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政协常委李朋德:实施“透明国土” 建设“全息数字地球基础框架”

“地球系统包括大气、水、生物和地壳4个层次,人类认知地壳的能力还很浅,只有通过系统化的科学探测,才能实现‘透明国土’,支撑各类地球信息的融合,建设‘全息数字地球基础框架’。地壳多层次、多尺度、多要素地质对象实体信息和地理信息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可供多用户访问和开展地质分析、资源环境评价和科学决策。”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常委、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提交了关于实施“透明国土”建设“全息数字地球基础框架”的提案。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号召。近年来,我国地质找矿由浅部向深部延伸、自然资源管理从地表向地下延伸、地质灾害与生态修复机理研究从浅层地表向地下地质基底延伸、国土空间规划向考虑到地质安全风险延伸、碳汇向地下空间封存延伸等特征日益凸显,其对国土空间地下三维地质模型的需求十分迫切。推进以三维地质模型为特征的“透明国土”和“全息数字地球基础框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精细化管理、地球生命共同体构建等的必然趋势。对此,李朋德建议,尽快实施“透明国土”建设工程。首先,将“透明国土”纳入国家、部门发展规划,并把“全息数字地球基础框架”纳入新型基础设施,统筹中央和地方力量,加强数据共享和业务整合,推进、协调、引领、动员各级相关部门开展地质信息集成和综合利用,建立全国三维地质格架模型,重点盆地、成矿带、流域、重大工程区等区域三维地质模型,省域三维地质模型,以及场地模型等多层次、多尺度、多要素的精细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并通过各级模型数据有机集成,构建全国浅层地壳三维可视化模型底座;选择重点地区、领域等构建全国试点示范区,总结经验及时向全国推广。其次,加快制定“透明国土”建设标准规范。构建“透明国土”建设的技术标准体系,制定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流程、模型数据交换共享、地层单元划分、全球三维地质网格剖分、预算定额等国家、行业标准,研制标准配套软件工具,强化标准宣传贯彻,充分发挥标准的规范、统筹、引领作用。再次,加强“透明国土”建设中的科技创新。针对“透明国土”建设中的复杂模型快速构建与动态更新、矢栅一体化建模、地上地下一体化可视化、大规模模型数据空间分析、模型质量评价等技术挑战,加强国家、部门科技平台建设和科技类项目支撑,培养领域领军人才和团队,统筹国内相关领域科技力量,积极构建自主可控的“透明国土”建设技术方法体系和软硬件平台。最后,李朋德建议,统筹建立“透明国土”应用体系。按照“统一标准,分布式保管,网络化服务”的框架,构建在线化、智能化“透明国土”信息化平台,支撑各类三维地质模型数据整合,推进“透明国土”三维地质模型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农业、重大工程建设等多领域的深入应用;构建“透明国土”应用成果报送机制,加强三维地质模型建设成果的共享、应用服务和保障支撑。

喜欢本文,就点击右下角“在看”


本文由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独家编辑。未经授权,谢绝媒体(包括公众号)转载。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i自然投稿邮箱:izrqmt@126.com。电话:010-68024627。

i自然全媒体


首席记者:焦思颖文字编辑:赵玲玲

新媒体编辑:刘斐

审核:赵建东 兰圣伟

审签:赵晓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