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经济,都逃不过这三个套路

2018-03-12 王德培 福卡智库


摘要


新经济领域正在频频上演传统经济中的老戏码,与资本“狼狈为奸”,根本上折射了这些新经济领域还未发展成熟,真正的新经济还有待于五大要素的全面到位。


新经济

新玩法?

逗你玩儿呢!

 

标榜“透明、公平、高效”的互联网企业如今似乎越来越热衷于走传统经济的套路,表现出曾经为其所不齿的传统经济的“恶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贪腐


本以为新经济是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却不料腐败起来比传统经济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淘宝“小二”为例,从早期从事“刷信誉”、“删差评”,到与代理公司合伙分成,再到自己参股公司、参与假货售卖等,小二通过各种形式的违规操作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随着阿里内部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猖獗的腐败似乎有所平息。然而新经济领域的腐败大戏却越来越精彩纷呈,从2016年的B站百万金额贪腐案、百度太子李明远离职案等,到今年空空狐创始人被投资人指控用公款买奢侈品,再加上ofo和摩拜上演《共享单车的名义》:先是“ofo员工”爆出公司内部贪腐严重、薅羊毛成风,接着是知乎上匿名爆料摩拜创始团队用投资款洗钱。


腐败似乎成了互联网巨头和创业企业都绕不过去的坎。


垄断


新经济一度被认为是打破垄断的新生力量,却不料其垄断让传统经济难以望其项背。


国外有谷歌拥有88%的搜索广告份额,Facebook拥有77%的移动社交流量,亚马逊拥有74%的电子书市场份额。而在国内,“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赢者通吃,输家出局”的马太效应同样突出,比如BAT分别在我国的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即时通讯市场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


新经济也并未跳出传统经济的发展规律,同样从自由的野蛮生长走向规模化、体系化的垄断。


数据造假


尽管身披“公开、透明”的外衣,新经济造起假来也毫不手软。不仅范围更广,包括粉丝造假、阅读量造假、融资数据造假等,而且造假形式五花八门,造假程度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例如互联网农业公司一亩田,曾经出现“9小时前老板采购了1073741.82吨洋葱”的交易信息,已经超过了洋葱盛产地区西昌每年30万吨的产量;直播造假更是闹出过“13亿人同时观看”的笑话。

类似这样触目惊心的造假案例比比皆是。


过剩


当下,都把传统经济作为过剩的主战场进行修理,殊不知新经济创造的过剩速度和能量更加猛烈。例如共享单车每个月上百万辆的市场投放量,不但新车无处安放,迭代的旧车也将无处安置。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官网报道,2016年,近20家品牌投放约200万辆共享单车,而2017年预计投放总量可能近2000万辆。这些单车报废之后,会产生近30万吨废金属,相当于5艘航空母舰结构钢的重量。不禁让人发问:这究竟是共享经济还是过剩经济?



新经济

都逃不过这三步


由此来看,新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走到了自己的反面,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直接的诱因就是被资本所捕获,也就是说,资本用其固有的老套路把新经济诱入歧途。


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从头到脚的每个毛孔都流着鲜血和肮脏的东西。”很多投资玩家们根本不在意项目的发展,能不能包装找下轮、上市、卖出才是硬道理。


在这种投机逻辑下,资本设下一个又一个“陷阱”:

一是制造风口

纵观热火朝天的新经济行业,融资额一个比一个庞大,融资速度也一再刷新。

例如摩拜的E轮融资额达6亿美元,紧随其后,ofo也完成了超7亿美元的E轮融资;共享充电宝企业小电科技38天内完成3轮融资,累计融资超4.5亿人民币。


而事实上,投资圈内的站队抱团现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闪电融资,其实是有预谋的互相接盘,以资本的力量制造出“风口”。


二是制造盈利假象以做高估值

在实体经济仍待提振、金融加强监管、去杠杆、收紧资金出海通道等大背景下,新经济企业的估值却屡创新高。ofo和摩拜的估值均达到10亿美元以上,滴滴估值更是达到500亿美元,几乎是通用汽车、特斯拉等企业的水平,让人不禁怀疑这是不是一场虚假繁荣。毕竟,资本吹泡沫的能力不容小觑。比如在直播平台通过流水造假、经济公司给自家网红打钱等手段来获得惊人的流水数据,制造出企业的快速“造血”假象,从而提高估值,吸引接盘侠。


三是将杠杆运用到极致

以种种手段将企业做大、上市之后,资本的重头戏才刚刚开始,通过眼花缭乱的杠杆手段使企业沦为“被玩弄的羔羊”。


例如曾经的“股王”全通教育,被庄家高度控盘,被一、二级市场机构联合爆炒,上市之后不断上演收购戏码,短短一年,股价冲到467元。


然而,金融资本并无企业经营经验,杠杆收购也无产业整合、改善公司治理之打算,套利是其根本目的。如今,全通教育的股价较最高时已跌去90%以上。极度的泡沫破灭后,只能跌落神坛。



本质是

新经济与资本

“狼狈为奸”,不择手段


新经济与资本“狼狈为奸”,上演各种恶劣的老戏码,根本上折射了这些新经济领域还未发展成熟,很大程度上是披着新经济的外衣,走老套路。


换句话说,正是由于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新经济,半真半假,才会导致群魔乱舞。事实上,真正的新经济还有待于五大要素的全面到位:


产能无穷大

在新经济领域,产能理应不再是限制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也只有打破产能瓶颈,市场潜力才能得到全面释放。而现实发展却是诸多新经济企业技术还不够成熟,未能摘下产能的“紧箍咒”。以特斯拉为例,受限于产能问题,其上半年仅交付了4.71万辆电动汽车,已经触及官方预期的4.7万至5万辆的下限,产能受限将直接导致市场占有率受损。


网络

建立起互联互通的网络,打破空间的限制、行业间的鸿沟、企业间的壁垒,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而现有的新经济产业,广泛的网络还远未形成。以智慧家电为例,虽然其探索历史由来已久,但演进之路仍充满荆棘与坎坷。不同家电企业之间各自为战,不同品牌和产品之间互相限制、操作繁琐,形成无法逾越的“智能孤岛”。唯有以广泛的网络为基础,才有望打破这种制约,挤破市场“伪智能”泡沫。


大数据

作为新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之一,大数据如果能加以合理利用,将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但目前来看,大数据的获取和应用还远远不够。


首先,我国产生的数据量极为庞大,但IDC报告显示数据中的多半信息未得到所需保护,其占比为51%;

其次是存下来的数据也未充分利用:据IDC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数据利用率不到0.4%,大量的数据“沉睡”在各个角落,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位置经济

正如凯文·凯利在《新经济,新规则》一书中表述的新经济特征:其范围不再局限于地域,而已扩大到空间。这种新特征使得许多行业产生了高精准的定位需求,位置经济就显得格外重要。而新经济行业现有的定位技术对时空信息的获取还未到位。例如出师不利的共享雨伞,投放后的遗失率几乎为100%,定位系统的漏洞是其“夭折”的直接诱因。而虽然多数的共享单车均有定位功能,但因其“定位漂移”也带来了“为了骑行最后一公里,找车找了两公里”的麻烦和企业管理维护的高成本。



自助

在社会越来越没有“耐心”的趋势下,依托人工智能的自助设备成为承载各类“短平快”消费活动的重要载体。自助KTV、自助咖啡机等正在以爆发式的速度出现在我们身边。以各大巨头争相布局的无人超市为例,灿烂前景的另一面便是风险和挑战。


由此来看,新经济的五大要素还未到位,牵绊着新经济的发展步伐,一旦五大要素全部到位,真正意义上的新经济才会全面登上历史舞台。



探索中的新经济

出路何在?


显然,当下新经济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各种问题的出现在所难免。然而,目前面对新经济产生的问题有关部门还是按照以往的方式来解决。譬如网约车立法,顶层设计的思维是开放的、宽容的,但是由于政策惯性和路径依赖,某些地方制订出的细则往往变了味,企图将传统出租车的管理方式套在网约车身上,反而对其发展形成了制度阻力。


事实上,新经济更要有新政治相匹配。首先,面临新经济颠覆性的创新,建立包容性的审慎监管制度不可或缺,从而为其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其次,作为裹挟了多种因素的新鲜事物,新经济的横空出世往往伴随着极大的冲击力。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有相关的预案措施以防被新经济“杀个措手不及”,即便难以未雨绸缪,当新业态出现后,从监管思维到监管框架的有效应对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新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监管步伐同样需要紧跟其发展轨迹,一旦出现问题,可及时分析其特点,创新化解机制,而不是沿固有路径、用传统套路去解决,让自身异化为新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如此,才能推动新经济更好地发展,加快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




延伸阅读


股市进入投资新时代

投资理财向何处去?

为什么经济学家的预测经常不靠谱?

中国市场经济进入临界态?

互联网经济走向“价值逻辑”

面对智能经济,中国应该这样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