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归竟成了就业困难户?——未来就业空间在哪?

王德培 福卡智库 2022-06-10


摘要


在全球就业危机大背景下,出国留学撞上逆全球化大潮,海归如何开启职业的大门?


海归“待遇”逆转

曾经海归是镀金一族,只要出国“走一遭”,回来就是“抢手货”,享受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优厚待遇。


然而,时过境迁,曾经被争抢的香饽饽如今却面临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海归就业貌似已从“黄金时代”走到了“青铜时代”。


与这种转变相伴的一个最大变化是,不同于此前若干年留学生出了国门之后大量留在海外不归,近年来中国迎来史上最大“海归潮”。


截至2016年底,留学生归国人员总数达到265.11万,仅2016年就有43.25万人,短短四年来增长58.48%,新增海归人数已经超过当年高校毕业生增量;截至2017年底,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313.2万人,其中2017年回国人数达48.0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而从改革开放到2017年底,我国累计超过519万人出国留学,超过313万人选择在完成学业后回国发展,约占整个留学群体的83%。


“海归潮”汹涌,是愈发棘手的就业问题。据《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统计,有11%的海归在家待业6个月以上才能获得第一份工作机会,被嘲为“海待”。即使找到工作,也面临薪金难抵学费的尴尬。根据上述调查报告,44.8%的海归收入在6000元及以下,83.1%的海归认为专业与工作岗位不契合。有网友按留学花费200万元、就业年薪10万元来算,海归需不吃不喝苦熬20年才能实现盈亏平衡。


然在实际就业中,有40%以上海归的税后年收入低于7.2万元,68.9%的海归直言薪资不及预期,“海归收入比不上大专生”等新闻见诸报端。


即便转而创业,同样会遭遇开户融资难、优惠政策享受难等各种“难题”,相比国内创业者,还在人脉资源、文化理念融合方面碰壁,并无太大优势。如果单纯从投入产出比来讲,留学变成一桩越来越不划算的“投资”。


海归就业难的两大表面原因

从表面上看,海归就业之难,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

一方面是因为留学生太多。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公派为主的出国人数每年约在3000人,归国人员仅以百人计。自1985年取消“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后,留学大军扩容,截至2016年在外总数达137.2万人,平均每四个国际留学生中就有一个是中国留学生。


与此同时,海归扎堆回流,“留学赤字”现象明显改观,出国与回国人数比例已从2006年的3.15∶1下降到2016年的1.26∶1。正所谓物以稀为贵,随着就业转为买方市场,“留学生”的金字招牌渐贬。


另一方面是留学生“太滥”。

随着留学门槛降低,出国留学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不乏“早留鸟”、“有钱的废柴”,以及轻松溜一圈回国的“洗澡蟹”。


相比上世纪五十年代,以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1000多位留美学生组成了中国“梦之队”,“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3位获得者中有21位海归,如今海归人才结构年轻化,高层次留学人才紧缺。


截至2016年底,我国“千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6000多人,各地引进高层次留学人才5.39万人,仅占我国累计留学回国人员总数的2.3%;当年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只有11.09%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


由此可见,留学已然从“镀金”转为“炼金”,海归“去光环化”实则是市场价值回归的体现。


         

海归就业大环境之变

进一步而言,海归就业难脱不开全球就业危机的大背景。一边是劳动力高位盘旋与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现实矛盾,另一边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风起云涌对劳动力替代的未来风险,使得就业压力前所未有。


就海归而言,出国留学撞上逆全球化大潮。肇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撕裂了全球化进程,“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从英国脱欧、特朗普登台可见内顾倾向的政策取向愈发有市场,从去年4月中旬开始,H-1B 签证项目收紧,就使得不少留学生不得不放弃“美国梦”。


再加之西方国家不断制造“中国威胁论”,“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人,华人在海外职场遇冷。新西兰商业、创新和就业部(MBIE)调查发现,中国移民是最难找到工作的群体(占比高达58%)。


海归未来就业方向

鉴于此,海归在就业上需要另辟蹊径。而事实上,也并非没有空间。


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更多熟悉海外环境、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留学生助力。中国企业完成原始积累后,转向对外投资,开拓海外市场,而中国产能更需要借此向外输出。


据统计,2017年,我国共对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的6236家境外企业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200.8亿美元。


其中,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稳步推进,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9个国家有新增投资,合计143.6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12%,比2016年同期增加3.5个百分点。


此外,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并购活跃,境外融资比例高。2017年,我国企业共实施完成并购项目341起,分布在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实际交易总额962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212亿美元,占22%,境外融资750亿美元,占78%。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的推进,以及更多企业和投资走向海外,势必会给海归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虽然由于美国发动贸易大战,中国出口受阻,但中国进口却将进入快速增长期。由此,在国际贸易方面,也或将出现更多就业岗位。


精彩推荐

中国人的精神要“摊上大事了”

为什么大量追逐科技变革风口的投资都将成为炮灰?

阿里“战”腾讯背后是赢家通吃的宿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还在用老套路搞城市发展?——那张“旧船票”已登不上城市发展新浪潮的“船”

提高个税起征点又空欢喜一场?——财税改革为什么“犹抱琵琶半遮面”?


不“环保”被“骂”,“环保”还被“骂”,问题在哪?

穷人错在“穷人思维”?可有多少人看懂了贫富差距、财富集中的大趋势?

洗牌早已开始,城市竞争靠什么?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