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0后“创业偶像”离世——创业之路九死一生?

2018-01-26 王德培 福卡智库


创业路上多枯骨,一方成王万方枯。

近日,被誉为“80后创业标杆人物”的茅侃侃不堪重负自杀身亡,占据了各大网站头条,似乎恰好印证了雷军的那句:“创业真不是人干的事,都是阿猫阿狗干的,一个正常人绝对不会选择创业。因为一旦选择创业,就选择了一个无比痛苦的人生。”


事实上,就算成功如阿里、京东、华为这样的大公司,也并没有表面上看到的那么风光,看看刘强东一夜白头,任正非长期患有抑郁症,就可想而知。


另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世界上大约有1/7的人都会在人生某个阶段被抑郁症困扰,但对于创业者群体来讲,患抑郁症的比例更夸张的达到了90%以上。


虽然新科技、新经济打开了时代的“潘多拉魔盒”,“飞猪”理论进一步掀起了创业高潮。

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数据显示,从1987年-2016年底,全国纳入火炬计划统计的众创空间有429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有3255家和企业加速器有400余家,这意味着全国共有双创平台7953家,数量高居世界第一,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中。

但喧嚣过后,创业融资难、压力大已是不争的事实。

全国4298家众创空间,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年创业公司共倒闭、停业364家,2017年近千家;

且2016年全年新增创业公司比前一年下降76%,2017年这一比例下降超过80%,创业投资也大幅度缩紧。


创业领域平均每2分钟就会上演一个泡沫破灭的故事。


以具有代表性的中关村创业大街来说,作为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坐标中心,2015年这里曾日均举办2.2场创业活动、孵化1.4家科技企业,而现在,激情逐渐散去后,部分创业项目只是昙花一现,有媒体发出惊呼:“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咖啡凉了!”


从炙手可热到门庭冷落,为什么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会发生这样大的转折?


众创空间泡沫的出现并非偶然:

一方面,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转型之困,传统产业处于去产能、技术转型升级的关口,落伍的技术与产品都在逐渐被淘汰,而经济新动能仍在积蓄中,一些环保、科技等新产业还在处在探索期,发展尚不成熟,留给创业项目的空间并不广阔,真正的优质项目更是稀缺资源。

另一方面,好的创业项目本来就少,而众创空间的短期内蜂拥又引发载体过剩,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部分创业项目获得大量资本追捧,但资本的逐利性又导致投资人没有耐心等待项目成长,短暂繁荣之后,项目无法持续运行。没有成功项目的影响力,众创空间自然“有店无客”。


据统计,北京、上海的众创空间空置率达45%左右,西安的创业孵化器空置率更是高达50%。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政府补贴不连续、不到位,可能直接导致众创空间的运营危机。


表面看来,当下的众创似乎冷却了下来,但随着未来外部环境和金融支持体系的不断优化,众创或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国家政策层面已经一再强调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它对于经济转型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也为科技成果转化加入“催化剂”。


总体来说,国家和社会是迫切需要创新创业的,但是否只要处于风口之上就能飞翔?


创业本身是一件美好且艰难的事,它所需要的高技术含量决定了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创业。


在政策的鼓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逐这场轰轰烈烈的创业浪潮,创业者喝完鸡汤喝鸡血,越来越膨胀,而“大众创业”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创业的长期性、高风险性注定使诸多创业者沦为“炮灰”,正如马云所说“100个创业者中95个会死掉”。


据《2017中国创新创业报告》显示, 2017年前9个月已有150家创业企业“死亡”。


其中有70家企业成立于2013年,达到总样本量的46.67%;成立于2012年的企业有26家,占比17.33%;成立于2014年的死亡企业有19家,占比为12.67%。


特别是对于给予政策红利最多的高校学生来说,没有必要的创业素养作武装就盲目走上“战场”,只会成为创业之战的牺牲品。


一夜暴富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是带着淘金梦破碎后的失望和沮丧离开战场。

当投资、创业变成了一种集体行动,创业最需要的踏实、坚持和实干精神也会变得越来越淡漠,双创时代也容易变成一个最容易失败的时代。

未来众创怎么走?


可能在两个方向展开:

首先,迷你型企业创新创业。

迷你型企业被视为未来经济引擎高速运转的主要动力。


传统的迷你型企业以德国的家族式迷你企业为代表,规模虽小,却是各自行业中的“领头羊”,甚至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互联网向各领域的渗透融合,催生产业发展新空间,涌现出一系列创新模式和创新资源要素,以一人公司、工作室模式为代表的迷你型企业开始全面崛起,这些迷你型企业在充分细分的市场中充当经济运行机器的“螺丝钉”,在细小环节中实现自我创业,满足自身“温饱”。


其次,成熟企业内创。

除了在创业大街蹲守的创业者,成熟企业内部的员工同样有极强的创业诉求,优秀的员工总是在不断的寻求突破,但彻底离职创业极有可能被创业浪潮拍死在沙滩上。


内部创业为其提供了充分的发挥平台,既满足了员工的野心,还可免除员工的后顾之忧。对于企业来说,内部创业是成熟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


成熟企业在市场、技术、文化等维度都越来越稳定,而企业所处的环境是动态的,新技术、新参与者的加入随时可能打破行业均衡,企业在某个时期的战略制高点可能由于技术更新、时代变革而变成战略洼地。


通过内部创业,企业可以寻求新的更有生命力的业务模式,发现新的市场、机会、领域、利益点。


企业内创项目与母公司在技术、渠道或人才方面有多项关联性,通常以设立创业项目部门(如宏碁)、设立专门性创业基金(如松下)、扶持员工成为代理商(如华为、用友)、激励员工自发创新(如谷歌“20% 时间”计划)、成立内部创业孵化器(如三星、360)等形式推动企业内创、激发企业活力。


未来,自下而上、以员工为主体的内创模式将更为行之有效,谷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是有力佐证。



精彩推荐

“新土改”横空出世?

人口雪崩是伪命题?

任正非为何向管理“开炮”?

金融进入“强监管”时代

特大城市为何外围式发展?

破解复杂的思想方法

特色小镇建设钱从哪里来?

什么是“中国最佳商业模式”?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