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难民、恐袭,美国是黑手?欧洲成了接盘侠?

2017-06-21 王德培 福卡智库


恐袭阴霾笼罩在欧洲上空,英法两国成为“重灾区”。

6月20日,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中央火车站发生爆炸。

6月19日,一名男子驾驶汽车在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冲撞法国宪兵车辆。

6月19日,英国伦敦北部芬斯伯里公园清真寺外,一名白人男子驾驶一辆货车撞向结束斋月夜间礼拜的人群。

6月6日,一名自称“哈里发战士”的男子在法国著名旅游景点巴黎圣母院广场上持械袭警。

6月3日,英国泰晤士河上伦敦桥附近发生恐怖袭击事件,极端组织宣称制造了袭击。

5月22日,英国曼彻斯特体育馆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至少22人死亡。

4月7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发生货车撞向人群的恐怖袭击,造成至少4人死亡,15人受伤。

3月22日,伦敦市中心的英国议会大厦外发生恐怖袭击事件,造成8人死亡、48人受伤。

……


由上述事件可以看出,欧洲近期发生的一系列恐袭,正由以往的“输入型”向“内生型”转变,呈现出常态化、“独狼化”特征,让反恐机构防不胜防。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近日宣布,将英国面临恐怖主义威胁等级提高至“危急”级别。


如果说伦敦议会大厦袭击、曼彻斯特体育场爆炸案以及伦敦桥驾车冲撞事件,还有“伊斯兰国”宣称负责,伦敦清真寺附近发生的袭击却发出一个危险的信号:欧洲极右翼势力与外来移民、难民之间的积怨越来越大,而且这种积怨很难在短期内化解,会引发更多的“报复”与“反报复”。


从现有信息看,伦敦清真寺附近的恐袭很可能是英国白人以恐怖分子常用的袭击手法对穆斯林进行的报复。


引用英国安全官员说,英国连续发生极端分子实施的恐怖袭击后,针对穆斯林群体的仇恨犯罪增加了5倍。


尽管难民不等于恐怖主义,但随着难民潮的涌入,欧洲却滑入了一个“死结”。


欧洲各国由最初的敞开大门欢迎难民,到如今不断收紧政策,严格管控,很多地方排外情绪加剧,欧洲社会一贯标榜的多元主义和文化包容面临着严峻挑战。


而逆转的社会氛围让难民处境更加糟糕,寄人篱下的卑微和歧视让人容易心态失衡,一部分难民成了宗教极端主义的“易感人群”。


以至于欧洲正在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排外情绪的加剧培育了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而恐怖主义威胁上升又给排外提供了理由。


欧洲正遭遇二战以来最大难民潮。

据世行最新一期《移民与发展简报》,2015-2016年期间,欧盟28个成员国的难民人数增加了27.3万人,达到160万人。同期全世界难民总数增加了140万人,达到1650万人。

2016年共有36.4万难民经地中海进入欧洲,与2015年相比减少近2/3,但地中海已成难民逃亡欧洲最致命的路线。

2016年前10月有33.2万难民选择从地中海抵达欧洲,但至少有3930名难民命丧地中海。2015年每约269名抵达欧洲的难民中就会发生一例死亡事件,2016年这一比例上升至85:1。

2017年5月初地中海又发生两艘难民船在利比亚外海沉没惨剧,200余人遇难。联合国难民署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2017年已有超过5.3万名难民取道地中海到达欧洲,共有1344人在偷渡中丧生。


从宏观层面来说

恐怖和极端主义发展壮大与西方国家多年来实施的对外干涉政策脱不了干系:伊拉克战争、利比亚内乱、叙利亚危机……与欧洲紧邻的中东地区持续动荡,极端主义快速滋长,越过地中海、巴尔干向欧洲大陆蔓延。


欧洲恐袭攀升最快的十年,恰恰是邻近的中东北非地区接连战乱和恐怖组织“伊斯兰国”肆虐的时期。

这表明,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国家丧失有效治理的同时,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矛盾也进一步激化。


从微观层面看

移民与融合问题越来越成为欧洲一个顽疾。


由于地理接近、历史关联和文化包容,欧洲一直是西亚北非移民向往的“乐土”,多数欧洲国家存在大量移民和难民群体,并在教育、就业和进入主流社会等方面成为弱势群体,物质贫困和身份认同危机很容易导致移民和难民在精神上的贫困和极端化,在庞大的移民和难民后代群体中出现极端主义的追随者就难以避免。


不少“欧洲人”(主要是中东移民及难民的二代等)投身于“伊斯兰国”发动的“圣战”中,其中超过5000人又返回欧洲,成为随时可能发动恐袭的不定时炸弹。仅在2015年就有687名这样的欧洲“圣战分子”被捕,其中94%被确认有罪。


在此背景下,极端主义趁机而入,恐怖组织渗透触目惊心,内生性恐怖主义威胁日益凸显。


欧洲被难民潮裹挟着进退维谷,不少关于“美国借难民之手削弱欧洲”、“欧洲落入美国世纪圈套”等阴谋论危言不绝于耳。


虽然当年法国挑头武装干涉叙利亚,但毕竟美国才是真正的“带头大哥”,主导了开始于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不仅积极打击了巴沙尔政权,使叙利亚陷入内战,“伊斯兰国”恐怖主义大行其道,还推翻了卡扎菲政权,使利比亚陷入权力真空,出现四分五裂的局面,民众因此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导致了当下的难民潮,而欧洲则成为战乱的接盘者。


关键是难民中夹杂的恐怖分子与极端势力将成为欧洲的隐患,更令其不安。欧洲被“害惨了”,美国却躲在一边“乐逍遥”,怎么看都是美国居心叵测、心怀鬼胎。


美国虽难辞其咎,但也未必提前预想到今天之局面。


因为美国一向精熟于民主游戏,自负地向全球输出美式民主,以自由教主的身份改造他国,早在建国伊始,美国国父之一潘恩就相信美国拥有重塑世界的内在力量,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甚至认为“美国人的事业就是全人类的事业”。

其心怀建立以美国利益为主导的全球治理格局目的,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裹挟着市场原教旨主义,秉持“华盛顿共识”。

表面上看是所向披靡,实际上却是一地鸡毛,尤其是在中东、北非等宗教治理、强权政治地区深陷其中、难以收场,非但没有格式化成功,反而使其曾经的“后花园”燃起熊熊烈火,深陷极端势力与恐怖主义威胁,并在越反越恐中坐立不安。

这让在竞选期间呼吁“全面禁止穆斯林入境”的特朗普,上任一周后便于今年1月27日颁布行政命令,暂时禁止来自伊拉克、伊朗、利比亚、索马里、苏丹、叙利亚和也门等7个国家的国民入境美国。同时暂停美国的难民接纳项目。

此后,特朗普3月6日签署修正版入境禁令,主要变化是不再把伊拉克列在被禁国家之列,且不再包括绿卡持有者、双国籍及已获得难民身份者。


但美国联邦第四巡回上诉法院5月25日决定,维持低一级法院作出的冻结总统特朗普修正版入境禁令的裁决。


这意味着特朗普政府仍旧无法执行入境禁令,来自伊朗、苏丹、索马里、也门、叙利亚和利比亚的公民目前可以继续入境美国。


故而,难民危机的实质是中东国家秩序被破坏后的衍生后果,而美国就是破坏者,只不过美国自己都没想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欧洲“对美国亦步亦趋”的恶果虽已呈现,但问题严重性在于,世界变了,某个地区严重动荡,其他地区“独善其身”越来越难。


面对潮水般涌来的难民,欧洲无力承受其带来的经济社会压力,尤其是东西欧在接纳难民方面的分歧,让欧盟再次面临被撕裂的风险。


维谢格拉德集团成员匈牙利、捷克、波兰和斯洛伐克四国明确声明,拒绝接受欧盟提出的重新分配难民份额方案。


匈牙利总理奥班还直言:今天我们收容十万难民,明年就可能是几百万,并把球踢给德国,声称目前的难民问题是“德国问题”,因为德国是这些难民最终想去的地方。


然而,仅凭德国总理默克尔壮志豪情地接纳“无论从何处踏进欧洲土地”的难民,承担“全球的所有痛苦”并不现实。


欧洲各国在处理难民问题上“各打算盘”,民族主义情绪与极右排外势力抬头,欧洲内部已出现了穷欧洲与富欧洲、边境国与内陆国、新欧洲与老欧洲的三重分化,这将减缓欧体一体化进程,比如英国脱欧也有阻挡难民进入的考量。


欧洲内部三重分化


欧洲国家应对难民的能力不一,穷国和富国对待难民问题的态度截然不同。


德国、瑞典、法国等富国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愿意竭尽全力解决难民问题,但匈牙利、波兰等穷国则并不支持扩大难民接纳数额,更不愿意承担欧盟框架下的难民负担。


在此过程中,欧洲标榜的普世价值观——自由、平等、博爱——被难民证伪,也将被难民改变。


由于中东难民主要经欧洲边境的沿海国家或巴尔干国家进入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


这也使得欧洲边境国家如意大利、希腊、匈牙利等因承担过多的难民而颇有微词,甚至怨声载道。


老欧洲国家大国面临着老龄化所引发的劳动力不足问题,因而过去在难民问题上相对开放,有时也将难民作为经济振兴的工具,而新欧洲则基本不存在劳动力匮乏的问题。


相反,大量难民的涌入与他们的工作机会形成了竞争,这也成为他们抵制难民进入的重要理由。


无论欧洲是出于维护自我标榜的人权,还是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或者是被逼无奈,被顶到杠头上,欧洲都是在替美国挡子弹,而美国的冷漠态度却令其失望。


可以预判,因为中东、伊斯兰国的问题,曾经铁板一块的欧美同盟终将破裂,再也坐不到一起了,大西洋的裂缝将愈来愈深。



精彩推荐

当下创业面临四大矛盾

货币“三分天下”

中国要当“老大”了?

商业地产“冰与火

脱离人民的股市搞不好

中东乱局的背后

中产阶级陷阱显端倪?

抢人大战”白热化


(本文为福卡智库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后台并标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