,还是对于由企业构成的合作生态来说,想要把这一环节真正做好,已足具挑战。



年终策划改革开放40年·空间信息产业化20年


精读

自然资源部时代,时空大数据引领供给侧改革 | 专栏

国资入局合众思壮,郭信平或成“二号首长”

2019,对商业航天的四个期待 | 社论

航天创企时代:冬天的一把火,还是C轮淘汰

三调遭遇“碰瓷” | 调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