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规律变了?

王德培 福卡智库 2022-06-10


导读


近30多年来,中国城市的迅速崛起和膨胀却不是完全按照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套路自然发展出来的,而更多是开发建设出来的。这种城市发展模式在未来是否行得通?


01

城市开发建设进行时

虽然造城热消停了,但中国城市开发建设热潮并未落幕。


单是2017年一年,国务院就批复了42座城市的总体规划,范围覆盖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各类地级市。


从已经公布的规划来看,北京要“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上海要“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沈阳将成为特大城市,徐州、汕头、鞍山等25座城市为Ⅱ型大城市,大连、长春、乌鲁木齐等6座城市为Ⅰ型大城市,新一轮城市大发展的势头跃然纸上。


同时,长江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等发展规划也均已相继落地。


根据“十三五”规划对城市群格局的定调,中国将建设19个城市群,其中,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将以国家级城市群的身份,被优先打造为中国城市群的“骨架”或“脊梁”。


以这些规划从编制到审批落地为标志,接下来新一轮城市开发建设热潮势必将滚滚而来。如此气势磅礴的城市建设规划虽然展现了一幅美好蓝图,但也难免让人担心,中国将再次陷入此前大拆大建、野蛮扩张的造城运动的覆辙。



02

发力更新改造

不过,正是基于以往造城运动的痛点,新一轮城市开发建设充溢着城市更新理念的底色,特别是一线城市,在人口规模、建设用地、生态环境、城市安全的底线下,开始在城市更新上发力。


比如北京,在“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下,城市功能的提升、“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布局等,较大程度上都是要在城市更新的基础上来兑现的;上海则提出三个“更加关注”来推动城市更新。


深圳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在2017年第四季度才开始部署编制,不过其在2016年11月份就审批通过了《深圳市城市更新“十三五”规划》,广州也是在同期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城市更新总体规划(2015-2020年)》。


显然,这两个城市未来城市发展建设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城市更新。


实际上,为破解城市发展的约束,深圳、广州、上海均已颁布了城市更新条例和实施细则,成立了城市更新局负责城市更新的管理工作。苏州城市规划目标在剑指特大城市的同时,探索城市更新也是其重要任务。


此外,杭州、南京、武汉等地城建中也都把城市更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2017中国城市更新论坛”上,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秦虹发布的《中国城市更新研究报告》中就表示,我国已从传统的物质层面、拆旧建新式的城市更新,发展到城市有机更新的新阶段。


如此来看,至少在规划层面,新一轮城建热潮,特别是大城市的城建已不再一味贪大,而开始在城市更新上动脑筋、做文章。



03

中国城市发展的特殊性


对比此前新城遍地开花、野蛮式的造城运动,这一轮城建看起来显然有很大的进步。出现这样的转变,主要是过往造城运动制造了一堆烂摊子,留下后遗症,在资源、人口、交通、环保等制约下已难以为继。


那么,如今从不管不顾的野蛮扩张切换到注重质量和内涵的城市更新,是否意味着中国城建从此就踏上了避免重蹈覆辙的阳光大道?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说起。


一般来说,城市都是自然发展而来,城市的兴起与繁荣主要是人口与要素资源自发聚集的结果。


马克思在总结城市发展时就指出:“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


换言之,城市发展源于商业的驱动,根本上是内生驱动的结果。过往城市发展的兴衰也印证了这一点。


不过,近30多年来,中国城市的迅速崛起和膨胀却不是完全按照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套路自然发展出来的,而更多是开发建设出来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是同期世界城市化平均速度的2倍左右。欧洲花200年、美国花120年、日本花了80年,才将城镇化率从20%提高到70%,但中国从改革开放前的不到20%发展到56%仅仅花了35年时间。


住建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数量在2013年达到79个(英国卫报统计的数字是102个);中国现有超大型、特大型城市32个;联合国2016年《世界城市化前景》报告中所述的全球发展最快的十个超大城市中,中国独占五个席位。


这样史无前例的城市发展辉煌成就,政府是主要推动力。政府不但通过各种政策激发城市活力,制定城市发展规划,而且不遗余力地直接参与到城市的开发建设中,遍地开花的新城和大规模的大拆大建,都是在政府的一手主导下完成的。


这样的城建力度哪里是美国式的以自由市场为主导的城市发展,以及西欧式的政府重在规划、调控的城市发展能够相提并论的?


如此,政府主导城建俨然全面碾压城市自然发展规律。



04

后遗症

然而,倾政府之力在创造出中国城市发展奇迹的同时,也导致了颇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病”。


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千城一面、城市发展高度同质化。虽然在工业标准化大生产思维下,城市发展难免表现出同质化的倾向,但在中国表现得更为变本加厉。


在集体性的城市开发建设热潮下,本着大同小异的造城理念,各地相互参照借鉴甚至照抄照搬,导致从规划到建筑、景观甚至房地产楼盘名称的一路雷同,没有个性和气质,以至于“千城一面,哪有乡愁”。


同时,城市间发展的落差和不均衡被人为迅速拉大。一些先发城市不仅具有集聚市场资源的优势,而且享受行政权力优势,在双向优势下迅速拉开与其他城市的距离,从而使得人口和资源进一步加快向这些城市集中,结果一边是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发展日益不堪重负,另一边不少三四线城市却缺乏生气。


此外,由于行政权力的过度介入,不少地方的新城在“一年成名、三年成型、五年成城”、“一年成势、三年成型、八年成城”等口号下虽然迅速建起了高楼大厦却因没人气只能空置,成为空城、鬼城。


就以曹妃甸为例,曾经是河北省的“一号工程”,如今十多年过去,还要寄望雄安新区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来走出困境。而类似曹妃甸这样,大量真金白银的投入被沉没,期待用时间来换空间的败笔并不鲜见。显然,在看似打破城市发展规律的同时,中国城市发展也惨遭自然规律的无情“修理”。



05

有形之手仍难避免被修理

或许,鉴于前车之鉴,今后城建中会避免或减少过往的失误、错误,但却无法与人为的失误、错误绝缘,特别是在模糊、不清晰的时代更是如此。


要知道,滚滚而来的科技浪潮,不仅将颠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将深刻影响未来城市的发展建设,甚至对当下城市发展理念釜底抽薪。


就拿城市交通建设来说,当下城市交通的重头主要是围绕工业经济时代的汽车来构建的,但是共享经济、智能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汽车工业自身的变革,将让未来的交通充满各种可能,重在当下的权力主导的大规模城建很难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好准备,留下空间。


此外,在工业经济思维下,过去城建着力点在于功能的提升,但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城市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满足体验、情感需求,而技术的发展也将为灵活的建筑、灵动、混合利用的空间提供了可能,当下工业经济思维主导下的城建将难以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


事实上,城市建设因为缺乏远见,赶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屡屡被现实打脸的情况比比皆是,前几年北京、天津、武汉等众多城市因强降雨而出现“市内看海”的情形,就是这种状况的一种极端表现。


而在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并可能对以往城建釜底抽薪的背景下,政府主导的城建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的矛盾很可能尖锐化。



06

回归规律,双轮驱动

其中的根本问题在于,太过于相信人的能力,以为精心的规划设计可以超越自然、超越规律,难免碰壁。


事实上,历史经验表明,城市发展本来就是一个变幻无常的有机体,再精密的人工设计也难免百密一疏,过往城建的种种败笔已是明证。


更不要说“设计一个梦想中的城市并不难,但重建一种生活需要想象力”。


不可否认,没有政府权力鼎力推动中国城市的开发建设,就没有今天中国城市的飞速发展。换句话说,政府在推动城建中的作用不可偏废,但时至今日,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之力究竟以何种方式体现,是否要承认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


至少从当下来看,如今城市规划建设仍打着现代精英式的计划思维的烙印。就拿当下特大城市外围式发展来说,虽然对比当年另起炉灶不管不顾大造新城有很大进步,表象上是遵循了世界特大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但兑现的过程依然是人为的建设为主导。


当然,这里不是否定政府的作用,而是要强调政府的作用实际是有边际的,尊重城市发展的自然规律是政府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底线。


其实,当中国走过一穷二白的发展阶段,再往前走,既缺少过往那样有发达国家先行一步的经验可以参考借鉴,又面临技术变革推动的时代发展拐点,政府再大包大揽地参与城建难免力不从心、适得其反,当下无视规律的聪明将为未来的愚蠢埋下伏笔。


在问题倒逼下,21世纪后期的城市发展中,要不要承认城市发展依然有其内在亘古不变的规律,如何更聪明地建设城市,而不是政府大包大揽,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


届时,大市场+大政府合力建城或将成为推动中国城市继续发展的一条出路。



精彩推荐

特朗普让共和党和美国变“颜色”| 美国中期选举系列

特朗普又有新动作了!美中俄“三国演义”“戏中戏”

看不懂拼多多、趣头条的精英们脱离群众了?加拿大大麻合法化!这是疯了吗? | 一周趋势看点

为何中东会成为火药桶?(上)(深刻好文)

为何中东会成为火药桶?(下)(深刻好文)“币圈首富”李笑来“跑了”,投机投资还能去哪?为什么要关注美国中期选举?——特朗普决定中美关系?| 美国中期选举系列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