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牌早已开始,城市竞争靠什么?
摘要:当下中国城市普遍“城市病”缠身,且缺乏个性。同时,城市洗牌已经拉开“战幕”。化解这个矛盾,真正兑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发展也要摆脱依赖,顺应时代。
当下中国城市发展呈现出两种相悖的局面:
一方面,随着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城市发展的“胃口”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城市把发展方向和目标指向“国际化”、“全球化”。同时,城市间的竞争和比拼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这从各种城市竞争力的排名、榜单中就可见一斑。
另一方,在各地“万丈高楼平地起”,城市建筑看上去越来越“高大上”的同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却远远没有兑现。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李迪华教授就尖锐地指出,当下城市病触目惊心,城市建设搞出来的是“与人为敌”的人居环境。有媒体据此进一步发挥,毫不客气地将中国城市建设概括为“经过三十年的努力,中国终于把城市建设得人嫌鬼厌。”
“人嫌鬼厌”的城市病
媒体的概括或许有些过激,但确实道出了中国城市建设的痛处。
不可否认,这些年伴随中国经济崛起,前所未有的造城运动让诸多农村褪去“沧海桑田”,新城“遍地开花”,城市进入大发展、大跃进,却也留下阵痛伤疤、弊病重生。
一方面是城市过度膨胀,因为城市建设盲目攀比,比“高”比“大”,在“单中心、摊大饼”之下,城市与郊区的边界不断被突破,城市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导致许多地区新城过剩,“鬼城”遍布;
另一方面是城市病日趋严重,且不说钢筋水泥森林中少了人情味,就是伴随城市的居住点、工作点、活动点分离,人们早上往中间走,晚上向外走,大量人流每天在城郊之间奔波,饱受“钟摆式”流动之苦,人为增加了活动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也加重了对交通和资源环境的压力,城市活力又岂能不大打折扣?
更为严重的是城市建设的同质化。走在中国许多城市的街道上,会让人产生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错觉,因为大部分城市的高层建筑、主要道路似乎都是一母所生,千城一面的景象已然成为视觉灾难。有的城市一边拆掉真正古老、有价值的东西,一边却又加大投资搞仿古的假“古董”,不知如此大费周章地拆建意欲为何?
甚至,多达数十个城市争创“国际大都市”,结果“与国际没接上轨”,倒是搞出很多奇奇怪怪的建筑,比如苏州的伦敦桥、杭州的天都城等拷贝走了样,反而让城市在“不伦不类”中没了自我。
换句话说,国内城市建设中,不但“城市病”缠身,城市功能存在问题,且还没有个性,“消磨”在“千城一面”之中。
城市功能迷失的内在逻辑
即便是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城市,也难逃大城市发展的阵痛,既挡不住人口膨胀、交通拥堵,又无法遏制高楼林立带来的能源压力、城市污染。这已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谁都无法置身其外。因为就连上海都无一例外地陷入“千城一面”之中,而这恰恰与上海的城市功能演变密切相关。
自1843年开埠以来,上海历经三次重大的城市转型:
20世纪上半叶
上海虽然处于都市发展蛮荒期,但黄浦江、苏州河带来巨量的人流、物流、信息等,极大地发挥了城市的交易功能,以致上海不单成商品贸易、批发的集散地,更成冒险家的乐园,一举成为世界闻名的“魔都”——“东方巴黎”。
建国以后
伴随计划经济的“格式化”,上海迅速由消费型城市转变成生产型城市,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工业中心。此后,围绕工业化不断改建、扩建城市,上海的城市规模随着工业化的扩张而急速膨胀,基本奠定了目前的城市雏形。
改革开放以后
尤以1990年浦东开发为标志,上海的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不单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大兴建城,如陆家嘴、金桥、张江等园区拔地而起,而且在国内外大规模投资涌入下出现各种要素集聚,这让上海成为地方规划师及各国建筑师的试验场,城市功能又岂能不分裂、迷失?
因为大多数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案直接拷贝西方国家“高楼、高密度、大广场”的模式,本质上缺乏上海特点,以致当前诸多城市建设基本就如上海一样,是“小区+城市综合体”模式,这种工业化模块套用在城市发展上不仅将人们的生活、交易等分离,而且也在小区“格式化”中导致城市空间极大地雷同。
因此,虽然人们表面上生活在不同城市,却都生活在一样的“小区+城市综合体”之中,又有何城市差异?上海尚且如此,以此看中国城市,在功能迷失中乱了方寸,以致缺乏个性,已是中国城市发展至今的无奈!
旧时代的城市发展思维跟不上新时代的脚步
而城市个性之所以缺失,根源就在于时代变了,城市发展的固有思维和路径却没变。
自工业化以来,我国长期以工业化思维、摊大饼模式主导城市建设,再加上地方经营城市的旧有路径,以致城市规划不是在复制西方经典中成为“四不像”,就是在长官意志格式化中“变成鬼话”,有些地方甚至变本加厉导致新城一哄而上,结果变成“鬼城”。
殊不知,当下的互联网新思维已对传统城市的发展思路釜底抽薪。因为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扁平化所有产业,无论是产业还是地域的物理空间已然去边界化,这无疑消解了城市的地缘优势,互联网的去中心化已然让总部经济“皮之不存”,那些摩天大楼之“毛又将焉附”?
更为重要的是,以体验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悄然崛起,需要更多个性化空间,还能依靠曾经固化的城市格局?毕竟体验经济强调满足人精神的、社会的、多元化的需要,其活动针对场景消费,这将极大改变城市居民的生活、消费方式,也意味着城市将经营人的欲望,极大释放个性化需求,与之匹配的商业、建筑空间等都将很大程度上改变城市。未来城市将挣脱固有束缚,带上性格特征和脾气,由此迎来了个性化浪潮。
从“伪个性”到“真个性”
然而,当下不少城市错把个性化当成对国外模式的简单嫁接,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 沦为了“伪个性”。
上海的“一城九镇”本欲营造异域风情来创造个性,结果南橘北枳、缺乏人气,即为明证。更有不少城市错把个性当成一种固定的终极状态,以为一旦实现便不会失去。
殊不知,个性化是相对特定时空而言的,随着时代坐标的切换,曾经的个性会慢慢沦为共性,城市综合体的“一哄而上”,就在过剩中失去了原有的个性魅力。
其实,未来真正的城市个性需吻合三大要素:
一是城市不可复制的烙印
它基于一个城市的独特“禀赋”,或是地缘的,或是文化的,甚至也可以是“无中生有”的,比如拉斯维加斯在贫瘠沙漠中用赌博与创意迎来全球人随心所欲的“灯红酒绿”。
二是有生命力地进化
通过创新来展现性格特征。比如西班牙的毕尔巴鄂通过斥巨资兴建古根海姆博物馆,实施都市创新计划,成功实现了由工业城市向旅游城市的转型,使其几乎一夜间成为欧洲家喻户晓之城、一个新的旅游热点。
三是面向未来的
意味着要吻合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即将进入科创时代,新科技、新经济、新业态层出不穷,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展开,城市将在这种大趋势找到自己的个性定位。
当下,中国城市发展进入拐点,城市已经迎来大洗牌,城市发展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兑现其“让生活更美好”的功能,摆脱路径依赖,找到自己的个性,无疑将成为其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精彩推荐
世界杯背不起电影票房差的锅——不“抓心”的影视文化作品只能自娱自乐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