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伪智慧
摘要
智慧城市建设浪潮在全球和中国兴起,然而发展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陷阱,消磨着智慧城市的“生命”。归根结底是一种对城市“智慧”的迷失。
智慧城市说的多,落地的少
随着城市化和科技的发展,智慧城市被看作是化解城市问题的重要方向,并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
然而,当下“智慧城市”一团乱麻。
一方面,从政府到企业,对智慧城市的追捧如火如荼,俨然智慧城市正在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方向,塑造城市发展的新形态。
自2008年IBM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提出“智慧地球”这一理念起,以此为基础的“智慧城市”概念孕育而生,在短短几年内风靡全球。
中国在此大潮中亦不甘落后,如今已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最大的“试验场”。截至2017年3月,我国95%的副省级城市、83%的地级城市,总计超过500个城市,均在政府工作报告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
市场上也拥趸云集,BAT等巨头纷纷拿出十八般兵器加入智慧城市建设大潮,腾讯与30余个城市建立了战略合作;阿里云宣称要致力于成为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的“智慧引擎”;就连一向低调、内敛的华为也喊出“无华为,不智慧”的霸气口号。
不论是国家的号召、地方城市的群情激昂,还是互联网巨头的跑马圈地,都让这场智慧城市建设的盛宴持续升温。
另一方面,智慧城市却如在云端,可望而不可及。
目前全国已有近300个智慧城市试点,但人们却鲜少能够感受到智慧城市的气息。不仅不下雨的云、不流动的数据、不链接的网等现象成为许多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通病,一些智慧项目的落地更面临着诸多现实性挑战。
正如在全国各地相继亮相的“无人超市”,一方面降低运营成本,满足顾客购物体验的新鲜感,另一方面却是维护成本过高、过度依赖网络、糟糕的使用体验等问题层出不穷;又如风头正盛的人脸识别,一方面是“刷脸”应用在支付、转账、门禁等领域的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却是安全性、精准性等备受诟病。
智慧城市评估结果更是不尽人意,《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评估报告》显示,全国293个智慧城市的智慧化水平平均得分仅有45.1分(满分100分),也就是说,我国城市的整体智慧程度目前尚处于不及格水平,智慧城市的发展状态不容乐观。
智慧城市自身成了问题
事实上,当下智慧城市建设非但鲜有体现出智慧,反而制造出了新的麻烦。
首先,城市病不减反增。
据统计,目前全球城市人口已超过50%,至2050年将超过70%。很多人口膨胀的大城市都面临着管理效率低、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医患矛盾等诸多威胁和挑战。
智慧城市的出现被视为缓解“大城市病”,真正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的“救世主”。却未料到旧问题还尚未解决,新问题已接踵而至。
例如,许多地区一提到智能技术、智慧城市,就是建设超大规模的大数据中心或云计算园区,动辄就是几十亿的投资和上百万新增服务器,但许多园区建成后缺乏合适的应用,只能将设施闲置。
根据工信部2014年6月公布的数据,超大型数据中心的投产率仅为1.8%,大型数据中心投产率为21.5%,中小型数据中心投产率为40%。盲目建设带来的过剩和资源浪费进一步加重城市负担。
其次,技术设施的粗暴堆砌。
云端服务、物联网、移动智能装置等技术的突飞猛进本应成为提高城市管理效率的新希望,然而在具体应用上,许多地区对智慧城市的理解还停留在智能技术的堆砌上。
例如,在智能政务的普及上,各机构都想展示自己的智能化手段,各地各部门各搞一套信息化系统的现象普遍存在。
据《中央部委办局政务APP评估报告》显示,当前26家中央部委局开通了35个APP,可谓“各家自扫门前雪”。更别提将各类信息化项目安上智能化、信息化的头衔,再贴上“智慧城市”的标签就算是智慧化了。搭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顺风车,实际上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初衷相背离。
再者,潜伏安全隐患。
《2015年企业物联网报告》分析了超过160个国家、约5000万名个人和企业用户的网络流量,结果显示,在美国、亚洲和欧洲的消费设备,比如网络视频摄像头、穿戴式健身器材、私有云存储设备、各种连接的医疗设备以及智能电视等都无时无刻不连接到服务器上。
这种连接无疑为大量致命的网络攻击打开了传播途径,数据丢失、IP和身份窃取、金融欺诈和盗窃等风险防不胜防。
更何况,智慧城市所用的主要操作系统和芯片、数据库、路由器等核心技术中,属于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多数由国外产品占据或主导。整个智慧城市的系统就像一个巨大的“黑盒子”,严重威胁整个智慧城市的基础性安全。
最后,被商业利益驱动和左右。
智慧城市概念的火热引得大量国内外企业簇拥而上,例如华为、海信、中兴、西门子、IBM、思科以及阿里巴巴和腾讯,都瞄准了智慧城市这块“金砖”。
然而,近年来,一些打着“低碳地产”、“智能建筑”牌坊的概念地产不断出现,特别是对于某些房地产商来讲,只考虑直接市场利益,利用智慧城市的概念大规模圈地造城,将智慧城市当做其“拿地模式”与市场扩张的工具,一些地方政府视智慧城市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这样的“政企合力”极易造成智慧城市建设上的“大跃进”。
伪智慧化发展
如此一来,在言必称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互联网新词的高谈阔论中,智慧城市更似陷阱。
出现这种状况,从根本上来说是理想很丰满,概念很模糊,理论很欠缺,路径很迷茫。
只有模糊的概念,却没有清晰的理论支撑,所谓的智慧城市沦为一句口号或是一个空壳。
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理念陈旧、内涵模糊,盲目提口号、铺摊子。或断章取义,将智慧城市等同于一些碎片化的智能项目,对于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应用等方面不够重视,导致建成的项目之间相互割裂,形成无法连接的信息孤岛;或照本宣科,大部分地区的规划建设皆是“人云亦云”,对于城市真正待解决的问题还不明所以,制定的规划却是越来越广、越来越大。
据估算,“十二五”期间,中国在智慧城市方面的投资超过5000亿元。看似全面开花,但是有的是被企业“绑架”,成为企业推销产品的渠道;有的是被政府部门“绑架”,地区间、部门间互不往来;还有些地方实际情况与规划存在极大偏差,纯粹沦为“忽悠”。
在此背景下,城市建设往往唯技术论,误把智能当智慧。
各地通常将智慧城市建设等同于建网络、装探头,或者热衷于建云存储和云计算中心,打着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旗号走老路,误以为通过投入更多的资金,拥有更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城市就能实现智慧化发展。
然而,在智慧城市的舞台上,智能技术是基础,但不是独角戏。正如安东·尼汤森在《智慧城市》一书中提出:“仅仅采纳任何一项技术本身,不管多么的优秀,都不能解决城市问题。”
单纯走技术至上的路线,以产品技术的领先性彰显建设成效,但却忽视市场需求,往往导致所谓的智慧项目与市场实际所需相去甚远,不仅改善民生成为一句空谈,更导致某些智能设备不能物尽其用,陷入“伪智慧化”困局。
收听德培,看懂形势
快长按识别左边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精彩推荐
“通俄”调查步步紧逼,特朗普面临弹劾并有牢狱之灾? | 一周趋势看点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