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首富”李笑来“跑了”,投机投资还能去哪?
导读
李笑来“金盆洗手”其实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至少意味着币圈、链圈一个风风火火阶段后的水落石出。但是,其背后隐含的变化又远不止于此。
中国“币圈首富”、区块链风云人物李笑来不玩了。
在举国沉浸在忙忙碌碌地赶路去旅游、出行、走亲访友,甚或“两耳不闻窗外事”宅在家里的国庆期间,有两件事“水落石出”:
一件是消失了100多天的范冰冰终于回归公众视野,用缴纳巨额罚款并向公众道歉的方式,给这100多天里的种种传言做了个“交待”和“了断”。
另一件就是李笑来发布微博称,从今往后,不管是不是区块链,不管是不是早期项目,他都“不会做任何项目投资”,并准备花几年时间认真转行。至于下一步计划,他自称还“没想好”。
尽管最后他还是撂下一句“废话,我依然长期看好区块链”。但这个大佬级的人物撤退足以让币圈和链圈的一批拥趸心里凉了一大截。
李笑来“金盆洗手”其实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至少意味着币圈、链圈一个风风火火阶段后的水落石出。但是,其背后隐含的变化又远不止于此。
要搞懂其中的变化,先让我们来复盘一下过去两年内发生了什么。
币圈复盘
如果要用最少的字精准形象地概括过去两年的币圈,那么,六个字足矣:火了、疯了、乱了。
2017年内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币分别暴涨14倍、76倍、80倍,名不见经传的瑞波币连涨360倍,一时风头无两。
但到了2018年,行情斗转急下,比特币在一季度就开启暴跌模式,价格跳水50%,莱特币、以太币跌幅分别超37.5%、47.5%,瑞波币更是被两次腰斩,直降77%。币圈素有“比特金,莱特银,无限铜”的说法,老大都玩完了,其他币岂有活路?
恰在币圈萎靡之时,委内瑞拉官方发行石油币(每枚石油币以委内瑞拉的一桶原油作为背书),以对抗“超人”美国。
如此大起大落,平地惊雷,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币圈一天,人间一年”;各路“豪杰”吵得不可开交,码农圈和链圈发挥极客精神、推崇技术至上;金融圈搞精神分裂,一部分认定加密货币价值失控性增长实属“郁金香泡沫”,另一部分则扬言要All in区块链,连大佬索罗斯都一改“泡沫论”进场抄底,不乏闻风而来的“中国大妈”。
眼看资本闻腥而动,雪球越滚越大,政府坐不住了。且不论中、韩屡放狠话、从严监管,就连“比特币之友”日本(日本曾在1月7日正式承认比特币货币机制)都发布“风险提示”欲抑制炒币狂热;而英、澳、新、越则对加密货币支持到底,美各州政府态度暧昧、政策相左。
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话题像加密货币一样,让各国政府和主流金融圈的意见产生如此大的对抗性差异。
一时间,加密货币、Token、区块链概念惹得满城风雨,屡被混为一谈,其中关系剪不断、理还乱,为贪婪的庄家和投机的资本玩家提供了疯狂敛收智商税的好机会。
与此同时,从堪比IPO的ICO,到比特币8年创造645万倍的投资回报率(2017年币值19364.2美元/枚对比2010年0.003美元/枚),再到“比特币首富”的李笑来、“宝二爷”郭宏才等传奇财富故事发酵,在先行者的财富效应的感召下,人人都想搭上这趟财富快车,连三无产品(无团队、无网站、无白皮书)的空气币、传销币、骗子币都一度供不应求。炒币成了庞氏骗局的套路,即不断有“新韭菜”进场买单。
厘清概念
然而,很多源源不断涌进来的掘金者其实根本搞不懂,这个币那个币,到底是个什么币,更不要说什么虚拟货币、加密货币、数字货币、区块链这些看不见摸不着又看起来很高大上的概念都为何物了。
只想浑水摸鱼,却不知水的深浅,得有多幸运才不会被淹没、宰割?
事实上,虚拟货币、加密货币、数字货币、区块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虚拟货币
虚拟货币的概念是非正式法币,主要限于特定的虚拟环境里流通。虚拟货币可以分为三类:游戏币,在游戏中积累,用于购买装备或玩家之间进行交易;门户网站或即时通讯工具服务商发行的专用货币,用于购买本站内的线上服务,使用最广泛的当属腾讯公司的Q币,前两类虚拟货币与法定货币之间不存在兑换关系,只能够在网络社区中获得和使用;第三类是加密货币。
加密货币
加密货币是一种特殊的虚拟货币,如比特币、莱特币等,其使用密码学原理来确保交易安全及控制交易单位创造的交易媒介,换言之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思想的货币。
加密货币的信用基础是数学算法,其价格取决于算法的可靠性及市场信心等因素,没有实际价值支撑,价值波动大,其主要用于互联网金融投资,也可以作为新式货币直接在生活中使用,还可以用来购买虚拟和真实的商品或服务。
加密货币核心特点是,不仅能在全球范围内即时流通,而且能实现匿名的点对点支付,更能摆脱现有的央行中心化机制,因此备受中产阶级推崇,但容易被洗钱、恐怖组织融资等非法活动利用。在某种程度上,加密数字货币的兴起与当前各国货币无锚滥发,IT精英与数学高知对主权货币失去信心有关。
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一般是指以数字形式存在的法定货币,由国家做信用背书,有价值锚定,具备信用创造功能,对经济产生实质作用。
在加密货币颠覆货币体系的言论甚嚣尘上之时,为确保法定货币的市场地位,各国央行都相继搭上数字化的班车,由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又称数字法币。
数字货币与纸币一样,本质上都属于纯信用货币。其核心特点在于,一方面,货币发行和运行的可编程性,能够有效追踪货币在交易过程中的流通轨迹;另一方面,提升流通效率,节约纸质货币供给的发行、流通、结算成本,此外,还有别于支付宝等电子支付手段“前台交易、后台结算”,出账、入账和记账即时发生。
如此一来,不仅方便央行统计货币供给,利于相关政策定向调整优化,更提升了经济交易透明度和监管便利度,让逃漏税、洗钱、贪污、非法融资等无处遁形。
具体到机制设计,各国侧重点不一。中国现阶段的法定数字货币设计注重M0替代,出发点是补充与替代实物货币,与此提法类似的是欧央行,瑞典央行将其作为纸钞和硬币的补充,加拿大央行则更侧重其支付媒介功能。
区块链
区块链是一个记录所有交易信息的“分布式公开大账本”,可被一群遵守这个规则(共识机制)的人共同记录连续信息。在链上存在一种以数字代码形式存在的权益证明——Token,虽被广泛称为“代币”,但其更准确的翻译是“通证”,代表权利和价值,而非货币。
虽然当下对区块链是一边倒地看好,但央行却鲜少考虑以区块链为技术基础发行数字法币。究其原因,区块链还处于理论突破阶段,落地尚需一系列的技术攻克以及制度匹配。
一方面,技术基础不充足。区块链诞生于无政府主义的狂欢,其去中心化的共识协议设置要求链上的全节点参与者都需要处理全部交易,其中数据只增不减且不可逆,这无疑令区块链受制于算力、密码学、大数据等领域技术限制,不仅导致低吞吐量和低交易速度(比特币区块时间长达15分钟),存储也成为另一瓶颈。更别提量子计算机有效攻破公钥算法的预期,也成为区块链技术的潜在威胁。
另一方面,应用场景不充分。区块链去信任、抗审查的系统与国家机器水火不相容,尤其是区块链去中心与国家机器中心化相斥,匿名性特征与监管穿透性原则背道而驰,在链上发展出的典型加密货币有限供给也成为经济需求的约束。
搞清来由
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是金融科技的高端品种,是金融科技的极端表现。加密货币一度来势汹汹,并不是简单、孤立的货币或金融现象,而是金融科技发展的产物。
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金融日益难以满足社会对金融的需求,另一方面,金融危机爆发后,更趋严厉的全球金融监管让传统金融束手束脚;而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初创公司或科技公司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的门槛大大降低,再加上鼓励新经济、鼓励创新的社会大环境,初创企业或科技公司不但迅速填补传统金融留下的空档,而且开始侵蚀传统金融机构的市场空间,金融科技于是成潮。
理财领域,蚂蚁金服的余额宝、阿里巴巴的娱乐宝、苏宁的零钱包、腾讯的理财通和佣金宝等“宝宝”理财产品迅速兴起;贷款领域,宜人贷、积木盒子等P2P企业和趣店、拍拍贷等现金贷企业的快速爆发,以及阿里小贷、腾讯微粒贷、百度小贷、京东的京保贝等各类借贷企业层出不穷;支付领域,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的大行其道,都是金融科技发展的结果。
加密货币发展的基本逻辑与这些领域一脉相承。近年来,金融科技已成为风口,统计数据显示,过去10年里有超过5000家金融科技公司成立。从2013年到2017年四年间,全球VC对金融科技领域投资增加了将近5倍,金额翻了将近一番。
花旗集团研究的报告则显示,金融科技近5年来吸引的投资额累计达到 497 亿美元,增长超过 10 倍。充满神秘色彩的加密货币无疑又是风口中的风口。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显示,过去6年里,出现了100多家与加密货币相关的对冲基金,其中有84只基金是在2017年发起的。2017年对冲基金在加密货币上的投资有20 亿美元,这个数字近乎2016年中国金融科技领域64亿美元的风投总额的三分之一。
正是在这种热潮下,美国一家原本生产果汁的小公司的股价2017年12月19日一度暴涨逾200%,就是因为该公司将名称改成了“未来金融科技公司”,被加密货币投资者误认是一家与新兴的加密货币相关的公司。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就如第三方支付不但存在安全隐患,且冲击法币地位,某种程度上架空国家货币管理乃至经济管理职能;P2P、现金贷野蛮生长,制造一地鸡毛,潜伏金融安全隐患,加密货币更是直奔取代法币地位而来,难免招致各国忌惮。即便抛开这一因素不谈,从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的角度来看,加密货币愈发生猛的发展势头也让众多国家难以淡定地袖手旁观。除了中国因为ICO乱象的诱发,相继叫停ICO、封杀加密货币,美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也呈收紧之势。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就接连关停了在一手机餐评APP上的首次代币发售(ICO)业务,暂停一家在OTC证券交易市场上市的加密货币公司TheCryptoCompany(OTC:CRCW)的股票交易。
虽然包括加密货币在内的金融科技流淌着社会进步的血液,但也不能不管不顾地登上历史舞台。事实上,除了监管等外部因素,加密货币自身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发展瓶颈。过度炒作早已经偏离了其本质与初衷。这也为今年以来众多国家收紧政策,乃至打压其发展埋下了“祸根”。发展大环境的转变,让币圈在火了多年之后逐渐走向凉凉。就连刚刚要发动攻势的区块链,也就此被“牵连”,炒作尚未全面兴起,就很快“歇菜”了。
时代变了
尽管加密货币的用户群体只有2000万,交易量只有外汇交易量的十万分之一,在峰值时的总市值尚且不到全球GDP的1%,但正如IMF总裁拉加德所描绘,“我们将见证异常金融领域的混乱”。究其根本,加密货币诞生是对政府滥发货币的抗争,同时也是对金融本质的极度发挥。
鉴于价值基础区块链技术壁垒重重,各种币“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仅给投机者和掮客提供了一个“新故事”,假借为新兴技术资金融通之名,行击鼓传花钱生钱之实。
过剩货币自我膨胀——虹吸财富引发经济脱实向虚——难以为继后自我蒸发是资本难以摆脱的宿命,从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到汇率危机都概莫能外,也难怪对金融的束缚层层加码。
在金融“回归本源”的呼吁下,从严治市成为资本市场的关键词。2017年,“严监管”一词在证监会各类公告、文件中出现了94次,同比增长约2倍;2018年密集罚单显示强监管决心,银监会在一季度共开出888张罚单,合计罚没10.3亿元(分别同比增逾1倍多、13倍);3月份,证监会继对北八道集团“没一罚五”,总计56.7亿元罚没款后,又一日连开三张罚单,剑指“牛散”。
具体到币圈,继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出台的联合文件开始打压不断,交易平台陆续关停,比特币交易黯然离开曾占全球80%份额的中国市场,不少山寨币成为一文不值的数字代码。
在金融换频道背景下,投机资本已无路可去。至于未来一段时间对待资金的态度,或可以借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理念,即“钱是拿来用的,不是用来投机的”。
换句话说,投机资本已经没有了方向,缺少去处。就此而言,李笑来还没想好下一步计划倒很可能是一句真心话——他是真的没方向了。
在这种背景下,就自然人资金而言,当淘金的黄金窗口徐徐关闭,还沉浸在上一个时代,只会把自己推向火坑;反倒是看清情势,要么不畏诱惑,保持定力,拿住保命钱,要么把钱消费掉,享受生活,体验人生才是真理。
对法人资金而言,区别于快进快出的证券市场玩法,产业引导资金将撬动资本的力量形成平台式资金池,为创投项目解决融资问题,孵化新兴产业。
收听德培,
看懂形势,
长按识别左边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精彩推荐
从企业税到范冰冰的税,我们把这笔“乱账“梳理清楚了(下)|税收系列
从企业税到范冰冰的税,我们把这笔“乱账”梳理清楚了(上)|税收系列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