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北转机?靠啥养老?

新媒体中心 福卡智库 2022-06-10

▼  “可能”问“不可能”道:“你住在什么地方呢?”它回答道:“在那无能为力者的梦境里。”

东北再起飞?



马云率领阿里巴巴团队开启“闯关东”之旅,让令人揪心的东北再次受到关注。


而根据媒体报道,此前王健林、马化腾、刘强东、许家印等一众商业大佬都已向东北砸下重金。


今年5月,沈阳市政府和万达集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万达集团将在已完成投资250亿元的基础上,在沈阳再投资800亿元,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世界一流的国际医院、世界一流的国际学校和5个万达广场。


去年6月,恒大集团斥资1200亿元人民币在沈阳建设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池、电机三大生产研发基地。


腾讯也与沈阳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携手建设“数字沈阳”。


事实上,早在这些商业大佬投资东北之前,“城市国家队”就已出手帮扶东北。


去年3月,国家发改委连发7个对口省市合作方案(江苏-辽宁、浙江-吉林、广东-黑龙江、北京-沈阳、上海-大连、天津-长春、深圳-哈尔滨),从体制输出、干部挂职、园区对接、金融合作等扶持力度前所未有,


从“城市国家队”到商业大佬,推动东北走出困境的意图和力度可见一斑。


国家如此发力东北,首先在于东北的战略地位。《福卡分析(上海)》2018年第20期《 东北位置究竟在哪?(上)——中国四大战略敏感区》一文就指出,东三省,关乎中原安危及东北亚局势。因为东北的地缘早就注定其乃兵家必争之地。


东北强大,中原才能太平,也正因中国把美国压回三八线,东北才能稳定至今。只不过,朝鲜半岛当初在美苏私心下一分为二,就注定身不由已成为大国板块挤压的阵地。半岛之乱早在三八线划定就已注定,东北自然也将被殃及池鱼。


如今,不管是东北亚一体化,还是中日韩自贸区,东北都身处其中,加之,从一带一路到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国家战略所需,从辽中南工业基地到哈长城市群的城市发展规划,都迫切需要东北再次振兴强大。


因此,可以说,东北恰恰因地缘、区域格局及国家战略将迎来新一轮重新崛起的机会。


问题时,如何将机缘兑现成东北的蜕变?


当下东北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困境是如何摆脱计划经济的严重桎梏。当初,国策在东北实行计划经济,并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导致东北国企比重过大,产业结构单一,才让东北在从计划到市场的经济转型中极其不适。在沿海城市在市场化的道路上不断摸爬滚打的过程中,东北更多是踏步、徘徊。


基于此,东北当下最缺的不是钱、也不是政策,而是真正思想上的松绑与战略上的有所作为。


虽说当年东北资源支持全国,现在举全国之力帮扶振兴东北是无可厚非,但帮扶只能锦上添花,关键还在东北自身。


若东北换个角度看,问题恰恰是机会,那么当下的“落后”,反而让东北成为一个扩大改革开放的新洼地。


养老问题有多恐怖?



最近,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引起了关注和讨论。


根据这份报告,未来30年中国的制度赡养率翻倍,养老金累计结余将在2035年耗尽。如果按照退休年龄60岁来算,80后很有可能成为无养老金可领的第一代。


一副恐怖的养老图景恍若眼前。


对此,网友们纷纷哀叹:我的养老金呢?!


不过,也有人发文对上述报告的预测提出反驳,认为“结果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抛开这些争议,不可否认,养老是个世界性大难题。


毕竟,全球多数国家“垂垂老矣”。1950年,世界上只有49个国家或地区跨入老龄化社会,2015年就达到了94个,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或地区将增至158个,占国家总数约3/4,其中,9个国家为重度老龄社会,48个国家或地区为高度老龄社会。


在人口老龄化而经济却在低谷期徘徊、低增长笼罩全球的背景下,养老压力不断放大。


中国更是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2017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90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7万人。从年龄构成看,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019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9%;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


2018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10.94‰,创10年新低!


与老龄化社会相伴而来的是中国养老负担的不断加重。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关于养老金缺口的问题不断被提出来,刺激着社会大众的神经。


一面是日益增长的养老压力,一面是养老金缺口疑云难解,究竟如何养老、何时开始养老成了一道难解的题。


对于国家来说,通过延迟退休年龄以延迟养老起点是各国应对养老压力的普遍做法。


一方面,延长工作年限增加了有限的人生中创造财富的时间,也在宏观上增加劳动力资源的供给;


另一方面,缩短个体生命周期中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和退休后的闲暇时间,缓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


如2013年日本国会通过了《高龄者雇佣安定法》,该法明确规定,保证有工作意愿与能力的人员被雇佣到65岁,日本大约80%的企业都采取延长雇佣的措施,日本政府还计划修改法律,逐步把退休年龄上限提高到70岁,甚至计划打造“终身不退休”的社会。


对于延迟退休,国内争议颇大。但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要么“活到老,干到老”,要么“人还在,钱没了”,显然,只靠国家养老的模式已经行不通。


更何况,国家养老金跟不上工资、跑不赢通胀,如此情形下,更突显了个人养老的重要性。


对于个人来说,养老难题不再是“远虑”,而成为了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的“近忧”,个人规划养老更要“未雨绸缪”,越早越好。



越复杂的表象

越有深刻的真相

我们旨在

破解复杂,预测未来

关注我们

让你多一双慧眼

精彩推荐

科创决定国运!但科创的力量在哪?

消费挑大梁?中国人究竟是断舍离还是消费至上?争议多,情绪大!这个点击量直奔三百万的视频,里面有几个大问题!难难难!突破国企改革悖论靠什么发力?|国企改革系列


中国造得出两弹一星,却为何迟迟突破不了“航发技术”?

除了胡扯就是蒙的?经济学为何“走火入魔”?听!危机的脚步!|形势精要混改水深,难点与“套路”|国企改革系列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原创视频内容请关注“德培论道”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