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EAP 展览观 | “.com/.cn”联展上海站

赖非 艺术界LEAP 2022-09-04

 


.com/.cn

地点:chi K11美术馆 ,上海

时间:2017年11月9日至2018年1月3日

“.com/.cn”展览现场


“.com/.cn”展览项目登陆上海,是该系列继今年3月在香港首次亮相之后的一次升级。如果把香港看作是“.com”和“.cn”两种网络语境的缓冲地带,那么这一次在上海chi K11美术馆,“.com/.cn”真正进入了“.cn”的空间领域。


苗颖,《无题》,2013年

GIF动画、躺椅、平板懒人支架、iPad、毛毯、抱枕、废纸、接线板、平板充电延长线、门前垫、毯子和卷筒纸

现场装置,尺寸可变


“.com/.cn”系列展览是K11 Art Foundation和MoMA PS1的研究合作成果,由明星策展人克劳斯·比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和彼得·埃里(Peter Eleey)联合策展。“.com/.cn”在上海站将7位来自大中华区的艺术家和7位西方艺术家的创作并置呈现,意图“探讨数码生态系统里的地区性差异”。然而展览在对于“.cn”领域的作品呈现上,选择的多是一些创作语言非常拥抱全球化话语和传播的艺术实践(这或许是当下艺术创作的新常态)。观众在展厅内感受到的更多是一种交融,甚至是一种不受地域限制的网络美学的同一性,而非两种网络语境的对比。


特里莎·巴加,《臭味小动物》(局部),2017年

Trisha Baga,Smelly Miniature

立体光栅印刷,丙烯颜料

尺寸可变


“.com/.cn”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在2013年举办的里程碑式的年轻艺术家群展“ON | OFF”有着非常相似的命名逻辑。两者都高调地指涉了中国网络环境和生态的特殊性(“ON | OFF”的名字来源于当时流行的翻墙软件的开关状态)。“.com/.cn”提示了中国独特的互联网(或借用艺术家苗颖的语汇:Chinternet 亲特网)生态的存在,但并不过多强调中国的语境如何以及为何独特或不同。展览聚集了14个精彩的艺术家个案,带来了很多在国内难得一见的作品,例如Heather Dewey-Hagborg和Martine Syms基于研究的装置作品。总体来说,参展作品的质量被置于展览宏观叙事之前。这一策展选择的风险在于,展览潜在的激进政治性会被一种时髦和吸引人的美学抢过风头,尤其是当一些非常出色的作品的“中国性”或“政治性”标签被强大的消费逻辑裹挟之时。考虑到美术馆所在的K11是中国独一无二的高端“艺术购物中心”,相较于众多其他艺术机构触及到的公众更为多元和开放,商业庇护之下,它挑战边界的可能性是不可忽视的。


文 | 赖非


“.com/.cn”展览现场


*正文图片均来自“.com/.cn”展览现场,chi K11美术馆,上海,2017年。



© LEAP | 独家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授权请联系 leap@modernmedia.com.cn

▽点击阅读展览观专栏前期内容









《艺术界》2017年秋冬刊现已全球上市!

点击封面了解本期内容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购买LEAP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